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明
1.“咳咳……咳咳……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咳咳”真明凭借一股毅力,硬撑着逃出数里,眼见追兵远去,才寻个隐蔽地方,忍着伤痛,将行囊中所携伤药碎布取出,涂抹了胡乱包扎一番,便勉强盘腿打坐,运气疗伤起来,“往日在寺中,师傅说起江陵辛寺大师法显求经之难,我还之当故事来听,只觉其中艰难不过如此。今日下山来,才知道世道人心何等艰难。咳咳!那贼人原也不是都凶神恶煞般妖魔人物,奈何出手杀伐性命时候……咳咳……却也没半点顾惜生命,咳咳,全无一丝慈悲之心。这也许就是师傅所说的心有魔念,不见诸善吧。那周公子倒确是好人,我与他也不过萍水相逢,便愿意信我护我,这等善人,佛陀也必护佑他……”便这般胡思乱想,一时心中百感交集,若非大雁气功中和平正,他又是一派纯真之心,非要立时气岔经脉不可。
2.“唉,空自烦恼,烦恼空自,”真明摇摇头,将些许杂念都强行抛开,“我曾以为修行佛法,便是枯坐寂室,诚心礼佛,一朝开悟,便可得妙法真谛。但如今看来,这番想法不过是坐井观天。只说今日之劫,这白毡贼匪能劫得我这船,杀得这些人,便也能对江上他船他人下手,只为满足自己贪嗔痴之欲。其实莫说他们,便是周公子,又何尝不是为痴念所缠,即便是我自己,又何尝不是为痴念所缠?世人皆痴,实非虚言。而若我佛门子弟终日只枯坐山中,如何能知世人之痴所痴,解世人之苦难忧愁,以达普渡之行?佛祖为众生可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但若连世间都不涉足,如何知幼虎有难、白鸽危急?看来我此番下山,实乃命间注定。此番遇险,也实为机缘因果。好教我晓得,世间之人尚有诸般苦难,慈悲普渡,不止在发愿念经,更要身体力行,甚至舍身护业,此都乃此世界磨难,我等多承一分,世人便少承一分,如此乃是真正慈悲。”这样想着,终于能够气定神闲,坚定禅心,入定运息,恢复元气起来。
3.伤势稍稍恢复后,既已打定入世行善、克服磨难的真明便思考起来。他虽说天真烂漫、淳朴乐观,却不是痴傻之人,心中稍一念想,便想到此番周公子所托实重,或许关系几方势力的生死存亡。因此一来青衣军必有后手,二来那皇天妖道也必不能善罢甘休,前往襄阳之途,实在危险重重。尤其自己一个和尚,又与那皇天妖道中高
手交手甚激,定然会被妖道重点追寻。想到这里,真明心中一动,便有了计较。他决意先往附近村庄小镇,若能寻到佛寺当然最好,若寻不到,便作化缘僧人,自承为盗匪所劫脱身,在村民百姓处购取农家粗布、麻衣、破碗等,然后便寻个野外,将染血的僧衣寻处丢弃了,把农家衣物换上,再撕扯一段布料,沾染尘泥后裹了头颈,掩饰光头。最后忍着心痛,把那禅杖在硬石上猛磕去了杖头,变作个铁棍,便把几封重要信件和些许碎银贴身藏了,将身上扑的灰蒙蒙,脸上也做污了,伴作个流民来。然后便一路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昼伏夜出、寻小路荒径,反正大光明从集镇城市走去,遇人也不言语,以免三句便要露馅,且怕要打诳语,只扮作一个哑巴,见了其他乞丐流民,便咧嘴着笑,指破碗要饭。路上若见了佛寺、道场或富贵人家发救济,便也凑入其中,一路不赶不慢往襄阳去。
1.“咳咳……咳咳……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咳咳”真明凭借一股毅力,硬撑着逃出数里,眼见追兵远去,才寻个隐蔽地方,忍着伤痛,将行囊中所携伤药碎布取出,涂抹了胡乱包扎一番,便勉强盘腿打坐,运气疗伤起来,“往日在寺中,师傅说起江陵辛寺大师法显求经之难,我还之当故事来听,只觉其中艰难不过如此。今日下山来,才知道世道人心何等艰难。咳咳!那贼人原也不是都凶神恶煞般妖魔人物,奈何出手杀伐性命时候……咳咳……却也没半点顾惜生命,咳咳,全无一丝慈悲之心。这也许就是师傅所说的心有魔念,不见诸善吧。那周公子倒确是好人,我与他也不过萍水相逢,便愿意信我护我,这等善人,佛陀也必护佑他……”便这般胡思乱想,一时心中百感交集,若非大雁气功中和平正,他又是一派纯真之心,非要立时气岔经脉不可。
2.“唉,空自烦恼,烦恼空自,”真明摇摇头,将些许杂念都强行抛开,“我曾以为修行佛法,便是枯坐寂室,诚心礼佛,一朝开悟,便可得妙法真谛。但如今看来,这番想法不过是坐井观天。只说今日之劫,这白毡贼匪能劫得我这船,杀得这些人,便也能对江上他船他人下手,只为满足自己贪嗔痴之欲。其实莫说他们,便是周公子,又何尝不是为痴念所缠,即便是我自己,又何尝不是为痴念所缠?世人皆痴,实非虚言。而若我佛门子弟终日只枯坐山中,如何能知世人之痴所痴,解世人之苦难忧愁,以达普渡之行?佛祖为众生可舍身饲虎、割肉喂鹰,但若连世间都不涉足,如何知幼虎有难、白鸽危急?看来我此番下山,实乃命间注定。此番遇险,也实为机缘因果。好教我晓得,世间之人尚有诸般苦难,慈悲普渡,不止在发愿念经,更要身体力行,甚至舍身护业,此都乃此世界磨难,我等多承一分,世人便少承一分,如此乃是真正慈悲。”这样想着,终于能够气定神闲,坚定禅心,入定运息,恢复元气起来。
3.伤势稍稍恢复后,既已打定入世行善、克服磨难的真明便思考起来。他虽说天真烂漫、淳朴乐观,却不是痴傻之人,心中稍一念想,便想到此番周公子所托实重,或许关系几方势力的生死存亡。因此一来青衣军必有后手,二来那皇天妖道也必不能善罢甘休,前往襄阳之途,实在危险重重。尤其自己一个和尚,又与那皇天妖道中高
手交手甚激,定然会被妖道重点追寻。想到这里,真明心中一动,便有了计较。他决意先往附近村庄小镇,若能寻到佛寺当然最好,若寻不到,便作化缘僧人,自承为盗匪所劫脱身,在村民百姓处购取农家粗布、麻衣、破碗等,然后便寻个野外,将染血的僧衣寻处丢弃了,把农家衣物换上,再撕扯一段布料,沾染尘泥后裹了头颈,掩饰光头。最后忍着心痛,把那禅杖在硬石上猛磕去了杖头,变作个铁棍,便把几封重要信件和些许碎银贴身藏了,将身上扑的灰蒙蒙,脸上也做污了,伴作个流民来。然后便一路反其道而行,不仅不昼伏夜出、寻小路荒径,反正大光明从集镇城市走去,遇人也不言语,以免三句便要露馅,且怕要打诳语,只扮作一个哑巴,见了其他乞丐流民,便咧嘴着笑,指破碗要饭。路上若见了佛寺、道场或富贵人家发救济,便也凑入其中,一路不赶不慢往襄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