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若琉璃一世安吧 关注:57贴子:4,172
  • 11回复贴,共1

(红雪冬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雪冬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5-13 22:33回复
    【我越来越不了解钲了,他被他带回来的那个丫头迷住了。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我都不喜欢那个丫头,这是一种本能的,疏离厌恶。】
    绿波,本宫是不是逼他太紧了?
    【我还记得,阿钲皱着眉走出景仁正殿的模样。我以为,每个人都可以这样过来,我以为我们只是走了殊途,但始终能够同归。】
    【“陛下驾到――”】
    【稍愣一下,转身仍是一副温婉而不知愁的模样。】
    臣妾见过陛下,陛下长乐。
    @朱由洵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13 22:41
    回复
      (我几乎已习惯了日日宿在鸣鸾殿中,萧和在今日提醒我,该去景仁宫了——我最该应予体面的妃子,已被冷落多日。)
      (于是皇攆的车轴压上明宫青灰石砖的甬道,宫娥打帘,露出里间确确实实的样子。)
      :起吧。
      (她早已先一步摆出了帝妃的仪态,便伸手握她小臂,令她从礼仪规矩里解脱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14 13:24
      回复
        【有时候,宁愿他不来,也乐得清闲。这种感觉怎么形容呢?并不是像诗里说的,秋日里就用不到绢扇――元嘉皇贵妃不会这样小气。】
        【而是,我太习惯他的存在,我知道他必然会在,才不太在乎。】
        您要是早一刻来便好了,您是没看到方才阿钲的眼神,不过就是提了一下要为他选个闺秀主持家事,倒像是臣妾要害他一样。
        【给他许多许多的信任。】
        要是您在,您肯定会站在臣妾这边的。
        @朱由洵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5-14 18:38
        回复
          (入门上位,闻言而笑,眼中神光聚集着,眉鬓微扬,露出一种难得的愉悦神色。)
          (臂微抬,意她来。)
          :皇甫钲可与你大哥不同,什么都听你的。
          (自龙潜起,皇甫一门,长子幼为伴读,长女娶为嫡妃,家事自然分明。)
          :打小自在惯了,京城可不就是拘着他的鸟笼子?还又年轻,少不得腻烦他人安排。
          (她挨坐下,眼看她神色不好,口中话又吞下,再开口,已然变作宽慰。)
          :你也不必心焦,你二弟待有了功业,自然明白你的苦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5-15 11:16
          回复
            【没有的,哥哥才不是什么都听我。但提起功名,更加觉得阿钲过分任性。】
            他?怕是连功名都不想要,若不是皇甫这个姓还拘着他,也不知道就寻哪个山林当他的逍遥道人去了。
            【听他果然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又笑。】
            他上回就说要科举,也不知道怎么就哄得父亲让他逃了上次。哪有这么快就重来。
            @朱由洵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5-15 12:48
            回复
              (与她,到底是少年夫妻,只相较如今宫嫔,自然不同。)
              (眼皮一低,思忖之间便已然想了替她宽心之法。)
              :如今审言不在了,皇甫家左右该是你二弟撑起门楣。
              (久处至高位,说话间已然不自觉添了七分的无可置喙的帝王之仪,只因与她一处,才稍克制,音色揉了几分温缓。)
              :审言为我大明囹圄沙场,于情于理皇甫一门该得朕嘉封,便令你二弟入朝为官,历练历练,也好少令你忧心。
              (朝她去看,嘴边噙出一点笑纹。)
              :如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5-16 08:24
              回复
                【他不提,本也无妨。我原以为,时间是治愈一切的良方。但他这样提起了,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哥哥对我说的那句,他回不来了。】
                【我望着朱由洵,我不知道,这是补偿,还是知遇。阿钲不会喜欢这样得来的官职,但皇甫家很需要。】
                【我不算是个好姐姐,或者也并不是一个好妻子――我,是朱由洵的妃妾,和谁都一样。】
                朝堂上的事情,自然是听陛下做主。臣妾替阿钲谢过陛下。
                【阿钲真的会感激朱由洵吗?我实在说不准。但他是天子,说一不二的,我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正想着要怎样岔开话题。】
                【“陛下顺心,娘娘如意,如意――”】
                【廊前的鹦鹉叫起来了,声音清亮。】
                也不知道阿炯那弄来这只鹦鹉,倒像真的通人性似的。
                @朱由洵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5-16 09:06
                回复
                  (鹦鹉嘹亮的吉祥话将这桩事轻松的岔开了,本就不愿多谈皇甫审言,自然随她一道儿,将眼风一递,送出去。)
                  :慈炯这孩子,年岁最小,倒也最聪慧。
                  (一些前事,刻意忘了。仿佛这小儿子当真便是靖鸿亲生,便有了得天独厚的宠爱。)
                  :容儿与迟迟素来令你省心,如今慈炯出宫开府,这皮猴儿一走,景仁宫总算安静许多。
                  (这倒又很像从前在靖邸中和她聊起孩子的模样了。)
                  :民间也总是幺儿受爹娘疼爱的多,今日朕也偏心一回。
                  (脸一侧,这话就是对着随侍来的萧和说的。)
                  :吴王出宫建邸,赐玉如意一柄,嘉封和泽。
                  :令他在宫外也不可贪玩,荒误课业,朕要重惩。
                  (一停,片刻,又补一句。)
                  :每旬入宫,先往乾清宫去,朕要考问他课业文章。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5-16 17:30
                  回复
                    【是真的很偏心,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朱由洵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当年还有个景王来和他争抢。何况阿炯只是养在我的名下,皇甫家是不肯全力支持的。】
                    【也好,有阿炯出头,哥哥的孩子自然更安全些。】
                    【玩笑一样接过话来。】
                    陛下看重他,告诉他一声,他若是不好好念书,本宫是不会帮忙说情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5-16 18:32
                    收起回复
                      (萧和在身后恭恭敬敬的连声应下,而我知道,大明宫最不缺的,便是见风使舵的人。)
                      (给慈炯以嘉赏,爱重她的子女,便是给知还,亦或皇甫家的体面。)
                      :今日朕留下用膳。
                      (道出决定,景仁宫上下便忙碌起来,后话暂且不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5-16 2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