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吧 关注:33贴子:437

回复:(人文嘉兴:历代嘉兴藏书概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硖石存在过的藏书楼还有许如霖在硖石东山麓创建的“也园”;其孙许焞的“学稼轩”,许惟楷、许勉焕父子的“一可堂”;朱氏朱昌燕的“沙滨草堂”;蒋氏蒋楷筑于硖石东南河的“来青阁”;蒋光焴之子蒋佐尧的“宾日楼”,蒋学坚的“平仲园”;张宗祥筑于硖石南市街的“铁如意馆”,张宗祥之侄张兆镛的“六有斋”;徐志摩之伯父徐光济的“紫来阁”;费寅的“自怡斋”;近代还有向山阁主陈鳣后裔陈乃亁的“共读楼”;张惠衣的“灵璅阁”。
  浙江自唐开始,就已有人把白居易、元稹的诗“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许多学者以其学术业绩称名当世,又以保存古籍、搜书、刊书、护书、校书、藏书嘉惠后人。然而,藏书楼虽众多,但随着时代的推移,这些曾名噪一时的藏书楼,不是在子孙手中流散,便是抵不过烽火的震荡,毁于兵乱,兵祸乃藏书之一厄,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期,浙江各地相继沦陷,藏书事业遭受灭顶之灾,私家藏书几毁损殆尽,以至一蹶不振,后随着各县图书馆相继建成,私家藏书业也更加趋于衰落,能够保存下来的极少,除了一个纸上的名字,已无迹可寻。李清照言:“然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乃理之常。”这也仿佛成了古今藏书家无法逃避的宿命。
  海宁曾如珠玉般璀璨的私家藏书楼,现独存衍芬草堂。


16楼2018-07-13 02:26
回复
      衍芬草堂主人蒋光焴生于1825年。这幢大宅为其祖父蒋开基所建,开基性喜聚书、至光焴收罗尤勤,祖孙三代、共得图书珍籍数十万卷,藏于“衍芬草堂”,与同宗兄蒋光煦之“别下斋”齐名。
      相关知识:蒋光焴享年67岁,一生为收藏、呵护这数十万卷图籍,耗尽了心血。最为世人称道的是清咸丰七年(1857),太平军兵临江南之际,他撇舍家产,把60多箱橱藏书迁移海盐澉浦的西涧草堂,不久,又携书辗转至武昌,在江汉一带流徙了六七年,于同治三年(1864)把这批藏书一册无损地运回硖石。光焴卒后,子孙又珍护其藏书,在抗战中几经迁移,最终得藏于上海中国银行保险库。
      衍芬草堂藏书于解放后捐献国家,其数量之多,名列全国前茅。古籍珍本如宋刻小字本《晋书》、宋刻《律·附音义》、宋拓《忠义堂颜帖》等,都早已影印。


    17楼2018-07-13 02:26
    回复
      2025-05-15 09:24:10
      广告


      18楼2018-07-13 02: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