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温暖湿润,是甘肃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朴实、文化积淀深厚,是永昌县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就是素有“丝路明星镇”美称的永昌县朱王堡镇。在这片丰饶美丽的土地上,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教苑明珠——永昌县第三中学。
道路曲折 成就卓著
永昌三中的历史发展沿革,可上溯到1958年秋,距离现在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她风风雨雨,几经沧桑,曾三易校址,三改校名。
永昌三中重点承担着占全县近五分之一人口的朱王堡、水源两镇的高中教育教学任务和朱王堡镇初中教育教学任务。学校现有教学班39个,初中23个,高中16个;学生2048人,住宿生1398人;在岗教职工137人,现有中高级教师52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81人,初、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100%和80%。
永昌三中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校园环境,现建有3600平方米教工住宅楼、4700平方米的教学楼、5678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及餐厅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门及前校墙。学校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装备了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自筹资金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基本实现了办公现代化。
在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永昌三中历任领导及教职员工励精图治,用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年来学校荣获金昌市先进学校、文明单位标兵、绿色学校、以德治校示范学校、团市委五四红旗团委以及永昌县十佳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乐育英才先进集体、校园三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最值得永昌三中师生自豪的是,学校曾培养出的优秀学子——李灿,现已成为国际催化理事会副主席、中科院院士。
求实创新 走出低谷
2006年3月,新一任永昌三中领导班子面对近年来学校发展缓慢、教学质量下滑的情况,在反复考察论证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办学思路。
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为本,发展为本,以质立校,以师强校,科研兴校。
办学目标:老百姓心中的名校。
办学策略:稳保初中,发展高中。
办学理念:关注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校发展。
之后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永昌三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大胆创新,严格管理,使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全面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校的教学质量已呈上升趋势,2007年初中会考成绩较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高考取得了两名考生考入重点大学和十名升入普本的好成绩。有人戏称:“三中的高中生生源质量差,是已被‘筛子’和‘箩儿’过滤以后的,每年只要能考两名普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学生公寓及餐厅已竣工,于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永昌三中又用校长四处“化缘”的60万元购置了公寓餐厅的内部设施。同时,重建了东北校墙,重新安装了新型茶水锅炉一台,修建了300平方米的单身职工宿舍,硬化了公寓餐厅周边区域和西马路,校园内安装路灯19个,种植草坪2000多平方米。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校园网站,已顺利建成开通,只要在“百度”中输入“永昌三中”字样,学校网站立刻展现你的面前。省市县领导莅临学校视察工作、中科院院士李灿回访母校、学校重大活动等内容,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展示着永昌三中的快速发展。目前学校正在积极争取综合实验楼的立项修建,争创市级农村寄宿制示范学校。“学校能有今天大好的发展局面,与市县领导的关心指导、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永昌三中校长张永喜满含深情地对记者说。
道路曲折 成就卓著
永昌三中的历史发展沿革,可上溯到1958年秋,距离现在已经有近50年的历史。她风风雨雨,几经沧桑,曾三易校址,三改校名。
永昌三中重点承担着占全县近五分之一人口的朱王堡、水源两镇的高中教育教学任务和朱王堡镇初中教育教学任务。学校现有教学班39个,初中23个,高中16个;学生2048人,住宿生1398人;在岗教职工137人,现有中高级教师52人,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81人,初、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100%和80%。
永昌三中占地面积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校园环境,现建有3600平方米教工住宅楼、4700平方米的教学楼、5678平方米的学生公寓及餐厅和富有现代气息的大门及前校墙。学校利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装备了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自筹资金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基本实现了办公现代化。
在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永昌三中历任领导及教职员工励精图治,用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年来学校荣获金昌市先进学校、文明单位标兵、绿色学校、以德治校示范学校、团市委五四红旗团委以及永昌县十佳文明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乐育英才先进集体、校园三化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最值得永昌三中师生自豪的是,学校曾培养出的优秀学子——李灿,现已成为国际催化理事会副主席、中科院院士。
求实创新 走出低谷
2006年3月,新一任永昌三中领导班子面对近年来学校发展缓慢、教学质量下滑的情况,在反复考察论证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办学思路。
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为本,发展为本,以质立校,以师强校,科研兴校。
办学目标:老百姓心中的名校。
办学策略:稳保初中,发展高中。
办学理念:关注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校发展。
之后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永昌三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立足实际,放眼长远,大胆创新,严格管理,使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全面步入了科学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学校的教学质量已呈上升趋势,2007年初中会考成绩较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高考取得了两名考生考入重点大学和十名升入普本的好成绩。有人戏称:“三中的高中生生源质量差,是已被‘筛子’和‘箩儿’过滤以后的,每年只要能考两名普本,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学生公寓及餐厅已竣工,于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永昌三中又用校长四处“化缘”的60万元购置了公寓餐厅的内部设施。同时,重建了东北校墙,重新安装了新型茶水锅炉一台,修建了300平方米的单身职工宿舍,硬化了公寓餐厅周边区域和西马路,校园内安装路灯19个,种植草坪2000多平方米。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校园网站,已顺利建成开通,只要在“百度”中输入“永昌三中”字样,学校网站立刻展现你的面前。省市县领导莅临学校视察工作、中科院院士李灿回访母校、学校重大活动等内容,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种形式展示着永昌三中的快速发展。目前学校正在积极争取综合实验楼的立项修建,争创市级农村寄宿制示范学校。“学校能有今天大好的发展局面,与市县领导的关心指导、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永昌三中校长张永喜满含深情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