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纯手打~大家慢慢看~老司机绕行
————————————————————————————————————
(写在前面,此内容来自于青瓷自身的经验加之和茶友们平时的探讨与交流,特别是清明节在成都与小捷55555捷哥的语音交流。嘿嘿,那是激情四射的一晚,其中涉及到多篇学术论文的观点作为支撑,但是为了言简意赅,就不引用和展开了)
说到普洱茶的存茶,实际上这个是一比较敏感的话题。为什么说这话题比较敏感呢?因为首先对于存茶来说每一个的看法或者叫做认识是不一样的,加之地域条件的不同所带来的气候、环境等的差别,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稍微说得略有偏薄,这个话题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和口舌。所以存茶特别是家庭存茶来说这也就成为了一个困扰很多茶友,但老玩家又不愿意系统阐述的雷区话题。今天有个朋友在问青瓷家庭存茶的问题,趁着这个机会青瓷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和思考算作为一种建议或者叫一种参考吧。
在青瓷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了解下普洱茶存茶方面比较公认的几个标准:干净、通风、无异味、避光。这里面看似简单的8字真言,衍生到具体上来说的话又有很多细节问题,但是不论如何这4个标准至少到目前来看仍然是主流说法。在探讨存茶8字真言的各种细节之前,青瓷先大致上说一下所谓的干净、通风、无异味、避光这些基础操作到底是基于什么原因。
1. 干净:所谓干净指的是存储环境的干净,在这一点上来说干净首先是关乎卫生,而卫生条件的优良与否又直接影响健康,所以也很通俗易懂,在此也就不在继续展开了。
2. 通风:流通的空气中有较多的氧份,同时空气重带有一定的水分,从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上来说表现在具体湿度上,但是不论如何通风有利于茶叶中一些微生物的繁衍,因而可加速茶叶变化。
3. 无异味:也是很好理解的,茶叶的吸附性很强,对于香水、臭味、杂味的吸附能力那肯定是很强的,这不过多展开,但是提醒一定要小心烟酒等,这个是很容西犯的一个错。
4. 避光:避光是几乎所有茶叶都要求的,茶在阳光下,酚类物质,叶绿素更容易氧化,从而使茶叶变色,变质,亦会使茶叶加速发酵变酸。
在说完上述概念以后请大家自行学习所谓干仓、湿仓、自然仓等等概念,可以在网上搜索,在这就不再赘述。
鉴于专业仓的特殊性,青瓷这里专门说一下。专业仓即为专业的仓储,它由专业的管理人员、专业的仓库及仓促环境、大量的普洱茶、必要的设备(除湿、加湿设备等等)等共同构成,当然所谓的专业仓库这个概念,是性相对于家庭仓而言的。在普洱茶的具体实际市场上,所谓的专业仓并不代表一定是干仓,这当中也包括了让人敬而远之的专业湿仓。讲清楚专业仓的概念是告诉茶友,一个道理:管理科学、条件符合标准、干预恰当的专业干仓肯定存茶的环境、设备、专业性、同等地域的效果均要优于家庭仓。但是作为普通茶友来说,我们买一点普洱,或是防止涨价、或是体会存茶的快乐和茶叶在每个阶段的变化、或是出于对卫生、安全等方面的顾虑,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上述的这些原因也就是家庭仓储能形成,并且受到的大家的认同的重要原因。家庭存茶实际是我们就是利用现有的空间和条件尽可能的去做到专业仓的标准。
在搞清上述内容后这里要说一下存茶首先应当注意的问题,简称首要的注意事项:
1. 防止发霉。
2. 防止串味。
3. 避免光鲜。
4.防止散香(这也是包括普洱茶在内的所有茶叶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基于普洱茶通风说,特此划重点说一下。)
5.环境干净,符合卫生标准。
重点说一下散香这个问题!:普洱茶的香味包括了:花香、蜜香、枣香、兰香等等各种香气,这些香气的产生或者叫做外部表现、外部呈现一定是基于茶叶中所具有的茶叶的内涵物质决定的(在这里简单的成为香气类内含物质),换而言之香气只是茶叶的外在表现,而内涵物质是内在的关键。现在普洱茶的存储除去保证其不发霉、不串味以外,防治散香应该是所谓的重中之重。一饼没有香气的茶叶,用当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叫做没有灵魂的茶,那么将毫无意义。
在阐述了香气的重要性后,我们来看看大家都为挽留香气都做了些什么呢?
1. 首先普洱茶采用紧压茶为主的原因之一就是保存香气(其他原因不展开)。
2. 其次所谓的棉纸包装原因之一也是保存香气。
3. 在次笋壳作为整提茶叶的外包装作用也很明显。
4. 而后,主流包装方式中6提为一整箱(重点是外面的纸箱)也是十分重要的保存香气的方式。从中可以看出2个问题:
一方面纸箱实际是给茶叶增加了一层外包装,进一步保存了香气。另一方面在密集的纸箱里面含氧量因为茶叶堆放的密集程度,含氧量有所降低,这样更利于存储。
5. 在专业仓储中,这样以箱为单位的茶叶整齐的堆满了整个仓库,仓库也基本采取定时的、偶尔的通风。
上述可见普洱茶存储过程中的外包装(或者实际意义上的外包装)是由这些部分构成的:1.紧压茶的棉纸;2.整提为单位的笋壳;3.纸箱;4.一定数量的普洱用于减少含氧量;5.存茶的空间。
在这里补充一条关于湿度的知识:这条知识主要是青瓷听不同茶商给我说的,因为我本地比较干燥所以没有能够印证:湿度超过60度,茶叶会进一步散香。
上述内容看了以后不要着急,我们先用排除法看看哪些方式一定是错误的,或者叫我总结的大家容易在存茶过程中犯的错。
1. 单饼的放在博古架上面展示,或者将单饼茶叶至于过分通风的环境(参照上述,不展开了,这都还不明白就说明你没有认真看)。
2. 茶叶放置在太阳光下,最好直接避光!!
3. 湿度过大而不能采取有效措施。
4. 过于干燥的环境。
5. 不干净、有异味。
结合上述问题和家庭存茶的一些变通方式的思考以及运用。
1. 密封存茶:(1)有利于保护茶叶防止其霉变。(2)有利于茶叶中香气类物资的保护。通常采取的方式有:单饼(锡箔袋密封)整提(外面用保鲜膜密封)整箱(保鲜膜,但是我个人没用,我这干燥并且有个小空间存茶我不用该方式,但并不代表不能用或者说在某个时间某个地域不能用,也不代表在某个环境不能用)
2. 微透气的存茶:尽量按照专业仓来,某宝都有这些纸箱什么的,把集邮的7柄归纳为1提外面用牛皮纸嘛至少,然后放入整提的纸箱,每几巷放入1个大纸箱子。
3. 散料一定要密封保存。
4. 常用到的工具:塑料整理箱、书房内柜子、密封锡箔袋、保鲜膜、抽湿机、干燥剂、封口胶等等等。
在说几个其他零星知识点:
1. 一个空间内存新茶最好有一定的老茶在其中,对转化更有利。
2. 每个地区存出来的茶各有风格,不能说北方、昆明、广州等某个具体的地方的仓就更优秀!这个应该说是安全的前提下,各有风格。
3. 紫砂罐等存茶不见得好使:比如潮湿的地区,紫砂罐存茶会聚积湿气在缸体内部,发霉很快的。
4. 密封存茶绝对不是说茶叶就不转化,这个已经得到印证,只是说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转化不完全,失去了需要有氧转化的那一部分。但是实际是已经完成了多数的转化,或者说忽略不计的话该转化还是会转化。
5. 生熟为什么要分开存放,主要是因为2点:一方面味道不同(香气)、另外一方面内涵的主要主导的曲霉素不同(青、黑曲霉素)。但是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一个很大的存茶空间(生茶)适当有点熟茶,茶叶口感更丰富。
6. 密封存茶也不是说就不散香,只是好得多而已。
7. 心态一定要好,存进去就交给时间,不要做一个过分纠结的人,不然只是徒增烦劳。
8. 茶叶越老以儿茶素为代表的保健功效就越低,但是会越发的温和。
9. 熟茶也要存,一方面除去全发酵来说,依然有转化空间。另外一方面存也可以降低渥堆发酵的味道。
10.熟茶渥堆味除去存茶可以减少外,拆开后醒茶也可以减少。
还有几个想说的,忘记了~想到的话,什么时候在和大家分享交流。
11.灵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