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假如把他的经历拍成电影,其跌宕起伏一定会出乎很多人的想象。他16岁参军,37岁成为师长,在监狱里蹲过10年,有26年失去人身自由。到了能享一点清福的时候,人生已至黄昏。他叫仵德厚,如今已经97岁高龄,住在陕西省泾阳县龙泉镇雒仵村。老人是惟一在世的亲历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官。
报道中说,4月初,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队长、惟一幸存的指挥官、97岁的忤德厚生病入院。老人的病情引起了全国各地很多人的关注。这位曾经的抗日英雄、国民党军队少将师长,解放后成为囚犯、劳改队象,获释后成为自食其力的农民,又成为县政协委员。他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中国现当代历史的活化石,历经风雨,耐人寻味。
这是一位有着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的老人。笔者对军事、军人一向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感情,细读之下,不禁深为文中的主人公忤德厚将军的风雨人生所感动。
据记载:仵德厚,1910年生,抗日将领,陕西省泾阳县人,原国民党30军27师少将师长。早年曾就读于三原模范小学和三原师范学校,后因军阀混战,于1926年弃文从武,应征冯玉祥西北军学兵团被录取。1928年学习期满后,被分配至山东孙良诚部38师8旅1团2营5连,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1931年后,先后任改编的30军30师88旅176团连长、副营长、团副、营长、团长。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仵德厚部三十师88旅176团三营于8月上旬奉命开赴北平前线,官兵共计621人。为阻击侵华日军南下,坚守15日击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歼灭日军7百多人,营部的阵地上最后打得只剩下仵和通讯员赵怀碧,撤出战 斗时部队还剩112人。1938年3月下旬,仵德厚部奉命增援台儿庄。在日军已占据城内五分之四,守军仅凭五分之一西城阵地据守,且城内守军大部分已经伤亡的情势下,仵德厚当时组成40人敢死队,手抡大片刀,腰束手榴弹,由他一马当先带头由台儿庄城西门冲入与日军血战,率官兵逐街、逐巷、逐院、逐房、逐墙的与日 军展开了争夺战。经过数日激战,一举夺回失去阵地,日军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却逃跑。而我方也伤亡惨重。跟在仵德厚身边战斗的6名连长、排长,均在战斗中阵亡,由仵组成的“敢死队”只有3人活着。直至今日,北京国家图书馆中关于《台儿庄战役》的书籍中,还可以查到“敢死队长仵德厚”的大名。1938年8月下旬,仵德厚部奉命开往湖北保卫武汉。在沙窝富金山一带,仵德厚指挥7个营2800人的兵力,与日军展开了长达35天的战斗,曾突破日军化学毒气的包围,率兵跃入前沿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共击毙日军3000余人。全团2800人中撤出战斗的仅有300余人,还包括炊事兵、担架卫生人员。1939至1940年,仵德厚又先后指挥了吴家店之战、小林店之战、刘家集之战,打死打伤日军无数。特别是在小林店之战中,仵德厚勇敢的将指挥所设在敌人的炮兵阵地上,给了敌人以很大的威胁,迫使敌人炮兵撤退。由于仵德厚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善战,国民党政府曾先后授予他甲种一等嘉禾奖章、华胄荣誉勋章和宝鼎二等勋章。1942年春,仵德厚奉命赴四川黄埔军校高教班学习。1943年春毕业后,即奉命开往湖北宜昌宜都地带守备石碑要塞。1948年7月至1949年4月解放军围攻太原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二十七师少将副师长率所部驻守太原,配合二十七师师长戴炳南瓦解了三十军军长黄樵松计划向人民解放军投诚的计划。黄樵松因此遇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与其谈判投诚计划的人民解放军8纵参谋处长晋夫等两名干部。值得一提的是,晋夫是代替时任8纵政治部主任的胡耀邦前往谈判的。仵德厚因此功被国民政府提拔为二十七师师长,而城破被俘后,则被判徒刑十年。1959年,仵德厚十年刑满释放,服刑期间仵德厚认罪表现积极。服刑后又被指定到山西省太原东台堡太原砖厂当工人,并没有获得完全的自由。1975年,***签署发布“凡在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军警宪特一律释放,与家人团聚“的命令,仵德厚得以返回家乡。获释之后,一直居住于陕西省泾阳县龙泉镇雒仵村。1986年,仵德厚被吸收为县政协委员。
忤德厚和他的两个儿子
许德厚将军有过特殊的军事历程,另外,他的家庭生活之磨难也同样令人感慨万千。24岁那年,遵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忤德厚和家乡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成亲。可婚后不到10天,部队便开往江西,妻子回到三原。夫妻再次相见已是6年之后的1940年,地点在河南。不幸的是,妻子腿上长了骨瘤,当时医疗条件差,不治身亡。忤德厚只好将妻子掩埋在当地。战争给忤德厚的第一段婚姻留下了许多遗憾,同时,也改变了一个军人的婚姻观。他发誓:“日本人打不退,绝不结婚!”后来,历经数次大战,战功赫赫的忤德厚被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相中”。孙连仲竟给忤德厚当起了“红娘”,将自己的同乡好友、河北省名门望族苏伯言之女苏志敬介绍给他。苏志敬的爷爷是故宫翰林院学士,曾任清朝皇帝的老师。1941年5月21日,在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孙连仲和夫人为忤德厚操办了婚事。可婚礼次日,忤德厚便去了黄埔受训,直到1949年战事平息,两人只有在打仗间隙,部队整休时才能小聚,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孙连仲做主给忤德厚和大家闺秀苏志敬安排了这场婚姻,可是他没想到命运却会如此地捉弄他这个忠勇的部下和好友的女儿。接下来又是打仗,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国共两党再次搏杀。1949年4月,39岁的忤德厚时任国军二十七师师长,太原城破,他被俘并被判了10年徒刑。接下来的17年,忤德厚又在太原一家砖厂接受“监督改造”,每年虽可以回家一次,但那时经常闹运动,戴着“帽子”的忤德厚轻易不敢回家,3个孩子均由妻子苏志敬在娘家河北雄县抚养长大。后因生活艰难,苏志敬带孩子被迫回到丈夫的祖籍地——泾阳县龙泉公社(今龙泉村)雒仵村,这里有忤德厚的一个弟弟可以投靠。1975年苏志敬死于子宫癌,就埋在距离自己家乡千里之外的小山村。而此时,忤德厚还在“改造”。从1941年两人结婚到1975年苏志敬去世,整整35年间,这对可怜的夫妻聚少离多,在一起总共不超过700天;尤其是后27年,坐牢改造加上“文革”,夫妻见面“最多不超过五回”。
“人的命运就这样扑朔迷离。当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一个社会更迭另一个社会的时候,许多人的命运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古如此。”1949年,太原城被解放军攻破,时任国民党革命军第三十军二十七师少将师长的忤德厚被俘。8月,忤德厚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押送山西太原市第一监狱改造。一夜之间,忤德厚由一名将军变成了囚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巨大的落差,忤德厚并没有怨言,他说:“我毕竟是拿着枪杆子跟共产党打了!认罪服刑。啥也不想,只想好好改造,争取减刑。”直到1959年,仵德厚十年刑满释放,服刑期间仵德厚认罪表现积极。服刑后又被指定到山西省太原东台堡太原砖厂当工人,但并没有获得完全的自由。1975年,***签署发布“凡在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军警宪特一律释放,与家人团聚“的命令,仵德厚得以返回家乡。忤德厚无论是在监狱服刑期间,还是之后在砖厂当工人并升为厂长,他的表现都是令人起敬的。服刑期间,“他不愧为当过兵的人,对领导绝对服从,干活勤勤恳恳,绝对挑不出错来”;在砖厂,“快七十岁的人了,干起活来就像跟二十多岁的小伙娃一样,一手可以搬10块6斤重的砖怌。人家干啥他干啥,不管天阴下雨,不分黑明昼夜。”这种事事处处都认真负责的精神,也正是忤德厚将军曾经的军人作风在后来生活与工作中的一种完好体现。
“我这一生,不求升官赚钱,只求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凡事靠自己,有句话说的好,不怕死,不爱钱,大丈夫绝不受人怜。”忤德厚说。这是他引用张学良将军晚年所作的一首自勉诗,后两句是“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许德厚将军的高尚情怀无不令人动容!
2005年8月,忤德厚到北京参加“血铸长城”海峡两岸老军人纪念抗战六十周年系列活动
今年97岁高龄的忤德厚将军和他的儿子、孙子、重孙生活在泾阳县那个寂静的小山村。早在2004年4月,凤凰卫视“冷暖人生”节目曾经对忤德厚作过专访。当主持人称呼他为“将军”时,仵德厚说“实在不敢称将军,我实在担不起那么一个高尚的名称,我只是抗日战争一个幸存的老兵。”2005年,全国掀起了规模盛大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活动。忤德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甚至是海外的朋友都登门拜访或写信等向他问好。而对于每一封来信,忤德厚都仔仔细细地看、认认真真地回复。“这可能是我给您写的最后一封信了……”晚年的他,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忤德厚心存感恩,回信不管对方年纪大小都用“您”的敬称。
“十五离家六五还,在外流浪五十年。儿女养育全未管,父逝妻亡未得见。抗日战争整八年,每战都在第一线。以死为国意志坚,收复台庄保武汉。半生戎马半生监,两袖清风还农田。感谢党的好政策,我得温饱度晚年。”忤德厚的家里,挂着这么一个条幅,这是他在年近九旬回忆总结自己的一生时写的一首诗。
敬礼!忤德厚将军。
编辑 六月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