中医普及吧 关注:7,029贴子:40,180
  • 5回复贴,共1

四位院士力挺中医(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启德院士:中医不科学不代表不正确
我不太同意中医是科学。中医是人的艺术,是我们要大力推崇的,中医能看好病,无可非议;中医要大力推广,要继承发扬,毫无问题。中医凭感觉、凭经验,但是说有没有经过实证?有。经过两三千年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大量的病都看好了,这是事实。
我在农村当医生的时候,也学了中医,我给人看病,学了九个月就用中医,后来找我看中医的人不比找我看西医的人少。
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在于正确,不科学不说明它不正确,不好。
我们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把科学跟绝对正确联系起来。
科学只是我们人类文明发展到公元1500年以后,在这几百年里面,一部分地球人所认定的一种体系。而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认定的体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体系去完全等同起来呢?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也应该吸收互相之间的长处。
要学习中医的接诊之道
现在的西医几乎已经不碰病人了,裘法祖先生在世的时候提到一个故事,说一个病人肚子疼,找到他,他让到检查床摸了一下他肚子,这个病人就感动得掉眼泪,说你是我看的第六个医生,前面五个医生都没有碰过我一下肚子。我们西医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完全靠设备,完全靠人为确定的指标来解决问题。尽管有它很好的能解决问题的地方,但是确实离开病人越来越远,这就容易造成矛盾。
不说别的因素,中医来说首先要把脉,医生的手搭到了病人的手,如果再加上一个笑容,病人的感觉跟我等了几个小时,看到医生头都不抬,化验单一开检查去,感觉很不一样。
我看中医的体会就是中医容易跟病人搞好关系。西医来问你怎么不舒服?我也不知道怎么不舒服,就是难受。西医看所有检查都没有问题,然后说你没病,病人不生气吗?我要你干吗?我就是难受,你说我没病?中医不会这样,我当中医,病人刚走进来我就知道他大概是什么问题,然后坐下来,在农村的时候,妇女坐下来给你一个胳膊,什么也不说,我就知道她要我把脉是不是怀孕了。
中西医不要互相排斥
西医因为是现代科学,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跟一百多年前比解决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但是,一方面离解决人类所有的疾病,预防、治疗还差得很远。
另一方面,整个现代医学有点忘记了医学的最根本是人,我们开始把人当作机器,当作局部,忘了人是会思想的,什么东西都看片子,看化验,所以现代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开始远离人文,这是非常危险的倾向。
中国人应该有这个志气,得天独厚的是我们有中医这个宝库,尽管它很不完善,需要有现代科学不断使它更好的发展,但是就现代医学方面,我们跟现代西方国家有什么差别呢?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应用呢?
我们中国人应该有志气,把中医和西医里面最优秀的成份给它结合起来,创造出真正的现代医学,什么东西都要往前发展,如果不发展,不管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都是没有出路的,都要往前发展。


1楼2018-07-01 09:54回复
    钟南山院士:中医药可贵之处在于治未病
    中医药最可贵之处是“治未病”,调节改善全身的功能状态,最突出的是注重整体的理念,广东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是我的老朋友,他100岁了,每天还在打八段锦。中医保健是很可取的。
    不过中医保健要多做临床观察,举个例子,不少人喜欢广东新会的陈皮茶,认为喝这种茶有助于将吸入体内的灰霾排出,它是否真的有用?我们最近在做动物实验,观察它们服食前后气道反应和分泌物的情况,从而进行对比。这样的临床观察既有趣,也能促进药物研发。
    现在越来越多的西医开始临床使用中医药,相信这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某些方面,可能比西医要好。
    中医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慢性阻塞性疾病,如气道阻塞、哮喘病,一个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对慢性气道阻塞,有不少传统的很好的中药,即使到现在,许多西药提取基本上来自两个中药,其中一个是麻黄,另外一个是曼陀罗,也叫洋金花,目前已发展出很多化合药物。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中药单方也好,复方也好,像板蓝根、连花清瘟胶囊,作用不是单纯的抗病毒。中药可以预防病毒进入体内,进入细胞内,如果病毒进入细胞内,中药可以预防它繁殖。中药跟西药的抗病毒概念不一样,中药还有一个全身性调节作用,这是中药的特色和长处。现在有比较多的西医相信中药,因为中医药研究在方法、技术和思维上,更多地采用了现代科研方法。
    社会上常有所谓的灵丹妙药,打着中医药的幌子,骗了不少人,对中医药声誉是严重损害。同时,也要看到中医药研究在一些方面仍缺少现代科研方法支持。


    3楼2018-07-01 10:01
    回复
      真正有点学识的人,在评价中西医时,就如上面两位院士一样,往往是比较客观和公允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01 16:14
      回复
        中西结合 各有起色!1+1=2!你可否认,但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你。。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02 22:12
        回复
          老中医专治花柳病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08 11:06
          回复
            在吗?老先生,给你私信发不了!我想问下建湖有没有老中医的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7-24 12: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