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交流吧 关注:2,730贴子:22,051
  • 9回复贴,共1

区块链系统核心优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区块链是一种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1楼2018-04-23 14:12回复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 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鸣算法来天生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纵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通俗点说,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央化的分布式账本,也可也理解成为一个数据库。在这个账本上分布着不计其数的数据,每一部门数据在一定的时间内组成一页账单,也就是区块。数据持续增长并且排列整洁的记实,这些存有数据的区块通过链条串联起来成为了区块链。每个区块都包含一个时间戳和一个与前一区块的链接,这就使区块链具有了它的特性,数据不可篡改,不可逆,可托任。

      开放性: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然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好比一套公然透明的算法)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涉干与不起作用。
      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经由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不乱性和可靠性极高。


    5楼2018-04-23 14:47
    回复
       区块链是一种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尽管不同讲演中对区块链的一句话先容措辞都不相同,但以下4个技术特点是共鸣性的。1. 去中央化描述了当今金融系统的中央化特征,右侧描述的是正在形成的去中央化金融系统,其没有中介机构,所有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相等,任一节点休止工作都会不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2. 去信任系统中所有节点之间无需信任也可以进行交易,由于数据库和整个系统的运作是公然透明的,在系统的规则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无法欺骗彼此;3. 集体维护系统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的,系统中所有人共同介入维护工作;4. 可靠数据库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数据库拷贝,修改单个节点的数据库是无效的,由于系统会自动比较,以为最多次泛起的相同数据记实为真。


      6楼2018-04-23 14:47
      收起回复
         在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当需要与不熟悉的对手方进行价值交换活动时,人们如何做才能防止不会遭受恶意欺骗,从而做出准确的决策?区块链技术则正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提供了一种无需信任单个节点、还能创建共识网络的方法。完备可追溯、去中心化和去信用化是区块链技术的三大特点。区块链的所有核心技术均围绕这三大问题设计。
           区块链是由“区块+链”构成。区块(block),是指存放已记录数据的文件,里面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了已发生的所有价值交换活动。每个区块均由三部分构成:本区块的ID(本区块块大小、生成时间等所有信息)、所有交易单(每一笔交易的详细情况)与在其先后的区块ID(即前后区块中所有价值交换信息经过算法压缩后形成的一个字符串)。区块的生成时间由系统设定,通常平均每几分钟会生成一个区块。由于每个区块中都包括了前一个区块和后一个区块的ID,这种设计使得每个区块都能找到其前后节点,从而可以一直倒推至起始节点,形成一条完整的交易链条,即构成区块链。
          “区块”+“链”=完整历史:从第一个区块开始,到最新产生的区块为止,区块链上存储了系统全部的历史数据。“区块”+“链”=时间戳(time stamp):区块链让全网所有节点都在每一个区块上盖一个时间戳来记账,表示这个信息是这个时间写入的,形成了一个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数据库。时间戳可以证明某人在某天确实做过某事,可以证明某项活动的最先创造者是谁。任何事情的“存在性”证明变得十分简单,区块链上的每一条交易数据,都可以通过链式结构追本溯源,一笔一笔进行验证。
            区块链存储数据时使用的是对等网络技术(peer-to-peer,P2P,又称点对点技术),是没有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与有中心服务器的中央网络系统不同,对等网络的每个用户端既是一个节点,也有服务器的功能。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分散在所有节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都直接在结点之间进行,可以无需中间环节和服务器的介入。
          P2P架构天生具有耐攻击、高容错的优点。由于服务是分散在各个结点之间进行的,部分结点或网络遭到破坏对其他部分的影响很小。对等网络技术要求各节点“人人皆兵”。对等网络设计了一整套协议机制,让全网每一个节点在参与记录的同时也来验证其他节点记录结果的正确性。只有当全网大部分节点(或甚至所有节点)都同时认为这个记录正确时,记录的真实性才能得到全网认可,记录数据才允许被写入区块中。根据 P2P 网络层协议,记录成功后,消息由单个节点被直接发送给全网其他所有的节点,实现分布式传播。信息拦截者无法通过特定传播路径来拦截想要截获的信息,因为每个节点都收到了信息。


        7楼2018-04-23 14:54
        回复
            要想知道区块链优势是什么就要先知道什么是区块链。简单的来个比喻,区块链技术就是指一种全民参与记账的方式。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你可以把数据库看成是一个大账本。然后系统会选记账最快最好的人,把他记录的内容写到账本并给系统内所有人备份。区块链优势在于它的去中心化,采取分布式核算和储存,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还有它的开放性,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还有优势在于它的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信任的环境中自由交换数据。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是不可以篡改的。


          8楼2018-04-23 14:58
          回复
              一个新物种或者新现象往往会极大地促进理论边界的拓展。比特币的出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软件系统维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两个极点之间,将会存在一个新的领域,各种区块链系统拥有不同的非中心化程度,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
              除了基于新理论创造新的区块链系统,如何最大化挖掘现有区块链系统的潜力同样重要。为了解决性能瓶颈问题,“闪电网络”是一个可能的发展方向。“闪电网络”将大量的微小支付移到主链之外,形成多个支付处理中心。通过“闪电网络”,比特币主链下沉为RTGS(实时全额支付系统)级别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区块链的使用效率;“StateChannel”则是对“闪电网络”在支付场景之外更通用的技术思路;而R3CEV的Corda更加彻底,仅将区块链作为争议仲裁和强制执行的最后手段,扬长避短,从而克服区块链在性能、隐私等方面的劣势。
              在安全领域,虽然比特币区块链本身的安全性经受了多年的考验,但仍需持续关注。区块链并未解决所有传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对区块链安全能力的盲目信任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智能合约漏洞被利用导致数字资产损失。因此,需要新的密码方案、传统信息安全领域的关键技术与区块链技术融合,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如果设计一个传统数据库与区块链结合的混合数据库,对不同数据区分处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对于区块链系统的普及意义重大。


            9楼2018-04-23 15:04
            回复
                区块链的交易是存在延迟性的,拿比特币举例,当前产生的交易的有效性受网络传输影响,因为要被网络上大多数节点得知这笔交易,还要等到下一个记账周期(比特币控制在10分钟左右),也就是要被大多数节点认可这笔交易。还受一个小概率事件影响,就是当网络上同时有2个或以上节点竞争到记账权力,那么在网络中就会产生2个或以上的区块链分支,这时候到底那个分支记录的数据是有效的,则要再等下一个记账周期,最终由最长的区块链分支来决定。因此区块链的交易数据是有延迟性的。
                区块链的优点很突出,但缺点也一样刺眼。要么通过技术手段修复区块链的缺陷,要么在区块链的缺陷和应用场景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否则注定了区块链的应用空间是非常窄的。我个人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区块链目前唯一的成功案例就是电子货币(如比特币),因此我们讲区块链大都是拿比特币举例,虽然有很多人提出了具备可行性的应用,均是利用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例如金融交易类,身份认证类,版权类等等,但是截止目前全球范围内也没有第二个成熟且普及的区块链应用案例。
                网络上很多人都在鼓吹区块链技术,认为这是未来,其中有的人可能是出于某些特殊目的才这么做,我也不想去猜测他人的用心。我只想说,区块链本质上只是一项新的技术,一种新的思想,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理性,通过学习区块链的思想来开拓自己眼界,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这才是最重要


              10楼2018-04-23 15:16
              回复
                智能合约具有透明可托、自动执行、强制履约的长处。尽管如斯,自尼克·萨博1993年提出以来,智能合约始终停留在理念层面。重要原因在于,长久以来没有支持可托代码运行的环境,无法实现自动强制执行。而区块链第一次让智能合约的构想成为现实。
                  本质上讲,智能合约就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一段代码,和运行在服务器上的代码并无太大差别,独一的区别是可托度更高。首先,可托是由于智能合约的代码是透明的,对于用户来讲,只要能够接入到区块链中,用户就可以看到编译后的智能合约,可以对代码进行检查和审计。其次,可托还来源于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一个程序的运行结果除了与程序代码有关,还和提供应程序处理的数占有关。因此,除了透明,还需要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不可篡改,而这恰是区块链的上风所在。有爱好的朋友可以随时咨询我QQ/微信2398788267电话13098880981


                11楼2018-04-23 16:19
                回复
                    传统的信用背书网络系统中,参与人需要对于中央机构足够信任,随着参与网络人数增加,系统的安全性下降。和传统情况相反,区块链网络中,参与人不需要对任何人信任,但随着参与节点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反而增加,同时数据内容可以做到完全公开。区块链采取单向哈希算法,同时每个新产生的区块严格按照时间线形顺序推进,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任何试图入侵篡改区块链内数据信息的行为都很等闲被追溯,导致被其他节点的排斥,从而可以限制相关不法行为。  “区块链是一种共享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其优势主要突出表现在分布式去中心化、无须信任系统和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三个方面。”目前所有的系统背后都有一个数据库,也就是一个大账本。那么谁来记这个账本就变得很重要。这样系统中的每个人都有一本完整的账本。因此,这些数据就会变得非常安全。篡改者需要同时修改超过半数的系统节点数据才能真正的篡改数据。这种篡改的代价极高,导致几乎不可能。
                    由于区块链中每个节点和矿工都必须遵循同一记账交易规则,而这个规则是基于密码算法而不是信用,同时每笔交易需要网络内其他用户的批准,所以去中心化的交易系统不需要一套第三方中介结构或信任机构背书。而在目前,不管是传统的交易系统,还是第三方交易系统这属于中心化的交易网络。区块链网络中,通过算法的自我约束,任何恶意欺骗系统的行为都会遭到其他节点的排斥和抑制,因此,区块链系统不依赖中央权威机构支撑和信用背书。


                  12楼2018-04-23 17: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