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红叶吧 关注:216贴子:2,462
  • 0回复贴,共1

【青岛夏日游】【1】走!登泰山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去青岛,奔泰安,再登泰山, 此想法由来已久。早在文革年代,每天听着耳熟能详的样板戏,郭建光“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的唱词,几乎倒背如流,并且,我们小宣传队,还排练演出过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那十八位八路军伤病员在芦苇荡里,与敌人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及在歌曲结尾优美的造型,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只有十一、二岁,不知泰山在哪里。

从事教育工作后,曾经多次讲述现代作家,杨朔和李健吾的《泰山极顶》及《雨中登泰山》课文,也仅是照本宣科,感喟敬畏于泰山的宏伟壮观与气势磅礴!渐渐萌生一定去登泰山的想法。
没想到,四十多年后,2018年6月20日,理想终成现实,此时已退休、而过花甲之年的我,经过一番考虑与纠结,还是决定不坐缆车,拄着手杖徒步登山,这样会把景致观察得更细、更加详尽。

走!登山去!泰山的青松和玉皇顶吸引着我,争取用“十一号”石级而上,直达顶峰!这一天,天公做美、更随人愿。六月的泰安凉热适宜,没有作家笔下的浓雾和风雨,我们一行人背着食品和水,照相机、望远镜等用品,(我被特照、只背着手机小包)沿着泰山脚下一路出发了。
早晨8.30分, 还没有想象的烈日和闷热,行走在两旁高大掩映的苍松翠柏间,偶感到丝丝凉意,登泰山有几个入口,我们选择从红门即泰山东路“孔子登临处”进入。

此时地势较为平坦,台阶不算陡峭,不时见有游客回返,他们大多是昨日居住山顶看日出的,各个气喘吁吁,满脸倦容,小心翼翼下阶,竹子手杖底部大都已经开裂,我暗暗想:这就是所说的上山容易下山难吧。这时只见红门左侧岩峰壁立,右面涧水淙淙。山上山下皆是松柏。

行至不远,见有巨大的石刻介绍: 举世闻名的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从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9.30分左右,行至“回马岭”中天门附近,左面是悬崖峭壁,怪石林立,右手边是商铺,门前不时传来小商贩们的叫卖声,皆是纯牌山东口音,各种道、佛教用品及生活小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不菲。极少有人问津光顾。
等走到中天门时,却见满山遍野青松横峰侧岭,挺拔直立,郁郁葱葱!有的枝干蜿蜒斜侧,45度下垂,手臂抬起,身子探出好远,宛如在迎送远方登山的客人,走进见上面标牌写着“望人松”。泰山古松多以苍雄见长,而望人松则颇有君子之风!我觉得称其“迎客松”也合适。

望人松
问及同行人,到此走了多远,回答连十分之一还不到,别多再问,也别老向上面远处瞭望,只埋头走石级感觉就会快点,坚定信念,路在脚下,希望在前方。这时,见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妇女,腿脚不大灵便,拄着手杖从后面赶上来,我俩相视会意而笑,可她并没有歇息,接着又慢慢跛步前行。
还有夫妻俩背抱着孩子、或更加年长的祖孙相伴、问及已78岁,他们各个径直向前走着,而我轻手利脚的差啥呀。下定决心一气儿走40石级再歇息。说脸不变色心不跳是假话。
穿过中天门过“云步桥”至“五松亭”。一路相随的仍是满眼各种姿态的青松,真叫过足了瘾!抻着脖子靠近细看,有“汉柏”、“侧柏”“姊妹松”等字样标牌,棵棵皆在百年甚至千年以上!

难怪少年时听到赞美泰山松的歌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顶天立地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烈日喷焰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如今眼见为实,泰山松起伏连绵、古老苍劲、伟岸坚强,实至名归!
你看那青松漫山遍野,四季常青墨绿,不知为岱岳平添了多少风韵。然而我想,真正让泰山青松古今中外闻名遐迩,还是因为她的古老苍劲、壮观挺拔、与恢弘的气势!所以人们常说“观景要观东岳景,赏松要赏泰山松”。

翠绿古苍松
时值晌午,阳光透过树荫直射,一行人已攀爬将近四个小时,微汗冒出,幸好有两次免费供水,同行人建议找个合适背阴之处,吃点东西“充充电”。好力战征服“十八盘”。半小时后,水足饭饱。重振旗鼓、打起精神,向“十八盘”进军!
过了对松亭,石级愈发陡峭,有名的“十八盘”直立眼前。哇噻!俺的娘!(俺也模仿山东口音)居高远望,游客人挨人黑压压地缓缓前行,小得状如蚂蚁蠕动。见此状真有些腿软胆怵。十八盘是泰山之魂,且是泰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共有石级1600余级,为泰山主要标志之一,如不攀登十八盘,犹如白来泰山巅!

陡峭直立十八盘
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望恰似天门云梯,这时阳光强烈照耀,温度直升三十多度。考验我的时刻到了,同行人说,只要过了十八盘,再到南天门,就快到达极顶OK了。再次鼓足勇气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们这代人啥苦都经历过,征服十八盘必须地!大家相互鼓励说笑着,有时前拉后推地辅助我,有经验的本地人说斜走“之”字步,不觉累,试试果然如此。
一盘比一盘陡峭,盘盘绵延相扣,这时只能20级一歇息。原来到了紧十八盘,一个“紧”字,石级变得又窄又陡且无缓台,此时腿肚子酸痛如灌铅,脚步沉重履蹒跚。。。。往返游客都汗津津、喘吁吁地。喝口水,吃块巧克力,心里暗寻思,一定不能掉链子啊。
或牵杖、或踯躅, 大约一个多小时功夫,隐约可见南天门了,胜利在向我们招手,令人望而生畏的十八盘,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盘盘难关终于闯过来了。回头再看,下面数不清的小脑袋埋头如蜗牛,还在紧紧慢慢挪动着。抹一把汗,喘口大气,深深呼吸几下,正好发现隘口下有几平石,大家坐地休息片刻。

环顾四周, 泰山宏大的山体留下大约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建造大量的宫观寺庙。我们饶有兴致地起身,调整好精神状态,在此拍照留作纪念。其中毛泽东的题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巨大高耸的碣石上,最为醒目,我也算做“风流人物”一回,登上山体拍个照。
这时见有当地挑夫,担着果蔬等物品艰难上行,他们是给山上饭店送货的,难怪吃喝住宿价格如此昂贵,这也是一级级人挑背扛上来的呀。见都是五十来岁人,脖子上搭个毛巾,汗流浃背,疲惫不堪,一脸沧桑样子。生存不容易,这活儿年轻人怕是无人干哦。
举镜远望,南天门近在咫尺,屏住呼吸,一鼓作气,走完最后几个石级,当登上南天门那一刻,俯瞰下面,惊叹一眼望不到底。仰头遥望,莽莽苍苍,层峦叠嶂。不用到玉皇顶,站在这里,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杜甫的《望岳》在耳边萦绕。此时人们都少时休息,拍照休整,我们一行人已行进五个多小时,6631及石级,即将胜利在望。

到玉皇顶的路几乎平坦,历经坎坷艰辛,这时走起来轻松自如,不费吹灰之力。它位于碧霞寺北侧,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为泰山绝顶,海拔1545米,拔地冲天而起,气势雄伟,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一行人边走边浏览,极顶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证明这里是历代帝王设坛祭天之处。
玉皇顶真乃名不虚传,大气磅礴、傲视群雄,巍然亭立峰巅。伫立泰山极顶,极目四望,更加深一层“齐鲁青未了,一览众山小”之感,这里成为观看日出的绝胜佳地不足为过!面对群山,我情不自禁高喊一声:“泰山极顶,我来了。。。”

时间已接近下午3.0点,顶峰温度感觉很舒服,凉爽适宜,无需添衣,徒步行程六个多小时,花甲之年,终于圆了少时的梦想,看来得失在人,事在人为,信念决定行动。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辛苦爬山亲身体验一次,领悟“孔子小天下处”和古人“造化钟神秀”的鬼斧神工与风采,有生之年,不虚此行!梦想成真,累也值了!

没有看日出,虽是在计划之内,但略显缺憾,有些美中不足。朋友及同伴都鼓励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等年龄,能徒步挑战6631石级,海拔1554米巅峰,到达“五岳之尊”,其实你已经很棒了!
是啊,登山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勇气与耐力,这一决心与蓄势整整用了四十多年。我老了,可泰山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此次机会岂容再错过,两鬓斑白,已时不待我,果断来而无憾!
缆车驶过千米高空,越过盘山道,悠悠呼呼地,下山回程一路顺畅,泰山景致闪闪而过。。。。。

附注:个别图片源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


1楼2018-06-30 09: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