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载:秦观自会稽入京见苏轼,苏轼曰:“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秦观答曰:“某虽无识,亦不至是,先生之言,无乃过乎?”苏轼曰:“‘销魂,当此际’,非柳词句法乎?”秦观惭服。
学苏者以此认为苏轼看不起柳永,其实这是误解。首先,黄生的这本书写的是词话,而并非词史,词话中大部分都是杜撰的故事,因此,不能把这个故事作为什么证据。其次,即便是说了,也不能说明苏轼就是看不起柳永,因为苏轼向来强调“自成一家”,他的几个弟子中没一个类似他的风格的。再次,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后记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最后,苏词中颇多柳词痕迹,说明柳词对苏词的影响是很大的。
简言之:苏轼鄙视柳永这个看法是不成立的。
学苏者以此认为苏轼看不起柳永,其实这是误解。首先,黄生的这本书写的是词话,而并非词史,词话中大部分都是杜撰的故事,因此,不能把这个故事作为什么证据。其次,即便是说了,也不能说明苏轼就是看不起柳永,因为苏轼向来强调“自成一家”,他的几个弟子中没一个类似他的风格的。再次,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后记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最后,苏词中颇多柳词痕迹,说明柳词对苏词的影响是很大的。
简言之:苏轼鄙视柳永这个看法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