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在这里跟各位吧友讨论新风系统中的噪音问题,看到贴中有维*无纺布消声器,借楼主分享的噪音问题说说自己的小看法。
新风系统中的噪音:主机本身噪音(电机、风叶片转动产生噪音),联动共振噪音(主机工作振动传递噪音),主机出风口噪音(风从主机吹出机体外两个空间的过程产生的噪音,接上管道以后这部分噪音由管道承受),风噪(有风就有噪音,只是大小问题)、管道噪音(风在管道内流动噪音、风阀处噪音、弯头处噪音、分叉处噪音等)、末端风口处噪音。
主机本身噪音处理方式:客户提供的方式,选择风机机壳内壁贴吸音棉或做消音处理的(注意棉的环保和寿命),安装加减震弹簧、减震垫,内壁没有消音处理的安装时外壳贴一层橡塑棉,主机正下方及检修口处也贴上一大块橡塑棉。
联动共振,需要软管连接,普通软管会增加噪音,当然可以降低联动共振,但是一定不能像楼主那样把软管拉的那么紧绷绷的(如下图),可能楼主在考虑风阻,也可能是主机和管道有个角度,用软管好连接。

消音软管在新风系统中的作用是降低风噪,顺带解决联动共振。消音软管的安装位置:风机和主管之间(首选位置),风机和末端风口之间(两者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弯头处,变径之后,分风器前后,末端风口前面,及所有用到软连的地方。消音软管长度越长消音效果越好,有利就有弊,消音软管肯定有风阻,选择适当的长度降低到合适范围,有得就有失,不要对于风量、风阻太过于苛刻。有些人设计一个方案,一个户型150的风机足够了,没考虑过噪音,因为怕加了消音管有风阻,风量达不到,为什么不选择250的风机,加上消音管呢,还有一些需要用到350的或者更大的风机,遇到噪音问题就改成或者建议改成小一个档次的风机,改后风量达不到,让客户二选一,这都是因为没有新风噪音意识造成的,简单说就是第一客户不懂,第二自己不懂,第三为客户经济考虑,实际为自己费用考虑。今年因为新风系统噪音问题返工的从我这过的客户就有300多个。
说下楼主买的两个消声器,先说那个黑的吧(下图),新风系统中什么最重要---环保(有时废话也得多说)。这个黑色的消声器里外都是黑色的,穿孔板是黑色的、棉是黑色的。黑色的穿孔板不知是不是烤漆的,我见过铁皮消声器一般都是镀锌板或者不锈钢的穿孔板。夹层中黑色的棉看图片我可以百分百确认它有异味。确认方法楼主可以私下找我。

进风口和出风口不在一条直线,风阻肯定会很大,说它是消声器,但是它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而且不能很好的使风噪平顺的降低,口径小腔体大,风进去有噪音,出来还是会有噪音。接口为硬体连接风机会产生联动共振(下图连接方式),降低的一点风噪到了后面铝箔软管处又再次加大,风出了消声器进入铝箔管就会有噪音。

楼主可能意识到了上图这种连接方式有问题,然后改成了下图连接方式

仔细看了楼主的贴,说有蝶阀不知道有没有拿掉,蝶阀肯定会产生噪音的。可能上图这个是最终的结果。给一些拙见啊。风机主机没有做消音处理,风机出风口接的普通铝箔软管,此处肯定有噪音,后面接消声器,消声器后面又接的普通铝箔软管,前段铝箔软管传来的风噪(只是风噪)经过消声器降低一些,风出了消声器,噪音就又起来。您这中间加的一个消声器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再说一下另外一个维*无纺布消声器(下图),连接方式很简单,就跟连接普通铝箔软管一样,而且兼具了普通管的伸缩性和弯曲性。用这个消音管连接风机和pvc主管就可以了,中间有个弯度,会对风噪降低有帮助,这种消音管是直筒的,连接以后首先解决了联动共振,风进入管内,会向内管壁挤压膨胀进入夹层的棉里面,因为内管无纺布是软的棉也是软的,经过两层卸力,管内又是中空直通的,可以平顺的降低风噪把风送进主管内。

最后说一下楼主测试的结论:在没有处理好主机本身噪音问题下,去测试对比两种消声器,意义不大。而且也没有使用仪器测试,测试的方法也不甚得当,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也会对吧友们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不针对任何人、事、东西,纯粹讨论新风系统噪音问题。若有不当,请多包涵!
分享一个国外的类似 维*无纺布消声器 的产品(遮挡了一些广告),建议各位吧友多对比多分析,千万不要盲目听信国外产品,更不要盲目购买国外产品,想想那年去某国买马桶盖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