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恬静吧 关注:18贴子:580

苏柳之争,历来有之,早有“学苏者不学柳,学柳者不学苏”之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载:秦观自会稽入京见苏轼,苏轼曰:“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秦观答曰:“某虽无识,亦不至是,先生之言,无乃过乎?”苏轼曰:“‘销魂,当此际’,非柳词句法乎?”秦观惭服。
     学苏者以此认为苏轼看不起柳永,其实这是误解。首先,黄生的这本书写的是词话,而并非词史,词话中大部分都是杜撰的故事,因此,不能把这个故事作为什么证据。其次,即便是说了,也不能说明苏轼就是看不起柳永,因为苏轼向来强调“自成一家”,他的几个弟子中没一个类似他的风格的。再次,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后记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最后,苏词中颇多柳词痕迹,说明柳词对苏词的影响是很大的。
    简言之:苏轼鄙视柳永这个看法是不成立的。



1楼2009-04-14 00:28回复
    二:苏词抄袭柳词系无稽之谈.
    有人认为:苏轼之词,颇多抄袭柳永。所以鄙薄苏轼。
      主要有以下证据:
    (1) 苏《满庭芳》:蜗角功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1) 柳《凤归云》: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
    (2) 苏《满庭芳》: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
    (2) 柳《昼夜乐》:层波细剪明眸,腻玉圆搓素颈,爱把歌喉当筵逞。
    (3) 苏《蝶恋花》: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3) 柳《忆帝京》: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4) 苏《蝶恋花》: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4) 柳《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 苏《念奴娇》: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5) 柳《双声子》: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


    2楼2009-04-14 00:30
    回复
      2025-05-21 07:12:21
      广告
      所举铁证如山,似乎无可辩驳。
        不仅如此,我还能举出苏轼“抄袭”李白的例子:
      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在《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曾季狸在《艇斋诗话》中就说:“即唐人诗云:‘时人有酒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君看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泪。’”
        难道苏轼真的是抄袭大王,是第二个生吞活剥的张怀庆吗?绝对不是。


      3楼2009-04-14 00:31
      回复
        其一:如果这算抄袭,苏轼决不是第一个。
        杜甫《蜀丞相祠》: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句。
          能说陆游是抄袭杜甫吗?
        苏轼《临江仙》: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陆游《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能说陆游是抄袭苏轼吗? 
        刘禹锡《石头城》:山无重数周遭碧,潮打空城寂寞回。
        辛弃疾《鹧鸪天·东阳道中》:山围故国周遭在,花不知名分外娇。
          能说辛弃疾是抄袭刘禹锡吗?
        曹植《赠白马王彪七首》: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能说王勃抄袭曹植吗?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董解元《西厢记》:那闻得衰柳蝉鸣凄切!未知今日别后,何时重见也。衫袖上盈
        盈,泪不绝。幽恨眉峰暗结。好难割舍,纵有千种风情,何处说? 
          能说董解元抄袭柳永吗?
        吴均《杂绝句四首》其三:蜘蛛檐下挂,络纬井边啼。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能说李白抄袭吴均吗?
        鲍照《行路难》之六: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李白《行路难》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能说李白抄袭鲍照吗?
          像这样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无须赘举。


        4楼2009-04-14 00:31
        回复
          其二:如果这就算抄袭,那么柳永也不能幸免。
            柳永死时,苏轼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柳永名满天下,可以说是一代词人之宗。
          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柳永《浪淘沙慢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苏轼是抄袭的话,柳永也就是抄袭。柳永不是抄袭,苏轼也就不能算抄袭。


          5楼2009-04-14 00:32
          回复
            其三:我们平时写作,也经常要用到一些古人的诗句或古代的一些格言,我们算不算抄袭呢?很显然不算。既然我们能套用,那么古人套用一些他人的句子,也就无可厚非了。关键在于怎么用,用得好不好,是否用出了新的境界。如果生吞活剥自然算抄袭,但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包括恣所引用的例子都只是整首词中的一句而已。所以,不能算抄袭。


            6楼2009-04-14 00:32
            回复
              其四: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我有时在写作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好句子,然后写在文章里,几天后才发现自己是在类似的情境里,无意中套用了自己读过的文章或诗词中的句子。苏词用柳词,也有可能是这种情况的。这种结论成立,只能说明苏轼对柳永是极其喜爱的。


              7楼2009-04-14 00:32
              回复
                其五:苏轼主要成就还是在文章,况且是少有的道德君子,口碑极佳,想必不会靠抄袭几句词来证明自己的文学才华吧。


                8楼2009-04-14 00:32
                回复
                  2025-05-21 07:06:21
                  广告
                  其六:苏轼和柳永不同,他不是专业词人。他作词很多都是给自己看的,就像我们现在写日记一样,是记录自己的一些感受。所以,他更没必要刻意去抄袭谁了,即使有之,也不能算抄袭。


                  9楼2009-04-14 00:33
                  回复
                    柳永,一个悲情的才子,把词推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是宋词帝国的开国功臣。
                      苏轼,一代文学大师,诗词文章即便偶然有前人之痕迹,也是夺胎换骨、妙手偷空。
                      他们都为宋词的繁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上所论,实为一己之见,欢迎批评指正。


                    10楼2009-04-14 00:33
                    回复
                      但就整体综合而言,苏轼的文学成就要高出柳永许多的.
                      首先,苏轼的词,诗,文,论,兼有之,而柳永堵词.
                      其次,仅在词方面,说句老实话,苏轼应该要高那么一点.


                      11楼2009-04-14 00:36
                      回复
                        • 218.23.241.*
                        俺同意你的观点,但俺认为:柳永是个娘娘腔,西西


                        12楼2009-04-15 14:18
                        回复
                          • 218.23.241.*
                          昨天俺作了一首好诗,送给你吧,其辞曰:
                          柳永柳永,不会游泳.苏轼苏轼,昨天去世.


                          13楼2009-04-15 14:21
                          回复
                            好文章呀,楼主替我弄篇关于苏轼的论文好不好呀?
                            酬谢


                            14楼2009-04-15 14:27
                            回复
                              2025-05-21 07:00:21
                              广告
                              你们都是怎么来到上官吧的呢?上官吧被冷落很久了,我一直无心打理,因为快高考了,所以我每天都很忙…
                              楼主的论法不错,很精彩。
                              不过真要说到抄袭问题,我倒是觉得名家文章都离不开抄袭的嫌疑,只不过“抄”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新而运用得恰到好处,便算得上无与伦比甚至登峰造极了!所以人们淡化了“抄袭”的说法,而是美其名曰“借鉴”,这样的说法是恰当的,是进步的表现。
                              所以,我们鄙视那些冒名顶替、明目张胆、自大无知的抄袭者,而推崇那些善于发现别人优势长处、乐于学习借鉴的创新者。
                              有一点我是反对的,最好不要将苏柳在影响或者成就地位上来比较。决定他们最大不同的是他们各自的追求。柳七的生活经历是苏试这位难得的全才文豪所不喜欢和不屑一顾的,但也是他做不到、影响不到的。东坡的生活又是柳七不曾拥有的,也是他不在乎和不去追求的。


                              IP属地:天津15楼2009-04-15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