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的升级,经济型酒店在经历长达十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开始遭遇“天花板”。
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型酒店快速增长,期间经济型酒店数量增长超过9000家,仅2012年与2011年底相比,增长幅度就达35.68%,经济型酒店野蛮扩张导致供需失衡的现象。但进入2016年开始,经济型客房增速明显下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新增客房约16.6万间,是自2010年以来增速最慢的一年。2018年1月内地酒店市场需求增长12.2%而供给仅增长2.7%,2017年上半年供给增速在3.8%-4.2%,2017年下半年供给增速为2.8%-3.6%,2018年酒店市场整体供需格局相较2017年进一步偏紧。
内地酒店市场客房供需增速情况

根据在建酒店客房数量看,2018年行业供需格局将进一步偏紧,新增供给释放至少在2019年以后。2017年之前在建酒店增速处于低位,月同比增速中枢在-3%左右,2017年下半年以后在建酒店规模增长,月同比增速中枢达到20%,按照酒店建设从开工到开业约2年时间测算,2017年下旬开始建设的酒店增量供给要在2019年下旬才会释放。
全国在建酒店客房数统计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崛起,消费者对于住宿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常规的标准化酒店,个性化、主题型、具备设计感的旅馆越来越受年轻一代的青睐。此前首旅推出了多种新颖的酒店品牌,包括民宿、小镇等,而华住除了经营中高端度假品牌漫心外,还战略投资城家公寓等。
特色中高端酒店、主题特色酒店、民宿等个性化住宿的兴起,逐渐将经济型酒店甩在身后。而同质化倾向成为新消费时代制约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最大“软肋”,加上价格优势早已被新兴市场主体稀释,陷入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升,未来中高端酒店是首旅如家在酒店业连锁化进程中必须要发力的地方。但他亦指出,中国最大的主力群还是在经济型酒店,虽然目前中高端酒店增长速度很快,但不能看作未来的发展就只认准中高端。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下,未来酒店会日趋非标准化、多元化,以形成更多适应年轻人的趣味性。
诚然,经济型酒店转型升级并不是完全倾向中高端,也不是对产品的推翻和商业模式的颠覆,而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产品经营能力和顾客服务能力的升级。经济型酒店只有将酒店管理和服务做到极致,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型酒店经历过高速发展期,存量大,一二线城市连锁化率高,但投资回报率偏低,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从发展模式上进行变革创新。例如在一二线城市重新定位并专注细分市场,适当进行产品优化升级,或利用酒店共享资源,增加延伸服务链,提供增值服务收入等多途径进行有益探索。
当下经济型酒店已完成了从品牌积累到资本积累,都在面临转型期或寻求机会谋变,但转型并不代表只认准中高端。尽管中高端酒店市场增长迅速,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市场红海之下,未来供大于求矛盾或日益凸显。经济型酒店在转型道路上,只有充分了解市场趋势,提高基础品质和增值服务,提升大众消费者的体验感,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型酒店快速增长,期间经济型酒店数量增长超过9000家,仅2012年与2011年底相比,增长幅度就达35.68%,经济型酒店野蛮扩张导致供需失衡的现象。但进入2016年开始,经济型客房增速明显下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新增客房约16.6万间,是自2010年以来增速最慢的一年。2018年1月内地酒店市场需求增长12.2%而供给仅增长2.7%,2017年上半年供给增速在3.8%-4.2%,2017年下半年供给增速为2.8%-3.6%,2018年酒店市场整体供需格局相较2017年进一步偏紧。
内地酒店市场客房供需增速情况

根据在建酒店客房数量看,2018年行业供需格局将进一步偏紧,新增供给释放至少在2019年以后。2017年之前在建酒店增速处于低位,月同比增速中枢在-3%左右,2017年下半年以后在建酒店规模增长,月同比增速中枢达到20%,按照酒店建设从开工到开业约2年时间测算,2017年下旬开始建设的酒店增量供给要在2019年下旬才会释放。
全国在建酒店客房数统计

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崛起,消费者对于住宿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常规的标准化酒店,个性化、主题型、具备设计感的旅馆越来越受年轻一代的青睐。此前首旅推出了多种新颖的酒店品牌,包括民宿、小镇等,而华住除了经营中高端度假品牌漫心外,还战略投资城家公寓等。
特色中高端酒店、主题特色酒店、民宿等个性化住宿的兴起,逐渐将经济型酒店甩在身后。而同质化倾向成为新消费时代制约经济型酒店发展的最大“软肋”,加上价格优势早已被新兴市场主体稀释,陷入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人均GDP的提升,未来中高端酒店是首旅如家在酒店业连锁化进程中必须要发力的地方。但他亦指出,中国最大的主力群还是在经济型酒店,虽然目前中高端酒店增长速度很快,但不能看作未来的发展就只认准中高端。在消费升级的风口下,未来酒店会日趋非标准化、多元化,以形成更多适应年轻人的趣味性。
诚然,经济型酒店转型升级并不是完全倾向中高端,也不是对产品的推翻和商业模式的颠覆,而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产品经营能力和顾客服务能力的升级。经济型酒店只有将酒店管理和服务做到极致,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型酒店经历过高速发展期,存量大,一二线城市连锁化率高,但投资回报率偏低,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路径,从发展模式上进行变革创新。例如在一二线城市重新定位并专注细分市场,适当进行产品优化升级,或利用酒店共享资源,增加延伸服务链,提供增值服务收入等多途径进行有益探索。
当下经济型酒店已完成了从品牌积累到资本积累,都在面临转型期或寻求机会谋变,但转型并不代表只认准中高端。尽管中高端酒店市场增长迅速,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市场红海之下,未来供大于求矛盾或日益凸显。经济型酒店在转型道路上,只有充分了解市场趋势,提高基础品质和增值服务,提升大众消费者的体验感,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