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11时13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顾名思义也就是播谷降雨的意思。每年的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此时田中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滋润,池塘里浮萍开始生长,春茶也在此前后采收。
进入谷雨节气意味着寒冷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增多,利于谷物生长,所以谷雨有“雨生百谷”之意。进入谷雨节气,这些地区由于气温升高,大风天气增多,蒸发强烈,容易出现干旱,雨水显得十分宝贵,所以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过了谷雨这个节气,立夏就将闪亮登场。

谷雨三候
一候萍始生:谷雨之日,浮萍开始生长。
二候鸣鸠拂其羽:谷雨后五日,鸣鸠拂其羽。鸠即布谷鸟。鸠鸣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此时田野里到处回荡着它“家家种谷”的呼唤,提醒人们要开始播种。
三候戴胜降于桑:再五日,“戴胜降于桑”。“戴胜”又称鸡冠鸟,此时落于桑树,蚕将生之候。
谷雨习俗

采茶: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所以谷雨这天不管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而且要上午采,谷雨茶只有贵客来了才会拿出来喝。

赏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每逢谷雨,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四川彭州等地都有观赏牡丹的盛会,及至入夜,观游一天的人们便悬灯宴饮,花意盈盈,称之为“牡丹花会”。

食香椿:北方有谷雨节气吃香椿的习俗。谷雨前后香椿树萌发嫩芽,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的说法。

喝谷雨:农谚有云:清明见芽,谷雨见茶。清明时茶树只能长出幼嫩的小芽,此时采摘的茶叶叫“明前茶”,芽小产量低。谷雨时节,气候温暖湿润,小芽可迅速长成鲜叶,是采茶制茶的大好时机。

祭海节:对于渔民而言,谷雨节流行祭海习俗。谷雨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过了谷雨,百鱼近岸。”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
谷雨养生

适当进补:谷雨节气中,人体的消化功能正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受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盲目进补,而应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如香椿、菠菜、黄豆芽、韭菜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
此外,进入谷雨之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地产生多种不适反应。此时节的饮食养生应注意祛湿,宜多食用具有良好祛湿效果的食物,如薏米、白扁豆、红小豆、山药、荷叶、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海带、竹笋、鲫鱼、豆芽等。同时,要少食酸性食物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春捂有度:常言道“谷雨寒死老鼠”,意思是说,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人易患感冒,应注意保暖。
虽然谷雨时气温升高较快,但昼夜温差较大,往往是中午热、早晚凉,因此早晚还应添加衣服,适当“春捂”。但“春捂”也要有度,一般来说,气温超过15℃就没有捂的必要了,如果再捂下去易使火热内生。

谨防花粉:由于谷雨时天气转暖,人们开窗通风及外出次数增加,自然界中花粉、柳絮等物质易引发过敏,因此过敏体质的人要格外小心。除了在饮食上要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外,应尽量减少开窗通风时间,可使用空气清洁器或过滤器去除室内花粉、粉尘等室内过敏源。
防风湿病: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加大,风湿病易复发,应小心防范。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不要久居潮湿之地,不要穿潮湿的衣服,少吹风,避免淋雨,天气好时应多到外面晒太阳,适当锻炼身体。如果出现关节肿痛、肿胀等症状,并且日久不见好转,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