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民诗人】
明亡后,许多诗人坚持民族气节,成为遗民诗人,留下不少爱国诗篇。
李 确(1591—1672):人称蜃园先生。平湖人,祟帧时举人。明亡后隐居平汹龙湫山,以教书自给,82岁贫病饿死。有《九山游草》等诗集(九山指雅山、苦竹山、汤山、观山、龙湫山、晕顶山、高山、益山、独山,在平湖、海盐境内)。诗大多写九山纪游及哀悼为明殉节火众多还与同乡宋尔恒等人组织忘机吟社。其《祷旱篇》反映当时掇早民贫现实。今人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评其诗“多感怆,令人不忍卒读”。
谈 迁(1593—1657):海宁人,明诸生,终生未仕,家道贫困。明亡后致力编史,六易其稿,成《国榷》五卷。两年后书稿被窃。五十多岁发愤重写。经过四年努力,终又成书。诗作甚多,有《枣林诗集》。其诗忧生念乱,长于咏史怀古,多哀怨之音,如《新城帅府行》、《河上行》、《旗鼓行》等均是。
陈 确(1604—1677):海宁人,明诸生,与黄宗羲同从师刘宗周。明亡后,刘绝食而亡,陈、黄皆隐居不仕,专事著作。其哲学具有反传统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有《遗诗》一卷,诗风古朴流畅,寄托深远。《哀江南》写南明史事;《硖山》写海宁周宗彝兄弟抗清事;《荒年诗》、《盐州篇》》等写嘉禾人民苦难。“荒年不伯伯来年,典尽衣资卖尽田。去岁债期今岁满,新冬租课旧冬捐。家家砻米仍无米,色色沽钱不值钱。翻道荒年容易过,荒年已过更堪怜。”立意新颖,沉痛哀伤。
彭孙贻(1615一1673):海盐人,明拔贡,入清不仕。与其弟孙通同工诗词。孙贻工画、诗,著作丰富,有《茗斋集》等。曾与同乡吴善昌建瞻社,时称“武原二仲”。其父因抗清死难赣州,他千里求尸回乡归葬。诗作如《寄如皋冒辟疆》、《虔台寒食怨》等写亡国哀痛,诗风沉郁。诸体皆擅长,当为明末清初一大家。其弟更以词名。
殳丹生:嘉善人,明诸生,有《贯斋遗集》。明亡后隐居往来吴越间,垂老落魄,贫病而亡。其诗名播江、浙。妻、子、女二门能诗,家庭之内更唱迭和。曾加入萍水吟社。诗各体皆擅,尤其是长篇歌行体,多写当时时事。《吴江观倪文正公赠徐忠襄公诗画......》写嘉兴人民抗清事。
周 :嘉兴梅里人,布衣,有《采山堂诗》集。
王 :嘉兴梅里人,布衣,有《春槐集》、《秋槐集》。周、王及同乡朱彝尊、沈进、范路、钟渊映、李良年、缪泳及海宁朱一是等以诗会友。他们生计贫因,却以诗闻名四方,形成梅里诗派。其诗多反映清初现实及个人贫困失意。《清诗纪事初编》评:“ 诗格老成,实过朱彝尊,彝尊但华好耳。读 诗字字沉着,凄人魏大中与左光心脾。求之同时,异曲同工者,唯一吴嘉纪,足以匹敌之。”其《输粟》愤怒抗议清兵掠夺嘉兴百姓:“东南民力尽,何以任驱驰?”王溯也是梅里诗派中重要诗人。
吕留良(1629—1683):字用晦,号晚村,桐乡祟德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明亡时年17,曾散万金结客,欲抗清。顺治十八年曾被逼就试为诸生,后隐居不仕。死后因曾静案而被剖棺戮尸,阖门受诛。精研理学,也工诗,有J6晚村先生文集》八卷及《东庄诗存》七卷。诗多故国之思;诗风深沉古朴,深情苦语,令人感饱。《乱后过嘉兴》写嘉兴屠城后的惨象,《田家女》写农民苦难,都是佳作。其佳句如“甲申以以后山河尽,留得江南几句诗”、“十年游侠干金尽,九世仇雠一剑知”等,警新苍劲。
魏允楠:嘉善人,明荫生,入清不仕,有《维父集》。其祖魏大中(1575—1625)万历进士,曾与魏忠贤阉党斗争,被逮下狱,与左光斗等同时被害于狱中。其父魏学 (约1606—1625),也在文学上有造诣。
岳昌源:嘉兴人,后迁居菱湖,有《经野堂诗删》。岳昌源系岳飞之后。岳飞之孙岳珂居嘉兴金陀坊,著《金陀粹编》等,后一直居嘉。昌源性爱山水,一发于诗,常扁舟束书,与渔人芦子相狎,啸咏终日;又通医。诗风流畅潇洒,直如其诗句“身如天马逸,心共野鸥闲”。
女诗人柳是、黄援介:柳是本姓杨,名爱,后改名,字如是,人称河东君。嘉兴人。为明末金陵名妓,后嫁钱谦益为妄。能诗、词、文,有《河上草》、《河东君集》等。柳于明亡后与抗清志士来往,说服钱耀翟与郑成功接应攻清。
黄援介与姐援贞均有诗名,嘉兴人。明亡后家被劫,流落吴越间。有《湖上草》等集。其中《和梅村鸳湖四章》、《湖上秋日》、《采菱》等诗,清新沉郁,别有风味。
遗民诗人尚有:
嘉兴项圣谟、巢盛鸣、何汝霖、李明涝、姚瀚姚 兄弟、徐白、吴源逵、蒋之翘等;
海宁查继佐,被目为“海宁二修”的陆嘉淑、朱一修等;
桐乡张履祥、孙爽等;
嘉善李标、李光尧、崔金友等;
平湖胡三荣,海盐马世荣等,均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