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4日09:49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想要推进“文化中国”建设,就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投入更多关注。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当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融合,和科技发展联系紧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可以说,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中国”的重要内容。一个民族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就是民族文化的底蕴深厚与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当代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割裂现象,传承与弘扬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全球经济、文化交融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盲目追求西方文化,鄙弃民族文化的现象。这表现在:一是民族文化消失速度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根据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还有各民族剧种近380种,而到了2013年,则仅剩下286种。
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存在偏差。当前,有一些人对我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于传统文化。这就使得广大群众的文化敬畏感逐渐丧失,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集体退步,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感日益减弱。
三是传统文化没有与当代文化有机结合。一直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明确界定范围,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解释不够清晰,对何为“优秀”传统文化,何为“糟粕”文化也没有明确界定。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解读不够,使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出现割裂现象。
传承手段较为单一。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实施的传统文化“包办传承”。而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的意愿不强,参与文化传承的渠道也不够通畅,文化传承成了政府的自娱自乐、自拉自唱,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二是政府传承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引起公众兴趣,也不能形成有效对接,使得传播效率受到影响。同时,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片面地将文化传承当成一种宣传方式,将人民群众当成被动接受和训导对象,这也使得传播受到影响。三是缺乏现代传播手段。当前的传播手段还主要在纸媒,网络上应用较少,这也从侧面抑制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承与弘扬的方式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在政府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想要传承弘扬不是单一部门能做的,需要文化、工商、宗教、新闻和建设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而当前,我国各有关部门仍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现象,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二是法律法规不太健全。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性规定不够全面,制度刚性不够,保障工作也不够有力,监管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原标题: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传承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想要推进“文化中国”建设,就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投入更多关注。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综合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当代社会的传统文化和政治、经济相互融合,和科技发展联系紧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可以说,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中国”的重要内容。一个民族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就是民族文化的底蕴深厚与否,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当代中国文化之间存在割裂现象,传承与弘扬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全球经济、文化交融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对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特别是在一些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盲目追求西方文化,鄙弃民族文化的现象。这表现在:一是民族文化消失速度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给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压力。根据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还有各民族剧种近380种,而到了2013年,则仅剩下286种。
二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存在偏差。当前,有一些人对我国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归结于传统文化。这就使得广大群众的文化敬畏感逐渐丧失,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集体退步,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感日益减弱。
三是传统文化没有与当代文化有机结合。一直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没有明确界定范围,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解释不够清晰,对何为“优秀”传统文化,何为“糟粕”文化也没有明确界定。同时,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解读不够,使得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出现割裂现象。
传承手段较为单一。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社会参与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实施的传统文化“包办传承”。而社会各界参与文化传承的意愿不强,参与文化传承的渠道也不够通畅,文化传承成了政府的自娱自乐、自拉自唱,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二是政府传承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引起公众兴趣,也不能形成有效对接,使得传播效率受到影响。同时,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片面地将文化传承当成一种宣传方式,将人民群众当成被动接受和训导对象,这也使得传播受到影响。三是缺乏现代传播手段。当前的传播手段还主要在纸媒,网络上应用较少,这也从侧面抑制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传承与弘扬的方式需进一步完善。一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在政府方面,优秀传统文化想要传承弘扬不是单一部门能做的,需要文化、工商、宗教、新闻和建设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而当前,我国各有关部门仍存在一定的条块分割现象,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二是法律法规不太健全。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性规定不够全面,制度刚性不够,保障工作也不够有力,监管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