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也有“春运日”。据不完全统计,4月15日当天,全国至少有40多场包括马拉松、越野、健身等各类路跑赛事举行,超过26万人次站上赛道。业内人士分析,路跑赛事扎堆在同一天举办,存在一定偶然性,但也确实是如今中国“跑步热”的一个缩影。马拉松热,究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还是主办方盲目跟风导致赛事撞车?马拉松“春运日”背后,需要一些冷思考。
马拉松的确越来越火了。2017年,中国各类规模马拉松赛事场次达1102场,这个数字在2016年是328场,2011年仅为22场,7年间赛事总量翻了50倍。数字增长的大背景,是越来越多人发现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时候,这不仅指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还包括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等,特别是有些人会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很自然地,他们不仅将跑马拉松视为追求健康的手段,还是抵抗焦虑的一种方式。近些年来,跑马甚至有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趣味的趋向,它看似老少咸宜,但却充满仪式感和消费气息,这体现在它的群体特征中,即中产阶层、白领和大学生构成了跑马潮的主力,这意味着马拉松就像听音乐会、品星巴克一样,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格调之选。因此,就时下的环境而言,跑马流行的确有其深刻的社会成因,而且可以判断,跑马拉松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跑马赛事的受众特点、媒体关注度,使很多地方看到了它所具有的品牌效应。比如,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政府,往往希望将其作为一张“体育+旅游”的城市名片,让城市形象通过马拉松展示,吸引更多客流,增加旅游消费等。然而体现在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排除跟风的嫌疑,这从报名率上就看得出。像上海国际马拉松、北京马拉松等比较成熟的赛事,需要摇号报名,中签率仅三成左右,而一些新近举办的赛事虽然动辄标榜“国际”头衔,但实际报名率很低,这不仅浪费办赛的物料、保障等资源,更可怕的是存在安全隐患。由于赛事等级评定对参赛人数、参赛标准甚至参赛成绩等都有严格要求,有些小赛事为了达成目标,不惜拉人头撑场面,甚至花钱请选手,存在较大的风险。这样的马拉松对宣传城市品牌、拉动经济效益是否有明显作用,我看有必要打个问号。
今年年初发布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800人以上规模)将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跑马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前景一片光明,但如何从热潮中突围出来,成长得更好,应该是每个赛事运营者需直面的问题。当前,名称中带“国际”“半程”“全程”等字样的比赛已然超过半数,这从侧面反映出“同质化”的问题较为突出,这提醒我们,不是所有的赛事都要追求声势和规模。马拉松赛事有很多细分区间,既有竞速比赛,也有越野赛、集体赛,还有“油菜花”这样的趣味赛、“高校百英里”这样的情怀赛。这就需要突出层次感、体系感,找准定位,大城市办大赛,小城市办小赛,利用有限资源,办出特点,办出口碑。如此,高质量比赛吸引到高质量跑者,才能激发出马拉松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跑步,是一种享受。各地举办马拉松赛事,一定要深入研究跑马赛事的内在规律,不盲目、不随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质量带数量,将马拉松产业的这把火烧热烧旺。
马拉松的确越来越火了。2017年,中国各类规模马拉松赛事场次达1102场,这个数字在2016年是328场,2011年仅为22场,7年间赛事总量翻了50倍。数字增长的大背景,是越来越多人发现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时候,这不仅指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还包括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等,特别是有些人会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很自然地,他们不仅将跑马拉松视为追求健康的手段,还是抵抗焦虑的一种方式。近些年来,跑马甚至有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趣味的趋向,它看似老少咸宜,但却充满仪式感和消费气息,这体现在它的群体特征中,即中产阶层、白领和大学生构成了跑马潮的主力,这意味着马拉松就像听音乐会、品星巴克一样,成为备受年轻人追捧的格调之选。因此,就时下的环境而言,跑马流行的确有其深刻的社会成因,而且可以判断,跑马拉松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跑马赛事的受众特点、媒体关注度,使很多地方看到了它所具有的品牌效应。比如,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政府,往往希望将其作为一张“体育+旅游”的城市名片,让城市形象通过马拉松展示,吸引更多客流,增加旅游消费等。然而体现在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排除跟风的嫌疑,这从报名率上就看得出。像上海国际马拉松、北京马拉松等比较成熟的赛事,需要摇号报名,中签率仅三成左右,而一些新近举办的赛事虽然动辄标榜“国际”头衔,但实际报名率很低,这不仅浪费办赛的物料、保障等资源,更可怕的是存在安全隐患。由于赛事等级评定对参赛人数、参赛标准甚至参赛成绩等都有严格要求,有些小赛事为了达成目标,不惜拉人头撑场面,甚至花钱请选手,存在较大的风险。这样的马拉松对宣传城市品牌、拉动经济效益是否有明显作用,我看有必要打个问号。
今年年初发布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800人以上规模)将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达到350场,各类跑马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前景一片光明,但如何从热潮中突围出来,成长得更好,应该是每个赛事运营者需直面的问题。当前,名称中带“国际”“半程”“全程”等字样的比赛已然超过半数,这从侧面反映出“同质化”的问题较为突出,这提醒我们,不是所有的赛事都要追求声势和规模。马拉松赛事有很多细分区间,既有竞速比赛,也有越野赛、集体赛,还有“油菜花”这样的趣味赛、“高校百英里”这样的情怀赛。这就需要突出层次感、体系感,找准定位,大城市办大赛,小城市办小赛,利用有限资源,办出特点,办出口碑。如此,高质量比赛吸引到高质量跑者,才能激发出马拉松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跑步,是一种享受。各地举办马拉松赛事,一定要深入研究跑马赛事的内在规律,不盲目、不随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质量带数量,将马拉松产业的这把火烧热烧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