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不要说死。
曾国藩说:“话不说尽有余地。”
曾国藩自己在早年间,就曾犯了这个错误。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团练起家,靠湘军打天下。
但他在开始搞团练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麻烦。
他有一个朋友江忠源,曾在守孝期间出来做官,组织团练。
曾国藩当时就写信阻止他,说“丁忧”时做官,不合礼法。
而他自己临危受命组织团练的时候,也在守母亲的孝。
之前义正言辞指责了江忠源,自己又做同样的事,确有些尴尬。
这便是“把话说死”的后患。
平常说话时,我们就要留神别把话说死。
因为,此一时,彼一时,或许以后,自己的想法或处境会改变。
有时,我们还喜欢夸夸其谈,对一些人、事、物高谈阔论,大放厥词。
将来自己见识增长,或更明事理时,想起当时那副嘴脸,会羞惭万分。
所以,任何时候,都尽量不要说斩钉截铁的话,多留些余地。
不把话说死,不仅一种稳妥,也是一种谦卑,一种不自以为是的美德。
不妨学学过去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他的说话之道。
梅先生宽厚儒雅,说话谨慎谦和,学生甚至把他的口头禅编作了一副对子。
联曰:大概或者也许是,恐怕仿佛不见得。
曾国藩说:“话不说尽有余地。”
曾国藩自己在早年间,就曾犯了这个错误。
我们知道,曾国藩是团练起家,靠湘军打天下。
但他在开始搞团练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麻烦。
他有一个朋友江忠源,曾在守孝期间出来做官,组织团练。
曾国藩当时就写信阻止他,说“丁忧”时做官,不合礼法。
而他自己临危受命组织团练的时候,也在守母亲的孝。
之前义正言辞指责了江忠源,自己又做同样的事,确有些尴尬。
这便是“把话说死”的后患。
平常说话时,我们就要留神别把话说死。
因为,此一时,彼一时,或许以后,自己的想法或处境会改变。
有时,我们还喜欢夸夸其谈,对一些人、事、物高谈阔论,大放厥词。
将来自己见识增长,或更明事理时,想起当时那副嘴脸,会羞惭万分。
所以,任何时候,都尽量不要说斩钉截铁的话,多留些余地。
不把话说死,不仅一种稳妥,也是一种谦卑,一种不自以为是的美德。
不妨学学过去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他的说话之道。
梅先生宽厚儒雅,说话谨慎谦和,学生甚至把他的口头禅编作了一副对子。
联曰:大概或者也许是,恐怕仿佛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