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学吧 关注:1,509贴子:21,879

【无为楼文章】薜荔《水泊杂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为薜荔。
暂根据作者要求,以链接方式转载。可点击进入无为楼观看。


1楼2018-05-03 22:44回复
    2楼2018-05-03 22:44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03 23:30
      收起回复
        水泊杂想
        原创 2018-05-01 密雨斜侵薜荔墙 无为楼


        IP属地:山东4楼2018-05-04 11:35
        回复
          1、姑妄言之。我对演义的喜爱来自于史料剪裁再创造的同人化过程。比如曹孟德三勘吉平,历史上是怎样,陈寿范晔他们的态度是怎样,平话如何改,嘉靖本毛本又如何写。但是水浒,我是把它当原创看的。尽管我知道它也有大量蓝本,对“原版”如何却不是很关心。水浒自身的才气可以忽略一些背景。仅就人物刻画而言,演义是在木头上雕花,而水浒是匠人吹出一朵玻璃花,捏合由我。


          IP属地:山东5楼2018-05-04 11:35
          回复
            2、“历史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相,历史的魅力在于没有真相。”罗就是这么做的。当然,演义加入了许多那个年代的价值观和恶趣味。它是被留在旧风尘中的故事。而水浒,可能是更符合假作真时真亦假的一部。你知道并没有神聚蓼儿洼每个棋子都容立庙的事。他们早已被遗忘,是作者念念不忘。


            IP属地:山东6楼2018-05-04 11:36
            回复
              3、人物刻画,悲惨与可怜是两回事。以水浒而言,市井小民才无助,作者是不肯让那等好汉流于“what a pity”的。林冲逆境爆发,杨志收住了跳崖的脚,武二尚存自首之念,史进不肯出卖少华山宁可毁家却也不肯就此落草,都是有所执的。比下来见机最快且适应性强的是鲁达,金科玉律于我有何加。


              IP属地:山东7楼2018-05-04 11:36
              回复
                4、水浒讲的是好汉不吃眼前亏。熬刑固然硬气,如史进般两百棍打不出一声,唐牛儿白胜等亦不肯出卖。但更好的是避免挨打。林冲宋江等使尽银子。李逵被罗真人收拾,尚知胡吹大气哄人善待。此外,本书对杖打后果之惨毒,表现深刻。武松某种意义上有点不识厉害。


                IP属地:山东8楼2018-05-04 11:37
                回复
                  5、水浒给那几个重要人物安排的结局,都是蛮精当的。燕青cos了一把范蠡,卢俊义要做忠臣,宋江不仅自己做忠臣还拉着李逵下水,吴用厌世,武松遁世,柴进避世。最妙的是林冲,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刎颈踏潮来。
                  央水则是另一种拍法。宋江们对“圣主如天万户春”的祈盼直接宣告破产。鲁智深公孙胜不参加南征,李俊诈中风说“自古就没有好死的将军”,燕青弃了君王敕,未被烧掉的忠义堂满目尘灰。最后道君一声“准奏”哀音到如今。


                  IP属地:山东9楼2018-05-04 11:37
                  回复
                    6、水浒称呼宋徽宗赵佶,约定俗成是道君皇帝,叙述以“天子”代之。各人口中亦有“官家”“陛下”等说法。然而在末七回平方腊部分,“上皇”一词频繁出现。梦游梁山泊,行文48次作“上皇”。这是文本反复修改的结果,却给人一种东京梦华、武林旧事皆不复的苍凉。
                    梁山走李师师的门路,起初是想着“枕头上关节最快”,冀上达天听。但李师师后来的帮助已经超出了拿钱办事或者青眼相加:“凡人正直者,必然为神也。”这个意思可以在左传中找到痕迹:“‘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而宋江被鸩杀时,是宣和六年首夏初旬。


                    IP属地:山东10楼2018-05-04 11:38
                    回复
                      7、央水倒数第二集,宿太尉站在东京城外迎接所剩无几的梁山军,并问是谁擒得贼首。宋江愕然起身,“武松单臂擒方腊,在江南已是广为流传,岂能有假?”原来童贯冒功。而在高俅面前护着梁山人的张招讨已被陷害。悲凉之雾人皆呼吸而领会之,然宋江要做忠臣。
                      演到最后一集,梁山人风流云散,宋江非常怀疑地问:“难道,是我宋江错了?”我们知道央水的基调就是反诏安,但由他自己揭开真相还是惨。陈桥驿逼死小卒演得可恨,明告“铁牛,这可是御赐的毒酒啊”演得可悯。


                      IP属地:山东11楼2018-05-04 11:38
                      回复
                        8、央水可以看作是原著的一部同人,大量人物刻画是夺胎换骨的。林冲最明显。吴用也比书中那位有心。诏安后是他领着三阮跪在天王墓前告辞,并且关上了忠义堂的门,最后抱着三个骨灰罐回梁山自缢而死,象征性色彩极浓。比较可惜的是杨志的结局改动,比书里那位庸人化了。这是指导思想造成的。
                        60年代的《大闹天宫》猴子战胜了天庭回花果山去了,80年代的《金猴降妖》又把他压到了五行山下。山东版水浒由人物单元剧组成,拍到大聚义为止。央水则让宋江自疑诏安是个错误。对比起来看有深意。


                        IP属地:山东12楼2018-05-04 11:39
                        回复
                          9、杭州有个地名叫宋江村。其实与那位草寇无关,是松江音讹。但联系起水浒与此地千丝万缕的关系,倒错得有意思:“又每临风月,对山林,触景咨嗟,稍露不平之感,亦人人窃伺之矣。无何以贿败,刺配江州……而宋常若无栖之鸟,于是择燕青、戴宗、林冲、张顺等,投戈易服,潜揽西湖,窃叹曰……”雁过留痕。


                          IP属地:山东13楼2018-05-04 11:39
                          回复
                            10、就林六回而言,教头是一个很识相的人。善于趋利避害,也宜墙脚也宜盆。而这与他的自取其祸并不矛盾。他擅长与正常人打交道,高陆薛董这种行邪僻的,只好解腕尖刀说话。后来一推晁盖二扶宋江,俱为梁山大局。林冲是想扬名立万的。相面谓“虎头燕颔,班超封万里之侯”。为国平辽破腊,不失归正。
                            林冲的缺憾在水浒中是个特例。落草为寇无数,人人妻小团圆,偏他不得。因为总要有一个人,把最惨怛无力的一面揭给读者看的。这正是逼上梁山的合理性所在。天理昭昭不可诬,但天道未必就恢复原状。更多时候,被陷害者已经死于大火中了,呼喊无人听见。


                            IP属地:山东14楼2018-05-04 11:40
                            回复
                              11、原著没有林娘子之名,戏曲通常叫她张贞娘,一作真娘。这如同定谥,隐含了人们的某种期待。但戏曲中就未必死了,李代桃僵终得团圆的设定也很多。换言之,林娘子之死并非林冲形象完成的必要条件,只是作者认为这么写好罢了。
                              “林冲见说了,潸然泪下,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这整一段白描凄美动人。山神庙前风雪助厮杀,蓼儿洼里独占鱼塘,泼天大罪都犯了,却放不下情到深处一点牵连。央水林冲托杨志带书回东京,从心理上说是很还原的。当然施不会这么写。而野猪林等作品干脆在火烧草料场时就明言娘子之死,长痛不如短痛。


                              IP属地:山东15楼2018-05-04 11: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