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吧 关注:5,937贴子:170,853
  • 5回复贴,共1

【允冠百王】【关于九卿】执金吾算九卿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现在的后汉书百官志里执金吾不算九卿,九卿是太常,光禄勋,宗正,卫尉,廷尉,大鸿胪,大司农,少府,太仆。卿一人,中两千石。但是除了九卿,太子太傅,执金吾,都是一人,中两千石。不过西汉太子太傅是两千石,位在太常下,执金吾是中两千石,就是位同九卿。但是汉书百官志似乎没有九卿这个说法,安作璋认为班固并不认为汉代有固定的九卿,下引安文:
【 “自太常至执金吾,秩皆中二千石。其中包括奉常(即太常)、郎中令(即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即大鸿胪)、宗正、治粟内史(即大司农)、少府、中尉(即执金吾)。这些官吏,在《后汉书.百官志》中就直接称为某某卿:如太常卿、光禄勋卿、卫尉卿、太仆卿、廷尉卿、大鸿胪卿、宗正卿、大司农卿、少府卿。执金吾虽和以上诸卿一样为“中二千石”,但没有标明一个“卿”字。标明“卿”字的共九个,似乎是套“九卿”的说法,不过,太常卿下本注日:“其署曹掾史,随事为员,诸卿皆然。这个“诸卿”是比较准确。班固作《汉书.百官公卿表》时,不认为秦和西汉有固定的九卿之制。东汉人刘熙以为: “汉置十二卿:一日太常,二日太仆,三日卫尉,四日光禄勋,五日宗正,六日执金吾,七日大司农,八日少府,九日鸿胪,十日廷尉,十一日大长秋,十二日将作大匠。”①三国人专昭针对刘熙的说法,在《辨释名》中写道:“汉正卿九:一日太常,二日光禄勋,三日卫尉,四日太仆,五日廷尉,六日鸿胪,七日宗正,八日司农,九日少府,是为正脚。执金吾本为中尉,掌徼巡官外,司执奸邪,至武帝更执金吾为外卿,不在九列,大匠次执金吾,长秋自皇后官,非天子卿员。”后人多从韦昭说法,《后汉书 ‘百官志》也有这个意思,但这个说法未必可靠。不仅班固、刘熙都未提到正卿、外卿之分,执佥吾与太常等官完全是并列的;并且,《汉书。毋将隆传》还说,隆为执金吾,哀帝诏书明言“隆位九卿”。此外,《史记》、《汉书》有关列传记载,号称九卿者,亦不限于上述诸卿,如汲黯为“主爵都尉(后改为右扶风),列于九卿”,郑庄“至九卿为右内史(后改为京兆尹)”①,张敞、王尊为京兆尹,皆“备位九卿”②,是三辅长官在当时也都称为九卿。总之,西汉时九卿也和三公一样,为习惯上的称呼,并非固定官制】
这里安先生认为西汉没有固定的九卿,而且他认为东汉也没有固定的九卿。但是在百官志里少府以前都加“卿一人”,到执金吾就是“一人”,省略卿字。韦昭应此认为执金吾是外卿,而十二卿之说似乎也不对,比如大长秋,将作大匠是两千石,比中两千石小了一级。哀帝是在诏书里称隆“备位九卿”,可见西汉执金吾也在九卿之列,或者九卿只是依古称。到了东汉,执金吾似乎不在九卿内了,九卿有个固定的官位和排名。但是在东汉初年,执金吾肯定还在九卿之列,或者九卿仍旧是统称,没有固定员位。这点可以在《后汉书.冦恂传》里看到:【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聘能为《左氏春秋》者,亲受学焉。七年,代朱浮为执金吾。明年,从车驾击隗嚣,而颍川盗贼群起,帝乃引军还,谓恂曰:“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也。”恂对曰:“颍川剽轻,闻陛下远逾阻险,有事陇、蜀,故狂狡乘闲相诖误耳。】这里冦询是执金吾,刘秀希望他再出任颖川太守,于是说从九卿复出。可见此时,执金吾仍然在九卿之列,或九卿依旧没有固定员位,只是一种从古的统称。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6-16 11:35回复
    d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6-16 11:53
    回复
      哦,跑题了,好像东汉的九卿只是泛称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6-16 12:05
      回复
        执金吾的前身是中尉,武帝为分化中尉权利设置执金吾。中尉好像领北军,但是执金吾不领。但是执金吾也可以领军。
        两汉上的变化特点,应该是刘秀一贯的作风化繁为简,精简了执金吾的属官。
        但是职能还是沿袭了西汉,执金吾管武库兵器(大概某个作者就是根据这个YY阴家私藏兵器的)负责皇帝出行安全,还镇守京师还兼消防大队。
        京戍屯卫,临时征伐。
        执金吾是九卿之一,大概汉朝的九卿是泛承,卿是位次,不是官轶。
        阴识是东汉当执金吾最长的人,可见刘秀对他的信任。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6-16 13:07
        收起回复
          d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06 12: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