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于对《招标投标法》义务性规范不足的修正思考
以上四方面的规范不足,是我国招标投标实践中时常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招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针对不足,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如下修正思路。
1.同质型主体进行一般性调整,以及增加主体调整的类型
(1)招标投标主体同质化问题。招标投标主体从大类别上有实施主体、关联主体和外围主体,各类主体类别下又有不同的个别主体。
现行招标投标法律只是按照招标投标的阶段对个别主体进行了分散式的规范调整,显得主体繁多并且凌乱,反映到现实上就是法律规范的效果不理想。笔者建议对招标投标主体进行科学的类别化处理,以提升《招标投标法》的调整水平和规范效果。
例如,实施主体有招标人、投标人、评标委员会、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若按同质化的思路,这五个实施主体从地位和角色上其实就只有两个主体:招标人和投标人。原因很清楚,评标委员会是招标人创建的,由招标人委托其实施招标中的评标工作,最终的评标结果由招标人承受;评标专家属于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聘请,加入到评标委员会为招标人工作;招标代理机构也是接受招标人委托,为招标人服务。
因此,不管是评标委员会和评标专家,还是招标代理机构,其实都是接受招标人的聘请,为招标人服务的,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从总体上讲与招标人是相同的,法律对招标人的规定同样适用他们(当然处于不同的阶段,法律对他们的要求有所不同)。总言之,针对实施主体,法律规范的五个主体,有必要进行一般性调整,即从总体上只需调整规范招标人和投标人,如有对评标委员会、评标专家和招标代理机构的特殊要求,可作例外规定。
(2)法律主体调整的增加。随着《招标投标法》的推进和发展,有些法律主体应当被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第一,招标联合体。这类主体是指共同提出招标项目、共同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类主体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共同的项目或集中采购情形,由此就可能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招标人,就会出现招标联合体问题。招标联合体之间是何关系,其权利义务如何界定、分配等,需要法律予以明确。第二,投标合作体。
投标合作体是某个投标人投标,但某些工作甚至是关键性的工作由其他组织完成的情形。这不同于中标后的分包,更不同于投标联合体,这种情形主要出现在服务类型的招标项目中,比如为了满足招标文件响应时间要求,外地投标人与本地服务供应商的合作。这种投标合作体的行为规范,需要法律的合理应对,以便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2.自主性行为授权性调整
投标是投标人的权利,因此合乎权利规范的行为应当用放任性调整方式。在投标人的行为中,只要不损害招标人、国家和其他人的合法利益,如何实施行为都是投标人可以自行决定的。然而《招标投标法》显然是干预了投标主体的自主行为,比如《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应当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招标项目属于建设施工的,投标文件的内容应当包括拟派出的项目负责人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简历、业绩和拟用于完成招标项目的机械设备等。”
在这条规定中,法律强行要求投标人应当如何编制投标文件,这不尽合理。编制投标文件是投标人的自主行为,对投标文件的评判有严格的标准,理论上讲,不合格的投标文件肯定被淘汰。法律若要规定,也是从对投标文件的评价原则和基本要求角度进行规定,宜在评标规定中加以规范,而不是以义务性规范方式对投标人进行规定。
以义务性规范调整权利性质的行为情形,主要存在于《招标投标法》对投标人的相关规定中,比如还有送达投标文件须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拟分包需记载于投标文件等。
3.完善小程序瑕疵,加强实践可操作性
首先,有必要明确招标人对已经发布的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公告有澄清修改的权利,以弥补法律漏洞。实践中,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公告中的内容如果出现错误或不当,通常的做法是重新发布做了修改的公告,称为更正。但这种做法有四个弊端:
第一,允许重发公告,显得招标不严肃。公告是招标工作的起始点,是整个招标工作的有机构成。不管是公告,还是招标文件,目前《招标投标法》只有对其澄清修改的规定,并没有重新发布、发售的规定,因此重新发布或所谓的“更正”没有法律依据;
第二,实践中的所谓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公告的“更正”,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属于澄清修改范畴,而从实际做法上理解,却是重新发布。换言之,这是“名实不符”,需予以进一步规范;
第三,从招标人的角度考虑,重发公告意味着招标公告的日期会发生变化,不利于招标时限的遵守,会影响招标项目的进展;第四,重发公告,前一个公告是作废还是继续部分有效,法律无规定,易造成公告之间的冲突,不利于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对投标程序和开标程序之间的法律断裂,应加以弥补修缮。根据《招标投标法》,开标需满足时间、地点、投标文件、人物四个要素,即时间为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地点为招标文件预先确定的地点,投标文件是必须密封完好、数量达到三家以上,人物是招标人、投标人,可能还有监督部门人员、公证机构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等。
毋庸置疑,开标时间、地点、投标文件的要素已经非常清楚,可操作性相当强,但笔者比较疑惑的是,开标要素中的人物是否必须包含所有投标人?换言之,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法律规定的“开标时招标人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这一条款?
如果这一条款是义务性规范,则开标时所有投标人必须到场;如果这一条款是授权性规范,则开标时投标人可以选择是否到场。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这一条款的性质,导致实践中做法不一。
法律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以及“招标人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收到的所有投标文件,开标时都应当当众予以拆封、宣读”,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条款对投标人是否必须到场并没有强制要求,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一条款应当是法律对招标人的强行要求,即要求招标人必须做出邀请所有投标人参加的行为,而投标人是否必须到场,则在所不问。
如果上述观点成立,那么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可以用邮递方式。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
假设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地点为开标地点,开标地点为招标人某个会议室,若以邮递方式递交投标文件,最终没法直接将投标文件送达“某会议室”导致投标失败,这个责任由谁承担?笔者认为,合理的做法应当是,如果投标人以邮递方式递交投标文件,建议遵守《合同法》关于要约生效的规定即可,即只需到达招标人能够控制的地方,比如招标人通常的地址、收发室等。
但在《招标投标法》已经规定了“投标人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送达投标地点”的情况下,需要《招标投标法》结合《合同法》进一步明确规定投标文件递交的“投标地点”含义,以避免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