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的...该称作...仁兄(?)...所谓不打不相识,笑
和60楼有很多不是英雄的所见略同,尤其前二者。虽然俺还是觉得戚活着,更多因为兄弟们用那么多条命换了他一条命,他必得活下去,复仇,雪冤,担当。
不过爱得最深沉一词,真是用得无比妥当呵。
至于后两者,因为逆水吧里不允许客观言论出现,俺也只好在这里说说。
晚晴的爱,是最迷糊的爱。她爱铁手是真,她爱铁手的义。却又爱顾的才(虽然俺个人觉得,顾也算不得有才,小说里更有才的见多了,只是从晚晴角度看,也许),她对顾的感情既有因传统夫妻身份而来的坚持,有虚荣,又有幻想,且有好人对于“爱着自己的”坏人的一种母性的同情(心理学上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至死,她也不晓得自己是爱顾还是铁手,不晓得爱不爱,不晓得怎么爱。一句“我想我还是爱他”,叫人同情,却又啼笑皆非。
顾对晚晴的爱,是最自欺的爱情。还记得《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里面,龙小羽对于老板之女罗晶晶的感情,如他自己所说,那个女孩子出现在他面前,那么高贵,那么纯洁,是一直在底层圈子里摸爬滚打的他所不曾见过的美好,和她在一起,仿佛把自己也提到了她的高度。这样一个女神,让自己向往,为了保住这向往,可以不择手段。
顾对晚的感情与龙对罗的其实很像。记得红泪初见晚晴,评价就是“不食人间烟火”。晚晴自小高高在上,锦衣玉食,不需要为生活打拼,加上从医一道,自是很天真,很善良,她生活在自己的梦幻里。而初遇晚晴的顾,看尽世态炎凉,心性带着在底层打拼的戾气和狠毒,这样晚晴在他眼中,美好的不可思议。他自小在微贱、肮脏、人心冷漠的底层长大,越是歹毒的人,心底越会有一丝对于美好神圣的向往。这样的晚晴,便寄托了他全部的向往。
可寄托也好、向往也好,这些其实不是爱情。说到底,前者不过像把爱人当作标本,本质上只是为了自己的感觉,而后者才会真正为对方着想。所以顾明知晚晴想要什么,却视而不见,坚持用自己认定“配得上她”的东西来装饰这种美好。所以他心里一再告诉自己所作所为全是为了晚晴,告诉自己求权势是为了求爱情,其实是给自己一个借口,自欺欺人地把自己的行为想象的高尚。——而当傅宗书要他杀晚晴时,他心底这丝对于美好的向往和对于权势的渴求,就发生了冲突,所以他才有了交战,才有了犹豫——这交战和犹豫,不过是把自己心里想要的两样东西做着比较权衡:要不要彻底放弃这向往,撕破面纱,赤裸裸的选择权势?
不管这答案是什么,自始至终,这交战里没有晚晴的影子,自始至终,他没有真正为晚晴去想过。
他并不是爱着傅晚晴这个人,而只是爱着自己的爱情,爱着自己向往的幻影。
其实一直到晚晴死,俺都不认为顾氏爱她的。顾的疯,是因他到头来失去了一切,不论是权势,还是之于美好的向往,以及一生也许是唯一真诚的友情。那么他所做的一切,有什么意义?又得到了什么?他不能承受这样的认知,于是只能再次把这一切寄托,或者归因在死去晚晴身上,继续自欺欺人下去。失去的,总被想成是最好的。
这是小戚和顾的区别,也是我最爱小戚的地方:即便怎样的困境,即便是自己的错误,即便一直被负疚折磨,也永远不肯自欺,永远坦然面对,永远能从打击里站起来。而顾,对于自己想要的,失去的,错了的,始终不敢面对,不愿正视,才会一再逃避,一再自欺欺人。
那句是你在逃,说得经典极了,一针见血极了!乃说这么落魄的时候,这么痛苦的心境,人怎么还能这么有智慧这么有洞察力呢!捂脸花痴中...
和60楼有很多不是英雄的所见略同,尤其前二者。虽然俺还是觉得戚活着,更多因为兄弟们用那么多条命换了他一条命,他必得活下去,复仇,雪冤,担当。
不过爱得最深沉一词,真是用得无比妥当呵。
至于后两者,因为逆水吧里不允许客观言论出现,俺也只好在这里说说。
晚晴的爱,是最迷糊的爱。她爱铁手是真,她爱铁手的义。却又爱顾的才(虽然俺个人觉得,顾也算不得有才,小说里更有才的见多了,只是从晚晴角度看,也许),她对顾的感情既有因传统夫妻身份而来的坚持,有虚荣,又有幻想,且有好人对于“爱着自己的”坏人的一种母性的同情(心理学上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至死,她也不晓得自己是爱顾还是铁手,不晓得爱不爱,不晓得怎么爱。一句“我想我还是爱他”,叫人同情,却又啼笑皆非。
顾对晚晴的爱,是最自欺的爱情。还记得《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里面,龙小羽对于老板之女罗晶晶的感情,如他自己所说,那个女孩子出现在他面前,那么高贵,那么纯洁,是一直在底层圈子里摸爬滚打的他所不曾见过的美好,和她在一起,仿佛把自己也提到了她的高度。这样一个女神,让自己向往,为了保住这向往,可以不择手段。
顾对晚的感情与龙对罗的其实很像。记得红泪初见晚晴,评价就是“不食人间烟火”。晚晴自小高高在上,锦衣玉食,不需要为生活打拼,加上从医一道,自是很天真,很善良,她生活在自己的梦幻里。而初遇晚晴的顾,看尽世态炎凉,心性带着在底层打拼的戾气和狠毒,这样晚晴在他眼中,美好的不可思议。他自小在微贱、肮脏、人心冷漠的底层长大,越是歹毒的人,心底越会有一丝对于美好神圣的向往。这样的晚晴,便寄托了他全部的向往。
可寄托也好、向往也好,这些其实不是爱情。说到底,前者不过像把爱人当作标本,本质上只是为了自己的感觉,而后者才会真正为对方着想。所以顾明知晚晴想要什么,却视而不见,坚持用自己认定“配得上她”的东西来装饰这种美好。所以他心里一再告诉自己所作所为全是为了晚晴,告诉自己求权势是为了求爱情,其实是给自己一个借口,自欺欺人地把自己的行为想象的高尚。——而当傅宗书要他杀晚晴时,他心底这丝对于美好的向往和对于权势的渴求,就发生了冲突,所以他才有了交战,才有了犹豫——这交战和犹豫,不过是把自己心里想要的两样东西做着比较权衡:要不要彻底放弃这向往,撕破面纱,赤裸裸的选择权势?
不管这答案是什么,自始至终,这交战里没有晚晴的影子,自始至终,他没有真正为晚晴去想过。
他并不是爱着傅晚晴这个人,而只是爱着自己的爱情,爱着自己向往的幻影。
其实一直到晚晴死,俺都不认为顾氏爱她的。顾的疯,是因他到头来失去了一切,不论是权势,还是之于美好的向往,以及一生也许是唯一真诚的友情。那么他所做的一切,有什么意义?又得到了什么?他不能承受这样的认知,于是只能再次把这一切寄托,或者归因在死去晚晴身上,继续自欺欺人下去。失去的,总被想成是最好的。
这是小戚和顾的区别,也是我最爱小戚的地方:即便怎样的困境,即便是自己的错误,即便一直被负疚折磨,也永远不肯自欺,永远坦然面对,永远能从打击里站起来。而顾,对于自己想要的,失去的,错了的,始终不敢面对,不愿正视,才会一再逃避,一再自欺欺人。
那句是你在逃,说得经典极了,一针见血极了!乃说这么落魄的时候,这么痛苦的心境,人怎么还能这么有智慧这么有洞察力呢!捂脸花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