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月吧 关注:1,110贴子:16,274
  • 18回复贴,共1

我竟然无法反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竟然无法反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6-30 17:00回复
    hhhh存在即合理这么反驳吧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6-30 21:25
    回复
      我可以反驳,但你想听吗,你想听我就说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12 21:39
      收起回复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同性婚姻的讨论要点都集中在婚姻、家庭、宗教,这三个领域。所以让我们从这三个领域出发。看看同性婚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州政府立法通过的同居伴侣法案,可以将福利延伸给政府职员的同性伴侣。”“布莱恩,你谈论的法律亵渎了婚姻的神圣性。他违反传统价值。在本郡,这是政治自杀。”到底什么是婚姻的传统价值?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5-12 21:57
        回复
          要知道婚姻是什么?就必须回去看它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我们现在对于婚姻那种一男一女浪漫爱情的印象。其实是18世纪以后才开始出现的短期现象。在原始部落时代。所谓的结婚就是男人去其他部落掠夺、交易女人。“婚”的原意就是趁黄昏快天黑时把女人抢过来,当然也有可能不小心抓到男生。在古代汉人社会,妻妾多人都可以共享丈夫的性生活。实质上跟一夫多妻制一样。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85年。中华民国《民法》修正后才开始正式实施一夫一妻制。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5-12 22:02
          回复
            在西方古代,旧约记载的以色列民族都是一夫多妻制。所罗门王就有700个老婆。在古希腊,夫妻不会因为爱而是为了生育才结婚。婚姻只是让男性可以合法使用女性这个生产工具的一种制度。真正理想而且自然的爱情形式,是熟男跟青年男子的结合。在古罗马婚姻中,一男一女的生育目的更是被政府加强。因为国家需要大量的男性士兵提供战力。所以结婚生子的,背后体现的是对祖国的效忠。而在天主教取得婚姻管辖权的中世纪。教会实质上根本就不支持一夫一妻结婚。因为娶妻干扰了自我跟上帝的结合。所以要远离婚姻,最好的方法就是进入修道院。过着单身禁欲的属灵生活。教会开始提倡一夫一妻制,并迫害同性恋,是14世纪以后的事。在14世纪以前,两个男性的结合,不但不会受到谴责,反而会得到教会的祝福。这种教会认可的同性结合仪式叫做Adelphopoiesis,象征了两个男人在灵体上而非肉体上的结合。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12 22:10
            回复
              天主教史上有名的殉道者St.Sergius跟St.Bacchus就是同性结合的一个例子。人类学家George Murdock曾调查过世界上近1200个社会,发现有15%的社会只允许存在一夫一妻制,而有85%的社会都允许存在一夫多妻、一妻多夫或同性配偶制。像是在北美洲原住民社会倍受尊敬的双灵人可以自己选择跟同性或异性结婚,还有在东非的努尔人,为了确保家族财产可以代代相传,不孕女子可以扮演丈夫,娶其他女人来帮他生小孩。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人类其实一直在发明新的婚姻形式,而且新的婚姻形式跟旧的婚姻形式可以同时共存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12 22:20
              回复
                所以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婚姻是什么”,而是“婚姻不是什么”,婚姻“不是”只能用一种形式存在的社会制度,所以如果婚姻真的有神圣性的话,那便是,它永远能够不断地发展出新的形式来丰富人类的社会,这就是我们应该守护的婚姻价值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5-12 22:24
                回复
                  那么家庭的问题呢?两个同性的家长能够符合子女的最佳利益吗?同性跟异性双亲扶养的小孩到底会不会不同?为了解决这项争议,哥伦比亚法学院在2016年统整了这30年来具有可信度的74项研究,这些研究都指出,同性恋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心理发展、性别认同、社会关系上,表现得都跟异性恋家庭的小孩一样好,真正会影响孩童发展跟成就的,不是双亲的性别跟性倾向,而是他们在情感上的稳定度,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还有最重要的,是他们对子女的关爱与支持,爱才是家庭能够幸福的最大公因数。学者还发现,同性恋双亲养大的小孩,因为从小看着家长的一举一动,知道世界上存在着另一种可能的性别互动模式,反而能够不受限于既有的男女刻板印象,让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更能开阔的对待别人,所以同性恋家庭扶养的小孩并没有比较弱势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5-12 22:48
                  回复
                    如果婚姻跟家庭都不构成真正的问题,那就让我们更进一步来谈谈宗教。在电影《为巴比祈祷》里,巴比的母亲正好引用了《旧约》跟《新约》最主要提到同性恋的章节。“《利末记》第18章第22节说。,如果男人与男人苟合,这是可憎的。”“‘可憎的’在当时并不代表有罪,它是不洁净的意思,《利末记》也说过,食用贝类动物是不洁净的,混织衣物也是不洁净的。”《利末记》的这个章节是最常被拿来反对同性恋的章节之一,专门研究洁净律法的人类学家Mary Douglas就发现,在古代以色列部族的世界观里,世界万物都被分配于陆海空三界,一个东西如果同时具有两种界域的属性就是不洁的,因为上帝创造秩序就代表一物不能同时属于两类,甲壳类海鲜在海里却没有鱼鳞,所以是不洁的,同性性行为者同时是男又是女,所以是不洁的,这种象征禁忌发挥了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将以色列民族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让他们更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这也是为什么《旧约》是用禁忌而不是用罪来描述同性性行为,因为洁净律法讲的是仪式上的不洁,而不是本质上的罪恶。事实上,耶稣本人就反对这种民族性封闭、只注重外在形式的旧约律法,爱人、怜悯、宽容才是耶稣待人的方式。彼得跟保罗也都告诉过我们不可以把任何人当作是不洁的。再来看看《新约》里怎么说?“《新约》里说,男人与男人作出可耻的事。他们这样妄为,就在自己身上受到应该受的报应。”巴比母亲引用的这段章节是讨论同性恋最关键的一节,保罗在这里指出同性性行为是一种“逆性的”行为,因为它违反了自然的规律,等等,一个两千年前的人怎么知道同性性行为是不是自然的?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5-12 23:25
                    回复
                      我们现在所说的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这种把性倾向跟性行为绑在一起的人种分类其实是十九世纪欧洲向外殖民扩张时,为了区别人种等级优劣所做的医学研究成果,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非异性恋才被认为是需要矫正的。很多人以为柏拉图、米开朗基罗、达文西是同性恋,但事实上当时的人根本不知道需要这样分,是我们自己划分了爱,所以保罗在《新约》里谴责同性性行为,其实也是一套信仰团体区分世俗与神圣的分类方式。而且,不管圣经说了什么,把它当作反对法律制定的理由,本身就是极度危险的事,还记得200年前,美国南方用什么当作合法化奴隶制的法理依据吗?“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为什么今天没有人再拿圣经来主张“反对民主制,恢复奴隶制”,因为所有人都会同意,任何经典都是受限于历史与文化条件下的产物,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局限于过去的字面教条,而是能够超越历史文化的普世价值。林肯为什么值得被纪念?因为当反对废奴的人们只看见圣经里使唤奴隶的教条时,他却在同一本圣经里看到了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其实,这四十年来,许多神学家,宗教史家还有圣经研究者,在面对同性恋问题跟教义冲突的时候,都会停下来思考,如果是耶稣,他会怎么做?他会希望我们拿个人的信仰去介入国家的法律吗?不正是他教我们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吗?他会希望世界上有任何人因为圣经里的几句话而受苦吗?不正是他教我们不要论断他人,要宽待他人吗·?不正是他教我们去爱身边的人,像爱自己一样吗?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先停下来,想想问题到底在哪里?“我们来面对这件事情真正的样貌:是人们的厌恶、恶心还有恐惧,对同性恋的恐惧。”“巴比的死是直接源于家长的不理解,还有他们对同性恋的恐惧,你们的厌恶与恐惧还有对同性恋的不理解,让他们不再祈求希望。”我们一直不愿面对一个真正根深蒂固的问题,就是对于同性恋的反感与恐惧,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会有这种恐惧?心理学跟性别研究都指出,人类在建立自我认同跟性别认同的概念时,必须透过不断地操演自己的身体动作跟说话方式,来生产跟确立自己在性别结构里所占据的位置,而不是把生殖器展露给别人看来证明自己是男是女,正是在这种二元对立的性别秩序里,我们慢慢建立出自我的概念跟爱情的关系,所以有些异性恋之所以会恐惧同性恋,是因为两个同性的相爱根本上抹除了传统阳刚阴柔对立的游戏规则,而这套规则却是很多人在结构中获得安全感的方式,但是,这不就代表两方都是被性别结构绑架的受害者吗?因为挑战了传统的性别结构,同性恋者被社会上的多数人视为少数的异端,他们不敢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性倾向,只能在交友软体上确认彼此的身份,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寻找同伴,结果这种群聚被多数人误认为关系淫乱,污名化又回来加深了原本的偏见,重复的恶性循环。你知道吗?两千年前,有一群人因为违反了犹太教跟罗马帝国的传统信仰,被社会上的多数人看作不合法的少数异端,他们不敢在公共场合承认自己的信仰,只能用耶稣鱼当作暗号来确认彼此的身份,躲在地下墓穴里进行宗教聚会,结果这种私下群聚的行为被视为关系淫乱,污名化又回来加深了原本的偏见,现在同性恋朋友正在经历的,就是两千年前基督徒所遭受过的苦难。哲学家Nussbaum就认为用非理性的偏见驾驭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定,不只是加重了少数群体被污名化的恶性循环,还是强迫他们屈服于一个排除自己的权利义务体系,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不是藉由立专法来进行二度排除,而是认真地意识到,不论一个人的一切存在状态再怎么与你不同,他都跟你一样是履行宪法义务的公民,跟你一样渴望爱与被爱的存在着,却无法跟你一样有着被法律承认的亲属关系,活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就意味着即便我们信仰着不同的婚姻家庭价值,也必须在无数个高度差异性的价值体系间,学着如何彼此尊重地共同生活,而这种包容一切公民的可能性基础,就是法律。是法律保障了我们所有人都能在同一套权利义务体系里生活,保障所有价值都能够被平等地对待,所以你可以不同意同性婚姻的价值,但你必须誓死捍卫同性有结婚的权利。就如同我可以不同意你信仰的价值,但我也会誓死捍卫你有信仰自由的权利一样。这就是自由社会的真正运作根基,我们要的是每个人在不同的信仰下,都能有自由追求爱的权利,在平等拥有追求爱的权利下,每个人都能够开展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家庭,是家庭让我们学习如何成为爱的动物,是爱让我们可以分享彼此的幸福故事,所以请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所有人都能够追求幸福的地方。


                      IP属地:美国11楼2019-05-12 23:27
                      收起回复
                        什么小说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1-26 18: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