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说得全面而中肯。个人觉得评剧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眼睛往上看,评奖拿补助很重要,却没有想着怎么靠真本事去赢得市场,赢得观众。人人都要吃饭,有些做法固然能够理解,但靠救济终究只会走向穷途末路,奋发有为才有可能开辟出新天地。豫剧演员王红丽带领的民间豫剧团怎么活下来的,人家演戏给谁看的,这些都值得学一学。再有,现在的观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正如王红丽所说,评委、城里观众和农村观众对戏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当然他们的审美趣味和要求也有不同。那评剧是不是要搞清楚戏是演给谁看的呢?最近看了中评新排的《伪装者》和《祝福》。前者吹得天花乱坠,我只能说凑活吧。后者确实还好,演出过程中,观众叫好也比较多;演出结束,很多观众还恋恋不舍。为什么呢?我觉得《祝福》的编创者还是比较懂戏的,首先你得好看吧,想教育人也没错,但高明的做法是把想传达的东西揉到戏里面去,而不是扯着嗓子说教。虽然这出戏音乐上也加入了新元素,但最起码我听了觉得它有评剧味儿,而非评剧音乐剧。这戏的编剧好像是王新纪老师,我觉得他编的挺好的。虽然人物唱词有些地方不符合人物身份,比如祥林嫂的唱词明显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文化水平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但总体还是很符合评剧文学特色的。我感受最深的是,这出戏总体上是悲剧无疑,但中间很注意穿插一些喜剧笑闹的成分,戏曲整体节奏处理得挺好。如果不是距离中评太远,我倒是很想再看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