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近十年世界级强队中前场人员配置
强队与弱队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后场到中场到前场的推进能力,这是其一。其二是前场30m区域创造机会能力。首先需要具有足够个人能力的球员,然后再是合理的战术安排。
为什么主要谈中前场人员呢?
因为真正掌控球场能力的,肯定不是后卫线(参见意大利),也不会单一是中场线(参见克罗地亚),而是中场与前锋线的组合。这里不考虑边后卫,虽然边后卫助攻是掌控球场一个关键的点,但已经是每支球队必须有的套路,大家相互抵消,就不存在特殊性而言了。
接下来我就说说我心目中这十年算得上世界级强队的队伍:
09~12梦三巴萨(15巴萨)及冠军西班牙、14~18五年四冠皇马、冠军德国及13拜仁、12~16年三亚阿根廷、疯狗代表14~16马竞和今年的利物浦。
1、 巴萨和西班牙
梦三巴萨的中前场大家都心知肚明哈维+布茨克斯+小白 前场三叉戟
这里面,布茨克斯是存粹的后腰,偶尔拖后成为自由防守人,防守型球员。哈维是中前卫且能站位后腰,小白定义是中前卫。
防守上三人中,布茨克斯防守能力强,哈维有一定防守能力,小白有一定干扰和协防能力。
进攻中,布茨科茨只负责组织,哈维负责组织、控球、衔接,并担有一定30m区域威胁球工作,小白负责控球、推进和30m区域威胁球工作。
08年欧洲杯的西班牙,就是把布茨克斯换成塞纳,之后的世界冠军西班牙,就是在梦三巴萨基础上增加了哈维阿隆索。
哈维阿隆索的特点就是防守、组织。这样一来,就分担了哈维的组织和防守责任,把哈维完全定位为中前卫,更多负责30m区域威胁球和衔接。哈维前提以后又进一步解放了小白的防守任务,小白的由中前卫变成了前腰。
这里可以看出西班牙巴萨王朝的中场双核,一个是中前卫/后腰属性,一个是中前卫/前腰属性。
之后用拉基蒂奇替代哈维,拉基蒂奇属于全能型中场,能踢后腰,能踢中前卫,能前插当B2B用。在15年最辉煌的时候,拉基蒂奇踢中前卫,后来布斯克斯状态下滑,拉基蒂奇后撤更偏于后腰。
本质上西班牙和巴萨是两种组队方式,一个是典型的双后腰球队,一个是单后腰加两个中前卫的球队
这里也不难看出,虽然西班牙是世界冠军,但是对比巴萨明显便秘
2、 皇马
皇马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14年主防守反击的皇马,和17、18加强控制的三连冠皇马。
14年的皇马中场是哈维阿隆索(赫迪拉)、莫德里奇、迪马利亚(厄齐尔)前场三叉戟
这里面真正的防守型球员只有阿隆索,赫迪拉属于B2B带后腰属性,莫德里奇属于全能型,他前腰,中前卫,后腰都能打。一个人在球队中既可以当哈维也可以当小白,看和谁搭配。迪马利亚和厄齐尔就是存粹的进攻型球员了,迪马利亚多少还有一点防守属性。
欧冠决赛,皇马就排出了赫迪拉+莫德里奇+迪马利亚的中场组合
这个阵容里莫德里奇防守任务相当大,约等于后腰哈维,进攻时只负责组织。
另一方面,迪马利亚进攻任务也是相当大,一个人要负责推进,控球,30米威胁区域球及一定组织任务。
赫迪拉就负责防守和30m区域插上衔接。
偏双后腰战术
如果有阿隆索,就可以解放莫德里奇去干中前卫哈维的活。(这个才是14皇马的最理想的阵容)
如果排出阿隆索加赫迪拉加莫德里奇(272)的三中场,就变成典型的双后腰。
所以从14皇马可以看出,这支球队更倾向单后腰加中前卫(带后腰属性)加边前卫(前腰)的组合。
17、18的皇马中场变成了卡塞米罗、克罗斯、莫德里奇,接近梦三巴萨的翻版
这一套组合就是典型的单后腰加双中前卫(这两人都有后腰属性)组合,卡塞米罗纯防守,克罗斯就是皇马的哈维,莫德里奇主进攻。
3、 冠军德国和13拜仁
这两支球队是典型的双后腰配置,4231
德国的赫迪拉加小猪,拜仁的哈马斯加小猪
但是两支球队的打法还是有区别的,拜仁有罗本和里贝里的单兵能力,靠边路速度和冲击力取胜。德国没有罗本里贝里,有272和克罗斯,就有点偏向世界冠军西班牙,依靠控制力压制。
冠军德国的人员配置和打法基本上约等于世界冠军西班牙
13拜仁的特点就如同14皇马的双后腰版本
4、 三亚阿根廷
三亚阿根廷也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双后腰+天使的组合,一个是双后腰+中前卫的组合
14年世界杯的阿根廷队结合当时球员特点,将14皇马的天使照搬过来,利用天使的冲击力,成为中场的推进器,这时候的天使身上的任务包括组织、传球、推进、插上助攻、防守。另外的小马哥加比格利亚(加戈)是存粹的后腰球员,连一点中前卫属性都没有,造成的结果就是,进攻太便秘,而且天使一伤基本等死的节奏。
16年阿根廷把天使推到锋线,不再让天使负担那么多任务,增加了锋线实力的同时,补充一个中前卫,进攻上略好于14年。
总的来说,阿根廷的双后腰战术是合理的,因为无论是西班牙还是德国,最后都依靠的双后腰拿下了世界杯。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西班牙也好,德国也好,一旦双后腰都是没法前插的类型(赫迪拉受伤的德国),基本上比赛进程就会便秘。
阿根廷比西班牙和德国更便秘,这两个双后腰其中的小马哥更是存粹的防守型球员,对进攻的帮助等于0,比格利亚也是组织防守型,进攻帮助远不及阿隆索、小猪。
5、14-16的马竞和本赛季的利物浦
这种疯狗式依靠积极跑动,拼抢的中前场,是以弱胜强不得已而为之的思路,对体能要求太高,不是哪支队都能玩儿的,而且容错率太低。所以这三支队最终都离冠军一步之遥,后续难以为继。
我不去研究这个类型的球队主要源于阿根廷根本参考不了这种战术思路,可以直接Pass。
强队与弱队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后场到中场到前场的推进能力,这是其一。其二是前场30m区域创造机会能力。首先需要具有足够个人能力的球员,然后再是合理的战术安排。
为什么主要谈中前场人员呢?
因为真正掌控球场能力的,肯定不是后卫线(参见意大利),也不会单一是中场线(参见克罗地亚),而是中场与前锋线的组合。这里不考虑边后卫,虽然边后卫助攻是掌控球场一个关键的点,但已经是每支球队必须有的套路,大家相互抵消,就不存在特殊性而言了。
接下来我就说说我心目中这十年算得上世界级强队的队伍:
09~12梦三巴萨(15巴萨)及冠军西班牙、14~18五年四冠皇马、冠军德国及13拜仁、12~16年三亚阿根廷、疯狗代表14~16马竞和今年的利物浦。
1、 巴萨和西班牙
梦三巴萨的中前场大家都心知肚明哈维+布茨克斯+小白 前场三叉戟
这里面,布茨克斯是存粹的后腰,偶尔拖后成为自由防守人,防守型球员。哈维是中前卫且能站位后腰,小白定义是中前卫。
防守上三人中,布茨克斯防守能力强,哈维有一定防守能力,小白有一定干扰和协防能力。
进攻中,布茨科茨只负责组织,哈维负责组织、控球、衔接,并担有一定30m区域威胁球工作,小白负责控球、推进和30m区域威胁球工作。
08年欧洲杯的西班牙,就是把布茨克斯换成塞纳,之后的世界冠军西班牙,就是在梦三巴萨基础上增加了哈维阿隆索。
哈维阿隆索的特点就是防守、组织。这样一来,就分担了哈维的组织和防守责任,把哈维完全定位为中前卫,更多负责30m区域威胁球和衔接。哈维前提以后又进一步解放了小白的防守任务,小白的由中前卫变成了前腰。
这里可以看出西班牙巴萨王朝的中场双核,一个是中前卫/后腰属性,一个是中前卫/前腰属性。
之后用拉基蒂奇替代哈维,拉基蒂奇属于全能型中场,能踢后腰,能踢中前卫,能前插当B2B用。在15年最辉煌的时候,拉基蒂奇踢中前卫,后来布斯克斯状态下滑,拉基蒂奇后撤更偏于后腰。
本质上西班牙和巴萨是两种组队方式,一个是典型的双后腰球队,一个是单后腰加两个中前卫的球队
这里也不难看出,虽然西班牙是世界冠军,但是对比巴萨明显便秘
2、 皇马
皇马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14年主防守反击的皇马,和17、18加强控制的三连冠皇马。
14年的皇马中场是哈维阿隆索(赫迪拉)、莫德里奇、迪马利亚(厄齐尔)前场三叉戟
这里面真正的防守型球员只有阿隆索,赫迪拉属于B2B带后腰属性,莫德里奇属于全能型,他前腰,中前卫,后腰都能打。一个人在球队中既可以当哈维也可以当小白,看和谁搭配。迪马利亚和厄齐尔就是存粹的进攻型球员了,迪马利亚多少还有一点防守属性。
欧冠决赛,皇马就排出了赫迪拉+莫德里奇+迪马利亚的中场组合
这个阵容里莫德里奇防守任务相当大,约等于后腰哈维,进攻时只负责组织。
另一方面,迪马利亚进攻任务也是相当大,一个人要负责推进,控球,30米威胁区域球及一定组织任务。
赫迪拉就负责防守和30m区域插上衔接。
偏双后腰战术
如果有阿隆索,就可以解放莫德里奇去干中前卫哈维的活。(这个才是14皇马的最理想的阵容)
如果排出阿隆索加赫迪拉加莫德里奇(272)的三中场,就变成典型的双后腰。
所以从14皇马可以看出,这支球队更倾向单后腰加中前卫(带后腰属性)加边前卫(前腰)的组合。
17、18的皇马中场变成了卡塞米罗、克罗斯、莫德里奇,接近梦三巴萨的翻版
这一套组合就是典型的单后腰加双中前卫(这两人都有后腰属性)组合,卡塞米罗纯防守,克罗斯就是皇马的哈维,莫德里奇主进攻。
3、 冠军德国和13拜仁
这两支球队是典型的双后腰配置,4231
德国的赫迪拉加小猪,拜仁的哈马斯加小猪
但是两支球队的打法还是有区别的,拜仁有罗本和里贝里的单兵能力,靠边路速度和冲击力取胜。德国没有罗本里贝里,有272和克罗斯,就有点偏向世界冠军西班牙,依靠控制力压制。
冠军德国的人员配置和打法基本上约等于世界冠军西班牙
13拜仁的特点就如同14皇马的双后腰版本
4、 三亚阿根廷
三亚阿根廷也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双后腰+天使的组合,一个是双后腰+中前卫的组合
14年世界杯的阿根廷队结合当时球员特点,将14皇马的天使照搬过来,利用天使的冲击力,成为中场的推进器,这时候的天使身上的任务包括组织、传球、推进、插上助攻、防守。另外的小马哥加比格利亚(加戈)是存粹的后腰球员,连一点中前卫属性都没有,造成的结果就是,进攻太便秘,而且天使一伤基本等死的节奏。
16年阿根廷把天使推到锋线,不再让天使负担那么多任务,增加了锋线实力的同时,补充一个中前卫,进攻上略好于14年。
总的来说,阿根廷的双后腰战术是合理的,因为无论是西班牙还是德国,最后都依靠的双后腰拿下了世界杯。但是另一方面,无论是西班牙也好,德国也好,一旦双后腰都是没法前插的类型(赫迪拉受伤的德国),基本上比赛进程就会便秘。
阿根廷比西班牙和德国更便秘,这两个双后腰其中的小马哥更是存粹的防守型球员,对进攻的帮助等于0,比格利亚也是组织防守型,进攻帮助远不及阿隆索、小猪。
5、14-16的马竞和本赛季的利物浦
这种疯狗式依靠积极跑动,拼抢的中前场,是以弱胜强不得已而为之的思路,对体能要求太高,不是哪支队都能玩儿的,而且容错率太低。所以这三支队最终都离冠军一步之遥,后续难以为继。
我不去研究这个类型的球队主要源于阿根廷根本参考不了这种战术思路,可以直接P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