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潘安邦的歌曲是83年前后,是从一张很多歌星的专辑中听到的---“爸爸的草鞋”、“另一种乡愁”以及“闭上你的眼”,那张专辑是亲戚从海外带回来的,连封皮都没有了,所以不知道谁唱的这几首歌(专辑内还有阿B、刘文正等人--后来知道的),但非常喜欢这几首歌的声音!过两月后,亲戚又从海外带回一盘合辑,是“东尼巨星龙虎榜金曲”专辑(3),里面有潘安邦的“闭上你的眼”、“光阴的故事”,这才知道原来这个歌手叫潘安邦!后来又陆续带回三、四盘吧,专辑内歌星有潘安邦、刘文正、费玉清、余天、银霞、凤飞飞、宝玲、郑吟秋、岳雷、甄秀珍、陈彼得等人,每集有一主打歌手,潘安邦应该是在第六集主打(主打歌曲是“小渔村的向晚”、“藉口”等),从这往后就有意收集潘安邦的歌曲----那时候收集歌曲无非是用双卡录音机选录别人的盒带,除了这个渠道能听到外,有时还可通过“澳洲”台收听,但相当不清楚,“故乡的老酒”就是通过这个电台听到的。记得澳洲台有个主持对潘安邦的评价是“歌唱得不错,但在台湾没有大红大紫过”-------现在想想是不是和潘安邦的风格有关呢?当年所谓“大红大紫”的歌手高凌风、刘文正等人属于台风夸张张扬的,而潘安邦则属于稳正淳朴型的吧(费玉清虽然儒雅,但会讲“段子”--这点潘安邦学不来!)。我们当时学校时代流行的男歌星的歌是-----潘安邦的“光阴的故事”、“爸爸的草鞋”、陈彼得的“阿里巴巴”、高凌风的“姑娘的酒窝”、“燃烧吧火鸟”刘文正的“迟到”、“童年”以及后来的黄仲昆的“无人的海边”等。概括当时经常听到或者传唱的潘安邦的歌曲除了以上列举的外,还有“回家”、“舞之夜”、“再会吧!原野”、“夕阳伴我归”、“单恋”、“问夕阳”等。而有盘带是 “东尼巨星成名曲”,潘安邦里面有两首,之一是“聚散两依依”、另一首好像是“爸爸的草鞋”或者“光阴的故事”?(没记清),但绝不是“外婆的澎湖湾”-------说实话,一直以为这首歌原唱是刘文正(相信当时听歌的人基本都是先听到刘文正的),直到春节联欢晚会才知道—原来原唱是潘安邦。那个时代的信息还是较为蔽塞的!同样的发生在张明敏的歌里-----张明敏的很多歌的原唱都是潘安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