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春,下历堡乡民赖清规聚集数千乡民起义,反抗官府。经常活动于信丰、龙南、会昌、龙川、和平、兴宁等地。官府为之震惊。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春,起义乡民下历赖清规部,高砂谢允樟部、岑岗李文彪部以及汶龙等地起事乡民联合行动,成为鼎足之势《中国历史大事记年表》中称为赣粤间和平三寨。共同反抗官府,声势甚大。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六月,吴百朋移镇信丰亲督参将蔡汝兰领官兵攻破下历,诛赖清规平之。当年都御史吴百朋平定赖清规部后,报准在下历筑城,并建营房官舍。另在高砂莲塘建筑土垣,将下历巡检司移驻高砂,协同防守以控制岑岗。
隆庆元年【1567年】高砂起义乡民谢允樟率数千人至龙南接受知县龚有成招抚。
隆庆二年【1568年】四月下历张天佑聚200余人举事,张天佑被杀。
隆庆·三年【1569年】都御史张翀报准郡守黄扆的提议:将龙南管辖的高砂、下历、横江三堡,安远管辖的大石、小石、伯洪三堡,信丰管辖的潭庆半堡割出,设立定南县,县署设于莲塘,首任知县陈兰。
隆庆四年【1570年】都御史张翀、知府黄扆在县署左侧建学宫。
万历五年【1577年】都御史江一麟认为莲塘多瘴疠,不利官民,下令府道可考虑把县城迁移至砂头,委知府戴记到县勘查。经勘察砂头与莲塘不相上下,不如照旧。因此增大城垣120丈,加高城墙3尺。
万历十一年【1583年】知县章䓨安置流落定南乡民于莲塘,以繁荣县城。至此、开始城隍庙前设立圩市,订订逢三、六、九为圩期。章䓨捐资将原在城北的养济院移至教场;主持重修明伦堂。
万历十二年【1584年】知县章䓨创修《定南县志》共十卷七十三目。
崇祯元年【1628年】五月乡民苏亚婆、邱囊聚众起事先攻破安远县城、接着攻破下历,俘巡检汤之训,杀死官兵多人。后围攻莲塘县城未破。本府金参将会同惠州邓总兵剿灭。
崇祯三年【1630年】乡民钟三舍等反抗官府,活动于热水镇、村头等地。署县事赣县训导严可象申请岑岗营兵及乡勇进剿。次年县令陈日炳领兵进剿,钟三舍溃逃。
崇祯十年(1637年)知县钟大成倡建巽塔,塔高15米,系八角七层楼阁式塔,用花岗岩砌筑。
崇祯十六年【1634年】杨细来组织秘密教,聚众暴动攻打下历城,把总万国辅请参将何谦调羊角营灭之。
清
顺治三年【1646年】广东乡民邱华、袁万、陈凤、廖九发等领二万余众攻打县城三个月,署事、赣县县丞吴启泰坚守城未破。
顺治四年【1647年】乡民袁三、杨三率数万人围攻县城40多天待大队官军到来方撤去。
顺治六年【1649年】广贼首陈凤、廖九发、张赤须、杨大总、张有圆等围攻县城。以谢十清为内应攻破县城,杀死县令曹邦伟及其子侄家丁11人。
顺治六年(1649年)贼破城,高砂堡廖汝楫妻黄氏被贼抓欲奸污,黄氏宁死不屈大骂贼匪,贼怒把她杀害。
顺治五年(1648年)城楼、垜堞被贼毁。
顺治七年【1650年】广贼首陈凤复攻打县城,县事王廷彦率乡勇击退。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广东六坊贼李时戴,等于十五日夜丑时袭击县署,典史蔡国相力战被擒遭杀害。
顺治九年【1652年】知县祝天寿重修《定南县志略》六卷。
康熙三年【1664年】九月广东流贼,由九连山入县,攻县城不克。转而攻破留輋围,杀伤甚众。知县祝天寿请兵,副将黄把什统兵进剿。于次年春三路兵追至广东和平、龙川等处直捣贼巢,斩俘甚众。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七月广贼首黄斯胜由和平县下车从东南犯境,县令林堪率高砂堡乡勇并防城兵御退之。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月广东贼首徐命九、李长青、王百万、王龙光、卢日葵、徐飞钧、朱和尚、马王、温袍等数万进攻县城。定南城无兵救援县令林堪率城中兵民死战不克。百姓扶掖县令林堪夜间从小道逃到下历司,县城被攻破,妇女儿童俱为贼掠,贡生廖汝鼎妻子骆氏死于贼手。四月贼匪继续攻打下历司逼官献印,守备夏期生统集官兵,县令林堪、典史王聪统领乡练合力血战杀贼首王龙光首级,杀贼数百余‘’贼匪即日逃逸。九月徐部贼匪攻高砂、磜头围双方伤亡惨重血流成河。十月县令林堪‘‘’守备陈虎’、把总余福等侦知贼情,趁其不备偷袭徐部,徐部大败逃回广东乌虎镇。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大荒年,民无米,食树叶。
康熙十九年【1680年】大旱年。
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县林诜孕捐资重建东、西、南、楼三座。
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县林诜孕、顾用楫续修《定南县志》。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知县吴迩立在城隍庙建育婴堂一间。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知县吴迩立设学设于学宫左,时称吴公书院。后为儒生斋舍。
乾隆七年【1742年】知县余应祥建莲塘书院于崇圣祠右旁。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黄恂另建莲塘书院于东郊云台山。当年机兵奉令开始学习鸟枪。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江西巡抚海成,以定南僻处万山之中,地多险阻,兼之广东一带接壤,其无籍穷民,环居杂处,更易匿匪藏奸,宜驻扎厅员以资弹压。保准改县为厅,将赣州府同知移驻定南,名为赣州府分防定南厅同知。其典史改为照磨,凡属地方一切事务具归同知管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厅同知朱昕、刘霖、黄吉芬纂修《定南厅志》共七卷。
道光五年厅同知赖勋、丁春林、黄锡光、黄正瑧纂修《定南厅志》共八卷。
咸丰二年【1852年】广东乡民与大隆、新兴各支3000余人进入定南丁坊、水西次日谋攻厅城,探知官府有准备,乃退回岑岗。
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观音阁、大隆、浰源、岑岗各地7000余人由汶龙、留村攻陷下历城,火烧横岗营及官署。进逼厅城莲塘署同知黄荣庚联结地方绅士生员拼死抵抗,乡民被击退,首领之一刘八点被杀。
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初七日,太平天国将领翟火姑领众十万攻破和平县城后围攻厅城。厅同知姚世恩率兵坚守,两月未被攻下。九月羊角武生肖龙章、与长桥乡民安文彬拥众千余与翟火姑互为呼应由下历经樟田进逼厅城,署同知姚世恩率兵民坚守城未破。十一月初三,肖龙章、安文彬扮商赴圩进城占厅城,署同知姚世恩招乡勇恢复厅城。
廖丰稻、字受田、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十一日在东门家祠侧看守城垛,遭贼翟火姑炮伤殒命。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署同知姚世恩率乡勇到下历行招抚,二十九日摧毁肖龙章、安文彬家园。肖龙章之兄肖石泰,自鹅公圩会太平天国将领翟火姑部许礼仙,率500余人突袭天花寺官兵,杀死署同知姚世恩及乡勇20名。五月署同知邱文光率乡兵追击肖龙章、安文彬,从大竹园进东岭,热水圳转高圳、九曲而去,复转宾光后署同知邱文光会都司吉勒通阿派兵进剿灭。自此肖龙章转入龙川县内躲藏被惠州知府海廷侦获被杀。安文彬、安东林等逃到龙泉县茶陵州后被抓捕杀害。肖龙章等反抗官府,杀死署同知姚世恩,羊角肖姓土地没收归官,官府不许肖姓及附近村民在羊角居住,并于咸丰九年在羊角村建造姚公祠。
咸丰九年【1859年】二月太平天国军一部五六万人由安远杨家寨进入龙塘、天花、欲攻厅城与官兵激战于火夹水、长桥后退到鹅公官兵追击溃逃至广东龙川、兴宁。
同治五年【1866年】大旱,六月至九月未雨。
同治十一年【1872年】王大枚、杨邦东、黄正琅等续修《定南厅志》共九卷。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高砂堡旱窝廖丰余等人发动赣粤士民捐资建高砂迎阳桥,历时10年于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大旱,小河水枯绝流。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兴学校,创办第一所县办小学定南高等学堂。
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定南由定南厅复改为定南县。当年县人廖瀛、廖巨川、廖宪民等集股开办“定南维新学校”校址在城内彭家祠,招收高、初级学生60名。
民国七年【1918年】9月岿美山开始开采钨矿,县人黄开先等人成立“定南钨矿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总额10万元,分作1000股。县城(即莲塘城)成立第一届商会。
民国九年【1920年】县城私立尚公小学举行学生运动会,参加学生100余人为全县第一次。
民国11年【1921年】冬发生一次地震。天昏地暗,作雷鸣、房屋摇晃,人畜站不稳。下历城墙倒塌一段,民房倒塌不少,断续约15分钟。
民国16年【1927年】春在中共赣南特委领导下,于莲塘城成立“定南县总工会筹备处”发展会员。9月23日改组定南县总工会。秋末、高砂黄廖两姓氏发生械斗,县衙被焚毁。县治始由莲塘城迁移至下历。
民国21年【1932年】粤军第二军与桂军四十四师进驻三南(龙南、定南、全南)“剿共”督促地方开筑龙定、定和、安定三条公路,县境内75公里。
民国27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两架飞机轰炸老城迎阳桥,投炸弹8枚,炸塌桥墩一角,桥身未损,仍可通车。
民国34年(1945年)莲塘古城垇上围居民廖松茂,在城西水角楼遭日寇十多刺刀捅死,面对日寇的残暴年轻的妻子躲在暗处强忍痛苦不敢哭出声。
民国34年【1945年】6月12日,农历五月初三端午节圩日,听说日本人要来定南,莲塘城原本热闹的节圩日人心惶惶,大家都收拾东西躲藏进深山。6月13日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进犯定南炸毁迎阳桥。6月13日日本侵略军2万余人、马千余匹由广东和平县侵入莲塘古城。6月23日,全部日军退出县境。
民国38年【1949年】东江游击队曾祥堃(古城南门曾屋人)、陈炳柱(古城西门人)等人即全称“粵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六团何友达连”和三南武工队自广东省岑岗出发于20日下午三点先解放莲塘古城,之后南下解放军来到莲塘古城与东江游击队没有对上暗号,发生误会在南城门发生激烈枪战,南城门外池塘八十年代还清理出大批那时枪战遗留弹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2月匪首廖平章、张振汉率匪30余人夜晚偷袭高砂区政府(古县衙所在地),区中队焦永海指挥战士英勇反击将匪徒击溃。6月4日在龙南南坑与匪徒激战20多分钟将张振汉活捉。8月被判死刑立即执行。次年3月廖平章被捕,9月被处决。
1958年9月20日江西省交通管理局通知:“瓦江大桥(迎阳桥)系赣粤两省的重要桥梁,在军事上有重要军事价值,军方提出修复”11月下旬动工1959年4月25日建成通车。修桥时候曾提议拆旁边的巽塔修桥,幸亏没有拆。
1958年老城中学现今变电站位置(即以前的教场、练兵场)开辟菜地,为了图方便进出在教场城墙位置开了一门,这是城墙撕开的第一个缺口百姓曰“新城门”。
1963年城墙东西穿穿了两个洞。63年3月至8月定南大旱,许多大小河流断流。当年8月开挖水西引水渠,水渠从西门城墙脚下穿洞而进,自东门城墙脚穿洞而出。由于城东水渠沿着城墙脚,城墙脚遭水长期浸泡,六十年代末,迎阳门左侧三十米处第一段城墙垮塌。垮塌城墙没有修复,反而继续拆了部分城墙砖修垇上围屋门口的水渠,从此拉开拆城墙的序幕。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春,下历堡乡民赖清规聚集数千乡民起义,反抗官府。经常活动于信丰、龙南、会昌、龙川、和平、兴宁等地。官府为之震惊。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春,起义乡民下历赖清规部,高砂谢允樟部、岑岗李文彪部以及汶龙等地起事乡民联合行动,成为鼎足之势《中国历史大事记年表》中称为赣粤间和平三寨。共同反抗官府,声势甚大。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六月,吴百朋移镇信丰亲督参将蔡汝兰领官兵攻破下历,诛赖清规平之。当年都御史吴百朋平定赖清规部后,报准在下历筑城,并建营房官舍。另在高砂莲塘建筑土垣,将下历巡检司移驻高砂,协同防守以控制岑岗。
隆庆元年【1567年】高砂起义乡民谢允樟率数千人至龙南接受知县龚有成招抚。
隆庆二年【1568年】四月下历张天佑聚200余人举事,张天佑被杀。
隆庆·三年【1569年】都御史张翀报准郡守黄扆的提议:将龙南管辖的高砂、下历、横江三堡,安远管辖的大石、小石、伯洪三堡,信丰管辖的潭庆半堡割出,设立定南县,县署设于莲塘,首任知县陈兰。
隆庆四年【1570年】都御史张翀、知府黄扆在县署左侧建学宫。
万历五年【1577年】都御史江一麟认为莲塘多瘴疠,不利官民,下令府道可考虑把县城迁移至砂头,委知府戴记到县勘查。经勘察砂头与莲塘不相上下,不如照旧。因此增大城垣120丈,加高城墙3尺。
万历十一年【1583年】知县章䓨安置流落定南乡民于莲塘,以繁荣县城。至此、开始城隍庙前设立圩市,订订逢三、六、九为圩期。章䓨捐资将原在城北的养济院移至教场;主持重修明伦堂。
万历十二年【1584年】知县章䓨创修《定南县志》共十卷七十三目。
崇祯元年【1628年】五月乡民苏亚婆、邱囊聚众起事先攻破安远县城、接着攻破下历,俘巡检汤之训,杀死官兵多人。后围攻莲塘县城未破。本府金参将会同惠州邓总兵剿灭。
崇祯三年【1630年】乡民钟三舍等反抗官府,活动于热水镇、村头等地。署县事赣县训导严可象申请岑岗营兵及乡勇进剿。次年县令陈日炳领兵进剿,钟三舍溃逃。
崇祯十年(1637年)知县钟大成倡建巽塔,塔高15米,系八角七层楼阁式塔,用花岗岩砌筑。
崇祯十六年【1634年】杨细来组织秘密教,聚众暴动攻打下历城,把总万国辅请参将何谦调羊角营灭之。
清
顺治三年【1646年】广东乡民邱华、袁万、陈凤、廖九发等领二万余众攻打县城三个月,署事、赣县县丞吴启泰坚守城未破。
顺治四年【1647年】乡民袁三、杨三率数万人围攻县城40多天待大队官军到来方撤去。
顺治六年【1649年】广贼首陈凤、廖九发、张赤须、杨大总、张有圆等围攻县城。以谢十清为内应攻破县城,杀死县令曹邦伟及其子侄家丁11人。
顺治六年(1649年)贼破城,高砂堡廖汝楫妻黄氏被贼抓欲奸污,黄氏宁死不屈大骂贼匪,贼怒把她杀害。
顺治五年(1648年)城楼、垜堞被贼毁。
顺治七年【1650年】广贼首陈凤复攻打县城,县事王廷彦率乡勇击退。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广东六坊贼李时戴,等于十五日夜丑时袭击县署,典史蔡国相力战被擒遭杀害。
顺治九年【1652年】知县祝天寿重修《定南县志略》六卷。
康熙三年【1664年】九月广东流贼,由九连山入县,攻县城不克。转而攻破留輋围,杀伤甚众。知县祝天寿请兵,副将黄把什统兵进剿。于次年春三路兵追至广东和平、龙川等处直捣贼巢,斩俘甚众。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七月广贼首黄斯胜由和平县下车从东南犯境,县令林堪率高砂堡乡勇并防城兵御退之。
康熙十五年【1676年】三月广东贼首徐命九、李长青、王百万、王龙光、卢日葵、徐飞钧、朱和尚、马王、温袍等数万进攻县城。定南城无兵救援县令林堪率城中兵民死战不克。百姓扶掖县令林堪夜间从小道逃到下历司,县城被攻破,妇女儿童俱为贼掠,贡生廖汝鼎妻子骆氏死于贼手。四月贼匪继续攻打下历司逼官献印,守备夏期生统集官兵,县令林堪、典史王聪统领乡练合力血战杀贼首王龙光首级,杀贼数百余‘’贼匪即日逃逸。九月徐部贼匪攻高砂、磜头围双方伤亡惨重血流成河。十月县令林堪‘‘’守备陈虎’、把总余福等侦知贼情,趁其不备偷袭徐部,徐部大败逃回广东乌虎镇。
康熙十八年【1679年】大荒年,民无米,食树叶。
康熙十九年【1680年】大旱年。
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县林诜孕捐资重建东、西、南、楼三座。
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县林诜孕、顾用楫续修《定南县志》。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知县吴迩立在城隍庙建育婴堂一间。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知县吴迩立设学设于学宫左,时称吴公书院。后为儒生斋舍。
乾隆七年【1742年】知县余应祥建莲塘书院于崇圣祠右旁。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知县黄恂另建莲塘书院于东郊云台山。当年机兵奉令开始学习鸟枪。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江西巡抚海成,以定南僻处万山之中,地多险阻,兼之广东一带接壤,其无籍穷民,环居杂处,更易匿匪藏奸,宜驻扎厅员以资弹压。保准改县为厅,将赣州府同知移驻定南,名为赣州府分防定南厅同知。其典史改为照磨,凡属地方一切事务具归同知管理。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厅同知朱昕、刘霖、黄吉芬纂修《定南厅志》共七卷。
道光五年厅同知赖勋、丁春林、黄锡光、黄正瑧纂修《定南厅志》共八卷。
咸丰二年【1852年】广东乡民与大隆、新兴各支3000余人进入定南丁坊、水西次日谋攻厅城,探知官府有准备,乃退回岑岗。
咸丰四年【1854年】广东观音阁、大隆、浰源、岑岗各地7000余人由汶龙、留村攻陷下历城,火烧横岗营及官署。进逼厅城莲塘署同知黄荣庚联结地方绅士生员拼死抵抗,乡民被击退,首领之一刘八点被杀。
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初七日,太平天国将领翟火姑领众十万攻破和平县城后围攻厅城。厅同知姚世恩率兵坚守,两月未被攻下。九月羊角武生肖龙章、与长桥乡民安文彬拥众千余与翟火姑互为呼应由下历经樟田进逼厅城,署同知姚世恩率兵民坚守城未破。十一月初三,肖龙章、安文彬扮商赴圩进城占厅城,署同知姚世恩招乡勇恢复厅城。
廖丰稻、字受田、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十一日在东门家祠侧看守城垛,遭贼翟火姑炮伤殒命。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署同知姚世恩率乡勇到下历行招抚,二十九日摧毁肖龙章、安文彬家园。肖龙章之兄肖石泰,自鹅公圩会太平天国将领翟火姑部许礼仙,率500余人突袭天花寺官兵,杀死署同知姚世恩及乡勇20名。五月署同知邱文光率乡兵追击肖龙章、安文彬,从大竹园进东岭,热水圳转高圳、九曲而去,复转宾光后署同知邱文光会都司吉勒通阿派兵进剿灭。自此肖龙章转入龙川县内躲藏被惠州知府海廷侦获被杀。安文彬、安东林等逃到龙泉县茶陵州后被抓捕杀害。肖龙章等反抗官府,杀死署同知姚世恩,羊角肖姓土地没收归官,官府不许肖姓及附近村民在羊角居住,并于咸丰九年在羊角村建造姚公祠。
咸丰九年【1859年】二月太平天国军一部五六万人由安远杨家寨进入龙塘、天花、欲攻厅城与官兵激战于火夹水、长桥后退到鹅公官兵追击溃逃至广东龙川、兴宁。
同治五年【1866年】大旱,六月至九月未雨。
同治十一年【1872年】王大枚、杨邦东、黄正琅等续修《定南厅志》共九卷。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高砂堡旱窝廖丰余等人发动赣粤士民捐资建高砂迎阳桥,历时10年于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大旱,小河水枯绝流。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兴学校,创办第一所县办小学定南高等学堂。
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定南由定南厅复改为定南县。当年县人廖瀛、廖巨川、廖宪民等集股开办“定南维新学校”校址在城内彭家祠,招收高、初级学生60名。
民国七年【1918年】9月岿美山开始开采钨矿,县人黄开先等人成立“定南钨矿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总额10万元,分作1000股。县城(即莲塘城)成立第一届商会。
民国九年【1920年】县城私立尚公小学举行学生运动会,参加学生100余人为全县第一次。
民国11年【1921年】冬发生一次地震。天昏地暗,作雷鸣、房屋摇晃,人畜站不稳。下历城墙倒塌一段,民房倒塌不少,断续约15分钟。
民国16年【1927年】春在中共赣南特委领导下,于莲塘城成立“定南县总工会筹备处”发展会员。9月23日改组定南县总工会。秋末、高砂黄廖两姓氏发生械斗,县衙被焚毁。县治始由莲塘城迁移至下历。
民国21年【1932年】粤军第二军与桂军四十四师进驻三南(龙南、定南、全南)“剿共”督促地方开筑龙定、定和、安定三条公路,县境内75公里。
民国27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两架飞机轰炸老城迎阳桥,投炸弹8枚,炸塌桥墩一角,桥身未损,仍可通车。
民国34年(1945年)莲塘古城垇上围居民廖松茂,在城西水角楼遭日寇十多刺刀捅死,面对日寇的残暴年轻的妻子躲在暗处强忍痛苦不敢哭出声。
民国34年【1945年】6月12日,农历五月初三端午节圩日,听说日本人要来定南,莲塘城原本热闹的节圩日人心惶惶,大家都收拾东西躲藏进深山。6月13日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日本侵略军进犯定南炸毁迎阳桥。6月13日日本侵略军2万余人、马千余匹由广东和平县侵入莲塘古城。6月23日,全部日军退出县境。
民国38年【1949年】东江游击队曾祥堃(古城南门曾屋人)、陈炳柱(古城西门人)等人即全称“粵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六团何友达连”和三南武工队自广东省岑岗出发于20日下午三点先解放莲塘古城,之后南下解放军来到莲塘古城与东江游击队没有对上暗号,发生误会在南城门发生激烈枪战,南城门外池塘八十年代还清理出大批那时枪战遗留弹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2月匪首廖平章、张振汉率匪30余人夜晚偷袭高砂区政府(古县衙所在地),区中队焦永海指挥战士英勇反击将匪徒击溃。6月4日在龙南南坑与匪徒激战20多分钟将张振汉活捉。8月被判死刑立即执行。次年3月廖平章被捕,9月被处决。
1958年9月20日江西省交通管理局通知:“瓦江大桥(迎阳桥)系赣粤两省的重要桥梁,在军事上有重要军事价值,军方提出修复”11月下旬动工1959年4月25日建成通车。修桥时候曾提议拆旁边的巽塔修桥,幸亏没有拆。
1958年老城中学现今变电站位置(即以前的教场、练兵场)开辟菜地,为了图方便进出在教场城墙位置开了一门,这是城墙撕开的第一个缺口百姓曰“新城门”。
1963年城墙东西穿穿了两个洞。63年3月至8月定南大旱,许多大小河流断流。当年8月开挖水西引水渠,水渠从西门城墙脚下穿洞而进,自东门城墙脚穿洞而出。由于城东水渠沿着城墙脚,城墙脚遭水长期浸泡,六十年代末,迎阳门左侧三十米处第一段城墙垮塌。垮塌城墙没有修复,反而继续拆了部分城墙砖修垇上围屋门口的水渠,从此拉开拆城墙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