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吧 关注:16,845贴子:570,056

回复:【三皇五帝】历史与神话中的始祖记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帝一般都是古代帝王的形象


IP属地:江苏16楼2018-05-03 15:58
回复
    可以看到,所谓三皇,都是上古时期带有神话传说性质的人物,他们可能代表着某一部落的首领或者是整个氏族,在某些方面作出了伟大的功绩(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发明了构木为巢的有巢氏),以至于先民们将这些远古的记忆一代代的流传了下来。


    IP属地:江苏17楼2018-05-03 15:58
    回复
      乱了没有,如果还没乱,咱们接着说“五帝”。比较主流的说法有:
      1.黄帝、颛顼、帝喾(读库)、尧、舜 《史记·五帝本纪》等
      2.太昊(伏羲)、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礼记·月令》
      3.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尚书正义》
      4.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有虞氏(舜) 《礼记·正义》(你没数错,这里认为这六位都合五帝星,因此有六位五帝)
      5.白帝、青帝、黑帝、赤帝、黄帝 《史记·封禅书》


      IP属地:江苏18楼2018-05-03 15:58
      回复
        这里面有几位老面孔,太昊伏羲和炎帝神农既然已经占有三皇的名额了,按说就不应该在五帝系统里出现了。黄帝前面介绍过,黄帝娶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青阳),另一个叫昌意,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了高阳,也就是颛顼。黄帝死后,颛顼继承了帝位。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继位,也就是帝喾。帝喾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挚,另一个叫放勋。帝喾死后挚继位,称为帝挚,帝挚继位后干的不好(一说是很快就死了),让位给弟弟放勋,也就是帝尧。


        IP属地:江苏19楼2018-05-03 15:59
        回复

          南宋马麟所画帝尧像(还是忽略服饰吧)


          IP属地:江苏20楼2018-05-03 15:59
          回复
            帝尧在位期间发了大洪水,大臣们推荐鲧(读滚,颛顼的儿子。为了平衡禹和舜的辈分问题,也有说是颛顼的五世孙的)去治水,尧本来认为鲧不合适,但是大臣们建议试用一下。结果鲧治水九年都没有效果。尧帝老了,让大臣们推荐继承人,大家推荐尧的儿子丹朱。尧认为丹朱不合适,还有人推荐共工,尧也认为不合适。后来尧建议从隐居的人里推荐,大臣们推荐了舜。


            IP属地:江苏21楼2018-05-03 15:59
            回复
              舜名叫重华(据说是因为每个眼睛有两个瞳孔,所谓目生重瞳),他的父亲叫瞽叟(读古叟),是颛顼的后代,早已成为平民。
              舜的母亲死后,瞽叟又娶了个媳妇,生个孩子叫象。瞽叟喜欢象和舜的后妈,这一家人总想害死舜,但是舜对待他们一直很恭顺。尧为了考验舜,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
              瞽叟和象几次想办法要害死舜,都没能成功,即使这样,舜还是依然恭敬的对待他们,于是尧让舜试着治理国家。舜巡视四方,任用贤良,流放了作乱的“四凶”,无论是处理政务还是赏罚祭祀都做的井井有条。
              尧死后把帝位禅让给舜,舜还想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但是臣民都拥戴舜。舜继位后,杀了治水不力的鲧,任用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终于取得了成功。后来舜在巡视南方的时候,死在了苍梧之野。


              IP属地:江苏22楼2018-05-03 16:00
              回复
                还剩一下一个少昊,有好几种说法,一是少昊就是黄帝的儿子玄嚣,二是少昊就是帝挚,三是少昊是黄帝爸爸。总之,五帝这一系统基本上都是黄帝一家子。


                IP属地:江苏23楼2018-05-03 16:00
                回复

                  黄帝主要世系图(只体现了和五帝系统相关的)


                  IP属地:江苏24楼2018-05-03 16:00
                  回复
                    《史记》的第一篇就是《五帝本纪》,司马迁认为由于五帝的年代过于久远,以至于流传下来的记载都不清晰。他经过实地走访考察,又结合《春秋》、《国语》等书籍的记载,选择较为可信的材料编写成了《五帝本纪》,这就是五帝的第一种说法。


                    IP属地:江苏25楼2018-05-03 16:00
                    回复


                      IP属地:江苏26楼2018-05-03 16:00
                      回复
                        前面讲过古人喜好三五之说,还喜欢找其中的对应关系。比如郑玄认为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战国时期,阴阳家研究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且和五方、五色等去对应,后来连五帝也对应上了。怎么对呢?黄帝对应土(黄色对应土,还说黄帝时期土里长大蚯蚓),少昊对应金(因为《山海经》记载少昊是白帝,白色对应金,少昊还是金天氏),炎帝对应火(这个好理解),太昊(老在东方活动,东方属木)对应木,颛顼对应水,于是就有了第二种说法。


                        IP属地:江苏27楼2018-05-03 16:00
                        回复
                          战国末期有一位阴阳家叫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学说,他认为每个朝代对应五行中的一个德性,不光对应,朝代的更迭还遵循五行相克关系,比如黄帝对应土德,舜帝也对应土德(可能认为五帝都是一个德),大禹对应木德。之后成汤对应金德,土克金,所以商汤取代了夏禹。周文王是火德,火克金。
                          后来秦朝接受了这个说法,认为自己是水德,取水克火。
                          到了汉代,刘邦没啥文化,糊里糊涂的认为自己也是水德,后来的方士和儒生们开始研究究天人感应,谶纬之说盛行,姿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到汉武帝时期发现了这个bug,于是又改成了土德,取土克水。


                          IP属地:江苏28楼2018-05-03 16:01
                          回复
                            到了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经过深入系统的研究,认为应该用五行相生来推演朝代更迭,把原来那套系统全部推翻。
                            周是木德,秦是闰位,揭过去不算,汉是火德,取木生火,而且和刘邦赤帝之子斩白蛇的传说也能对应上。因为刘姓是尧帝的后代,尧也得是火德,并以此为根据来排五帝。黄帝肯定得是土德,颛顼是金德,帝喾是水德,尧成了木德,对不上了,而且和第二种说法也不一致。


                            IP属地:江苏29楼2018-05-03 16:01
                            回复
                              没关系,这点问题难不倒大神棍刘歆,他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一个少昊,这样黄帝还是土,接着是少昊的金,颛顼变成水,帝喾变成木,尧帝变成火了,与第二种说法也不矛盾。后面接着排,舜是土德,禹是金德,成汤是水德,周武王是木德,全对上了。等等,加了一个少昊,五行是都对上了,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现在五帝变成六位了。没关系,再来个乾坤大挪移。三皇除了伏羲和神农两个固定名额,另一个不是不好确定吗?让黄帝上去,占一个三皇的名额,其他的什么燧人啊、女娲啊、祝融共工这些大神委屈一下,就别参与了。这样都顺下来,伏羲(太昊)木德为天皇,神农(炎帝)火德为地皇,黄帝土德为人皇,都对上啦,剩下的五位少昊、颛顼、帝喾、尧、舜是五帝,完美(由于刘氏父子这套系统非常完美,后来的东汉就改成火德了,而且后面的王朝大多接受了五行相生推演的规则)!所以现在包括民间信仰的体系在内,都认为三皇是指伏羲、神农和黄帝,对应天地人三才。不信您去三皇庙里看看。


                              IP属地:江苏30楼2018-05-03 1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