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医学院吧 关注:52,371贴子:901,454

求推荐桂医院校区或附近健身院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求推荐桂医院校区或附近经济实惠的健身院馆!
近来老觉精神欠佳,医生又说没啥毛病。
师姐说我太懒散,应该到健身场馆练练,或学学武术太极拳都可以。
求师兄师姐些推荐推荐!谢谢!


1楼2018-06-12 22:30回复
    你是哪个校区?临桂这边 花生糖四楼还是五楼来着有健身馆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6-12 23:09
    回复
      2025-07-16 17:19:03
      广告
      花生唐有健身房,但是没必要,在操场跑跑步就行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6-15 20:15
      回复
        花生糖呀,没熟人,直接去办卡挺贵哦。我可以介绍你过去,便宜一些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6-17 21:47
        回复
          就是,室内练功房一般费用要高点,通常按时计费,或者会员制收年费。
          比较经济点的做法是网购一套太极服,早晚跟着公园广场的大爷大妈练练健身太极拳。
          体育中心那边有些健身机构都可以试试!


          5楼2018-07-07 08:39
          回复
            体育课有太极拳选修,然后课外还有各种网球排球乒乓球协会等等,或者在雷锋超市借体育器材去球场打都行噢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07 20:00
            回复
              花生唐的奥体健身可以,但是目的是简单的锻炼的话就浪费那份钱了。来武术协会吧!欢迎加入桂医武协18交流群,群聊号码:808673987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07 22:53
              回复
                花生堂有一个,貌似还不错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7-10 01:08
                回复
                  2025-07-16 17:13:03
                  广告
                  参加校队,或国旗班,学校也提供健身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10 11:33
                  回复
                      何须他求?“健康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需要全民都能参与的健身活动项目。像桂林医学院这等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己任的重要学府,理当率先展开“武术进校园”工作,有计划的挖掘整理优秀民间群众性体育健身传统项目,在丰富学校师生文化体育健身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同时,积极培养教研、教练人才并帮助他们有效服务社会,在促进全社会体育健身活动的有序开展的同时,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增进民族文化自信!


                    11楼2018-07-30 14:27
                    回复
                      史料分享:峨眉武术简介
                        峨眉山是峨眉武术的发源地,自战国司徒玄空以来,涌现出了一批峨眉武术的创始人及精通武术的高人。由于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创造、发展和传承,构成当今庞大的峨眉系列武术。峨眉系列武术泛指云贵川渝藏等西南地区民间群众性武术健身活动项目,通称峨眉武术。
                        《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时期有三大剑法,为剑法始祖,乃“越女剑法”、“玄女剑法”和“猿公剑法”。而“猿公剑法”便是峨眉山道人司徒玄空所创。由于司徒玄空常着白衣,又与峨眉山灵猴朝夕相处而创编出“峨眉通背拳”,引来众多弟子拜师求艺,故称其为“白猿祖师”。据《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春秋战国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中国武术史》记载:“战国白猿,姓白名士口,字衣三,道号动灵子。”《乐山志》记载:“白衣三,相传战国时,仿山猿动作创作编峨眉通背拳,攻防灵活,在峨眉山授徒甚众。”
                        到了明代和清代,峨眉武术开始进人鼎盛时期。明史有记载的兵部主事唐顺之论著《峨眉道人拳歌》是早期描述通背拳的珍贵资料,文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峨眉道门通背拳从源流、拳势、手法、身法、步法、招势、劲势、击法、防守、节奏、呼吸、意境、神韵、气势等方方面面的特点,也是记录内家武学十分重要的文献,其中“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深山白猿授”明确指出道人的武功出自战国时白猿道长观峨眉山灵猴所创的通臂拳。文中经典妙语“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绝句精准的描述了峨眉武技中因受龙门派内丹学说的影响而从通臂拳中分流出来的通背拳松柔空随收放自如的技击思想和螺旋缠绕、浑圆整劲、引进落空合即出的练功方法,内家源流通背拳也因而有了通背缠拳之说。
                        峨眉通背缠拳,民朝唐荆川和戚继光以前一直在峨眉道门内部传袭。《峨嵋道人拳歌》的广泛宣传及观殿宫阁道人的言传身教才促进了其内家技击理念的广泛扩散。在民间的辗转流传中,其纯阳架逐渐演变出了阳刚威猛的沧州通臂、八极拳、形意拳等以直劲为主的流派;纯阴架通过“王宗岳”等载体逐渐衍生出八卦掌、永年太极拳等培养螺旋横劲为主的内家拳;阴阳架演变出刚柔相济的焦作无极通背、以灵动见长的白猿通臂、内功螳螂拳、内功猴拳和善于螺旋空化的川渝缠闭通背等,焦作无极通背百年后又衍生出陈氏太极拳雏形,并深刻影响其他各系太极拳。至今峨眉缠闭系列武术演练中缠头裹脑、勾手换头、进步蹲身等动作神态,都不时反映出峨眉山机灵猿猴的稚趣身影。
                        司徒玄空是有史以来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他编创的峨眉通臂拳,在民间长期辗转流传中不断发展。除拳术传到北方衍生出的各大拳种外,在西南川渝地区还有通背掌、无极掌、通背功、白猿剑、峨眉通背缠拳、通臂棍、五行棍、化门拳、一指箭、峨眉十二桩、缠闭内功、火龙掌、二指剑、峨眉枪、巴子拳、无极刀、峨眉刺、道长拂尘、天罡太极等功法。


                      13楼2018-09-12 13:30
                      回复
                        我也想去健身房!一起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9-13 21:53
                        收起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15楼2018-09-18 16:39
                          回复
                            题峨眉武术
                            遥闻峨眉武术功,源起通臂司徒翁。
                            山静云深妙相处,佛道动静皆相融。
                            临济气功十二桩,火龙拳迷张三丰。
                            以小取胜似小架,点穴飞剌把喉封。
                            僧门徒手长三步,浪子燕青一阵风。
                            子午剑转如闪电,夜行刀劈骠悍猛。
                            千年沧桑树一帜,一诗岂能话尽穷。
                            内外兼修刚柔济,短小绵软巧苍穹。
                              注释:
                              峨眉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发源于峨眉,普及于巴蜀。吸道佛之源,仿猿猴之灵,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独树一帜于世。与少林、武当并称为中华武术的三大流派。峨眉武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以司徒玄空创"通臂拳"为标志。
                              临济气功十二桩: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峨眉山金顶白云禅师创编“峨眉临济气功”。据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大师研究考证:白云禅师早年为道士,后皈依佛门。他不仅精通道家的阴阳虚实、养生等,也知晓佛家武技,加之,他又懂医学,所以,创建一套动静相融的功法,共分12节,后人称为“峨眉十二桩功”。
                              火龙拳:陈抟号“扶遥子”,是逍遥派的创始人。他传承黄林派,并传弟子“火龙子”,后“火龙子”创“火龙拳”,原名“九龙困匡拳”,该拳是峨眉派镇派之拳。道家武术史记载,武当拳的祖师张三丰早年曾到峨眉山修道,与道士们一起习武练功、交流技艺数十年,并向峨眉道人学习了通臂拳、火龙拳等,尔后回武当山创编了内家拳。在武当内家拳"六路十段锦"的歌诀里,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为高",明确指出了它与峨眉通臂拳的密切关系。
                              小架:是相对外家拳的拳架。峨眉拳术在拳架上讲究“以巧取胜”的“小架”,而不是“大开大合”的“大架”。
                              点穴:天罡点穴:六大专修功之一
                              飞剌:指“峨眉刺”。“峨眉刺”似女人的头簪子,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刺杀武器。
                              僧门徒手:僧门派是由少林高僧云昙所创,是典型的外家拳,吸收了道家的养生功和民间拳技而形成的拳派。
                              浪子燕青: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峨眉山大坪寺僧创编。
                              子午剑:清末,仙峰寺神灯长老和紫芝洞清虚道长,苦心创编“峨眉子午门武术”,以其多在每天的子、午二时练习而命名。
                              夜行刀:夜行刀以轻柔活变为其艺风,动作柔中寓刚,缓中有快,高低结合,突出在夜间通过观、听、摸、杀,使进攻刀法凌历,防卫密不透风,故夜行刀颇具四川地方拳械风味。
                              短小绵软巧:是概括峨眉通背缠拳的特点。峨眉缠闭门通背缠拳是内功与拳法相结合,所谓“练功不练拳,登峰难上难;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明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顺之(公元1507—1560年)曾来峨眉,与武学高深的道人深度交流中,写下了《峨眉道人拳歌》,形象地描述了道人的精湛武功。其硬功,一顿足则“岩石迸裂惊沙走”;其柔软,“百折连腰尽无骨”;其灵活,“一撒通身皆是手。”从起势到收功,动作变化莫测,套路清晰完整,因其行拳风格劲势浑圆整齐、刚柔阴阳相间、虚实收放突兀、螺旋缠绕连绵,兼之“乃是深山白猿授”的历史源革,功家亦称之为通背缠拳。通背缠拳是内功与拳法相结合,唐顺之先生以“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千古佳句言其大要。练功时要求“天应星,地应潮;顶天立地,哼哈弹抖。顶则虚灵上拔之飘逸,沉则松肩接地之凝重;前后相拔则得力贯通身之道,遂成浑圆整劲。低姿入地,力从根发,劲整而力聚;高势飘然,机含万变,泰然而处敌。”观之掌不离腮,肘不离怀,紧骤机灵,圆转多变。注重似柔非柔之“绵”,似刚非刚之“脆”,达到“绵劲”和“脆劲”的有机交融和谐统一。手法上少直击而注重培养前臂胳膊粘黏绵随的螺旋横劲(裹铁力);腿法较少强调步法灵活,每以“缠丝无步被人跌”警戒弟子;用法上多“以巧取胜”的“小架”,提倡引进落空,避“实”击“虚”,后发先至。
                              (转自百度 “峨眉缠闭门”吧)


                            16楼2020-03-06 08:17
                            回复
                              2025-07-16 17:07:03
                              广告
                              花生唐我记得好像有个什么奥体,就在超市的上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4-06 19: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