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网吧 关注:20贴子:76
  • 0回复贴,共1

脱贫攻坚 我在路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脱贫攻坚 我在路上
中华报道新闻社:主任记者闫泽 报道
【中华报道新闻社讯】四川省通江县安监局职工,现任四川省通江县铁厂乡窑坡里村第一书记。赵友茂,我现年54岁,大学文化,中共党员。 1982年3月参加工作,从事教育教学工作7年;1989年3月被招聘为乡镇干部,先后担任专武干部、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片区纪检组长等职务;2005年1月调县安监局工作,先后担任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员、局办公室主任、党组成员、信访办主任、监察人事股长等职务,现任通江县安监局副县级干部、铁厂乡窑坡里村第一书记。
要说“我的驻村故事”的确不多,既没有可敬可叹的感人事迹,也没有可圈可点的工作业绩,因为我任第一书记的时间仅仅1年。在这里我只能将这1年的一些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
上 任
我是主动申请到村上去工作的,在此之前我是从事监察人事工作。由于人事变动,县安监局原派驻铁厂乡窑坡里村的第一书记被提拔重用,同时县安监局的扶贫工作排名靠后。单位主要领导要我在全体职工中征求意见,其结果可想而知。其主要原因不仅仅是扶贫工作责任大、任务重,而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村不仅偏远,而且条件十分恶劣。这个村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65户、247人。其中精准贫困户35户、108人。这里的青年男女都外嫁,剩下的基本上就是老人、病人或重度残疾人。这里仅有1条3.5米宽通往林场的水泥路,另外1条过境公路勉强能通车,1条村道路根本算不上公路;没有学校、卫生站,没有互联网和光纤电视,没有骨干经济项目;这里的住房基本上都属于穿斗结构, 30%以上的住房风雨飘摇;这里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冬春、干旱季节,一半以上的老百姓要到近2公里的河沟去取水生活。各种条件比较,这个村完全够得上全县贫困村的标本。
我看到了领导的焦急,也清楚县安监局任务重、人手紧的现状,于是主动请缨去担任这个第一书记,什么附加条件都没有。我的这一举动曾被许多人不理解,甚至有人调侃我是不是想步前任的后尘,混一点政治资本创造提拔重用的机会。然而,我最清楚我本身就是一个农民,又在乡镇工作了多年,骨子里拥有深厚的农民情结。在安监局工作了十多年,尽管自己已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所谓的专家,但是我时时感到自己像一只困兽,农村也许是我最恰当的去处。50多岁的人了,还能有其它奢望?
7月6日,县安监局局长冉瑞俊等3名领导将我送到铁厂乡窑坡里村,交与铁厂乡党委书记陈诚,我既为这一隆重的仪式感到自豪,也深感领导的良苦用心和重大的政治责任。
问 病
上任伊始,我同王万全副局长开始走访全村的建卡贫困户。我们顶着烈日、徒步行走,一户一户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联络感情。我们在乱石中跳跃、在荆棘中穿行,泥土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刺草在身上留下纵横交错的伤痕。第三天,村上的两名领导累趴下了,我们仍然坚持着。七天时间全村所有的建卡贫困户做到了户户见面,从而对全村的情况有了大致的轮廓,也使我的体重由81kg减少到76kg,我真为这一意外收获感到高兴,遗憾的是脚上的运动鞋也光荣下岗了。
在此次走访和后来的工作中,我们看到了堆成小山似的土豆卖不出去,看到了上万株核桃树很少挂果、只有枯枝败叶在风中摇曳,看到了断壁危楼和人畜混居无法下脚的场景,看到了浑浊的水窖中腐烂的树叶和游弋的红虫……,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特别是当白发苍苍的老大娘给我们端来开水的时候,当何玉平的哑巴妻子双手给我们捧来李子的时候,当70多岁的老大爷主动给我们带路的时候,当凌晨3点我完成党员脱贫示范项目可行性测算支部书记陪在我身边已经睡着的时候……,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全村干部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期盼和对我们寄予的厚望,我深深地感觉到肩上重担分量。
通过走访调查,我清楚地感觉到窑坡里村除严酷的自然环境外,观念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重度缺水、缺乏投入及缺劳、疾病等因素,严重阻碍了该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医 治
扶贫犹如治病,病找到后紧接着是开方和下药的问题。
我们从解决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入手,通过数次召开党员会、群众,反复宣讲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扶贫政策和要求),反复讨论该村的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局机关全体帮扶联系人每月到联系户家中同吃同住同劳动至少一天一夜,开展帮扶工作,引导他们抓住机遇、感恩奋进,调动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经济发展上,我们初步探索出“双带双帮”发展模式,即合作经济组织带贫困户、致富能人带贫困户、村党员干部帮贫困户、机关干部帮贫困户,将各种积极因素捆绑在脱贫攻坚的战车上;我们将财政周转金、县安监局5万元帮扶基金、机关干部的捐助资金全部捆绑到经济发展项目上,由合作经济组织、致富能人、党员干部和帮扶联系人担保和监督,坚持大发展大支持、小发展小支持、不发展不支持,确保有限的投入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号召安监局机关全体帮扶干部人人找市场、人人都当推销员,为农副产品商品化打开通道。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由于该村规划为2018年的脱贫村,目前功能配套项目基本尚未挤进2016年的盘子,我们采取过去收费税的办法——得不到答复不走人,死缠硬磨。通过反复汇报、多方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在异地扶贫搬迁工作上,我们坚持因户制宜:能搬出该村的,坚决支持搬出去,并主动协调相关事宜;愿意留下来的,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相对集中,以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和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搞大规模的聚居点。
疗 效
目前,该村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已申报成功,核桃和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各1个正在筹备之中,核桃产业已与巴中市核桃研究院达成技术支持意向协议,中药材种植技术支持和天麻、猪苓、白芍、草乌、大黄等中药材已与多家药材经销商达成收购意向;村道路建设已全面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即将完工;17户建卡贫困户易地搬迁规划已经全面实施,部分群众已经搬进了新房;水果产业已初具规模,党员脱贫示范项目已经启动。初步统计,全村2017年增养商品牛50头、商品羊300头、商品猪40头、商品鸡1000只,人均可实现增收2800元。
在我的驻村工作中没有多少精彩的故事,更没有显著的成绩,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与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差距还很大。但是,随着窑坡里村2018年实现脱贫,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栽下的致富树必将开花结果,修成的致富路必将加快窑坡里村人民奔向小康的步伐。


1楼2018-04-06 14:5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