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让我认识到了这个编剧的积淀严重不够,品味也很有局限
其一,从这剧可以看出编剧根本不会写跟权力政治有关的戏,只敢从情爱角度入手去给你一个人变了的结果,中间的起因和过程她完全不敢下笔。五十几集,她本人对权力的理解第一次说的比较清楚是在宇文邕的台词里,前五十集情情爱爱刻画的如痴如醉,对于主题之一的权力本质避而不谈。杨坚和宇文邕后期剧情对权力的匆忙注解也是非常的无力刻板。另外独孤伽罗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完全被抹煞,也就是靠陆贞教她的过场情节告诉大家她是懂的= =还有为了圆历史上杨坚倚仗伽罗才夺得天下的情节,设计了个不能更好笑的夺兵符的情节。我是这剧的伽罗人物粉,也曾经期待过她展现霸气的一面,结果真看到了我只能说编剧开心就好。
其二,编剧创作态度非常的随意,有些情节就是摆明了告诉你我是打算水水过的(咱不说删没删剧本,就特么每次命妇聚会,那些龙套的嘴脸真的像命妇?),你看看图解知道个大概就行了。有些时候她又回复观众这里有多少现实的设定,多么立体,真实的人生是多么的疼痛= =她凭什么要求观众脑子里自带调节器??
其三,她自持于女性主义编剧,可是这部作品里让人记住的几个女性主义的剧情点的本质其实是在控诉男权,般若向宇文毓道歉那里,还有曼陀与李昞贯穿的矛盾……举个例子,她说她偏爱曼陀是因为曼陀身上又现代女性追求公平的抗争精神,这里请允许我翻个白眼。刚开始看到曼陀这一面的时候其实我挺欣赏的,后来剧情里一而再再而三地空出台词和剧情点去强调渲染这个难免让我觉得她就是在夹带私货。而这个私货的趣味性并不算高级

所以啊,看白了也就那么回事。如果从站队的角度讲,什么人设带不带感官方偏不偏心纠结过了也就那么回事,计较不动了。因为些事情可能还真不是编剧能控制的,她的能力局限就放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