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已经有近300多年的历史,多少年来,它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天咫偶闻》一书中曾记载:“士夫人人好之(晋剧),竟难以口舌争。”可见晋剧受欢迎的盛况。直到今天,晋剧仍然是中国地方戏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20多年来,它涌现出了34名“梅花奖”得主者,位居全国各省之冠。
在晋剧发展的历程中,科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的演员大多是科班培养出来的,然而,晋剧演员的成长之路却是异常艰辛的,每一个进入科班的孩子,都要学戏6年,他们,常常把这6年比作“6年牢狱之苦”。
娃娃班的兴起
以前,晋剧演员主要有三种培养方式,其一是徒弟跟随师傅到处演出,边演边学。冬天散班之后,师傅可以集中时间给徒弟说戏,使之进一步提高。不少晋剧演员如郭风英、郭兰英、牛桂英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另一种方式是聘请老师在家里学戏,例如榆次的董凤来,他买了一批女孩子,作为养女,请师傅教他们唱戏,然后成立戏班赚钱。他们戏班里比较有名的董桂花(筱桂花)、董翠红、董小楼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但以前晋剧演员的培养,主要还是依靠科班。因为在科班中学戏大多是买来的小孩,所以晋剧科班又叫“娃娃班”。近百年来,山西政局相对稳定,晋中平川上又集中着许多大地主、大商人,他们有的为了寻欢作乐,有的出于个人爱好,纷纷组织起晋剧科班。科班的班主,大多是晋中平原的富商或大地主,也有一些是在富户的支持下由有名望的艺人出面组班的。咸丰十年(1860年)前后,榆次聂店村财主王亚元创办了最早的晋剧娃娃班——四喜班。据说,王亚元的祖先是吹鼓手出身,发家之后,他的后代们仍然喜欢这一行,当时晋中一带还没有自己的戏班,逢年过节只有秧歌、社火等节目,京剧、蒲剧等外地戏班前来演出的也寥寥无几,于是王亚元便建造了一座“下处院”,并从蒲州买来一批娃娃,请来师傅教他们唱戏,当时聂店是榆次县城通往北山煤矿区的交通要道,所以四喜班自开始之后,很受欢迎。
此后,科班蜂起,其中的小梨园娃娃班比较有名。光绪十年(1885年)前后,清源县东罗村大财主时成盈,组织了小梨园娃娃班,当时请来号称“梨园之祖”的蒲州艺人庆娃师傅教戏,在师傅的辛勤培育下,小梨园培养出了一批晋剧名演员。其中“三儿生”孟珍卿系太原人,唱腔高昂,表演豪放。文生戏《少华山》,武生戏《伐子都》、穷生戏《坐窑》等演得都很好。他六十岁时,曾进京演出《折桂斧》,扮演十八、九的年轻樵夫,赤臂袒胸,肩挑柴担,汗流满面,风尘仆仆,一出场就赢得了满园的喝彩。梅兰芳先生对他的演技很赞许,特意赠给他一条演剧用的扁担作为JI念,并称他为山西梆子的“小生泰斗。”《黄鹤楼》、《少华山》、《坐窑》、《刻诗》,都是他的拿手戏。他的精彩表演,至今仍在民间传颂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般而言,晋剧科班每班名额为30———40名。这些娃娃,大都来自极为贫困的人家,家长无法养活他们,才送他们去唱戏。班主把他们选中后,会给家长几吊钱,有的则分文不付。但都得立个契约,内容大致是:戏六年,学成后谢师(白给班主服务)一年。在学戏期间,不管河淹水漂、车轧马踏、狼吃狗啃、寻死上吊,均与班主一字无干等等。
严格的学习也出自科班。入科后,要求三个月出台演出,要拿下一台、三天、九场的三本、六回、十二出的剧目来。那时老师不识字,学生也不识字,这就全凭口传心授、强记模仿,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唱,学不会就皮鞭相加。有的三个月学不成,也叫勉强登台演出,那时称之为“犟出窝”。
进入科班后的三个月中,老师就根据每个娃娃的自身条件的不同,给他们分好行当,排练启蒙的小戏。而后再从每个行当中挑出优秀的,进行重点培养提高。感觉前途不太好的那一部分娃娃,就强调他们练习武戏,其中也有练武戏成才的,成为好的武戏演员或老师,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否则只好终身跑龙套、打下手。
在晋剧发展的历程中,科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的演员大多是科班培养出来的,然而,晋剧演员的成长之路却是异常艰辛的,每一个进入科班的孩子,都要学戏6年,他们,常常把这6年比作“6年牢狱之苦”。
娃娃班的兴起
以前,晋剧演员主要有三种培养方式,其一是徒弟跟随师傅到处演出,边演边学。冬天散班之后,师傅可以集中时间给徒弟说戏,使之进一步提高。不少晋剧演员如郭风英、郭兰英、牛桂英等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另一种方式是聘请老师在家里学戏,例如榆次的董凤来,他买了一批女孩子,作为养女,请师傅教他们唱戏,然后成立戏班赚钱。他们戏班里比较有名的董桂花(筱桂花)、董翠红、董小楼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但以前晋剧演员的培养,主要还是依靠科班。因为在科班中学戏大多是买来的小孩,所以晋剧科班又叫“娃娃班”。近百年来,山西政局相对稳定,晋中平川上又集中着许多大地主、大商人,他们有的为了寻欢作乐,有的出于个人爱好,纷纷组织起晋剧科班。科班的班主,大多是晋中平原的富商或大地主,也有一些是在富户的支持下由有名望的艺人出面组班的。咸丰十年(1860年)前后,榆次聂店村财主王亚元创办了最早的晋剧娃娃班——四喜班。据说,王亚元的祖先是吹鼓手出身,发家之后,他的后代们仍然喜欢这一行,当时晋中一带还没有自己的戏班,逢年过节只有秧歌、社火等节目,京剧、蒲剧等外地戏班前来演出的也寥寥无几,于是王亚元便建造了一座“下处院”,并从蒲州买来一批娃娃,请来师傅教他们唱戏,当时聂店是榆次县城通往北山煤矿区的交通要道,所以四喜班自开始之后,很受欢迎。
此后,科班蜂起,其中的小梨园娃娃班比较有名。光绪十年(1885年)前后,清源县东罗村大财主时成盈,组织了小梨园娃娃班,当时请来号称“梨园之祖”的蒲州艺人庆娃师傅教戏,在师傅的辛勤培育下,小梨园培养出了一批晋剧名演员。其中“三儿生”孟珍卿系太原人,唱腔高昂,表演豪放。文生戏《少华山》,武生戏《伐子都》、穷生戏《坐窑》等演得都很好。他六十岁时,曾进京演出《折桂斧》,扮演十八、九的年轻樵夫,赤臂袒胸,肩挑柴担,汗流满面,风尘仆仆,一出场就赢得了满园的喝彩。梅兰芳先生对他的演技很赞许,特意赠给他一条演剧用的扁担作为JI念,并称他为山西梆子的“小生泰斗。”《黄鹤楼》、《少华山》、《坐窑》、《刻诗》,都是他的拿手戏。他的精彩表演,至今仍在民间传颂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般而言,晋剧科班每班名额为30———40名。这些娃娃,大都来自极为贫困的人家,家长无法养活他们,才送他们去唱戏。班主把他们选中后,会给家长几吊钱,有的则分文不付。但都得立个契约,内容大致是:戏六年,学成后谢师(白给班主服务)一年。在学戏期间,不管河淹水漂、车轧马踏、狼吃狗啃、寻死上吊,均与班主一字无干等等。
严格的学习也出自科班。入科后,要求三个月出台演出,要拿下一台、三天、九场的三本、六回、十二出的剧目来。那时老师不识字,学生也不识字,这就全凭口传心授、强记模仿,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唱,学不会就皮鞭相加。有的三个月学不成,也叫勉强登台演出,那时称之为“犟出窝”。
进入科班后的三个月中,老师就根据每个娃娃的自身条件的不同,给他们分好行当,排练启蒙的小戏。而后再从每个行当中挑出优秀的,进行重点培养提高。感觉前途不太好的那一部分娃娃,就强调他们练习武戏,其中也有练武戏成才的,成为好的武戏演员或老师,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否则只好终身跑龙套、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