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才华?”“我会赚钱!”
写在前面的话:
前不久给一位毕业生做咨询,临近收尾时,咨询者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小麦老师,你觉得20多岁的职场新人,最要提升什么能力呢?”
两个字,赚钱。
在乎钱,才能想办法赚到钱
从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很多在职场中波折不断的人之所以没能走出舒适区,根源在没有直视及重视金钱这件事。
其实,莎莎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对女儿的教导从来都是:“工作嘛,只要开心就好,多赚点少赚点没什么的。”
你的父母是不是也曾和你说过类似的话?
你是不是也曾把它奉为真理?
你是不是认为,比起金钱,年轻的我们更应该去追逐理想、去实现抱负、去拓展眼界?
1、职业的本质是交换:不在乎钱,无法实现“职业化进程”
曾经有个咨询者小米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她声称自己对心理咨询很感兴趣。
我问小米:“既然你之前都没有尝试过心理咨询,也没有系统学习过,那么你对心理咨询这个职业的兴趣源于哪里呢?”
小米想了想说:“因为它能助人。”
· “如果助人就是你所谓的价值,其实途径有很多,比如你平时扶老人过马路、或者定期捐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再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去养老院、孤儿院做义工,等等。”我说。
“小麦老师,你说的这些确实也能助人,但我感觉还是缺少了什么......”小米支吾着。
· “嗯,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心里想的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酷毙了,陪人聊天还能赚钱,感觉特别轻松,钱也来的特别快,同时还受人尊敬,是这样的吧?”我说。
小米点点头。
接下来,我就给她算了这样一笔账。
想要成为一名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总共需要这么几步:
第一步,扎实地学习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
至少你要知道,哪些人群是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的,你要学会鉴别精神病及严重心理障碍患者,必要的时候及时停止咨询并将他们转诊到医院治疗。
第二步,继续教育阶段。
这个阶段至少要完成三个步骤:
· 一是基本功。
你需要把教材中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中,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咨询技巧和方法,以及清晰地掌握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技巧和方法;
· 二是疗法。
你至少要学习一个疗法,并能完整地运用;
· 三是个人成长。
这个阶段需要贯穿你职业的始终,你首先需要成为内心强大有力的人,才能谈及治愈他人。
第三步,实习阶段。
这个阶段是要人指导的,而不是自己盲修瞎练。
第四阶段,承接案例,接受督导。
综上所述,想要成为一名执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三五年,多则不详:不算时间精力上的投入,光这段期间的学费、参加各大工作坊的提升费、督导费等等,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算完这笔账,小米吐了吐舌头。
“所以,你现在还想做心理咨询师吗?”我问。
小米摇了摇
2、决定收入的,是你的劳动属性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劳动带来收入,但问题在于,之所以每个人的收入千差万别,在于劳动属性的不同。
· 这里面包括:体力劳动、智力劳动(例如做出职业判断、承担相应风险、承受一定的压力)、情绪劳动(详见下文)、高附加值劳动(如救火、填坑、带人及管理)等。
什么是情绪劳动?
一个岗位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展现某种特定情绪已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
· 拿银行柜员这个职位来说,它对体力及智力上的要求并不高,关键就是情绪劳动:你必须表现出礼貌和耐心,即便遇到素质差的客户被惹怒了,也要表现出微笑来迎合客户。
情绪劳动是多数服务类岗位工资的主要构成:例如客服、服务员等等。
再比如财务工作中,最有价值的当属智力劳动:你需要对相关经济业务做出判断,比如一笔业务计入哪个科目名下,才能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或者需要调动你多年的知识经验储备,对公司的税收进行合理安排与筹划等。
还有人事行政类工作,做得好的人往往是附加值高:比如老板决定开除一名员工,作为HR的你就要擅于和员工沟通,并且面谈之后达到让员工主动离职且不找企业麻烦的效果,所以业内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人事干的都不叫人干的事。”
回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中来,你觉得从收入属性来说,这个职业为何可以论小时计费呢?
· 一是专业劳动。
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询师需要调动TA所学的知识及实践中的经验,对咨询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再决定采用怎样的疗法,如何把控每次咨询的进度,评估相应的效果等等;
· 二是情绪劳动。
一旦成为心理咨询师,你每天面对的都是压力爆棚、情绪不稳定的客户,你需要付诸十二分的关注及共情,同时还需要把握尺度,防止咨询者产生“移情”等现象的发生,更需要留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和用词,以免对咨询者产生负面的刺激,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 三是高附加值劳动。
比如需要处理一些突发状况:
遇到精神病人拿起刀怎么办?
遇到移情的咨询者做出越界举动如何处理?
等等。
钱不能度量一切,
但确实能度量很多东西
现实中,大大方方谈钱的人恰恰是深谙金钱规律的人,他们懂得经济运行及社会交往底层逻辑:你能做多大的事儿,能结交怎样的人脉,本质上还是看你到底具备怎样的实力。
我们不难想见,一个从无到有奋斗到年薪千万的人,为了今天的收入,背后是怎样的付出:
· 1、任何一项收益必然是投资在先,虽然投入不代表有收益,但没有投入必然没有收益;
就像我之前举的心理咨询师的例子那样,投入包括金钱、时间、精力等更方面,最可贵的恰恰是一份决心和耐心。
·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价的背后必然是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比如商界领域的企业家,事实上他们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善了这个社会:今天我们出门不需要带现金,拿起手机就能支付的支付宝、微信等工具,就是得益于马云、马化腾这些人。
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便利,同时他们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所得。
· 3、成熟的金钱观背后,恰恰是成熟的心智和稳定的情绪;
譬如罗振宇就在不同场合强调知识分子赚钱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我只服务于愿意为我花钱的人,对于不为我花钱的的人,对不起,我不关心你。”
这段话表达的很直接,直接到有些难以让人接受,但你仔细一想,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就是这样的吗?
比如一个在恋爱及婚姻中一毛不拔的男人,你能指望TA能有多强的能力和责任心吗?
·事实上,我们讨厌乃至痛恨的,从来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赚钱方式和行为。
遵循客观市场规律,正正当当赚钱,通过自我实现达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不正是为自己负责、为身边人负责的最好表现方式吗?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话结束今天的文章——
“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到了一定年纪都逃脱不了金钱的束缚与限制,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开始重视金钱,那‘惨淡的结局’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并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直到“中年”才遇到所谓“中年危机”——那危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所以,从策略上看,在年轻的时候认真思考金钱、重视金钱才是实际上的优势策略。”——李笑来
早一天做准备,早一天从容应对中年危机!
获取方式如下:加微信wxiaomai666,带您进入专业的理财课堂。
这里没有鸡汤,也没有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理财咨询案例堆砌出来的血泪教训和经验悲剧,它们或能成为您前进道路上的一盏又一盏灯,让你少走弯路,早日实现想要的人生!
写在前面的话:
前不久给一位毕业生做咨询,临近收尾时,咨询者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小麦老师,你觉得20多岁的职场新人,最要提升什么能力呢?”
两个字,赚钱。
在乎钱,才能想办法赚到钱
从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很多在职场中波折不断的人之所以没能走出舒适区,根源在没有直视及重视金钱这件事。
其实,莎莎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对女儿的教导从来都是:“工作嘛,只要开心就好,多赚点少赚点没什么的。”
你的父母是不是也曾和你说过类似的话?
你是不是也曾把它奉为真理?
你是不是认为,比起金钱,年轻的我们更应该去追逐理想、去实现抱负、去拓展眼界?
1、职业的本质是交换:不在乎钱,无法实现“职业化进程”
曾经有个咨询者小米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她声称自己对心理咨询很感兴趣。
我问小米:“既然你之前都没有尝试过心理咨询,也没有系统学习过,那么你对心理咨询这个职业的兴趣源于哪里呢?”
小米想了想说:“因为它能助人。”
· “如果助人就是你所谓的价值,其实途径有很多,比如你平时扶老人过马路、或者定期捐助贫困山区的儿童,再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去养老院、孤儿院做义工,等等。”我说。
“小麦老师,你说的这些确实也能助人,但我感觉还是缺少了什么......”小米支吾着。
· “嗯,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心里想的是,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酷毙了,陪人聊天还能赚钱,感觉特别轻松,钱也来的特别快,同时还受人尊敬,是这样的吧?”我说。
小米点点头。
接下来,我就给她算了这样一笔账。
想要成为一名执业的心理咨询师,总共需要这么几步:
第一步,扎实地学习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
至少你要知道,哪些人群是不适合做心理咨询的,你要学会鉴别精神病及严重心理障碍患者,必要的时候及时停止咨询并将他们转诊到医院治疗。
第二步,继续教育阶段。
这个阶段至少要完成三个步骤:
· 一是基本功。
你需要把教材中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中,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咨询技巧和方法,以及清晰地掌握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什么技巧和方法;
· 二是疗法。
你至少要学习一个疗法,并能完整地运用;
· 三是个人成长。
这个阶段需要贯穿你职业的始终,你首先需要成为内心强大有力的人,才能谈及治愈他人。
第三步,实习阶段。
这个阶段是要人指导的,而不是自己盲修瞎练。
第四阶段,承接案例,接受督导。
综上所述,想要成为一名执业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少则三五年,多则不详:不算时间精力上的投入,光这段期间的学费、参加各大工作坊的提升费、督导费等等,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
算完这笔账,小米吐了吐舌头。
“所以,你现在还想做心理咨询师吗?”我问。
小米摇了摇
2、决定收入的,是你的劳动属性
我们很多人都以为,劳动带来收入,但问题在于,之所以每个人的收入千差万别,在于劳动属性的不同。
· 这里面包括:体力劳动、智力劳动(例如做出职业判断、承担相应风险、承受一定的压力)、情绪劳动(详见下文)、高附加值劳动(如救火、填坑、带人及管理)等。
什么是情绪劳动?
一个岗位要求员工在工作时展现某种特定情绪已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
· 拿银行柜员这个职位来说,它对体力及智力上的要求并不高,关键就是情绪劳动:你必须表现出礼貌和耐心,即便遇到素质差的客户被惹怒了,也要表现出微笑来迎合客户。
情绪劳动是多数服务类岗位工资的主要构成:例如客服、服务员等等。
再比如财务工作中,最有价值的当属智力劳动:你需要对相关经济业务做出判断,比如一笔业务计入哪个科目名下,才能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或者需要调动你多年的知识经验储备,对公司的税收进行合理安排与筹划等。
还有人事行政类工作,做得好的人往往是附加值高:比如老板决定开除一名员工,作为HR的你就要擅于和员工沟通,并且面谈之后达到让员工主动离职且不找企业麻烦的效果,所以业内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人事干的都不叫人干的事。”
回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中来,你觉得从收入属性来说,这个职业为何可以论小时计费呢?
· 一是专业劳动。
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询师需要调动TA所学的知识及实践中的经验,对咨询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初步判断,再决定采用怎样的疗法,如何把控每次咨询的进度,评估相应的效果等等;
· 二是情绪劳动。
一旦成为心理咨询师,你每天面对的都是压力爆棚、情绪不稳定的客户,你需要付诸十二分的关注及共情,同时还需要把握尺度,防止咨询者产生“移情”等现象的发生,更需要留意自己说话的方式和用词,以免对咨询者产生负面的刺激,从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 三是高附加值劳动。
比如需要处理一些突发状况:
遇到精神病人拿起刀怎么办?
遇到移情的咨询者做出越界举动如何处理?
等等。
钱不能度量一切,
但确实能度量很多东西
现实中,大大方方谈钱的人恰恰是深谙金钱规律的人,他们懂得经济运行及社会交往底层逻辑:你能做多大的事儿,能结交怎样的人脉,本质上还是看你到底具备怎样的实力。
我们不难想见,一个从无到有奋斗到年薪千万的人,为了今天的收入,背后是怎样的付出:
· 1、任何一项收益必然是投资在先,虽然投入不代表有收益,但没有投入必然没有收益;
就像我之前举的心理咨询师的例子那样,投入包括金钱、时间、精力等更方面,最可贵的恰恰是一份决心和耐心。
·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价的背后必然是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比如商界领域的企业家,事实上他们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改善了这个社会:今天我们出门不需要带现金,拿起手机就能支付的支付宝、微信等工具,就是得益于马云、马化腾这些人。
我们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便利,同时他们也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他们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所得。
· 3、成熟的金钱观背后,恰恰是成熟的心智和稳定的情绪;
譬如罗振宇就在不同场合强调知识分子赚钱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我只服务于愿意为我花钱的人,对于不为我花钱的的人,对不起,我不关心你。”
这段话表达的很直接,直接到有些难以让人接受,但你仔细一想,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就是这样的吗?
比如一个在恋爱及婚姻中一毛不拔的男人,你能指望TA能有多强的能力和责任心吗?
·事实上,我们讨厌乃至痛恨的,从来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赚钱方式和行为。
遵循客观市场规律,正正当当赚钱,通过自我实现达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不正是为自己负责、为身边人负责的最好表现方式吗?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话结束今天的文章——
“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到了一定年纪都逃脱不了金钱的束缚与限制,都是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开始重视金钱,那‘惨淡的结局’其实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并不像大多数人想的那样,直到“中年”才遇到所谓“中年危机”——那危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所以,从策略上看,在年轻的时候认真思考金钱、重视金钱才是实际上的优势策略。”——李笑来
早一天做准备,早一天从容应对中年危机!
获取方式如下:加微信wxiaomai666,带您进入专业的理财课堂。
这里没有鸡汤,也没有空洞的口号,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真实理财咨询案例堆砌出来的血泪教训和经验悲剧,它们或能成为您前进道路上的一盏又一盏灯,让你少走弯路,早日实现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