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吧 关注:1,386贴子:2,432

北周宇文護執政期再考── 以宇文護幕僚人事組成為中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會田大輔**著 林靜薇***譯
早期中國史研究 第四卷第一期
JUNE 2012


IP属地:美国1楼2018-06-20 13:20回复
    過去學界對宇文護的研究較為薄弱,且受《周書》記載的影響,對宇文護執政期多是抱持著腐敗、專權等較為負面的評價。然作者會田大輔發現墓誌、文集、佛教史料等正史之外的文獻對宇文護的評價都十分正面,這種記載上的矛盾便激起其研究宇文護執政形象的構想。作者從宇文護執政時期的幕僚選用情況著手,分別從其天官府、中外府及晉國公府等三個單位的幕僚進行分析,認為當時政界並非如過去想像那樣為「親宇文護派」與「親周帝派」之間的對立關係,反之宇文護在選用人才時對各界勢力多有考慮,包含西魏以來的元勳及其子弟、關中漢族甚至是結怨者,均有所任用。這不但反映宇文護用人之度量與遠見,也妥善融合西魏北周內部各方勢力,對維持西魏北周國祚有相當貢獻,且其選用之人才與西魏及周末隋初時期均有相當之延續性,顯見其用人並不若過去想像之偏頗與專擅。由此可以看出,宇文護執政期的形象並非如此負面,且其對北周政權之延續亦有貢獻。
    關鍵詞:宇文護 歷史形象 幕僚 人事組成


    IP属地:美国2楼2018-06-20 13:21
    回复
      一、前 言
      西魏北周,是連接南北朝時代至隋唐時代的王朝。從陳寅恪氏提倡「關隴集團」說以來,1出現了許多圍繞著西魏北周與隋唐統治階層之間關係的研究。即使僅限於日本的研究,就有布目潮渢氏、谷川道雄氏、吉岡真氏等人的研究。2還有,圍繞著隋唐時代諸制度的淵源,西魏北周的制度史研究也有所進展,特別是作為府兵制源流的西魏北周軍事制度的相關研究十分盛行。3近年亦可見從胡漢融合論的角度觀察,捕捉西魏北周至隋唐之間變化的研究。4
      但是,儘管統治階層的形成或諸制度的制訂與當時的政治動向脫不了關係,但與統治階層研究或制度史研究相比, 分析西魏北周政治動向的研究仍然不能說是很多。5為了探索統治階層的形成或是隋唐時代諸制度的淵源,應該有加深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的必要。
      北周在建國十五年後,過渡到由宇文泰的侄子宇文護掌握實權,本文即欲關注於此宇文護執政時期(557-572.3)。宇文護執政期,夾在實施六官制與賜胡姓的西魏時代,以及實行廢佛並致力富國強兵最終統一華北的武帝時期中間,是個影像很淺的時代。但是,就如川勝義雄氏所指出的,武帝的統一華北是依據宇文護集權政策的持續而實現的。6還有,王仲犖也指出了北周在宇文護時期是安定的。7因此,宇文護執政期是將西魏時期與武帝親政期結合的重要時代。


      IP属地:美国3楼2018-06-20 15:56
      回复
        但是,就如過去以大川富士夫氏或野村耀昌氏為代表的論點,宇文護執政期實行獨裁政治,是賄賂橫行的腐敗政權這樣一種負面印象。8例如中村淳一氏認為,經由五五九年的兵制改革將軍權集中於宇文護,擴大了「宇文護黨」的腐敗。9 高蘊華氏或雷依群氏則提出,宇文護打壓元勳,對北周建國初時的安定有貢獻,卻在北周建國後趨於腐敗。10其他如榎本あゆち氏或加藤國安氏等,針對「親周帝派」與「宇文護派」間暗鬥的研究也很多。11還有,呂春盛氏認為,北周建國當初,「宇文護派」與「親周帝派」是對立的,但在武帝即位之後,「宇文護派」在佔據要職的同時,也採用「親周帝派」或是「中立」、「宗室」的人物,進行與武帝間的協和政策。但是,因為權力中樞被元勳或宗室佔領,導致政權基礎的狹窄化,而失去臣民的向心力。12
        然而,究竟這樣解讀宇文護執政期是否適當?包含呂氏的研究在內,過去的研究都是以正史中所描繪宇文護執政期的形象為前提,並未進行批判性的檢討。因此,宇文護執政時期的官僚實際上是否有「宇文護派」、「親周帝派」、「中立」的分別,並未對史料進行分析確認。即使是關於宇文護的幕僚,或者宇文護執政期官僚的構成,也都未加分析。還有,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中,宇文護執政期所扮演的角色也未論及。就這些點來看,仍有對過去的研究進行檢討的空間。
        關於正史中宇文護執政期的印象,筆者已於拙稿中對宇文護的幕僚叱羅協進行檢討,指出在《周書》中可能對宇文護執政期有不當評價。13本文首先欲從正史中所描述的宇文護執政期形象開始檢討,依據檢討結果,將焦點放在過去不曾被充分檢討過的宇文護幕僚人事組成此一部分,企圖對宇文護執政期重新進行檢討。在過去的研究中,都將宇文護幕僚分類為「宇文護派」。但是,這樣的理解是否正確?分析宇文護幕僚的人事組成,與解釋宇文護人才選用的狀況,彼此之間是有關連的。此外,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宇文護執政期究竟扮演什麼角色這個問題,也將提供一個解釋的線索。


        IP属地:美国4楼2018-06-20 15:57
        回复
          二、諸史料中宇文護執政期形象
          (一)正史中宇文護執政期形象
          本文中,在確認正史(《周書》)中的宇文護執政期形象之後,為了與此歷史形象相比較,也要參考從北周到唐初諸史料中所見宇文護執政期的描述。之所以將唐初以前的史料作為對象,是要先確認在決定宇文護執政期形象的《周書》被編纂之前,究竟存在著什麼樣的宇文護執政期形象。
          首先,從可說是總結正史中宇文護執政期形象的《周書》卷十一〈宇文護傳〉(以下簡稱「本傳」)「史臣曰」條來看, 其對宇文護有以下評論:
          有周受命之始,宇文護寔預艱難。及太祖崩殂,諸子 幼, 公懷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變魏為周,俾危獲乂者,護之力也。……然護寡於學術,昵近小,威福在己,征伐自出。有人臣無君之心,為人主不堪之事。忠孝大節也,違之而不疑;廢弒至逆也,行之而無悔。終於身首橫分,妻孥為戮,不亦宜乎。
          據此,其贊宇文護在宇文泰死後,元勳(「 公」)懷抱異心之中,成功建立北周。然而繼之,又激烈地批判宇文護寡於學術、親近小人、威權壓迫(「威福在己」)、即使弒逆君主亦無悔意的樣子,因此遭到誅殺而滅族的不幸也是當然的。
          那麼,在本傳的正文中又是如何描述宇文護呢?從西魏時代依序往下觀察。本傳的開頭中,即記載了宇文泰對宇文護的高度評價曰「此兒志度類我」。此後宇文護以對東魏的戰績晉升,於大統十五年(549)就任大將軍。此次的就任大將軍,比楊忠等人就任大將軍的「十二大將軍級」14還早一年。因此,雖然《周書》中沒有記載,但實際上宇文護確實位於「十二大將軍級」的位置。15此外,恭帝三年(556)正月六官制實施之際,宇文護就任小司空(冬官府副長官)。然後同年九月宇文泰北巡時病倒,將後事託給宇文護。受到託付的宇文護,擁立宇文泰的嫡子覺(孝閔帝),於五五七年正月建立北周。16從本傳的記載可知,西魏時代的宇文護位於「十二大將軍級」,且是被宇文泰信賴而可以託囑後事的。


          IP属地:美国5楼2018-06-20 16:59
          回复
            那麼,在北周建國後的宇文護,又是如何被描述的呢? 宇文護在北周建國之後,掌握了宇文泰所建立的二十四軍,也掌握了北周的實權。17相對的,五五七年二月趙貴與獨孤信欲排除宇文護,同年九月孝閔帝與其側近計畫誅殺宇文護。18 宇文護對這些計畫防患於未然,得到群臣贊同後,於五五七年九月廢孝閔帝,擁立明帝(宇文泰長子)。宇文護在誅殺趙貴之後,就任大冢宰(天官府的長官),掌握北周的行政。然而,在本傳中並未見到關於這些事情而批判宇文護的記載,在其它列傳中也未見到。19
            與孝閔帝的記載相比,關於明帝的記載極少,只記載了宇文護雖將行政權歸還明帝,但仍握有軍權, 並毒殺了明帝。宇文護毒殺明帝之後,擁立了武帝(宇文泰四子)。保定元年(561),宇文護令天官府統轄其它行政府(地、春、夏、秋、冬五府),推進集權化。在本傳中記載,此一時期宇文護獨斷地操持政務。繼之,本傳中記載宇文護與其母交換信件及對北齊的戰事過程後,記載了一段批評宇文護的文字:
            護性甚寬和,然暗於大體。自恃建立之功,久當權軸。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諸子貪殘,僚屬縱逸, 恃護威勢,莫不蠹政害民。
            此處關於宇文護的描述,曰其性格溫和,然批評其不識大局,誇耀建國之功績並居於權力之中樞,人才選用不當,僚屬與親族仗勢危害人民。此段記載之後,又記武帝誅殺宇文護及其諸子與僚屬,並記載了誅殺宇文護翌日所發佈的詔令。20武帝對宇文護違反臣節、逞擅專權,糾結朋黨、賄賂亂行、殘害民生等行為進行激烈的批判,並述其一掃宇文護的「兇黨」:
            護志在無君,義違臣節。懷茲蠆毒,逞彼狼心,任情誅暴,肆行威福,朋黨相扇,賄貨公行,所好加羽毛,所惡生瘡痏。……遂使戶口凋殘,征賦勞劇,家無日給,民不聊生。……今肅正典刑,護已即罪,其餘凶黨,咸亦伏誅。氛霧既清,遐邇同慶。
            以上所述, 是正史中關於宇文護執政期的形象。其結果可見,在本傳中對於西魏時代、北周建國當初與擁立明帝之後,不同時期對宇文護有著不同評價。在本傳中,宇文護雖然打壓元勳、成功建立北周,但是在擁立明帝、武帝之後,逞擅專權、用人不當、形成朋黨,描繪出一個混亂政治的歷史形象。21這個歷史形象,與過去對宇文護執政期研究的內容是相符合的。那麼,究竟這個宇文護執政期的形象,就是當時一般的評價嗎?


            IP属地:美国6楼2018-06-20 17:02
            回复
              (二)諸史料中的宇文護執政期形象
              假設正史中宇文護執政期的形象,就是當時一般的評價,那麼在其它史料中,應該會有相同的宇文護執政形象描述。那麼,究竟在其它諸史料中是如何描述宇文護執政期形象的呢?
              首先要看的史料是北周大象元年(579)宇文逌所撰〈庾信集序〉。22庾信作為北周文壇的中心人物,是非常活躍的梁朝舊臣。而宇文泰之子、武帝之弟的滕王逌即與庾信有交友關係。23宇文逌在〈庾信集序〉中敘述了庾信被宇文泰、明帝、武帝所重視之後,又記載了宇文護被庾信孝心所感動的事情:
              晉國公膺期受託,為世賢輔,見信孝情毀至,每日憫嗟。
              此處應注意的是,宇文逌將宇文護(「晉國公」)評為「賢輔」此點。這個評價與正史中的宇文護執政形象是不符的。到底為何宇文逌會將宇文護評為「賢輔」呢?
              其次要看的是墓誌史料中的宇文護形象。幾方隋代墓誌中都有關於宇文護的記載,其內容多半有被宇文護任用的敘述。*
              補表 隋代墓誌中的宇文護
              墓誌名 作成年代 宇文護相關記載 出 處
              茹洪墓誌 開皇二(582)七月 蒙補晉蕩公親信 《 隋考》005
              陰雲墓誌 開皇三(583)十一月 晉蕩公宇文護,周之宰輔,引公為內親信, 俄授都督。……巫俠敻嶮,夷蜑逆命,柱國《陸騰,總兵南伐,晉公遣公監軍,為其進止。於是兵不血刃,舉無遺策。 隋考》027
              裴鴻墓誌 開皇九(589)十月 晉公地居藩屏,望隆內外,既任天卿,兼總《神牧。乃以公為府司錄,帶雍州贊治。 隋考》088
              呂武墓誌 開皇十二(592)十一月 解褐晉蕩公內親信 《 隋考》124
              元禕墓誌 大業五(609)八月 天和元年,周大冢宰宇文護始引公為親信。 《 隋考》296
              史射勿墓誌 大業六(610)正月 保定四年,從晉蕩公東討。 《 隋考》309
              〔附註〕《隋考》:王其禕、周曉薇主編,《隋代墓誌銘彙考》(北京:線裝書局,2007)。


              IP属地:美国7楼2018-06-21 16:36
              回复
                其中要關注的是隋開皇九年(589)所作的〈裴鴻墓誌〉。24 裴鴻仕於北周,歷任御正中大夫、民部中大夫,在天和二年
                (567)進攻陳朝時被俘虜而歿於建康。25〈裴鴻墓誌〉是在他死後經過二十一年才寫成的。26〈裴鴻墓誌〉中不僅記載裴鴻被宇文護所任用, 還記載了宇文護的名聲隆盛(「望隆內外」):
                晉公地居藩屏,望隆內外,既任天卿,兼總神牧。乃以公為府司錄,帶雍州贊治。
                因為墓誌的內容是以彰顯墓主為目的,故也有可能為了彰顯裴鴻而給宇文護加以好意的評價。但是,假設正史中的宇文護執政期形象是普遍評價的話,墓誌記載墓主與宇文護的關係,就與彰顯墓主裴鴻沒有關係了。


                IP属地:美国10楼2018-06-21 16:42
                回复
                  繼之討論的是唐貞觀十一年(637)李百藥所撰的〈裴鏡民墓碑〉。27裴鏡民在北周任吏部下大夫,隋代歷任兵部侍郎、益州總管府司馬,開皇十六年(596)歿於對西南夷的征討之中。此碑不僅記載裴鏡民被宇文護之子譚國公會任用為記室參軍,也評論宇文護擔負國家重責的角色,為其子嚴選幕僚:
                  晉蕩公受博陸之圖,處阿衡之寄,為其諸子精選府寮,辟為譚公大將軍記室。
                  文中的「博陸」是漢代霍光的封地,轉為擔負國家重任者之意。「阿衡」是殷代伊尹的官職名,轉為宰相之意。此處應注意的是,此〈裴鏡民墓碑〉是在《周書》完成後的隔年由李百藥所寫成。李百藥仕於唐,歷任禮部侍郎、太子右庶子、宗正卿等官,貞觀年間編修正史之際,擔任《北齊書》的編纂。28 儘管如此,他在〈裴鏡民墓碑〉中,將宇文護描述為支撐北周的人物,且為其子嚴選幕僚的形象。
                  最後要看的是,貞觀元年(627)左右,對道士排佛論進行辯論的法琳所撰寫的《辯正論》。《辯正論》卷四〈十代奉佛篇下〉(《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2,頁517,上、中段)中, 稱讚宇文護的名聲、地位都很高,北周賴其方能建國,朝廷亦賴其選用人才(「銓衡」):
                  晉公地屬文昭,名高王陝。……社稷由其建立,朝廷賴其銓衡。


                  IP属地:美国16楼2018-06-21 17:03
                  回复
                    最後要看的是,貞觀元年(627)左右,對道士排佛論進行辯論的法琳所撰寫的《辯正論》。《辯正論》卷四〈十代奉佛篇下〉(《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2,頁517,上、中段)中, 稱讚宇文護的名聲、地位都很高,北周賴其方能建國,朝廷亦賴其選用人才(「銓衡」):
                    晉公地屬文昭,名高王陝。……社稷由其建立,朝廷賴其銓衡。
                    〈十代奉佛篇〉是列舉北朝崇佛家的篇章。實際上,宇文護是熱心的佛教徒,誠心護佛。29因此,不只是《辯正論》,佛教史料中均不見批判宇文護的記載,反之卻四處散見批評武帝的記載。30但這是因為武帝進行廢佛的關係,無疑是佛教界的修飾。不過《辯正論》關於宇文護的評價中,贊其選用人才這一點,倒是與〈裴鏡民墓碑〉的評價相同。如果因為佛教界的修飾而捨棄《辯正論》的記載,似乎不妥。
                    以上,已看過從北周到唐初所作的諸史料。其結果是, 在武帝誅殺宇文護之後,從北周至隋到唐,都可見評價宇文護「賢輔」、「望隆內外」、「名高王陝」等的史料存在。而且,這麼多的文集、墓誌、墓碑,都是為了彰顯作者、墓主所寫成的。筆者再三說明的目的是,假設正史中宇文護執政期形象就是當時一般對他的評價,且實際上是武帝掃除所謂
                    「宇文護派」的話,那麼在文集、墓誌等材料中記載傳主與宇文護的關係,也應該是不名譽的事情才對。無論如何,這些史料不僅記載與宇文護的關係,也稱讚了宇文護。這與過去所知的宇文護執政期形象相比,是要再次提出疑問的。
                    再者,正史中批評宇文護執政期是用人不當的時代。但是,〈裴鏡民墓碑〉中說其「為其諸子精選府寮」,《辯正論》中又記其「朝廷賴其銓衡」。這些敘述與正史中的宇文護執政期形象有所偏離,該如何解釋呢?下文即從宇文護執政期的人才選用來進行檢討。


                    IP属地:美国19楼2018-06-21 17:04
                    回复
                      三、宇文護幕僚的組成
                      對於宇文護執政期至此均呈現負面印象的原因之一,即是受到正史所謂採用不適當人才這種說法的影響。但是,宇文護選用人才果真如此不適當嗎?前文所見〈裴鏡民墓碑〉中,宇文護為諸子嚴選幕僚;《辯正論》中記載北周有賴宇文護選用人才。能忽視這些記載嗎?本章將把重心放在宇文護幕僚的人事組成,從人才選用的面向來重新檢討宇文護執政期的形象。
                      宇文護所就任的官職中,最重要的官職即是天官府長官大冢宰,以及掌握軍權的都督中外諸軍事。宇文護是在孝閔帝元年(557)二月至天和七年(572)三月之間擔任大冢宰。保定元年(561)時,命五府總於天官,完全掌握了北周的行政權。天官府中有為數眾多的官職,如舉其重要者,則為天官府的副長官小冢宰,以及整合六府工作的司會中大夫。31此二官職輔佐大冢宰,在實際上統合六府的行政。雖然掌握北周人事的是夏官府的吏部中大夫,32但是為了讓行政更順利,在小冢宰、司會中大夫的選任方面,很可能會斟酌宇文護的想法來進行人事任命。
                      都督中外諸軍事,是統領了包含禁軍的中央軍(二十四軍)以及地方軍的官職。宇文護因為擔任此一官職,掌握了軍事力量,也就能夠掌握北周的實權。都督中外諸軍事府(以下簡稱中外府)的幕僚,在其各列傳中多可見受到宇文護錄用的記載。因此,宇文護應是自己選用中外府幕僚,或應是斟酌宇文護的意見後才選任。


                      IP属地:美国20楼2018-06-21 17:07
                      回复
                        此外,也要觀察宇文護的晉國公府幕僚。晉國公府的幕僚與天官府或中外府不同,可說是宇文護個人的幕僚。因此,可能會見到相異於天官府或中外府的人才任用狀況。
                        為了進行這三類宇文護幕僚的組成分析, 將擔任小冢宰、司會中大夫者,擔任都督中外諸軍事府幕僚者,以及擔任晉國公府幕僚者,分別整理成表。表中載明其在正史中的評價、親族或出身勢力、與宇文護的關係、宇文護死後(武帝 親政期、宣帝期)的任官經歷等相關資料。表中的「出身勢力」參考自吉岡真氏的研究,分類為北鎮、關中、山東、舊梁四種。33「北鎮」主要是指宇文泰的元從、賀拔岳的部下等北邊諸鎮出身者。「關中」指的是關中、河南、河東的土著勢力, 不問漢族或非漢族。「山東」是指山東貴族、隨孝武帝西遷的北魏文武百官,以及山東地域(含遼西等地)出身者。「舊梁」則是西魏南進過程中所吸收的梁朝舊臣。
                        此外,表格中加底色者為漢族。根據山下將司或前島佳孝的研究,過去被視為漢人而今證明為胡族出身者的案例不斷增加,今後也有可能再變更。34但在本文中為行文方便,仍以漢族、非漢族來區分。這是因為,筆者想確認在宇文護幕僚的人事組成中,是否有因漢與非漢的種族不同而存在著差異。在無法確認特定種族的情況時,僅能區分為「非漢族」。


                        IP属地:美国21楼2018-06-21 17:09
                        回复



                          IP属地:美国22楼2018-06-21 17:17
                          回复
                            以下的分析中,常會使用「胡族系元勳」的用語。此處的
                            「胡族系元勳」,是根據藤堂光順與前島佳孝分析西魏北周時期拜受柱國、國公者並區分等級的研究中,被稱為「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級」的元勳,賀蘭祥、尉遲迥等宇文泰親族,及梁禦、劉亮等歿於西魏前半期的元勳。35
                            再者,關於宇文護的人才選用部分,主要依據正史的記載。儘管前文對正史中所呈現的宇文護執政期形象有所疑惑,但即使宇文護在擁立明帝之後遭受批判,正史各列傳中仍明確有著宇文護幕僚的相關記載,且這些人的任官經歷記載較少受到人為影響而大致可信,故此處仍採用正史之記載。


                            IP属地:美国23楼2018-06-21 17:18
                            回复
                              (一)天官府小冢宰、司會中大夫
                              宇文護執政期擔任小冢宰、司會中大夫的人物,整理如表一。在小冢宰中,由「十二大將軍級」的宇文貴,或是長孫儉、楊寬等西魏以來所謂的功臣,以及受到宇文護信任的宇文泰第五子宇文憲,還有對西魏建國有所貢獻的梁禦其子梁睿等人來擔任。儘管長孫儉之子僧衍參加了北周建國後所發生的趙貴謀除宇文護事件,但在此一事件被鎮壓後,宇文護仍任長孫儉為小冢宰。36
                              另一方面,司會中大夫的部分,由豆盧永恩、宇文深、韓褒等所謂西魏以來的功臣,或像是于翼(于謹之子)、豆盧勣(豆盧寧養子)、李綸(李弼之子)、梁睿(梁禦之子)、侯莫陳凱(侯莫陳崇之弟)等北鎮出身的胡族系元勳子弟來擔任。其中,豆盧氏不僅豆盧永恩,其子豆盧勣也擔任司會中大夫。還有,豆盧勣之兄豆盧通也任中外府領親信,由此可見豆盧氏與宇文護的密切關係。再者,李綸的父親李弼與于翼的父親于謹,均在北周建國時支援宇文護,受到宇文護的信任。37李綸之兄李暉與于翼也因是宇文泰女婿之故,此亦可知李氏及于氏與宇文氏之間有密切關係。
                              崔猷、叱羅協、薛善、陸逞等人,均在列傳中可見其受宇文護信任之記載。除崔猷以外,其他人還擔任中外府長史或司馬。38再者,崔猷、陸逞、叱羅協均與宇文氏有婚姻關係。39除了叱羅協以外的人物,均可在正史中見到「有才能」的評價,而叱羅協也如筆者舊作中所指出的,是優秀的武官。這些人之中,叱羅協與陸逞在誅宇文護時被除名,然又旋之復官。40


                              IP属地:美国26楼2018-06-28 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