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党,上礼拜终于看齐了电视和小说。看齐以后的感想是:以电视剧是否充分表现了小说而言,士兵突击的电视剧完全体现、甚至是提升了小说,而团长的电视剧则没有完全反映出剧本的涵量——它有点缩水。对我而言,是个有点大的遗憾。这个遗憾主要来自于南天门之后情节的缺失。我的感觉是,没有拍摄南天门之后的部分、而又没有对南天门之前的部分作相应调整和改动,往小里说,使拍出的情节有时会缺乏本应该有的呼应,主题和内容有时不够搭配,导致43集的电视剧,情节和对话上有时会不明所以或者不够紧凑;往大里说,则缩减了小说原来想要突出的大主题,留下了相当大的遗憾。
电视剧的内涵当然可以丰富,一个大主题下包含无数小分支、小主题,但是总得围绕一个大主题,使其不至于成为散沙。截取到南天门为止来拍一部好电视剧,显然是完全没问题的:情节已经足够丰富、主要人物形象也已经树立,但是主题则也必须有相应调整。就我自己理解,小说要讲的,不只是民族大义,也不只是中国人即便打成了炮灰也有骨头在,而是一种“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大观。书里在不同地方反复强调“年轻”,说孟烦了老觉得自己活得油了、老了;说郝兽医看孟烦了,年纪轻轻搞得死气沉沉;说在孟烦了看来,三十八岁的迷龙比二十四的自己年轻多了。这是一个很老的年轻人看到的故事:新鲜的必将战胜衰朽的,坚守理想的必将战胜随波逐流的。正如中国战胜了日本,共cd又战胜了gmd。这是一个能够涵盖前述所有主题的大主题:炮灰们在收容站里沤烂自己,但其实没有完全变渣,虞啸卿的到来点燃了蜡烛的芯子。龙文章是个走遍中国、在个老得不能再老的环境里挣扎着要保持新鲜的人,他把自己的新鲜一点点往炮灰们心里打,拢起炮灰居然也有了尊严,故事就此拉开。他打得太多太勤,想得又太多太勤,以至于常常累得半死,而周围也没人跟他一起扛。
一个个的人物里,孟烦了的爹老得几乎无可救药,唐基老得自鸣得意,虞啸卿曾经自认新鲜但很快无可避免地迅速变老,龙文章不够新鲜但在时时思考追求新鲜,小书虫子是天真的新鲜然而有无限成长的希望,迷龙有一种不假思索的来自土地的新鲜但是被年老给毙了,不辣有一种现在嬉皮士式的新鲜于是他敢于一条腿带着个日本兵回湖南,孟烦了二十四岁老过了四十二岁但却见证了新鲜如何终于战胜了年老:当铁一样的虞师里几十个老兵被七连的一个嫩头青集体缴械时。他在八十岁的时候回头看,庆幸自己终于有过年轻的时候。他感谢南天门,回到那里注视着自己的年轻时光和年轻的兄弟。“新鲜”,解释了顶着最大招牌的胜利,解释了炮灰们苦中作乐的勇气,解释了一切最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当然,由于小说本子是相当厚,只拍到南天门之前,拍一部反映抗战、反映底层炮灰们抗战的片子,主题也已经很打动人,会有很多人爱看,但这就要求相应删减43集中和这一主题无关的部分。而现在,由于缺乏南天门之后的呼应,由于43集中并没有真正表现“新鲜”这个大主题,因此南天门之前打下的不少伏笔,无论是情节还是对话,看起来就有些不清不楚,缺乏指向性。给没读过小说的人来看,要么多余,要么就是明白了一点儿、但又没戳到点子上。
以小书虫子为例,在小说中,这个人物本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对龙文章的改变极其深远,因此才占了很大篇幅。龙文章在对岸见到小书虫子时的冲击,绝不仅仅是因为碰上了一群cp分子,这只占他感想中很少的一部分;最大的震惊,由孟烦了的评价体现出来:虞啸卿说仗打成这样,全体中国军人都无无辜之人,个个该死;龙文章你装备最破,还从祭旗坡每天打一炮,你带着人打,你觉得你干了你能干的,你不该死。可现在呢,有一群拿着马戏班子一样的武器、比你装备还破、日子还苦的人还在对岸坚持着打;和这群人比起来,你也不无辜,你也该死。你和那些跑的、躲的人一样,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而已。你就是个没有尽力的、该死的中国军人。
电视剧的内涵当然可以丰富,一个大主题下包含无数小分支、小主题,但是总得围绕一个大主题,使其不至于成为散沙。截取到南天门为止来拍一部好电视剧,显然是完全没问题的:情节已经足够丰富、主要人物形象也已经树立,但是主题则也必须有相应调整。就我自己理解,小说要讲的,不只是民族大义,也不只是中国人即便打成了炮灰也有骨头在,而是一种“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大观。书里在不同地方反复强调“年轻”,说孟烦了老觉得自己活得油了、老了;说郝兽医看孟烦了,年纪轻轻搞得死气沉沉;说在孟烦了看来,三十八岁的迷龙比二十四的自己年轻多了。这是一个很老的年轻人看到的故事:新鲜的必将战胜衰朽的,坚守理想的必将战胜随波逐流的。正如中国战胜了日本,共cd又战胜了gmd。这是一个能够涵盖前述所有主题的大主题:炮灰们在收容站里沤烂自己,但其实没有完全变渣,虞啸卿的到来点燃了蜡烛的芯子。龙文章是个走遍中国、在个老得不能再老的环境里挣扎着要保持新鲜的人,他把自己的新鲜一点点往炮灰们心里打,拢起炮灰居然也有了尊严,故事就此拉开。他打得太多太勤,想得又太多太勤,以至于常常累得半死,而周围也没人跟他一起扛。
一个个的人物里,孟烦了的爹老得几乎无可救药,唐基老得自鸣得意,虞啸卿曾经自认新鲜但很快无可避免地迅速变老,龙文章不够新鲜但在时时思考追求新鲜,小书虫子是天真的新鲜然而有无限成长的希望,迷龙有一种不假思索的来自土地的新鲜但是被年老给毙了,不辣有一种现在嬉皮士式的新鲜于是他敢于一条腿带着个日本兵回湖南,孟烦了二十四岁老过了四十二岁但却见证了新鲜如何终于战胜了年老:当铁一样的虞师里几十个老兵被七连的一个嫩头青集体缴械时。他在八十岁的时候回头看,庆幸自己终于有过年轻的时候。他感谢南天门,回到那里注视着自己的年轻时光和年轻的兄弟。“新鲜”,解释了顶着最大招牌的胜利,解释了炮灰们苦中作乐的勇气,解释了一切最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当然,由于小说本子是相当厚,只拍到南天门之前,拍一部反映抗战、反映底层炮灰们抗战的片子,主题也已经很打动人,会有很多人爱看,但这就要求相应删减43集中和这一主题无关的部分。而现在,由于缺乏南天门之后的呼应,由于43集中并没有真正表现“新鲜”这个大主题,因此南天门之前打下的不少伏笔,无论是情节还是对话,看起来就有些不清不楚,缺乏指向性。给没读过小说的人来看,要么多余,要么就是明白了一点儿、但又没戳到点子上。
以小书虫子为例,在小说中,这个人物本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对龙文章的改变极其深远,因此才占了很大篇幅。龙文章在对岸见到小书虫子时的冲击,绝不仅仅是因为碰上了一群cp分子,这只占他感想中很少的一部分;最大的震惊,由孟烦了的评价体现出来:虞啸卿说仗打成这样,全体中国军人都无无辜之人,个个该死;龙文章你装备最破,还从祭旗坡每天打一炮,你带着人打,你觉得你干了你能干的,你不该死。可现在呢,有一群拿着马戏班子一样的武器、比你装备还破、日子还苦的人还在对岸坚持着打;和这群人比起来,你也不无辜,你也该死。你和那些跑的、躲的人一样,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而已。你就是个没有尽力的、该死的中国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