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师
我拜在他门下的时候,其实我不感觉我拜师了.因为,他没有那威严摄人的气势.
我的老师.
他画画的时候,我总是看著他的背影,他柔和的身影.
他曾含笑告诉我,作画当意在笔先.见我点点头后,他便不再提醒我.尽管我知道,这是他作画的要旨.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知道,我懂.
我困惑地望著他对每个学员一样柔和的微笑.我们总共只有三个.我不知道他们画的山水花竹中是怎样的心绪.於是...那一天,我忽然指著松龄的画,没来由的问他:
"大人,山水也有心麼?"
因为他是当朝侍御史,所以我们不叫他"先生",而是称他"大人".
他似乎微愣了一下,然后微微一笑,对我道:"衡塘是在看话头考我麼?"
我低下了头:"学生不敢."
他却道:"我初学鄙陋,且试言之.望你们莫要当真,记在心中了."
...从来只有老师要学生将所教之言谨记在心.他却要我们不要记在心中.
他对我道:"衡塘有心麼?"
我应声道:"有!"
他又问:"现在你是否是在用你的心,看这幅画?"
我点点头.
他指著远山绿水:"那麼,衡塘也可以用山水的心,来看这幅画.甚或看其他一切事物."
我困惑地望著他.子方松龄走后,他招手示意我跟他去书房,他送了我一本<楞严经>.
后来,我画了一些竹子,几丛翠篁下,是一条清溪.
老师望著画,微笑道:"衡塘心中所现,是幽篁清溪?"
我急道:"不是..."
我完全不自制的,在画边题了一行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老师望见了,只是笑著说:"吾浅鄙之句得能书於画上,实令我欣喜惶恐."
我不知哪儿来的胆子,说道:"老师您别自谦了,您不是说自己"宿世聊词客,前身应画师"麼?"
老师笑了起来.没再说什麼.老师是一个很谦虚,甚至可以说是自卑的人.他说自己"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但他对自己的诗与画,确实是自信的.
后来的一天,我早到了.我轻手轻脚的进去,没让老师发现我在看他.老师正坐在灯下,背对著我看经书.我就这样看著他的背影好久,好久.
"衡塘,怎麼了?"
我吓了一跳.几乎摔倒.听说习禅之人耳目会变得异常灵敏.但更令我惊讶的是他连我的脚步声都听得出来.
他转过身看著我.我冲口而出:"大人,我..."
"嗯?"在灯下,他的眉目轮廓更显柔和.
我低下头:"大人..."
他淡淡一笑:"如果觉得叫老师比较舒服,就叫老师吧."
我轻声道:"老师,我画了竹林与小溪,是因为...我心中有您的诗句."
他望著我,没说话.
我抬头,大胆的道:"老师…我…可以画您麼?"
老师垂下眼睛,良久不语.终於道:”衡塘.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为何衡塘只画摩诘一人?”
我终於决定离开老师.我无法想像,若我再日日夜夜对著老师,将会怎样...
我没有描绘出老师淡远温柔的眉目.但我画了一朵芙蓉花.一池秋水中迎风自笑的芙蕖.
我著了女装,将画递给老师,笑道:”这就是老师.”
老师含笑收下了那幅画.
他碧水青山间的身影依旧.我仍执著的认为那应是最美的一幅画,但,我始终没将它画下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我拜在他门下的时候,其实我不感觉我拜师了.因为,他没有那威严摄人的气势.
我的老师.
他画画的时候,我总是看著他的背影,他柔和的身影.
他曾含笑告诉我,作画当意在笔先.见我点点头后,他便不再提醒我.尽管我知道,这是他作画的要旨.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知道,我懂.
我困惑地望著他对每个学员一样柔和的微笑.我们总共只有三个.我不知道他们画的山水花竹中是怎样的心绪.於是...那一天,我忽然指著松龄的画,没来由的问他:
"大人,山水也有心麼?"
因为他是当朝侍御史,所以我们不叫他"先生",而是称他"大人".
他似乎微愣了一下,然后微微一笑,对我道:"衡塘是在看话头考我麼?"
我低下了头:"学生不敢."
他却道:"我初学鄙陋,且试言之.望你们莫要当真,记在心中了."
...从来只有老师要学生将所教之言谨记在心.他却要我们不要记在心中.
他对我道:"衡塘有心麼?"
我应声道:"有!"
他又问:"现在你是否是在用你的心,看这幅画?"
我点点头.
他指著远山绿水:"那麼,衡塘也可以用山水的心,来看这幅画.甚或看其他一切事物."
我困惑地望著他.子方松龄走后,他招手示意我跟他去书房,他送了我一本<楞严经>.
后来,我画了一些竹子,几丛翠篁下,是一条清溪.
老师望著画,微笑道:"衡塘心中所现,是幽篁清溪?"
我急道:"不是..."
我完全不自制的,在画边题了一行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老师望见了,只是笑著说:"吾浅鄙之句得能书於画上,实令我欣喜惶恐."
我不知哪儿来的胆子,说道:"老师您别自谦了,您不是说自己"宿世聊词客,前身应画师"麼?"
老师笑了起来.没再说什麼.老师是一个很谦虚,甚至可以说是自卑的人.他说自己"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但他对自己的诗与画,确实是自信的.
后来的一天,我早到了.我轻手轻脚的进去,没让老师发现我在看他.老师正坐在灯下,背对著我看经书.我就这样看著他的背影好久,好久.
"衡塘,怎麼了?"
我吓了一跳.几乎摔倒.听说习禅之人耳目会变得异常灵敏.但更令我惊讶的是他连我的脚步声都听得出来.
他转过身看著我.我冲口而出:"大人,我..."
"嗯?"在灯下,他的眉目轮廓更显柔和.
我低下头:"大人..."
他淡淡一笑:"如果觉得叫老师比较舒服,就叫老师吧."
我轻声道:"老师,我画了竹林与小溪,是因为...我心中有您的诗句."
他望著我,没说话.
我抬头,大胆的道:"老师…我…可以画您麼?"
老师垂下眼睛,良久不语.终於道:”衡塘.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为何衡塘只画摩诘一人?”
我终於决定离开老师.我无法想像,若我再日日夜夜对著老师,将会怎样...
我没有描绘出老师淡远温柔的眉目.但我画了一朵芙蓉花.一池秋水中迎风自笑的芙蕖.
我著了女装,将画递给老师,笑道:”这就是老师.”
老师含笑收下了那幅画.
他碧水青山间的身影依旧.我仍执著的认为那应是最美的一幅画,但,我始终没将它画下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