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继续。上面说到了《西游记》的挑战不小,这样的一部神话剧,对于特效的要求很高,取景地也要全国跑。这样的话,工作量加大了,前期筹备时间就要比《红楼梦》更长。
之前小戏骨尝试过一版《西游记》,不过大家都不承认,这不是正统的《西游记》,称其为野生的。

这部作品失败的原因(我个人觉得算是失败了),第一在于服装,服装是一部影片的外衣,人的第一感观印象来于此,如果连吸引力都没有了,那么还怎么让人去入戏观看剧情。第二是剧情选择上,这里选了TVB版的《西游记》,此片更多的是一集家庭教育片,带有很浓的说教,如果是成人演这段可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小孩子演这个,如果没用好力就崩了,变成小孩子打闹的闹剧了,这是孩子特性使然,无解。第三是表演的定位有问题,有些动作表情太刻意了,让人觉得有点作的感觉(不是针对谁),表情夸张恰恰使这部片子槽点很多。最后还有就是唱段的插入太生硬了,从之前的片子开始(那些是原剧有的),加唱段成了常态化,包括原剧没有自己加上的,这陷入了一个怪圈,不加唱段不舒服斯基

,不管合适与否,还好后面的剧刹住这种风气了,否则还得崩。以上种种,造成了这样一部比较失败的作品。
————
失败不可怕,关键是要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改正过来。
《西游记》作为一部孙悟空为主角的剧,怎样选好这个人很关键。纵观后面的《西游记》翻拍,很少有能引起较大效果的,关键在于孙悟空的人选上。
(几大版本的孙悟空)在以往的各种电视剧经典角色盘点,第一名必定是六小龄童的孙悟空,可想而知,这角色是多么的深入人心了。
小戏骨的《西游记》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选好孙悟空的人选,这个人选我觉得比当时小戏骨拍摄《红楼梦》选贾宝玉还要难,一个是86版的《西游记》太经典了,还有就是六小龄童作为猴戏世家,再难有这样的演员。
为了拍摄《西游记》,86版的全体人员受了多少磨难,简直就是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
小戏骨能不能拍好这部《西游记》,让我不免对玉洁导演有些担忧了。

关于孙悟空最重要的还是造型问题,偏向于美化版的,还是丑恶版的,这是个选择难题,小孩子扮演孙悟空,怎样都觉得小孩子过家家,主要还是在于小孩子太萌了,一只小猴子,丝毫看不到大圣的威武,在演员选择上,应该偏向于有武术基础的为好,会棍术的更好,有武术功底的人,眼神就要比一般人狠厉,有神。孙悟空的眼神戏很重要,六小龄童为了让自己的双眼炯炯有神,每天早晨眼睛盯着看日出,看别人打乒乓球,盯着球看,晚上点香火看亮光,到最后目光如电。
————

小戏骨拍摄《红孩儿》的猴子,大家都没有给予什么好评,说起来,还是在于演员本身。这样的一个角色,说台词太过于装腔作势,非要往成人版的语气上贴,导致台词都像老年人说话没气势,一句话要拖长着音说,还时不时的咳嗑的叫。
除了这些,最重要的还是表演上面,这样的面具盖住了整个脸部,导致可发挥的空间太小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面瘫脸,眼神也不够凌厉。这些问题就造成这部《红孩儿》的失误,成为一部失败之作。(如果把这当成教育片的方式看待也还算不得失败)
有这样的一个失败教训在这里,我觉得应该要避免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孙悟空用硅胶面具,肯定是会影响演员的脸部表情,不用吧,又不好做造型,直接用人脸就不像猴子了。我的看法是,可以只是部分用硅胶面具,不能影响到脸部表情,只要把鼻子,还有眉弓、人中这块做一下,看起来像猴子就行了。这些不会影响到脸部表情的表演,而且人脸部分能有更多可以发挥的地方,脸红、愤怒等能更好的表达。
————
音乐这块,没有理由不用86版的音乐,但是不希望掺杂其他的音乐,不管是创新的,还是其他版本的。有人称赞说是电视剧配乐中的巅峰,非常赞同。
小戏骨的《西游记》千万不要尬唱,因为面对的是70-80-90后的观众,还是老老实实的用经典吧,不要忘了主旨是“演经典、学经典,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
就先说到这吧,后面再聊。再聊聊,有些角色的人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