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谈到《EVA》,之前一直不想动笔是因为这部难以解释,且争议性太多、加上个人又对《EVA》毫无兴趣可言,不过近日看完《蓝宝石之谜》不得不提一下庵野的作品,就我来说《EVA》以前的庵野作品都很不错。
《EVA》一直被不少ACG迷捧为跨世纪之神作,不否认其对ACG界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但回归於作品本身,我个人是觉得大概三颗星程度而已,这次文章不只谈《EVA》,更要以庵野的《飞越巅峰》、《蓝宝石之谜》来重新审视《EVA》与日本动漫画,那麼就先谈谈《EVA》吧。
作品完成度——
《EVA》根本没有结局,不要说结局、就连后半部剧情都在胡搞,在未看此部作品以前很多人都说很难懂,自认为解读能力还勉强过的去,但我看完它后觉得这根本不需要什麼「解读」,因为他故事后期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要表达一个观念,只是一个导演的意识流集合体,所谓的哲学作品不是不好,但《EVA》根本谈不上哲学作品,只是后期庵野秀明乱搞一通,先不管是因为随性乱编剧还是金钱不够,这些并不能当作什麼理由,因为呈现在观众就是一个事实:《EVA》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作品内涵——
很多爱好者喜欢提《EVA》具有很多象徵学、图腾学以及宗教学,因此很棒,但同我在网志写的「漫谈空之境界」,导演要做的不是把一堆大家很玄的东西乱丢进去自己的作品,而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大量的资讯至动画这种二次元传媒作品里,押井守也很喜欢在作品塞一堆他读的书、或者思想,初代《攻壳》或至《攻壳2:无罪》他是有一条主线、有结局,虽然他放很多一般人难以消化的资讯,但是他是有交代这个故事在做什麼的,因此被称为一个哲学动画至少我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里面提到的内容是跟剧情有关,只是观众有没有吸收过其资讯,但《EVA》最后那些疯狂的兼用卡外加黑底白字摆明就是没钱做动画,如果要辩解其实金钱充足但想用抽象表达只会越辨越黑而已,如果在金钱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这样子做,那就跟富坚义博把《猎人》摆烂有什麼差别?
再来如果要谈象徵学、宗教学、心理学,今敏之《Paprika》(盗梦侦探)才有一部真正完美结合作品之架构,内容穿梭现实与虚幻、梦与真实、过去与未来,象徵以及心理学也可谓玩到炉火纯青之境界,那为何《Paprika》却未称神,反倒是《EVA》被称为有内涵之神作,我不反对《EVA》是夹有大量资讯及思想之作品,但不同意他是一部「好的」或叫「有内涵」之作品,我想《EVA》后半部会如此神奇,理由跟庵野秀明本身大有关系,如果以剧情之观点来解读本部只会进入死胡同,不如从庵野本身做剖析,这在后面会提到。
作品之画面——
没话说的棒,《飞越巅峰》中的Gunbuster算是类似钢弹那样子的机器人存在(超级系),不过EVA本身是游走於机械与生物边缘的存在,因此在战斗画面的表现上是相当震撼的,个人认为EVA最大的长处就是在视觉感官上有著强烈的刺激,这在后续的电影版明日香与量产EVA的战斗中又再次升华了。
GAINAX可以算是相当会表现机械人动感之作品,后来今石洋之的《天元突破》再次无视机器人硬梆梆的设定,宛如生物一般的灵活动作(甚至还吐舌头!),这跟Sunrise大招牌《钢弹》就有相当大的区别,钢弹就是一介拥有脸的战争兵器,并不需要有多灵活(顶多喷射器强一点),因此《EVA》之战斗表现是无可挑剔的上等作,但在后期不论是剧情还是画面什麼都没有,是相当令人惋惜的。
至本文标题,从《飞越巅峰》、《蓝宝石之谜》来看《EVA》与日本动漫画:
在这之前必须先谈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可谓星爷三部曲,大部分观众大概看完觉得好笑就完了,感觉周星驰只有在《长江七号》中的埋入一些他的人生观,其实不然,《少林足球》跟《功夫》是相似的结构,主角一开始是穷困潦倒、让人看不起,最后成就了自我,这是周星驰人生缩影的写照,周星驰的作品在香港获得高支持是因为他不只好看、更具有「代表香港人刻苦耐劳精神」之作品,在《长江七号》中做了整合、确切的用人物的对白说出了周星驰的心声,这次不是获得神功或武林绝学、而是要传达一个精神——努力。
《EVA》一直被不少ACG迷捧为跨世纪之神作,不否认其对ACG界造成的冲击与影响,但回归於作品本身,我个人是觉得大概三颗星程度而已,这次文章不只谈《EVA》,更要以庵野的《飞越巅峰》、《蓝宝石之谜》来重新审视《EVA》与日本动漫画,那麼就先谈谈《EVA》吧。
作品完成度——
《EVA》根本没有结局,不要说结局、就连后半部剧情都在胡搞,在未看此部作品以前很多人都说很难懂,自认为解读能力还勉强过的去,但我看完它后觉得这根本不需要什麼「解读」,因为他故事后期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要表达一个观念,只是一个导演的意识流集合体,所谓的哲学作品不是不好,但《EVA》根本谈不上哲学作品,只是后期庵野秀明乱搞一通,先不管是因为随性乱编剧还是金钱不够,这些并不能当作什麼理由,因为呈现在观众就是一个事实:《EVA》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作品内涵——
很多爱好者喜欢提《EVA》具有很多象徵学、图腾学以及宗教学,因此很棒,但同我在网志写的「漫谈空之境界」,导演要做的不是把一堆大家很玄的东西乱丢进去自己的作品,而是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消化」大量的资讯至动画这种二次元传媒作品里,押井守也很喜欢在作品塞一堆他读的书、或者思想,初代《攻壳》或至《攻壳2:无罪》他是有一条主线、有结局,虽然他放很多一般人难以消化的资讯,但是他是有交代这个故事在做什麼的,因此被称为一个哲学动画至少我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里面提到的内容是跟剧情有关,只是观众有没有吸收过其资讯,但《EVA》最后那些疯狂的兼用卡外加黑底白字摆明就是没钱做动画,如果要辩解其实金钱充足但想用抽象表达只会越辨越黑而已,如果在金钱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这样子做,那就跟富坚义博把《猎人》摆烂有什麼差别?
再来如果要谈象徵学、宗教学、心理学,今敏之《Paprika》(盗梦侦探)才有一部真正完美结合作品之架构,内容穿梭现实与虚幻、梦与真实、过去与未来,象徵以及心理学也可谓玩到炉火纯青之境界,那为何《Paprika》却未称神,反倒是《EVA》被称为有内涵之神作,我不反对《EVA》是夹有大量资讯及思想之作品,但不同意他是一部「好的」或叫「有内涵」之作品,我想《EVA》后半部会如此神奇,理由跟庵野秀明本身大有关系,如果以剧情之观点来解读本部只会进入死胡同,不如从庵野本身做剖析,这在后面会提到。
作品之画面——
没话说的棒,《飞越巅峰》中的Gunbuster算是类似钢弹那样子的机器人存在(超级系),不过EVA本身是游走於机械与生物边缘的存在,因此在战斗画面的表现上是相当震撼的,个人认为EVA最大的长处就是在视觉感官上有著强烈的刺激,这在后续的电影版明日香与量产EVA的战斗中又再次升华了。
GAINAX可以算是相当会表现机械人动感之作品,后来今石洋之的《天元突破》再次无视机器人硬梆梆的设定,宛如生物一般的灵活动作(甚至还吐舌头!),这跟Sunrise大招牌《钢弹》就有相当大的区别,钢弹就是一介拥有脸的战争兵器,并不需要有多灵活(顶多喷射器强一点),因此《EVA》之战斗表现是无可挑剔的上等作,但在后期不论是剧情还是画面什麼都没有,是相当令人惋惜的。
至本文标题,从《飞越巅峰》、《蓝宝石之谜》来看《EVA》与日本动漫画:
在这之前必须先谈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可谓星爷三部曲,大部分观众大概看完觉得好笑就完了,感觉周星驰只有在《长江七号》中的埋入一些他的人生观,其实不然,《少林足球》跟《功夫》是相似的结构,主角一开始是穷困潦倒、让人看不起,最后成就了自我,这是周星驰人生缩影的写照,周星驰的作品在香港获得高支持是因为他不只好看、更具有「代表香港人刻苦耐劳精神」之作品,在《长江七号》中做了整合、确切的用人物的对白说出了周星驰的心声,这次不是获得神功或武林绝学、而是要传达一个精神——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