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写
————
拍摄的资金是有了,可是在题材选择上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不是说不好,只是同时拍一个类型的片子,会让选择面越来越窄,大家可以看,现在拍的剧都是古装剧,很难再看到以前多个类型剧的情况,这是让观众没得选。之前是年代剧、黄梅戏剧、花鼓戏、动画真人版、战争剧……
以前的拍摄是时间短,故事精炼,效果快,涵盖多个年龄层的观众。
还好看到最近的一篇采访:
【潘礼平也表示以后会考虑扩宽剧集内容范畴,尝试更多风格及类型,“像现代剧、喜剧都可以尝试,比如《武林外传》也在尝试中。”除此之外,动漫作品及国外优秀的影视剧也会是考虑范围内。】
这里有受众人群的问题,还有就是很多剧传播面不广,或者本身不利于传播,也就只能成为小众化的品牌。要打破这个局面,那就要适当的拍些短剧,回归以前的那些短小精悍模式,一来剧集选择上就更多了,时间压缩了,所耗费的精力就少了,一部剧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彩排,拍摄。二来这个间隔的时间缩短了,以前是一两个月就出一部剧,现在都变成长剧,播放时间都拉长到半年放一部。这种长剧模式我其实是不怎么赞同的,剧集时长很长,势必所有的东西都得加长,排练时间用两个月,拍摄时间用两个月,那么一个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去了,这其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虽说我也想看一些长剧,但是把孩子往职业演员这条道路上引,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这点没能做到很好的兼顾。
从《白蛇传》开始,演员这块就不仅仅只限于本省系的小朋友,开始扩展到其他外省系,到了《红楼梦》这个问题就越发的明显了,覆盖全国。

把演员的选择放到全国,这样的效果显而易见,真正有天赋的人,更能被发掘。但是这样的选择,也是有不好的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在彩排这块比较麻烦,必须选择一个时间全部到长沙排练,这排练时间与角色时长有关,有的可能只需要排练3、5天有的可能要1个月到2个月之间。那么这个时间只能协调剧组,而不是协调小朋友。反正现在是排练与拍摄,早就不分什么假期不假期的。(也对哦,一直以来就是这样)
前面我有说过,拍摄期间有文化老师辅导,那么排练期间呢?,还好这篇采访打消了质疑。
【而在小戏骨系列剧集拍摄前,潘礼平团队都会对小演员们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主要是在表演课上会进行专业性较强的集训,根据孩子的功底和天赋,及出演角色的重要程度等,培训时间为2天到半年不等。”在培训的同时也会有文化课老师,对孩子的课业进行指导。之后进入剧组拍戏,也有文化课老师跟组,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业。“只是孩子要二者兼顾,可能会比较辛苦。”】
小戏骨彩排期间所有的费用都得自理,这种模式从外省的小朋友加入后,就是这样子的。有时候我在思考,来小戏骨体验一下,圆当演员的梦,这付出是不是有点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很多人难以获得这种机会,这个难以抉择。
除去其他因素,我不能接受的是那些排练了的剧,最后却没有演成的,这里可能最大的受害者是陈舒宜吧,射雕英雄传(包惜弱)、包青天-铡庞昱(金玉娘)、MV-青苹果乐园。
在长沙排练一个月,少说花费得一万吧,如果演的是主角,戏份多,排练时间长,可能更多。(当然了如果把这钱当成上各种艺术培训班,会不会就不心疼了,毕竟一个培训班3千5千的
)
什么时候这种模式能改一下,至少孩子与家长的吃住要帮忙解决吧,演戏时没报酬就算了,这排练期间的花费,能帮忙节省或者解决的就更好。
《中华文明之美》拍摄的时候,是来去飞机票报销,吃住给安排,还有专人接送,什么时候小戏骨也能这样,让你无后顾之忧
——————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上面的几章,忘了说说那几个MV的事情了,后面说一下。
————
拍摄的资金是有了,可是在题材选择上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不是说不好,只是同时拍一个类型的片子,会让选择面越来越窄,大家可以看,现在拍的剧都是古装剧,很难再看到以前多个类型剧的情况,这是让观众没得选。之前是年代剧、黄梅戏剧、花鼓戏、动画真人版、战争剧……
以前的拍摄是时间短,故事精炼,效果快,涵盖多个年龄层的观众。
还好看到最近的一篇采访:
【潘礼平也表示以后会考虑扩宽剧集内容范畴,尝试更多风格及类型,“像现代剧、喜剧都可以尝试,比如《武林外传》也在尝试中。”除此之外,动漫作品及国外优秀的影视剧也会是考虑范围内。】
这里有受众人群的问题,还有就是很多剧传播面不广,或者本身不利于传播,也就只能成为小众化的品牌。要打破这个局面,那就要适当的拍些短剧,回归以前的那些短小精悍模式,一来剧集选择上就更多了,时间压缩了,所耗费的精力就少了,一部剧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彩排,拍摄。二来这个间隔的时间缩短了,以前是一两个月就出一部剧,现在都变成长剧,播放时间都拉长到半年放一部。这种长剧模式我其实是不怎么赞同的,剧集时长很长,势必所有的东西都得加长,排练时间用两个月,拍摄时间用两个月,那么一个学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去了,这其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虽说我也想看一些长剧,但是把孩子往职业演员这条道路上引,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不管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这点没能做到很好的兼顾。
从《白蛇传》开始,演员这块就不仅仅只限于本省系的小朋友,开始扩展到其他外省系,到了《红楼梦》这个问题就越发的明显了,覆盖全国。

把演员的选择放到全国,这样的效果显而易见,真正有天赋的人,更能被发掘。但是这样的选择,也是有不好的地方,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在彩排这块比较麻烦,必须选择一个时间全部到长沙排练,这排练时间与角色时长有关,有的可能只需要排练3、5天有的可能要1个月到2个月之间。那么这个时间只能协调剧组,而不是协调小朋友。反正现在是排练与拍摄,早就不分什么假期不假期的。(也对哦,一直以来就是这样)
前面我有说过,拍摄期间有文化老师辅导,那么排练期间呢?,还好这篇采访打消了质疑。
【而在小戏骨系列剧集拍摄前,潘礼平团队都会对小演员们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主要是在表演课上会进行专业性较强的集训,根据孩子的功底和天赋,及出演角色的重要程度等,培训时间为2天到半年不等。”在培训的同时也会有文化课老师,对孩子的课业进行指导。之后进入剧组拍戏,也有文化课老师跟组,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业。“只是孩子要二者兼顾,可能会比较辛苦。”】
小戏骨彩排期间所有的费用都得自理,这种模式从外省的小朋友加入后,就是这样子的。有时候我在思考,来小戏骨体验一下,圆当演员的梦,这付出是不是有点大。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很多人难以获得这种机会,这个难以抉择。
除去其他因素,我不能接受的是那些排练了的剧,最后却没有演成的,这里可能最大的受害者是陈舒宜吧,射雕英雄传(包惜弱)、包青天-铡庞昱(金玉娘)、MV-青苹果乐园。
在长沙排练一个月,少说花费得一万吧,如果演的是主角,戏份多,排练时间长,可能更多。(当然了如果把这钱当成上各种艺术培训班,会不会就不心疼了,毕竟一个培训班3千5千的

什么时候这种模式能改一下,至少孩子与家长的吃住要帮忙解决吧,演戏时没报酬就算了,这排练期间的花费,能帮忙节省或者解决的就更好。
《中华文明之美》拍摄的时候,是来去飞机票报销,吃住给安排,还有专人接送,什么时候小戏骨也能这样,让你无后顾之忧

——————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上面的几章,忘了说说那几个MV的事情了,后面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