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安府 立秋
夏未尽,秋未起,韩冯冢上生双梓,亭亭交如盖。
花未尽,子未红,十里长亭折杨柳,青青送谁去。
秋凉风起,弯弯的山道上,郁树葱葱,一头毛驴“嗒嗒”地踏着蹄子,无人驱使地由远及近,黑色的团影渐渐清晰。这是一头典型的关中驴,高大的体型,除了腹部和鼻眼处都是黑色的被毛,它拉着一辆板车,上面盖着厚厚的茅草,也不晓得这头驴的主人是谁,居然放任它独自走这山路,不怕哪个过路的起了歹心连车带驴全给顺走了,它也不像迷了路和主人失散了,全然不见着急,悠哉悠哉地甩着尾巴。
行到日头偏西,前边可以看见一块界碑竖在路边,年代久远的石碑已经有些破旧了,碑底生了青苔杂草,上面的朱字倒是清晰,刻着长安二字。
安静一路的驴子忽然哞哞叫了起来。
板车上的茅草居然动了动,一只手突然从草堆里伸出来,肤色很白,却不干净,手指修长,指甲却参差不齐,满手茧子,骨骼分明看上去很有力量。
一声长长的哈欠从草堆里传出来,杂乱的茅草呼啦被踢开,一个瘦削的少年坐起来,他伸了个懒腰,搔搔头,抓了根干草咬在嘴里,回过头,这是张颇俊俏的脸,星目剑眉,神采飞扬,还带着少年人的稚气。
他看见界碑,笑得眼睛都眯了,“到长安啦?”
车上还有篮果子,他摸了个梨,撑着板站起来,虽然还年少,身长已经八尺有余,和成年男子无异。他摸摸毛驴的背脊,“黑子,辛苦啦,请你吃个梨。”
黑驴哞哞叫了几声,低着脑袋安然接受了,哼哧哼哧地啃着。
这少年姓白,名展堂,是个初入江湖的小贼,轻功了得,出自一个叫葵花派的地方,这门派江湖上少有人知,门规甚严,个个都是一顶一的高手,人人皆会一种叫葵花点穴手的功夫,只是粗浅不同。白展堂自幼跟着他娘拜在门下,除了他一个师妹,年纪是最小的。这门里可没什么尊老爱幼那一套,尊的是强者为王,打他入门第一天到他离开那一天,没哪天不挨打的。他娘在门派里呆得少,对他管教也严苛,有时候虽然心疼他,却也只摸摸他的头,叫他学好武功,把打他的将来十倍还回去。
两年前,他娘犯了事,被刑部抓了,据说手脚筋都被挑了,门里派了人去,一个都没回来,他被打得更狠了。过了一年多,他对那地方也没什么留恋的,就逃了。他想,说不定在江湖上走着走着,还能把他娘救出来。
白展堂本来是和他一个叫姬无命的兄弟一块的,前些日子,他俩路过冀州,偷了东西让人发现,一个朝南一个往北,走散了。他本想去找他,偶然见个富户,胖头胖脑,带着好些保 镖仆役,称他奉老爷。他心一动,趁着夜色随手摸了他车上一个包裹。
这包裹稀松平常,可一打开,他傻眼了,里面整整五千两银票。他抱着包裹,心道:干脆,带着这些银票,找个葵花派找不到的地儿过日子得了。不过这念头也就一闪而过,马上被抛到脑后,安隅一地,哪有江湖逍遥自在。
他翻了翻包裹,除了五千两银票,还有两个精致的盒子,一大一小。他打开那个大的,里面竟是一把约莫一尺来长的玉剑,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温润通透,触手微凉,青白的玉上夹杂着大片的黄花色土沁,他也看不出这到底是玉本身的皮料子颜色,还是真的土沁,要是后者,那这个就值老钱了。他打开那个小的,愣了,是颗骰子,方形的白色象牙六面镂空,刻着繁复的花纹,象牙里镶了一粒红豆,镂空的六面皆红。
这是,玲珑骰。
玲珑骰,是入珍宝局的凭证。珍宝局,三年一回的赌局,胜者会被封为赌神。
这个局子白展堂老早就听说过了,他也是个爱赌的,看见这骰子哪能不心动。里面还有封信,是写个奉老爷的,请他本人或者他派人去参加珍宝局,还说了些规矩,今年的赌局是在长安,为期六天,比双陆。
双陆,是自南北朝流行的搏戏,两人一局,各棋子十五枚,两颗骰子,两人轮流扔,骰子几点棋子就走几步,谁先把棋子都走出棋盘谁就赢。
白展堂可乐疯了,双陆他从小玩到大,葵花派门规甚严,一年出不了几回门,没别的好玩的,就只有搏戏了。在葵花派的时候,这玩意他认第二,没人认第一。还比他厉害得就是北长老了,那老帮菜白展堂压根不把他算人,所以自己是第一了。
白展堂当即决定去长安,买了头驴,坐着车奔往西安府。
他卸了板车,跨坐上毛驴,打算在天黑前赶到长安城,拍了拍驴脑袋,“黑子,咱加紧走着。”
毛驴哞地一声,晃晃脑袋,驮着他的主人,撒开蹄子小跑起来。
夕阳西下,一人一驴拖下长长的影子。白展堂抬起头,远远地似乎瞧见小小的塔尖。他心想,那是不是什么大雁塔?
长安城,十三朝国都,唐时,九天宫殿,万国来拜,盛极一时。那会,双陆比现在盛行。上至皇族贵胄,下至黎民百姓,莫不以玩的一手好双陆自得。
望着若隐若现的长安,白展堂豪气干云,心道:就是在这,七天后,他要天下人都认识他,无人不知道他的名号。
入夜,白展堂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不愧是十三朝国都,繁华热闹不是别的地方可比的,宫殿巍峨,灯火如昼。白展堂牵着毛驴,穿的又是粗布衣服,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他抽抽鼻子,满街的食物香气,他早饿了。他对毛驴说:“黑子,等我先吃点东西,咱再找个地儿喂饱你。”他左右望望,就见前头有个面摊,是面摊吧?白展堂心底疑惑,这摊子上摆的是面,可这白布幌子上写的,是个什么啊?三个字,最后一个是个面,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从没见过,一点一横长,二字口封梁,两边绕个丝瓤瓤,中间一个马代王,你也长我也长,心儿来铺底,月儿来靠墙,一笔穿身杠,砸个钉钉挂衣裳。(不是故意拖数字,这个字,电脑打不出来)白展堂奇了,来了兴趣,他就要尝尝这个字都念不出来的面。
白展堂牵着毛驴坐下,刚要开口,就听旁边有人道:“店家,来两碗biang biang面。”原来这字念biang。白展堂也招手,道:“来碗biang biang面。”他砸吧砸吧嘴,这两字真是又怪又意思,外头真的比葵花派好玩多了,连字都有意思。他转过头去看刚刚说话的那人,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他一瞧,居然是个道士,穿着一身干净的玄色的道袍,四十来岁,留着长胡须,面容端正,眉宇里带着威仪。他旁边还坐着个人,个头矮小,戴着黑色纱帽,披着一领斗篷,也看不出是男是女。这个道士给他的感觉就是那种老江湖,一个道士,身边带的会是什么人,还神神秘秘的?白展堂好奇心来了,就跟黑子那两长耳朵似的,簌簌抖个不停。他从筷笼里拿了双筷子,手一抖,筷子啪嗒掉地上。他弯下腰,假装去捡筷子,灯光不甚明亮的桌底下,透过重重的桌腿子,他瞧见白色的裙裾下罩着一双粉色的绣花鞋,上面还绣了两只蝴蝶,原来是个姑娘。
白展堂捡起筷子,好奇心更重了,一个道士带着个姑娘干什么?他嘴里咬着筷子,眼睛不住地往那边瞄。那道士似有所察觉,朝他看了一眼,白展堂反对他笑笑,道:“刚谢谢道长,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这旗子上写的是什么呢?”
那道士摸摸胡子,笑笑,道:“这个字外乡人认得的少。”坐着的那个姑娘也抬起头朝他看过来,隔着面纱,白展堂根本看不清她长得什么样子,只隐约看到面纱后,她还戴着一张银色的面具。
这女的谁?又是面纱又是面具的。
“客官,您的面来啦。”店家吆喝着,给那桌上了两碗面。这面又宽又厚,洁白的面上,泼了层红油哨子,青葱白面红辣子,瞧着就食欲大动。白展堂摸摸肚子,吞吞口水,注意力全在面上了。两人挑了挑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白展堂就这么肆无忌惮地盯着人家碗里的面,真香啊!
那姑娘吃了两口,终于受不了,抬起头。虽然看不见她的表情,白展堂也知道人生气了。他撑着下巴,歪着头,咧嘴朝那姑娘就是自认帅气地一笑,谁说只有女子才能笑靥如花,男子也可以,只是笑如菊花而已。
那姑娘撇过头去,白展堂觉着她肯定在嘀咕:这人毛病!
白展堂的面上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呼啦啦地两口,半碗面生猛地没了。他抬眼,对面那姑娘正瞧他呢。
哈,没见过这么吃面的是吧?
白展堂忽然眉毛皱成一团,两眼挤在中间,作了个鬼脸。那姑娘正吃面,骤然看见他这样子,一口气呛着,咳个不停。他忙低下头,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面,听到那道士道:“湘玉,呛着啦?喝口水。”
湘玉,原来她叫湘玉。
白展堂琢磨着这个名字,没听说过呢。
白展堂吃了一碗面,还觉不够,又叫了一碗。等他第二碗面吃得差不多,对面两人也吃完了,那道士付了银子,那叫湘玉的姑娘站起来,她可真矮,白展堂暗地里比划了一下,才到他胸口这。她临走前还看了他一下,白展堂觉着那不是啥好意思,八成是:别让我再看到你,哼!
白展堂乐呵着吃完面,牵着毛驴找了间客栈,他今晚必须就到珍宝局。付了定金,开了间客房,嘱咐店家把毛驴照看好,他有事六天后才回。店家点头,保证如实照办。将毛驴安顿好,又洗漱一番,他便背着包裹出了客栈。在街上随便买了个面具戴在脸上,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换了身行头,牙白里衣,外罩一件墨色湖纱袍,腰间围着一条玉带,他本身形颀长,这样一打扮,倒像个翩翩公子。
白展堂依着信上说的到了珍宝局的地方,小明庄。
西安府 立秋
夏未尽,秋未起,韩冯冢上生双梓,亭亭交如盖。
花未尽,子未红,十里长亭折杨柳,青青送谁去。
秋凉风起,弯弯的山道上,郁树葱葱,一头毛驴“嗒嗒”地踏着蹄子,无人驱使地由远及近,黑色的团影渐渐清晰。这是一头典型的关中驴,高大的体型,除了腹部和鼻眼处都是黑色的被毛,它拉着一辆板车,上面盖着厚厚的茅草,也不晓得这头驴的主人是谁,居然放任它独自走这山路,不怕哪个过路的起了歹心连车带驴全给顺走了,它也不像迷了路和主人失散了,全然不见着急,悠哉悠哉地甩着尾巴。
行到日头偏西,前边可以看见一块界碑竖在路边,年代久远的石碑已经有些破旧了,碑底生了青苔杂草,上面的朱字倒是清晰,刻着长安二字。
安静一路的驴子忽然哞哞叫了起来。
板车上的茅草居然动了动,一只手突然从草堆里伸出来,肤色很白,却不干净,手指修长,指甲却参差不齐,满手茧子,骨骼分明看上去很有力量。
一声长长的哈欠从草堆里传出来,杂乱的茅草呼啦被踢开,一个瘦削的少年坐起来,他伸了个懒腰,搔搔头,抓了根干草咬在嘴里,回过头,这是张颇俊俏的脸,星目剑眉,神采飞扬,还带着少年人的稚气。
他看见界碑,笑得眼睛都眯了,“到长安啦?”
车上还有篮果子,他摸了个梨,撑着板站起来,虽然还年少,身长已经八尺有余,和成年男子无异。他摸摸毛驴的背脊,“黑子,辛苦啦,请你吃个梨。”
黑驴哞哞叫了几声,低着脑袋安然接受了,哼哧哼哧地啃着。
这少年姓白,名展堂,是个初入江湖的小贼,轻功了得,出自一个叫葵花派的地方,这门派江湖上少有人知,门规甚严,个个都是一顶一的高手,人人皆会一种叫葵花点穴手的功夫,只是粗浅不同。白展堂自幼跟着他娘拜在门下,除了他一个师妹,年纪是最小的。这门里可没什么尊老爱幼那一套,尊的是强者为王,打他入门第一天到他离开那一天,没哪天不挨打的。他娘在门派里呆得少,对他管教也严苛,有时候虽然心疼他,却也只摸摸他的头,叫他学好武功,把打他的将来十倍还回去。
两年前,他娘犯了事,被刑部抓了,据说手脚筋都被挑了,门里派了人去,一个都没回来,他被打得更狠了。过了一年多,他对那地方也没什么留恋的,就逃了。他想,说不定在江湖上走着走着,还能把他娘救出来。
白展堂本来是和他一个叫姬无命的兄弟一块的,前些日子,他俩路过冀州,偷了东西让人发现,一个朝南一个往北,走散了。他本想去找他,偶然见个富户,胖头胖脑,带着好些保 镖仆役,称他奉老爷。他心一动,趁着夜色随手摸了他车上一个包裹。
这包裹稀松平常,可一打开,他傻眼了,里面整整五千两银票。他抱着包裹,心道:干脆,带着这些银票,找个葵花派找不到的地儿过日子得了。不过这念头也就一闪而过,马上被抛到脑后,安隅一地,哪有江湖逍遥自在。
他翻了翻包裹,除了五千两银票,还有两个精致的盒子,一大一小。他打开那个大的,里面竟是一把约莫一尺来长的玉剑,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温润通透,触手微凉,青白的玉上夹杂着大片的黄花色土沁,他也看不出这到底是玉本身的皮料子颜色,还是真的土沁,要是后者,那这个就值老钱了。他打开那个小的,愣了,是颗骰子,方形的白色象牙六面镂空,刻着繁复的花纹,象牙里镶了一粒红豆,镂空的六面皆红。
这是,玲珑骰。
玲珑骰,是入珍宝局的凭证。珍宝局,三年一回的赌局,胜者会被封为赌神。
这个局子白展堂老早就听说过了,他也是个爱赌的,看见这骰子哪能不心动。里面还有封信,是写个奉老爷的,请他本人或者他派人去参加珍宝局,还说了些规矩,今年的赌局是在长安,为期六天,比双陆。
双陆,是自南北朝流行的搏戏,两人一局,各棋子十五枚,两颗骰子,两人轮流扔,骰子几点棋子就走几步,谁先把棋子都走出棋盘谁就赢。
白展堂可乐疯了,双陆他从小玩到大,葵花派门规甚严,一年出不了几回门,没别的好玩的,就只有搏戏了。在葵花派的时候,这玩意他认第二,没人认第一。还比他厉害得就是北长老了,那老帮菜白展堂压根不把他算人,所以自己是第一了。
白展堂当即决定去长安,买了头驴,坐着车奔往西安府。
他卸了板车,跨坐上毛驴,打算在天黑前赶到长安城,拍了拍驴脑袋,“黑子,咱加紧走着。”
毛驴哞地一声,晃晃脑袋,驮着他的主人,撒开蹄子小跑起来。
夕阳西下,一人一驴拖下长长的影子。白展堂抬起头,远远地似乎瞧见小小的塔尖。他心想,那是不是什么大雁塔?
长安城,十三朝国都,唐时,九天宫殿,万国来拜,盛极一时。那会,双陆比现在盛行。上至皇族贵胄,下至黎民百姓,莫不以玩的一手好双陆自得。
望着若隐若现的长安,白展堂豪气干云,心道:就是在这,七天后,他要天下人都认识他,无人不知道他的名号。
入夜,白展堂骑着毛驴进了长安城。不愧是十三朝国都,繁华热闹不是别的地方可比的,宫殿巍峨,灯火如昼。白展堂牵着毛驴,穿的又是粗布衣服,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他抽抽鼻子,满街的食物香气,他早饿了。他对毛驴说:“黑子,等我先吃点东西,咱再找个地儿喂饱你。”他左右望望,就见前头有个面摊,是面摊吧?白展堂心底疑惑,这摊子上摆的是面,可这白布幌子上写的,是个什么啊?三个字,最后一个是个面,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从没见过,一点一横长,二字口封梁,两边绕个丝瓤瓤,中间一个马代王,你也长我也长,心儿来铺底,月儿来靠墙,一笔穿身杠,砸个钉钉挂衣裳。(不是故意拖数字,这个字,电脑打不出来)白展堂奇了,来了兴趣,他就要尝尝这个字都念不出来的面。
白展堂牵着毛驴坐下,刚要开口,就听旁边有人道:“店家,来两碗biang biang面。”原来这字念biang。白展堂也招手,道:“来碗biang biang面。”他砸吧砸吧嘴,这两字真是又怪又意思,外头真的比葵花派好玩多了,连字都有意思。他转过头去看刚刚说话的那人,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他一瞧,居然是个道士,穿着一身干净的玄色的道袍,四十来岁,留着长胡须,面容端正,眉宇里带着威仪。他旁边还坐着个人,个头矮小,戴着黑色纱帽,披着一领斗篷,也看不出是男是女。这个道士给他的感觉就是那种老江湖,一个道士,身边带的会是什么人,还神神秘秘的?白展堂好奇心来了,就跟黑子那两长耳朵似的,簌簌抖个不停。他从筷笼里拿了双筷子,手一抖,筷子啪嗒掉地上。他弯下腰,假装去捡筷子,灯光不甚明亮的桌底下,透过重重的桌腿子,他瞧见白色的裙裾下罩着一双粉色的绣花鞋,上面还绣了两只蝴蝶,原来是个姑娘。
白展堂捡起筷子,好奇心更重了,一个道士带着个姑娘干什么?他嘴里咬着筷子,眼睛不住地往那边瞄。那道士似有所察觉,朝他看了一眼,白展堂反对他笑笑,道:“刚谢谢道长,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这旗子上写的是什么呢?”
那道士摸摸胡子,笑笑,道:“这个字外乡人认得的少。”坐着的那个姑娘也抬起头朝他看过来,隔着面纱,白展堂根本看不清她长得什么样子,只隐约看到面纱后,她还戴着一张银色的面具。
这女的谁?又是面纱又是面具的。
“客官,您的面来啦。”店家吆喝着,给那桌上了两碗面。这面又宽又厚,洁白的面上,泼了层红油哨子,青葱白面红辣子,瞧着就食欲大动。白展堂摸摸肚子,吞吞口水,注意力全在面上了。两人挑了挑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白展堂就这么肆无忌惮地盯着人家碗里的面,真香啊!
那姑娘吃了两口,终于受不了,抬起头。虽然看不见她的表情,白展堂也知道人生气了。他撑着下巴,歪着头,咧嘴朝那姑娘就是自认帅气地一笑,谁说只有女子才能笑靥如花,男子也可以,只是笑如菊花而已。
那姑娘撇过头去,白展堂觉着她肯定在嘀咕:这人毛病!
白展堂的面上来了,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呼啦啦地两口,半碗面生猛地没了。他抬眼,对面那姑娘正瞧他呢。
哈,没见过这么吃面的是吧?
白展堂忽然眉毛皱成一团,两眼挤在中间,作了个鬼脸。那姑娘正吃面,骤然看见他这样子,一口气呛着,咳个不停。他忙低下头,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面,听到那道士道:“湘玉,呛着啦?喝口水。”
湘玉,原来她叫湘玉。
白展堂琢磨着这个名字,没听说过呢。
白展堂吃了一碗面,还觉不够,又叫了一碗。等他第二碗面吃得差不多,对面两人也吃完了,那道士付了银子,那叫湘玉的姑娘站起来,她可真矮,白展堂暗地里比划了一下,才到他胸口这。她临走前还看了他一下,白展堂觉着那不是啥好意思,八成是:别让我再看到你,哼!
白展堂乐呵着吃完面,牵着毛驴找了间客栈,他今晚必须就到珍宝局。付了定金,开了间客房,嘱咐店家把毛驴照看好,他有事六天后才回。店家点头,保证如实照办。将毛驴安顿好,又洗漱一番,他便背着包裹出了客栈。在街上随便买了个面具戴在脸上,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换了身行头,牙白里衣,外罩一件墨色湖纱袍,腰间围着一条玉带,他本身形颀长,这样一打扮,倒像个翩翩公子。
白展堂依着信上说的到了珍宝局的地方,小明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