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赛吧 关注:3,589贴子:7,071
  • 1回复贴,共1

对女乒的建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感觉我国女队员的反手普遍是强调旋转,速度明显比日本队慢,这是被动挨打的一个主要原因。要知道,反胶不是只能起弧圈球,一样可以弹击的,这点女队太弱了,如果反手相持时也有弹击的话,速度上来了,日本队就更难对抗我们了。另外女队接发球几乎看不到拧拉(王浩是不是很郁闷),而国外女队员已经普遍使用这一技术。既然强调旋转,那接发球环节怎么就不会用呢?想想看樊振东如果没有拧拉恐怕连国家队都进不去。女队反手这两项明显的漏洞或者弱项为什么没人重视呢!丁宁接发球就是搓球,劈都不敢用,输给香港队接发球不好就是根本原因。刘诗雯朱雨玲还好一点。希望引起大家重视。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5-06 08:21回复
    日本的平野那个拧的技术其实并不成熟,刘诗雯第三局6:10追到8:10的那二个发球,平野全是拧拉接,第一个拉高被打死,第二个打网出界。女子手腕力量不比男子,这种技术女子应用如何还是要看实战效果
    伊藤和平野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区别在于伊藤年纪小输得少,畏惧心理少,对刘诗雯很明显,在底线1/3球台位置,无论正反手,无论来球方向速度,一概加力打,拍子触球的声音是很清脆的啪啪声,打的位置是球的上升期,这时球正好在伊藤身前约10-20CM,估计日本练的就是这个位置。而刘诗雯毕竟大10岁,无论如何快不过她,偏偏刘诗雯也是近台型,不可能跟丁宁一样远程弧圈,没有太好的处置办法,所以输就输在对伊藤研究不够
    反之对平野,研究的就很透,不论丁宁和刘诗雯,给球位置尽量在底线1/4球台位置,甚至1/5,越近底线,击球位置越靠后,在与身体平行甚至接近后肩位置,平野必须先向后侧身,这个位置估计出了平时训练位置,所以击球成功率直线下降。刘诗雯主要是胜在这里,丁宁另外加了弧圈的旋转,赢得比刘诗雯还要无惊无险。同时估计输得次数太多了,第二局至少4个反手球,按理能打到,或者换伊藤来打完全没问题的情况,偏偏平野不是下网就是打飞。心理崩溃了。
    日本二个小丫头这种快速的机器人打法,对反应速度要求极高,而反应速度是跟年龄成反比的,说不定也就这二年的风光了,年纪一大反应一慢,除非学石川改路子,基本没前途。再说研究人是咱中国人的特长,就跟平野一样,把伊藤也研究透了,一样全灭
    石川完全不同,明显是来中国混过的,技术全面没大漏洞,善于动脑,是“人”在打球不是机器在打球,水平不如她的。绝对不要想赢,但是悲剧就在这里,石川确实学到了咱们的精髓,但问题是你有那么些陪练吗,你怎么才能练到跟中国球员一样的水平,怎么长年保持这种水平。所以对小朱,实力不济,全场没有机会,要命的是石川就不是搏的球员,她只会合理打球,不会搏


    IP属地:江苏2楼2018-05-06 19: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