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以前,那时还是个刚上初中的中学生,在电视里被那个年轻的播音员深深吸引,从此开始关注新闻,守侯那张熟悉的脸,守侯那富有磁性的声音。
那时候,看了直播,有空还要看下午的重播,于是知悉国内国外的一切大事小事。那一则美国吃热狗比赛的消息,居然跟踪了三年,忘不了他形容说“美国的大胖子胃和身体不成比例”,每次都输给瘦瘦小小的日本人。
那时候,为他的每一次外出采访而激动,终于可以看到他穿着随意的衣装站在镜头的面前,每每那时我会破例去关注别的时段的新闻,去找那一条他出镜报道的消息。Can’t take my eyes off
那时候,曾经把他的节目连带每周一歌都给录下来,没事便听,很快把一家老小都熏陶成他至今都忠实无比的fans。
那时候,偶而会发现他念的是伊拉克局势,出来的带子是火星车,一定会紧张地等到下午重播时看到已经更正才松一口气。
那时候,从他说“欢迎各位收看”到“我们明天中午十二点再见”,到演播室的镜头切换,到广告出现,我盯住屏幕,惟恐错过一点,连股市行情和海浪预报也不错过。记得最早他读N某某股,到后来改成某某新股,仿佛一起在经历成长。
那时候,有一段时间不见他了,打开电视发现又是另外的男播音员,无比失落便关掉电视,转而又为他高兴,终于有假期了!
那时候,习惯在他的祝福声中迎来新年,有一次甚至打过节目后留下的新闻热线,想祝他新年快乐。接线员柔柔的声音告诉我一定转达,那一刻的快乐心情立刻膨大到了无边无际的远处。
那时候,看见他站在演播室里盘点一年的大事,看见他在现场就气候问题咨询专家,看到他把电视用到直播里,看见他穿上了金色的唐装,总是无限惊喜。
那时候,写了很多关于他,关于时事的日记,写了很多没有发出去的给他的信,有的时候忍不住会想,如果有一天有机会与他面对面,我会怎样?每次都可以肯定,我不会跑过去告诉他我有多么崇拜他,多么喜欢他之类的话,我想我依然会静静听他讲话,便已经足够矣。
那时候,已经决心要去北京,那里红色的城墙,蓝色的天空成了我最大的理想。我对自己说我要到那里,我注定要到那里,如果不去,我宁愿死去,真的愿意死去。
高中的住宿生活让我再难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偶尔回家,中午便哪里也拒绝去,我以惯常的姿势趴在电视旁边,一向淘气的弟弟那半个小时会乖巧地依偎在我身边,那是我最享受的时候,我知道,我离那个声音越来越近了。
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我第一次上网浏览了有关他的网页,短短的几篇文章,几张照片,几个最近几期节目的视频,我看了整整一夜。那个夏天有关于北京的最美丽的憧憬,我放弃了二,三志愿,高考的志愿表上只填了一所我向往的北京的学校。
那时候,看了直播,有空还要看下午的重播,于是知悉国内国外的一切大事小事。那一则美国吃热狗比赛的消息,居然跟踪了三年,忘不了他形容说“美国的大胖子胃和身体不成比例”,每次都输给瘦瘦小小的日本人。
那时候,为他的每一次外出采访而激动,终于可以看到他穿着随意的衣装站在镜头的面前,每每那时我会破例去关注别的时段的新闻,去找那一条他出镜报道的消息。Can’t take my eyes off
那时候,曾经把他的节目连带每周一歌都给录下来,没事便听,很快把一家老小都熏陶成他至今都忠实无比的fans。
那时候,偶而会发现他念的是伊拉克局势,出来的带子是火星车,一定会紧张地等到下午重播时看到已经更正才松一口气。
那时候,从他说“欢迎各位收看”到“我们明天中午十二点再见”,到演播室的镜头切换,到广告出现,我盯住屏幕,惟恐错过一点,连股市行情和海浪预报也不错过。记得最早他读N某某股,到后来改成某某新股,仿佛一起在经历成长。
那时候,有一段时间不见他了,打开电视发现又是另外的男播音员,无比失落便关掉电视,转而又为他高兴,终于有假期了!
那时候,习惯在他的祝福声中迎来新年,有一次甚至打过节目后留下的新闻热线,想祝他新年快乐。接线员柔柔的声音告诉我一定转达,那一刻的快乐心情立刻膨大到了无边无际的远处。
那时候,看见他站在演播室里盘点一年的大事,看见他在现场就气候问题咨询专家,看到他把电视用到直播里,看见他穿上了金色的唐装,总是无限惊喜。
那时候,写了很多关于他,关于时事的日记,写了很多没有发出去的给他的信,有的时候忍不住会想,如果有一天有机会与他面对面,我会怎样?每次都可以肯定,我不会跑过去告诉他我有多么崇拜他,多么喜欢他之类的话,我想我依然会静静听他讲话,便已经足够矣。
那时候,已经决心要去北京,那里红色的城墙,蓝色的天空成了我最大的理想。我对自己说我要到那里,我注定要到那里,如果不去,我宁愿死去,真的愿意死去。
高中的住宿生活让我再难听到那熟悉的声音,偶尔回家,中午便哪里也拒绝去,我以惯常的姿势趴在电视旁边,一向淘气的弟弟那半个小时会乖巧地依偎在我身边,那是我最享受的时候,我知道,我离那个声音越来越近了。
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我第一次上网浏览了有关他的网页,短短的几篇文章,几张照片,几个最近几期节目的视频,我看了整整一夜。那个夏天有关于北京的最美丽的憧憬,我放弃了二,三志愿,高考的志愿表上只填了一所我向往的北京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