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见风月吧 关注:156贴子:15,602

回复:【甘肃剧本】第三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场上刀剑无眼,官场上却是刀剑无形,须得提防。
(当初我在晏修这个年纪时,也曾前往北疆协助大伯父处理当地军政要务,人得出去走走,才能学到更多的事理,所谓见多识广。如此想来,带晏修去甘肃走一趟也好,韩氏一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留他在京中担心,倒不如跟着我,祸福一起担。)
既然答应由你陪我一起去,那甘肃的情况就得先让你知晓。自宣德以来,四海皆开捐官之路,但陕甘地区颇为特殊,除了捐官,还有捐监的传统,所谓捐监,便是缴纳一定份额的米粮来换取监生的资格,之后若考取功名便能顺理成章地当官,而所捐米粮则归入藩库,以作赈灾兵饷之用。


20楼2018-05-31 20:41
回复
    捐官之政当年廷议久持不下,皇上果决,这块硬骨头也就啃了下来,确实解一时之急,而后又多少闹腾了些,都不成气候。这是圣上权宜之计,捐监一例闻所未闻,听二爷爷讲来,真不晓得是哪位“高人”体会了圣心,琢磨出这么一个法子,那荒川野岭的米粮金贵起来,可是可以吃人的。
    “既入藩库,何以睿王报说粮草不继——”
    这是在家里,又只我二人相议,少了几分警觉,话是直白,道理更清楚,也就越发荒唐了,赶紧收了音,看向他去,“您是说,这藩库,有假?”
    吸了一口气,也明白二爷爷为何执意亲自前往,这等大事不得儿戏。心下拜服,却无法欢欣,只得闷声以对,“爷爷思虑深远,我知轻重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8-05-31 22:15
    回复
      (晏修的脑子转得极快,我只道出上句,他已猜到下文,颔首默然,便是同意了他的说辞。)
      每年甘肃上报灾情,按照惯例,是以藩库谷仓存粮先行振济,所用斤两报至朝廷,根据灾情轻重缓急,再行商议需拨多少款项,怕只怕,不止藩库记录有假,连赈灾之事也有假。
      (此事再深挖下去,不知会是怎样骇人听闻的情形。)若果真如此,那甘肃底下便藏着一桩大案啊。


      22楼2018-05-31 23:05
      回复
        “越是大案瞒得越深,甘肃连年如此,只怕官官相护。”
        各地藩库均有库存,若他仅仅假报灾情骗取赈粮,属地应是满仓满坑,睿王缺粮更是说不过去,不管怎么看,都是不通。
        “藩库记录是个旧账,里面可以做空折损的东西太多,这次去要想挖到底,地恐怕都要动一动了。”
        倒不是怕,只是有股愤怒暗流,民生耽误早不在那些人的眼中,赈灾,仿佛成了笑话。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8-05-31 23:21
        回复
          (毋庸置疑,藩库的帐定是有问题,但不知还有多少个刘文远藏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之下,摇头喟叹,起身背手而立,窗外是泼天泼地的白,白的耀目。)
          这案子到底有多深,牵扯有多广,眼下都还不知晓,此去甘肃是前路茫茫,结果未知,但你要记住,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保全自个儿,你才刚成亲……
          (话到此不再多言,心中则早有打算,即使搭上这副皮囊,也定要护晏修和韩家无虞。)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8-06-01 16:26
          回复
            “爷爷,”不等他的未尽之意,近身扶住他的臂膀,为家国劳碌半生,他是韩家的主心骨,“爷爷,无论遇到什么事,孙儿与您共进退。”
            前路茫茫,人祸瞒不过天道,或许有我们动不得的,却无妨乘个东风,“此行甘肃,还有睿王坐镇,他有与我们同样急切的心思,挡了他的道,却能把他送到我们的道上来,爷爷也不要过于忧虑,走一步看一步吧。”
            爷爷的顾忌不无道理,我却也觉得有些可趁之机,凡事也都要到了那时才知道,就此与他说些其他,不再赘述。


            26楼2018-06-01 17:11
            回复
              ——————结———————


              27楼2018-06-01 20: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