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报考了吉林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的硕士,初试成绩是英语70、政治71、中国史通史228,总分369分。在所有报考吉林大学中国史专业的同学中排名第13,复试我的总分是273分,排名第1,最后成功被吉大录取。
我的考研经历可以用一句概括“就是在逆袭道路上一路狂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的母校是兰州大学,听起来起来还不错,是个985。但是我本科学的是法律,而且是去年毕业,毕业以后我还在唐山的中国二十二冶公司做过一个月的法务工作。也就是说我决定考研是在17年的7月,8月份辞职开始准备。我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总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决定考研成败的是暑假,我掐指一算,完了。暑假过去了,但是我没有慌,横竖是一刀,辞职都辞了也不能回去上班了,就一条道走到黑吧。这里得说下,我觉得整个考研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尤其是后期快要考试的时候,这算我准备时间上的逆袭。还有一个是初试之后我的排名是第13,其实是不在计划招生范围内的,但我的复试成绩排名第1,拉回了总分数,最终得以考进吉大又一逆袭。
下面我和大家细说下我的复习方法,分三个部分院校选择、初试和复试。
一、院校选择
首先是院校选择,比如我为什考吉大,不就是因为吉大久负盛名,学术氛围浓厚,导师德高望重吗?不存在的,我考吉大就因为离家近,理由很充分(虽然我复试的时候说的是前面那个理由)。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不要犹豫,我相信作为成年人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梦想是北大、北师大这样可以实现自己学术抱负的名校,有的人像我一样就是想考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学校。总之要选择你自己最想考的学校,不要走别人给你的路,要走自己的路。我前面说过考研最重要的心态,只有选择你最喜欢的,你才不会被与日俱增的压力、失落、挫败感击垮,才能自信的坚持到最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希望大家都能敢于去正视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实现它。
二、初试
接下来是初试,初试共分为三个科目,政治、英语、专业课中国史通史,我逐个说下我的复习方法。
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我在单词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8份开始准备考试,自然没有时间循序渐进去背单词,我选择的是强行背。从8月到10月我的英语只背了单词,早上7点开始到12点一直背1500词,一边写一边背,背了两个月写了10个本子的单词。10月份开始刷阅读理解,每天背单词的时间压缩到2个小时。进入12月份开始模拟考试每隔一天模拟一次英语考试,掐准时间,正好三个小时。我觉得我背单词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单词障碍小了很多。关于英语作文,小作文的模板都有,也很好背。大作文的就比较长,不好背。
然后是政治,我开始准备以前学姐还有我去年考上的同学都建议我说政治可以往后放,10月以后准备就行,半信半疑我确实10月份才开始开始准备,开始后才知道确实是真的。而且我建议11月以后准备,我11月开始准备,本来打算听一下知识点精讲精练的视频,后来时间不够就直接刷了1000题、四套题、八套题,我这个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毕竟文科生出身不听一遍基础知识问题也不大的。
然后是专业课,专业课我的计划是看一遍吉大指定的教材,后期背了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往年吉大的专业课是世界史和中国史一起考,今年直到10月填报考信息的时候我才知道世界史不考了,我并没有因为看了世界史不考而沮丧,因为我还没有看到世界史并且中国史还没看完,这个时候我慌了,因为跨专业根本不知道考什么、怎么复习,所以我找到了静静老师,买了一套学术素养提高课,买了3套模拟题,不得不说这个课和这两套题作用巨大,老师给压了一些名词解释,其中有一个名词解释叫女营。考试的时候考了,研友纷纷表示看了这个名词解释头皮发麻,老师能压中这种词还确实很厉害的,还压中了其他不少题,在这里我要对博仁表示感谢。
三、复试
最后是复试,因为初试成绩不是很高所以为了更有把握,复试我报名了复试班,在上这个课以前,我都不知道我的学术水平相当于历史文盲。上课老师让列举几个史学家我列举了三个,分别是陈恒、陈演课、和顾哲刚,大家是不是都没听说过,其实应该是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后来想想都后背发凉,如果复试的时候我就说这几个史学家的名字就够一票否决了。复试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这里我不说太多,毕竟离大家还很远。
我想说一下信息和心态的重要性。信息是21世纪最有价值的东西,在考研复试中亦是如此,收集信息重要,辨别信息更重要。比如说我吉大一个学长一个学姐直接告诉我,放弃抢救准备调剂吧,吉大最后录取只看初试排名,说的我直接心灰意冷。因为我在计划外,但是我不甘心还想尝试一下。后来我对比了一下吉大文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的最后拟录取名单,发现和他们说的并不一样,复试逆袭的比比皆是。但他们也不是胡说,因为这两个虽然也学历史,但他们俩都是吉大东北亚研究院的,而东北亚研究院确实初试排名和拟录取名单上的排名没有变化。所以要学会辨别信息,即使消息源不会主动骗你,但总会出现偏差。
然后是心态,复试大家都会紧张,但一定要保持微笑。比如我复试的时候进屋忘了关门了,老师让我英语自我介绍,背到一半,另一位老师怒气冲冲的去把门关上了,当时我就大脑一片空白,但我缓了缓还是流畅的背完了自我介绍,最后我的复试分数还是最高。所以当大家复试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不要慌,请继续你的表演,瑕不掩瑜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清代诗人赵翼有几句诗是“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熊鱼自笑贪甚,既要工诗又怕穷”既然选择了诗,就要放弃其他,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丢弃犹豫和观望,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去追求你的梦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胜利终将属于你。谢谢大家!

我的考研经历可以用一句概括“就是在逆袭道路上一路狂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的母校是兰州大学,听起来起来还不错,是个985。但是我本科学的是法律,而且是去年毕业,毕业以后我还在唐山的中国二十二冶公司做过一个月的法务工作。也就是说我决定考研是在17年的7月,8月份辞职开始准备。我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总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决定考研成败的是暑假,我掐指一算,完了。暑假过去了,但是我没有慌,横竖是一刀,辞职都辞了也不能回去上班了,就一条道走到黑吧。这里得说下,我觉得整个考研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心态,尤其是后期快要考试的时候,这算我准备时间上的逆袭。还有一个是初试之后我的排名是第13,其实是不在计划招生范围内的,但我的复试成绩排名第1,拉回了总分数,最终得以考进吉大又一逆袭。
下面我和大家细说下我的复习方法,分三个部分院校选择、初试和复试。
一、院校选择
首先是院校选择,比如我为什考吉大,不就是因为吉大久负盛名,学术氛围浓厚,导师德高望重吗?不存在的,我考吉大就因为离家近,理由很充分(虽然我复试的时候说的是前面那个理由)。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不要犹豫,我相信作为成年人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梦想是北大、北师大这样可以实现自己学术抱负的名校,有的人像我一样就是想考一个离家近一点的学校。总之要选择你自己最想考的学校,不要走别人给你的路,要走自己的路。我前面说过考研最重要的心态,只有选择你最喜欢的,你才不会被与日俱增的压力、失落、挫败感击垮,才能自信的坚持到最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希望大家都能敢于去正视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实现它。
二、初试
接下来是初试,初试共分为三个科目,政治、英语、专业课中国史通史,我逐个说下我的复习方法。
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我在单词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8份开始准备考试,自然没有时间循序渐进去背单词,我选择的是强行背。从8月到10月我的英语只背了单词,早上7点开始到12点一直背1500词,一边写一边背,背了两个月写了10个本子的单词。10月份开始刷阅读理解,每天背单词的时间压缩到2个小时。进入12月份开始模拟考试每隔一天模拟一次英语考试,掐准时间,正好三个小时。我觉得我背单词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单词障碍小了很多。关于英语作文,小作文的模板都有,也很好背。大作文的就比较长,不好背。
然后是政治,我开始准备以前学姐还有我去年考上的同学都建议我说政治可以往后放,10月以后准备就行,半信半疑我确实10月份才开始开始准备,开始后才知道确实是真的。而且我建议11月以后准备,我11月开始准备,本来打算听一下知识点精讲精练的视频,后来时间不够就直接刷了1000题、四套题、八套题,我这个方法可以节省时间,毕竟文科生出身不听一遍基础知识问题也不大的。
然后是专业课,专业课我的计划是看一遍吉大指定的教材,后期背了名词解释和论述题。往年吉大的专业课是世界史和中国史一起考,今年直到10月填报考信息的时候我才知道世界史不考了,我并没有因为看了世界史不考而沮丧,因为我还没有看到世界史并且中国史还没看完,这个时候我慌了,因为跨专业根本不知道考什么、怎么复习,所以我找到了静静老师,买了一套学术素养提高课,买了3套模拟题,不得不说这个课和这两套题作用巨大,老师给压了一些名词解释,其中有一个名词解释叫女营。考试的时候考了,研友纷纷表示看了这个名词解释头皮发麻,老师能压中这种词还确实很厉害的,还压中了其他不少题,在这里我要对博仁表示感谢。
三、复试
最后是复试,因为初试成绩不是很高所以为了更有把握,复试我报名了复试班,在上这个课以前,我都不知道我的学术水平相当于历史文盲。上课老师让列举几个史学家我列举了三个,分别是陈恒、陈演课、和顾哲刚,大家是不是都没听说过,其实应该是陈垣、陈寅恪、顾颉刚。后来想想都后背发凉,如果复试的时候我就说这几个史学家的名字就够一票否决了。复试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这里我不说太多,毕竟离大家还很远。
我想说一下信息和心态的重要性。信息是21世纪最有价值的东西,在考研复试中亦是如此,收集信息重要,辨别信息更重要。比如说我吉大一个学长一个学姐直接告诉我,放弃抢救准备调剂吧,吉大最后录取只看初试排名,说的我直接心灰意冷。因为我在计划外,但是我不甘心还想尝试一下。后来我对比了一下吉大文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的最后拟录取名单,发现和他们说的并不一样,复试逆袭的比比皆是。但他们也不是胡说,因为这两个虽然也学历史,但他们俩都是吉大东北亚研究院的,而东北亚研究院确实初试排名和拟录取名单上的排名没有变化。所以要学会辨别信息,即使消息源不会主动骗你,但总会出现偏差。
然后是心态,复试大家都会紧张,但一定要保持微笑。比如我复试的时候进屋忘了关门了,老师让我英语自我介绍,背到一半,另一位老师怒气冲冲的去把门关上了,当时我就大脑一片空白,但我缓了缓还是流畅的背完了自我介绍,最后我的复试分数还是最高。所以当大家复试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不要慌,请继续你的表演,瑕不掩瑜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清代诗人赵翼有几句诗是“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熊鱼自笑贪甚,既要工诗又怕穷”既然选择了诗,就要放弃其他,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丢弃犹豫和观望,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去追求你的梦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胜利终将属于你。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