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富点评:距离4月27日央行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已满一个月。在政策的引导下,银行布局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步伐正在提速。
近期,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拟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事业部制改革,准备设立资管子公司。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拟设立资管子公司的银行增至5家。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受监管的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高达126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存续余额为29.54万亿元,占比23.44%,规模最大。
有分析人士认为,长期来看,银行资管子公司的独立将是未来国内资管行业的重要变量。未来银行资管子公司独立是大趋势,且其在业务经营范围上与目前公募基金的边界已经变得十分模糊。银行作为国内资管市场中客户资源最丰富、网点布局最广、综合经营实力最强大的主体,未来银行资管业务独立发展的空间巨大。
子公司制经营助力风险隔离
资管新规明确,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
事实上,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并非新鲜事。早在2015年,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就着手筹备理财业务子公司。但由于《商业银行法》对银行资管子公司无明确说法,此事不了了之。
而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实施,银行布局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步伐明显提速。除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之外,自今年3月份以来,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北京银行等3家公司也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设立资管子公司。
银行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由于资管业务是表外业务,风险更具有隐蔽性。设立资管子公司,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隔离制度,在资管业务和银行其他主营业务之间牢固树立防火墙。
二是有助于提升资管业务的专业性。资产管理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人财物资源配置权、独立的考核及激励机制,有助于引入市场化机制,推动资管业务更加专业化运营。
三是有助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资管子公司设立后,在适当的时机,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公司治理机制和架构优化。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针对当前发起设立资管子公司多以股份制银行为主,在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明明看来,银行系资管子公司的设立与现有银行系公募基金可能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比如工农中建等国有大型银行,已经合资成立了如工银瑞信、农银汇理、中银基金、建信基金等一批规模实力雄厚的银行系背景公募基金。站在银行母公司的角度,设立一家资管子公司发行资管产品,足以实现表内外风险隔离的目标,而同时设立资管子公司与公募基金可能会存在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品牌稀释等经营管理问题。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到目前为止积极推进资管子公司建设的都是股份制银行,而国有大型银行显得不那么积极。
近期,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拟开展资产管理业务事业部制改革,准备设立资管子公司。截至目前,今年以来拟设立资管子公司的银行增至5家。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受监管的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高达126万亿元,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存续余额为29.54万亿元,占比23.44%,规模最大。
有分析人士认为,长期来看,银行资管子公司的独立将是未来国内资管行业的重要变量。未来银行资管子公司独立是大趋势,且其在业务经营范围上与目前公募基金的边界已经变得十分模糊。银行作为国内资管市场中客户资源最丰富、网点布局最广、综合经营实力最强大的主体,未来银行资管业务独立发展的空间巨大。
子公司制经营助力风险隔离
资管新规明确,主营业务不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强化法人风险隔离,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业务经营部门开展业务。
事实上,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并非新鲜事。早在2015年,中国光大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就着手筹备理财业务子公司。但由于《商业银行法》对银行资管子公司无明确说法,此事不了了之。
而随着资管新规落地实施,银行布局设立资管子公司的步伐明显提速。除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之外,自今年3月份以来,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北京银行等3家公司也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设立资管子公司。
银行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由于资管业务是表外业务,风险更具有隐蔽性。设立资管子公司,可以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隔离制度,在资管业务和银行其他主营业务之间牢固树立防火墙。
二是有助于提升资管业务的专业性。资产管理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具有独立的经营决策权、人财物资源配置权、独立的考核及激励机制,有助于引入市场化机制,推动资管业务更加专业化运营。
三是有助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资管子公司设立后,在适当的时机,可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公司治理机制和架构优化。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
针对当前发起设立资管子公司多以股份制银行为主,在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监明明看来,银行系资管子公司的设立与现有银行系公募基金可能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比如工农中建等国有大型银行,已经合资成立了如工银瑞信、农银汇理、中银基金、建信基金等一批规模实力雄厚的银行系背景公募基金。站在银行母公司的角度,设立一家资管子公司发行资管产品,足以实现表内外风险隔离的目标,而同时设立资管子公司与公募基金可能会存在资源分散、重复建设、品牌稀释等经营管理问题。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到目前为止积极推进资管子公司建设的都是股份制银行,而国有大型银行显得不那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