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在一篇文章中有过这样的表述 儒家的那种好像是自由 其实是一种不自由的意志 他好像也在那里干事 儒家是要干事的 但是 他干的那件事情并不见得是他所喜欢干的 因为他是没有选择的 他从小一生下来 就教育他要报答 首先要报答父母 然后光宗耀祖 报答国家 你是中国人 你生在中国 你没有任何选择 当然没有选择也是一种 选择 我只好把他当做我的选择 我是中国人 我原意做中国人 我下一辈子还要做中国人 很多人都这样讲 其实你是没有选择 你这是讲漂亮话 你下一辈子也不由你选择 你下一辈子是个什么人 你不晓得 这都是你讲了好听的 其实你没有选择 能够选择的是你做的事情可以选择 我想做一件什么事 比如说我想当一个爱国者 但我也可以不当 你能不能够不当 你如果不能选择不当爱国者 你只能当 那这也不是你的选择 如果 你像古希腊的这些人 可以选择当爱国者 也可以当不爱国者 他到另外的城邦里去呀 他爱另外一个国啦 我们中国这么大呀 很难 想爱另外一个国 我可以到美国去当美国人 要被人们所鄙视的 你回到故里 别个都会骂你 你这么好的才学 为什么不为国家服务呢? 你要为外国人服务 你就是不爱国 你没有选择
邓晓芒总是认为 好像有某种符合理性的制度 大家都同意了 才是自由的 在他的观念中 目的就是那套秩序 他根本不在乎学问的意义 他也不算哲人 对反思的兴趣不大 所以他所思考的并不是形而上学式的追问 自由是什么 他思考的是如何规定自由 所以他在文中说 真正的自由是能坚持下来的自由 靠什么坚持下来? 考理性 靠逻辑 才能坚持下来 你如果没有理性 光凭感性 感性是随时可变的 你今天觉得快乐 明天你觉得不快乐 你今天觉得新鲜 明天觉得玩腻了 你找个对象过几天又后悔了 你当初是自由选择的 后来是不自由了 后悔了 所以说这个自由 不是你想搞什么 就搞什么 不是讲你任意 任性实际上导致的不是自由 恰恰是不自由 你受到了你欲望的束缚
看吧 这就是邓晓芒的自由 一方面他说 没有选择 就是不自由 所以要给你选择 但是选择又不能是感性的 他会变 要那种永远不变的理性的选择 不变的选择? 神奇吗? 然后再从另一条路上堵住你 说 你认为你自己的选择 是自由的吗? 不 那不是自由 那是你的欲望 欲望是束缚你导致你不自由的原因 邓晓芒没有察觉到 他在自由的迷宫中 失去了思考能力 他太专注与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比如 在观念之中 认为 西方的社会制度中 认为 人要有自由的选择 才算自由 注意 这里他思考的是西方通俗政治观 而后面他没有发现自己开始反对自己了 他首先否定的是感性 也就是说 不符合某些原则的感性抉择是不允许的 他自己否定了人的选择 如果人只能如此的选择 那他的选择呢? 是不是和他开始的观念有些不符合呢? 这里他又从西方庸俗的政治观念中 走到了 儒家的客观规律那里 只不过他使用的词是理性这样的时髦西化名词 契约精神 仿佛并不是沟通和理解而是一种宣誓 至死不渝的宣誓 而且这宣誓为了符合理性有势在必行不许选择 否则你就被感性束缚了 不自由
自由并非是一个人能否选择 这样的通俗化的政治观念 如果自由那么简单的话 又何必浪费哲人的时间去思考呢 ? 比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 大法官的传说那一章中 大法官就说 人民并不爱自由 他们不需要那东西 他们主动交出了自由 真正爱自由的只有那几个人 难道大法官说的就一点道理没有吗? 就像朋友问我你今天打算吃什么我买给你 我有时的回复是 你怎么这么烦人呢? 你买什么我吃什么 显然这种被要求的选择对我来说有一种不自由感 我并不需要自由 我更期待一种突然地惊奇 原来今天我吃这个东西 人不只喜欢选择 也有喜欢惊喜和轻松的 喜欢被他人搭理好事物 自由不是感性欲望吗? 注意意志力也会翻译为 欲意 欲求能力 欲望 或许邓晓芒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欲望 总之没有欲望 我们干嘛要选择呢? 这里和前面差不多 有时候那种选择是多余的 恰恰是我对错无欲望 我不想被强加选择 注意这里的结构 我不想 这句就是一个选择 我不想选择 就是我选择了不选择 我可以将我的自由交付出去 我不想要自由 当邓晓芒展开这种平面式的思考和论述时 他就只能在这个怪圈中瞎逛了
我们从他文章中的爱国入手 就像前几天我的文章中所说 认识是极端的认识 对自由这个概念 也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哪怕再抽象也好 至少 你要先理解大概的一个观念 这就需要经历一个极端 就像亚当被逐出乐园 当他被驱逐之后 失去了乐园的幸福之后 他才会意识到 曾经的幸福 以及对回归乐园的渴望 自由 恰恰是从 对不自由感开始的 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被束缚 自己的不自由 邓晓芒说被感性欲望束缚 也是个体要意识到他自己被束缚了 感到不自由 那才是不自由呢 你凭空在那里说 你这是不自由的 你被感性欲望束缚了 这不是有病吗? 当我意识到不自由时 我才对自由这个概念 有了一个最初步的观念 这个不自由感 是我与大众观念之间 产生了某种不协调感 比如该国的大众文化 与我个体的审美习惯极度的不协调 这就让人产生了某种疏离感 他对爱国这种观念 也会持一种抵触的态度 他无法爱国 因为他与该国的人 无法相处 处处碰壁 经常发生冲突 于是乎 就像邓晓芒所说 他到另外的城邦里去呀 他爱另外一个国啦 是呀 他选择她所喜爱的国 如同网上的人说 你不喜欢 可以出国呀 难道他就真的可以选择出他所喜欢的吗? 当你没有深处其中时 你所接触的 都是一些观念性的东西 你所喜爱的 不过是观念上的喜爱 与具体的亲身体会不同 当然 也可能会找到令自己满意的 这说不准 但我们这里要继续思辨下去 你依然发现与这里的人很难相处 生活很痛苦 彼此伤害 然后寻找下一个居住地 我们在自由的选择之中 体验到的 却是彼此伤害 痛苦 和不自由 在反思之中 我们突然意识到了 邓晓芒为什么要说 或者说 大众为什么要说 到另外的城邦里去呀 爱另外一个国啦 为什么呢?显然 思想总是有他自身思考的基础 而这个基础是未被反思的 我们在选择时开始自然地遵照了他 可是 在事情经过之后 再回来 就会发现 这个基础的思想 有问题 有太多的细节我们没有把握住 此时我们有了一个成长 虽然很痛苦 那就是我们发现了早先的思想是不自由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感到不自由的人是不自由的 只能说 我感觉到我以前的思想是不自由的 其实我们当初是自由的选择了离开祖国 ) 我不爱国 凭什么要我走呢? 你们为什么不走 显然这里有太多的思想 作为一种思考的基础存在 他从未被反思过 而这些苦难的经历 导致了我们反思他 这片土地属于一个国家吗? 人属于国家吗?历史属于一个国家吗?到底什么是国家呢? 在苦难的经历之中 我们反思到了 我们思想之中的基础 本身就是不自由的 我们没有怀疑的认为 这篇土地就是该国的 而我不爱这个国家 我就需要离开他 去我爱的国家 可是凭什么呢? 为什么是我走 而不是你们呢? 我只是不爱这个国家 我哪里不爱他呢? 显然 是我与一种文化传统的 不相容 我并不反感这篇土地 我甚至爱这片土地 那么我不承认这片土地是这个国家 我反感的是这些文化 我不走 要走你们走 思想从某些定式中 松散了 另一个视角突然地照进了思想之中 我感到 我比以前自由了 我是在痛苦的经历中得到的反思 于是 我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我要和那些人做输死的较量 凭什么要我走 而不是你们呢? 你们祖祖辈辈在那里 难道我不是吗? 难道祖祖辈辈 遵从的某些原则 就一定要遵从吗? 凭什么 ? 一个人仿佛是豁然开朗了 哪怕他不知道 接下来等待的他的是更可怕的黑暗
那个令人讨厌的家伙回来了 看样子更是恬不知耻了 现在看他的深情好像理所当然的样子 是呀 他有了一种自由的思想 他蔑视那些固化的民众 在人们眼中他是那么的无耻 但是在他的眼中自己是多么的理所当然 我就应该住在这里 我不爱国 但是我就应该住在这里 开始会爆发很多的冲突 一个人对那么多的人 一个人就真的拥有真理吗 ? 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少数人掌握真理吗? 那就先接受大众拳头的检验吧 这里没有选择 你不爱国 出处与我们为敌 这不是宽容可以解决的 你让我们恶心 你的存在 就是对我们的伤害 你的存在就是一个罪过 对你 一个不爱国的人 我们不需要任何的怜悯 大众又让他有何选择呢? 当然 有一个 这在邓晓芒的眼中是不算选择的 因为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改正自己的错误 投入大众习俗中来 爱自己的国家 在冲突中 他发现了 自己寡不敌众 不可能胜利 甚至自己还活着 就是一种幸运 他屈服了 他想众人认错 是自己的不对 我错了 我以前不懂事 我要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爱国 我同着大家的面高喊 我错了 我要爱国 在经受了皮肉之苦后 他突然意识到了 以前的自己有多傻 干嘛要说自己不爱国呢? 我说爱国 又如何呢? 到底我爱不爱你们谁知道呢? 那些傻了吧唧的 人 怎么可能知道我想什么呢? 他又意识到早先的自己 在思想上是多么的不自由 这份自由要经历多少的苦难呢?他换回的不过是 思想的自由 因为他每天都要表演自己的爱国 他更自由吗? 他深深的了解去任何地方 你都要遭受皮肉之苦 都要违心的说自己爱国 可是违心又如何呢? 先前我是多么的愚蠢 人要诚实? 这是多么傻的一句话呀 显然他的思想 要自由的多了 他不再因为自己不爱国就去他国 也不再幻想他国的美好 也不会认为诚实是美德 诚实只是一种让脸蛋碍拳头的东西 其实在这种摩擦的过程中 个体反而会融入群体之中 虽然有些地方是违心的 但是他没有表现出来 他知道一种虚伪的掩饰 在冲突之中他也理解了为什么大众非要如此 这种理解反倒让他没这么虚伪了 有很多事情是真诚的去做 那是来自于在摩擦之中的理解 但是很多事 还是无法认同 于是乎 就有了虚伪 当然非常不认同的就有了一种消极的抵抗 我没有和你们对抗的势力 我不敢产生任何的冲突 但是我可以不努力 在痛苦之中 我终于意识到了 努力并非是单纯的道德观念 我为什么要努力呢? 为了他们那可笑的东西 去努力吗? 消极 负面能量 在他的意识中 成为了一种 保证自己生活 的正能量 他在苦难的挣扎之中 意识到了 某些固有的思想松动了 他的思想更自由了 先前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 在苦难的反思之中 他对那些观念 有了更深入 更细致的理解 当然表演的失误 消极出现的问题 也会导致大众惩罚 当然 他在这种消极之中 也会遭到消极的朋友 甚至在消极的朋友的交往中 恨这个国家 或者变成爱这个国家 至少 他总是在苦难之中有所成长 思想越来越深邃 越来越自由 当然还不见得达到多么高深的思想
邓晓芒没有理解自由就是文化的创造 当我们不认同某种大众观念 不爱国时 其实没有意识到 这个国 恰恰也是一种自由的创造 我们没有认识到 思想要在生活的苦难之中磨炼 而自由的观念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邓晓芒关注的理性的秩序 恰恰是 在这种苦难的生活中 慢慢达成的彼此认同 他也会变 也会要求不变 也会有拳头伺候脸蛋 甚至会将反对者杀死 我理解邓晓芒的内在诉求是一种深情的期盼 期盼中国有一套至少在邓晓芒心中所期盼的西方式的自由民主社会秩序 但是邓晓芒的描述太平面化了 西方也不是从古希腊直接进入到了现代 他也经历了屠杀 战争 沦陷 奴役 十字军东征 几次世界大战 这其中每一次苦难的反思 都会让思想更进一步的自由 没有那自由的思想 也不会创造那种邓晓芒心中伟大的理想国 这就是我为什么讨厌思考夹杂着某种现实目的 邓晓芒就是一个案例 他的意图太过强烈 导致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那里平地 转圈圈
邓晓芒总是认为 好像有某种符合理性的制度 大家都同意了 才是自由的 在他的观念中 目的就是那套秩序 他根本不在乎学问的意义 他也不算哲人 对反思的兴趣不大 所以他所思考的并不是形而上学式的追问 自由是什么 他思考的是如何规定自由 所以他在文中说 真正的自由是能坚持下来的自由 靠什么坚持下来? 考理性 靠逻辑 才能坚持下来 你如果没有理性 光凭感性 感性是随时可变的 你今天觉得快乐 明天你觉得不快乐 你今天觉得新鲜 明天觉得玩腻了 你找个对象过几天又后悔了 你当初是自由选择的 后来是不自由了 后悔了 所以说这个自由 不是你想搞什么 就搞什么 不是讲你任意 任性实际上导致的不是自由 恰恰是不自由 你受到了你欲望的束缚
看吧 这就是邓晓芒的自由 一方面他说 没有选择 就是不自由 所以要给你选择 但是选择又不能是感性的 他会变 要那种永远不变的理性的选择 不变的选择? 神奇吗? 然后再从另一条路上堵住你 说 你认为你自己的选择 是自由的吗? 不 那不是自由 那是你的欲望 欲望是束缚你导致你不自由的原因 邓晓芒没有察觉到 他在自由的迷宫中 失去了思考能力 他太专注与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比如 在观念之中 认为 西方的社会制度中 认为 人要有自由的选择 才算自由 注意 这里他思考的是西方通俗政治观 而后面他没有发现自己开始反对自己了 他首先否定的是感性 也就是说 不符合某些原则的感性抉择是不允许的 他自己否定了人的选择 如果人只能如此的选择 那他的选择呢? 是不是和他开始的观念有些不符合呢? 这里他又从西方庸俗的政治观念中 走到了 儒家的客观规律那里 只不过他使用的词是理性这样的时髦西化名词 契约精神 仿佛并不是沟通和理解而是一种宣誓 至死不渝的宣誓 而且这宣誓为了符合理性有势在必行不许选择 否则你就被感性束缚了 不自由
自由并非是一个人能否选择 这样的通俗化的政治观念 如果自由那么简单的话 又何必浪费哲人的时间去思考呢 ? 比如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 大法官的传说那一章中 大法官就说 人民并不爱自由 他们不需要那东西 他们主动交出了自由 真正爱自由的只有那几个人 难道大法官说的就一点道理没有吗? 就像朋友问我你今天打算吃什么我买给你 我有时的回复是 你怎么这么烦人呢? 你买什么我吃什么 显然这种被要求的选择对我来说有一种不自由感 我并不需要自由 我更期待一种突然地惊奇 原来今天我吃这个东西 人不只喜欢选择 也有喜欢惊喜和轻松的 喜欢被他人搭理好事物 自由不是感性欲望吗? 注意意志力也会翻译为 欲意 欲求能力 欲望 或许邓晓芒要的是一种理性的欲望 总之没有欲望 我们干嘛要选择呢? 这里和前面差不多 有时候那种选择是多余的 恰恰是我对错无欲望 我不想被强加选择 注意这里的结构 我不想 这句就是一个选择 我不想选择 就是我选择了不选择 我可以将我的自由交付出去 我不想要自由 当邓晓芒展开这种平面式的思考和论述时 他就只能在这个怪圈中瞎逛了
我们从他文章中的爱国入手 就像前几天我的文章中所说 认识是极端的认识 对自由这个概念 也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哪怕再抽象也好 至少 你要先理解大概的一个观念 这就需要经历一个极端 就像亚当被逐出乐园 当他被驱逐之后 失去了乐园的幸福之后 他才会意识到 曾经的幸福 以及对回归乐园的渴望 自由 恰恰是从 对不自由感开始的 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被束缚 自己的不自由 邓晓芒说被感性欲望束缚 也是个体要意识到他自己被束缚了 感到不自由 那才是不自由呢 你凭空在那里说 你这是不自由的 你被感性欲望束缚了 这不是有病吗? 当我意识到不自由时 我才对自由这个概念 有了一个最初步的观念 这个不自由感 是我与大众观念之间 产生了某种不协调感 比如该国的大众文化 与我个体的审美习惯极度的不协调 这就让人产生了某种疏离感 他对爱国这种观念 也会持一种抵触的态度 他无法爱国 因为他与该国的人 无法相处 处处碰壁 经常发生冲突 于是乎 就像邓晓芒所说 他到另外的城邦里去呀 他爱另外一个国啦 是呀 他选择她所喜爱的国 如同网上的人说 你不喜欢 可以出国呀 难道他就真的可以选择出他所喜欢的吗? 当你没有深处其中时 你所接触的 都是一些观念性的东西 你所喜爱的 不过是观念上的喜爱 与具体的亲身体会不同 当然 也可能会找到令自己满意的 这说不准 但我们这里要继续思辨下去 你依然发现与这里的人很难相处 生活很痛苦 彼此伤害 然后寻找下一个居住地 我们在自由的选择之中 体验到的 却是彼此伤害 痛苦 和不自由 在反思之中 我们突然意识到了 邓晓芒为什么要说 或者说 大众为什么要说 到另外的城邦里去呀 爱另外一个国啦 为什么呢?显然 思想总是有他自身思考的基础 而这个基础是未被反思的 我们在选择时开始自然地遵照了他 可是 在事情经过之后 再回来 就会发现 这个基础的思想 有问题 有太多的细节我们没有把握住 此时我们有了一个成长 虽然很痛苦 那就是我们发现了早先的思想是不自由的 (当然我们不能说没有感到不自由的人是不自由的 只能说 我感觉到我以前的思想是不自由的 其实我们当初是自由的选择了离开祖国 ) 我不爱国 凭什么要我走呢? 你们为什么不走 显然这里有太多的思想 作为一种思考的基础存在 他从未被反思过 而这些苦难的经历 导致了我们反思他 这片土地属于一个国家吗? 人属于国家吗?历史属于一个国家吗?到底什么是国家呢? 在苦难的经历之中 我们反思到了 我们思想之中的基础 本身就是不自由的 我们没有怀疑的认为 这篇土地就是该国的 而我不爱这个国家 我就需要离开他 去我爱的国家 可是凭什么呢? 为什么是我走 而不是你们呢? 我只是不爱这个国家 我哪里不爱他呢? 显然 是我与一种文化传统的 不相容 我并不反感这篇土地 我甚至爱这片土地 那么我不承认这片土地是这个国家 我反感的是这些文化 我不走 要走你们走 思想从某些定式中 松散了 另一个视角突然地照进了思想之中 我感到 我比以前自由了 我是在痛苦的经历中得到的反思 于是 我踏上了归国的旅途 我要和那些人做输死的较量 凭什么要我走 而不是你们呢? 你们祖祖辈辈在那里 难道我不是吗? 难道祖祖辈辈 遵从的某些原则 就一定要遵从吗? 凭什么 ? 一个人仿佛是豁然开朗了 哪怕他不知道 接下来等待的他的是更可怕的黑暗
那个令人讨厌的家伙回来了 看样子更是恬不知耻了 现在看他的深情好像理所当然的样子 是呀 他有了一种自由的思想 他蔑视那些固化的民众 在人们眼中他是那么的无耻 但是在他的眼中自己是多么的理所当然 我就应该住在这里 我不爱国 但是我就应该住在这里 开始会爆发很多的冲突 一个人对那么多的人 一个人就真的拥有真理吗 ? 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少数人掌握真理吗? 那就先接受大众拳头的检验吧 这里没有选择 你不爱国 出处与我们为敌 这不是宽容可以解决的 你让我们恶心 你的存在 就是对我们的伤害 你的存在就是一个罪过 对你 一个不爱国的人 我们不需要任何的怜悯 大众又让他有何选择呢? 当然 有一个 这在邓晓芒的眼中是不算选择的 因为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改正自己的错误 投入大众习俗中来 爱自己的国家 在冲突中 他发现了 自己寡不敌众 不可能胜利 甚至自己还活着 就是一种幸运 他屈服了 他想众人认错 是自己的不对 我错了 我以前不懂事 我要改正自己的错误 我爱国 我同着大家的面高喊 我错了 我要爱国 在经受了皮肉之苦后 他突然意识到了 以前的自己有多傻 干嘛要说自己不爱国呢? 我说爱国 又如何呢? 到底我爱不爱你们谁知道呢? 那些傻了吧唧的 人 怎么可能知道我想什么呢? 他又意识到早先的自己 在思想上是多么的不自由 这份自由要经历多少的苦难呢?他换回的不过是 思想的自由 因为他每天都要表演自己的爱国 他更自由吗? 他深深的了解去任何地方 你都要遭受皮肉之苦 都要违心的说自己爱国 可是违心又如何呢? 先前我是多么的愚蠢 人要诚实? 这是多么傻的一句话呀 显然他的思想 要自由的多了 他不再因为自己不爱国就去他国 也不再幻想他国的美好 也不会认为诚实是美德 诚实只是一种让脸蛋碍拳头的东西 其实在这种摩擦的过程中 个体反而会融入群体之中 虽然有些地方是违心的 但是他没有表现出来 他知道一种虚伪的掩饰 在冲突之中他也理解了为什么大众非要如此 这种理解反倒让他没这么虚伪了 有很多事情是真诚的去做 那是来自于在摩擦之中的理解 但是很多事 还是无法认同 于是乎 就有了虚伪 当然非常不认同的就有了一种消极的抵抗 我没有和你们对抗的势力 我不敢产生任何的冲突 但是我可以不努力 在痛苦之中 我终于意识到了 努力并非是单纯的道德观念 我为什么要努力呢? 为了他们那可笑的东西 去努力吗? 消极 负面能量 在他的意识中 成为了一种 保证自己生活 的正能量 他在苦难的挣扎之中 意识到了 某些固有的思想松动了 他的思想更自由了 先前认为理所当然的观念 在苦难的反思之中 他对那些观念 有了更深入 更细致的理解 当然表演的失误 消极出现的问题 也会导致大众惩罚 当然 他在这种消极之中 也会遭到消极的朋友 甚至在消极的朋友的交往中 恨这个国家 或者变成爱这个国家 至少 他总是在苦难之中有所成长 思想越来越深邃 越来越自由 当然还不见得达到多么高深的思想
邓晓芒没有理解自由就是文化的创造 当我们不认同某种大众观念 不爱国时 其实没有意识到 这个国 恰恰也是一种自由的创造 我们没有认识到 思想要在生活的苦难之中磨炼 而自由的观念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邓晓芒关注的理性的秩序 恰恰是 在这种苦难的生活中 慢慢达成的彼此认同 他也会变 也会要求不变 也会有拳头伺候脸蛋 甚至会将反对者杀死 我理解邓晓芒的内在诉求是一种深情的期盼 期盼中国有一套至少在邓晓芒心中所期盼的西方式的自由民主社会秩序 但是邓晓芒的描述太平面化了 西方也不是从古希腊直接进入到了现代 他也经历了屠杀 战争 沦陷 奴役 十字军东征 几次世界大战 这其中每一次苦难的反思 都会让思想更进一步的自由 没有那自由的思想 也不会创造那种邓晓芒心中伟大的理想国 这就是我为什么讨厌思考夹杂着某种现实目的 邓晓芒就是一个案例 他的意图太过强烈 导致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在那里平地 转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