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也关注过这问题。个人观点如下:
参考《诸葛亮集》里的内容,谈到赵云和邓芝一在赤崖,一在赤崖北,仅缘崖相闻。如下解释比较合理:1、赵云邓芝总兵力多于对方,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兵多于贼”。但是由于仅缘崖相闻,做不到互相支援。2、打不过也很正常,因为《诸葛亮集》还提到赵云此时在屯田,军队战斗力不可能强。
同时也有几点解释不了的内容:1、诸葛亮派赵云作疑军出征,屯田是有问题的,并且按照原文来看,诸葛亮似乎提前早就知道赵云在屯田。2、在那个地区,也找不出来一块像样的屯田的地盘,最多一两个小镇的地盘。
谈到“皆多于贼”的原文来自于《汉晋春秋》,该段注解同时拿出了又一个出师表,但是该文弥漫着失败悲观情绪,可靠性比较差:如果诸葛亮都这么悲观,那全蜀岂不是投降派都大面积冒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