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考试吧 关注:12,028贴子:71,102
  • 0回复贴,共1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高频考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交通静脉支
交通静脉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交通静脉破坏必然导致浅静脉曲张。下肢浅、深静脉之间和大、小隐静脉之间,都有许多交通支互相沟通。大腿部浅、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缝匠肌下,内收肌管和膝部三处;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和外踝交通静脉最重要,内踝交通静脉有3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外踝交通静脉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它们的瓣膜功能不全,往往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脉淤滞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小隐静脉之间最重要的一个交通支位于膝部附近。
▐ 干骺端的组成
干骺端(黑短箭)由松质骨组成,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骨纹理),周边为薄的骨皮质。顶端为一横形薄层致密影,为干骺端的临时骨化带,是骨骺板软骨位干骺端软骨基质的钙化,经软骨内成骨即为骨组织代替,形成骨小梁,经改建塑形变为干骺端松质骨结构。此临时钙化带随着软骨内成骨而不断向骨骺侧移动,骨即不断增长。
骨干与干骺端间无清楚分界线。是骨髓炎常发地带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都容易发生骨髓炎,一般都是沿板障血管,通过血栓性静脉炎向四周扩大。
颅骨干骺端发育不良在这些疾病中相对少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婴儿期出现鼻旁隆起,并且颅骨和下颌骨进行性地增大和变厚使下颌和脸扭曲。
骨的侵蚀导致颅神经,尤其是第7,第8对颅神经,受损和功能障碍。下颌的咬合不正可能是麻烦的,鼻旁窦部分阻塞使鼻呼吸道易于发生反复的感染。身高和全身健康是正常的,但有罕见的进行性的严重并发症,颅内压升高。
▐ 尿失禁治疗
1.大量残余尿:可引起压力性尿失禁或充溢性尿失禁。这类尿失禁的治疗原则是采用手术(膀胱颈部或尿道外括约肌切开)降低尿道阻力以减少残余尿。
2.逼尿肌反射亢进或不稳定性膀胱:可引起急迫性或反射性尿失禁,有时也可引起咳嗽急迫性尿失禁。治疗原则是用药物(如异搏定),骶神经阻滞、骶神经手术或膀胱神经剥脱术等方法抑制膀胱的无抑制性收缩。
3.括约肌功能不足:这类患者残余尿,治疗原则是用药物或手术等方法增加尿道的阻力。无阻力性尿失禁患者可种植人工尿道括约肌装置、尿道延长术、尿道夹(女性)或阴茎夹。
▐ 肾肿瘤的治疗
1.错构瘤小于4cm可不予处理。错构瘤较大者可行剜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瘤体较大、肾结构被破坏、功能丧失者,可以考虑行肾切除术。
2.各类肾恶性肿瘤确诊后均应早期施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肾周围脂肪组织、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大部输尿管及周围组织、受累的肾上腺;如肾静脉内瘤栓已延及腔静脉则应将其一并摘除,然后再修复腔静脉。
3.肾盂癌除行根治性肾切除外,还应将全部输尿管及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壁一并切除。
4.肾母细胞瘤瘤体过大者可在术前先行放射治疗,待瘤体缩小后再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放射治疗对肾盂癌及肾细胞癌的疗效较差。
5.化学药物治疗对肾母细胞瘤应常规应用,对肾盂癌及肾细胞癌可酌情应用,可选用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等。肾癌术后患者可酌情选用。生物治疗如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
6.双侧肾癌或孤立肾肾癌病变局限者可应用离体肾技术行肾部分切除术。
7.肾动脉栓塞术确诊肾肿瘤须行切除治疗时,可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同时行患肾动脉栓塞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瘤细胞转移。
8.姑息治疗肿瘤累及范围广、邻近器官已受累而不能切除时,可行姑息性肾动脉栓塞,辅以放疗和化疗。
9.随访检查肾肿瘤手术后需定期(3~6个月)作胸部摄片、B超和全身骨扫描(SPECT)随访检查,以发现肾蒂复发和转移。


1楼2018-04-24 17:2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