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吧 关注:152,205贴子:7,263,035

溪畔成联活动主场点评汇总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单开一贴,方便查阅。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4-02 20:05回复
    第一期:李商隐
    点评:金锐
    云山樵隐
    东风岂无力?对白发三千,飞瀑三千,每以才情称小李;
    蜡炬几成灰?留芳醪一盏,灵犀一点,常怀身世叹黄昏。
    评:用李商隐诗中意象发端,上联写才情,下联写身世,文字流畅。问题在于,全联几个分句的衔接有些问题,整联读下来便有一些零碎了。
    轻浮清风
    志付以苍天一梦,惜晚色近黄,徒留笔墨成追忆;
    花开于罅隙何辜,恨东风无力,只剩余香予后人。
    评:上联结句化用“此情可待成追忆”,生出许多感慨,下联起句谓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之间,意象营造很唯美。起句略生硬一些。
    花与青藤
    发蒙失祜,入仕丁忧,纵四六体早擅声名,一生际遇风中絮;
    何日从牛,几时归李,实二十年未加朱紫,无限悲欢局外人。
    评:上联扣住“际遇”二字,虽有才名,可惜家境凄凉,令人惋惜。下联从牛李党争入手,“局外人”配合上联的“风中絮”,意在言外,更增一分慨叹。此联章法、文字、句式安排都很老道,但第三分句的领字似乎也可以考虑去掉(当然上联要调整)。
    笛与淙淙
    顾轮蹄以赋井泥,翻看青简萧然,说不清乌帽尘飞,鲛绡泪透;
    举世路而成枷杻,弥望苍梧归处,算应是中天月冷,满鬓星堆。
    评:起句由李商隐的“井泥篇”生出,但此诗未必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用在此处未免隔了一层。之后写出李商隐之失意,既有仕途方面,又可见其眉目间的深情。下联以景衬情,相得益彰。此联佳处在于虚实间的变化恰到好处,不粘不脱。
    曾经一叶轻舟
    命未逢时,倘早渡百年,应同太白歌明月,随子美悲寒舍;
    才难有寄,更飘零尘海,遂借襟怀叹夕阳,遣痴情与众生。
    评:上联用李白、杜甫衬托李商隐,小李自也当得起。一般拉人作衬少有以前衬后者,但有“早渡百年”按下,自也无妨,但“子美悲寒舍”未必是什么好事。下联推开一笔,使全联包容更广泛,但也有不够深沉的遗憾。
    Sir_zy
    宦海浮沉几度,转幕僚,陷党争,值半百生涯,锦瑟华年思有泪;
    诗林蕴藉多时,据典涩,措辞婉,控三千情水,蓬山阆苑隐无题。
    评:两结句清爽有余味,从李商隐“锦瑟“中化出,又不拘泥原句,寄托作者自己的情感。全联行文流畅,评点到位,只是前数语过于质实,便少一些灵动变化。
    闲观江山风月
    仕路终因朋党误
    无题偏为爱情歌
    评:一言仕途,一言诗作,但文字显得有些直白少韵。
    古董小猫
    樊南多绮梦,亦道亦禅,却以艳情遗后世;
    河内一孤标,非牛非李,但凭骈句傲全唐。
    评:拈出“樊南”对“河内”,是有巧思,但直接以“樊南”入联也可以商榷。亦道亦禅,不置一笔,自有风韵,下联牛李之用也很妥帖。结句意思没问题,但表述得太满,有不够雅驯蕴藉的问题。
    囖暗斜阳
    天意重斯文,最华年论圣论才,白傅其交,传书更继令狐笔;
    人生当显世,说径途而牛而李,风波不信,落幕凄凉锦瑟篇.
    评:下联无论从文辞还是气息来看,都更胜一筹,结句尤其让人感慨万千。上联大约以首句为圆心发散而出,但显得有些零散了。
    前排前排前排前
    无力借东风,愿胡蝶迷笺虚化,不为牵系久;
    生寒知夜月,怕痴人施掌自如,肯赋门楣多。
    评:这种5/7/5的句法比较难把握,但作者运用得不错,是虚字、领字周旋的缘故。此联格律和对仗可以再调整得精细一些。
    却道天凉好个秋
    情所寄已殇,志所酬未央,夜雨凄凄,当惜牛李废才,蜡炬成干都没了;
    诗可推论古,骈可传据典,蓬山漫漫,每入桑菊恨晚,夕阳渐淡再无愁。
    评:上联一“情”一“志”,包容广大,之后用“夜雨”承转,善用意象贯穿是也。但上联结句未免随手。下联“诗”、“骈”都据其文才而言,或有衬托不起的问题。
    江湖酒汉
    怀闵子之心,嘲卞和之苦,岂师杜甫随肥马?
    存鹓雏之向,负鬼斧之才,徒羡王祥有佩刀!
    评:两结句或许出自杜甫之“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李商隐自己的“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从文意看,是十分妥帖的,而且与前面两分句的铺垫也能咬合得不错。但此联文字不够浑然的问题也是有的。
    伤痛了无期
    憾吾不知公,虽仕路风云夹缝、壮志未酬,犹固之社稷心思,是曰春蚕丝到死;
    藉联重寄语,感才情岳海宽襟、清名自励,欲正与辞文意旨,元非儿女恨从诗。
    评:两起将自身介入联语之中似无必要,且缺少传引勾连之处。之后数句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陆乘风
    命如飘絮,官若转蓬,二十年牛李之中,淄上浮沉一桃梗;
    气袭少陵,骨承庚信,卅六体宋明以后,人间俯仰几诗人。
    评:此联大方得体,没有太多花哨的铺陈,但是文辞端庄典雅,既能笔笔落在实处,又能巧借比兴,让联语温厚典雅,周旋有余地。读其上结,漂泊浮沉、身不由己之感,使人且读且叹,至于下结,落落大方,一笔荡出唐宋以后千百余年,颇具气象。
    暖阳
    锦瑟情怀,沁阳郁郁;
    风流诗语,遗世惺惺。
    评:“锦瑟”之诗,旖旎绮丽,而下以“郁郁”作结,是求其变化而寄意其外。下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4-02 20:06
    收起回复
      暖阳
      锦瑟情怀,沁阳郁郁;
      风流诗语,遗世惺惺。
      评:“锦瑟”之诗,旖旎绮丽,而下以“郁郁”作结,是求其变化而寄意其外。下联先以“风流”起笔而归入“惺惺”二字,也是类似用法。但此联文字或古或白,不够统一,“沁阳”等处也可以再推敲得更加流畅。
      看桐花
      飘蓬空许一生痴,偏东风无力,辗转落花春不管;
      才命由来两端负,纵青鸟殷勤,玲珑文字语还休。
      评:此联文辞立意大多从李商隐诗中而来,但巧作捏合,一个深情落魄的诗人形象便跃然纸面,亦是用意不用力的写法,以象传情,最能动人。此联下起直触人心,两结语则温婉动人。
      予怀渺渺
      数十年失意宦途,庙堂何辜,牛李其罪;
      卅六体多情郢客,一生蹭蹬,千古诗文。
      评:从宏阔处落笔,有高屋建瓴之势,但归于牛李而开脱庙堂,似也有些偏颇,尤其是议论上没有什么铺垫。下联“一生蹭蹬”能落到实处,但结句有空泛了些。
      一炁
      廊庙说弹冠,进士当时,己志不抒,无题心事谁人似;
      诗章同振藻,晚唐以后,吾侪未继,一代风流何处寻。
      评:此联立意不错,起句见根骨气象,有唐人律诗风采。然而再而衰三而竭,之后几句无论表意还是文辞,都不够出彩。至于结句,上联有深情动人之致,下结则落入窠臼之中。
      船精灵梅丽
      四十五载多凄楚,际遇约秋蓬京洛,春梦巴山,犹有深情托锦瑟;
      曾几何时不盛唐,庙堂惯旧雨逢迎,朱衣蹇舛,一生曲笔向黄昏。
      评:上联围绕“际遇”二字展开,京洛、巴山撑开格局,如五律诗中颔联之用,气象宏阔。下联写其世路沉浮,也是以回环取胜,使人读之情贯于气,充盈而不觉滞塞。两结句杳杳有余音,曲虽终而意未尽。但此联两起并不成功,上起用得太实,但还算可以,下起则字句都有些不通,格律对仗也有瑕疵。此联两起若能调整一下,虚虚一点,或能更翻进一层。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4-02 20:13
      收起回复
        第二期题目:浣花溪
        点评:北纬42度
        浣花溪是个温婉唯美的名字,单从名字生发,就可以撰出旖旎生辉的文字,这是中国审美意境的美妙之处。而这名字背后,却又有天府之国的悠远背景、林溪楼阁的绮丽景观,加之诗圣杜甫的社稷沧桑、才女薛涛的浣花诗笺,教此地已然超越了地理本义,上升为人文色彩浓郁的代表符号,撰联时,这些延伸不可不察。当然,单纯景致描摹也好,所有元素面面俱到也罢,抑或撷取一枝深入发挥,皆贵在于畅达与娴雅、深笃和个性间,找到美妙的契合……
        伤痛了无期
        山水本无名,得少陵流寓辉涵,一草一花非俗类;
        烟云长有性,承薛氏彩笺香在,何风何雨不骚情?
        评:整体发挥不错,立意抓住了两个重点人物,使整联瞬间丰富饱满起来。读下来,行文亦晓畅通达。挑点毛病就是,整体虽表达得相对到位,但欠些蕴藉的韵味,文似看山,山在前,一览无余,缺些点缀遮掩,便少了些趣味。另,个别字词表达似不够稳契,比如“辉涵”,稍见造痕;‘“骚情”’处,意虽无差,但终觉露,稍欠雅驯。
        花与青藤
        三五里多情犹眷诗家,沿幽胜而行,可到得茅草堂前,枇杷巷外;
        一千年无恙不惊尘劫,问清澄如是,犹记否红颜春日,白发秋风?
        评:不错,立意稳当大方,行文飞云流水,一气呵成。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寓情、事于景,借景致的迤逦展开,情与事自然寓于其中,很见韵致。整体看,立意和行文在稳当的前提下,还是稍觉熟一些,不管是内容还是表达,稍欠些更深入、更自我的个性表达,见之愈多,读之愈乏,再写可尝试别被套子囿住,撒欢儿一点,哪怕有瑕,或更精彩。
        满腹相思何以言
        月华依旧大唐明,恰邻舍移风,溪上白薇忽渺渺;
        夜色犹同老杜静,是何人放古,庐中晚笛和淙淙。
        评:整体的立意比较独特,见自家机杼。整体看,行文遣词稍欠稳,元素的选取剑走偏锋,倒能圆回主题,但终会有切题飘忽之嫌。整体感觉上下联结句更出彩些,意境微茫,心思缱绻,能引人入境。前面有些地方,比如“移风、老杜静、放古”,既失之稳切,也稍觉败坏整体的联味儿,或可修缮。
        古董小猫
        付水红颜,卿何薄命,魂随香断与香销,天下竟无埋艳冢;
        拈花黄土,枉自多情,质本洁来还洁去,溪边可有沁芳亭?
        评:整体的立意选取了浣花夫人、薛涛女性角度的基本素材,可算择一点而击破。整体看来,稍觉表达走偏,虽然从“水、溪边”可以隐约觉到主题,但整体下来,似是人物之咏叹了……
        个别字词处,如“付水”,总觉不可感,倒不如“似水”来得清晰利落;下联的“拈花黄土”,总觉突兀,似是硬加塞儿进来的赶脚。还有一个问题,上下联后两句全为七字句,且句子节奏点一致,这样就违背了联的句间节奏,要力避。整体的遣词还是比较有味道的,值得赞赏。
        云山樵隐
        胜地岂无常?草堂前曲径幽林,汀兰锦鲤,教野老不奢厚禄;
        浮生皆乐见,静水畔禅心素手,涤垢还真,期衲衣重绽莲花。
        评:立意见个性,抛开过于繁复的人文背景,从景致描摹中带出景点个性信息,不疾不徐,悟出人生境界与禅境,似有举重若轻之妙,很有想法。上联由景致生发,自然可以想见杜甫,结句做旷达语。下联从传说的角度生发,结句饶有余味。整体看,上联起句的“无常”一词,似觉可调,可再清晰恰切些,以便顺畅引出后面的句意。
        却道天凉好个秋
        溪自瑶池一脉,偷落少陵庐旁,掬流濯面,忧劳且任水携去;
        浸染花海十方,漫经武侯祠上,悲汉恨唐,往事也随香荡开。
        评:立意和表达挺有意思,象电影的长镜头,一直摇下来,到结句看到了整联的全貌。作者在选材和立意上还是很用心思,包括把“武侯祠”拉入镜头,扩展了表达的广度,值得赞赏。整体看,在表达上稍觉拘谨,遣词还欠老练,所以虽然联意表述很清畅,但终觉欠些蕴藉的味道。作者可以在词语的选择、韵味的揣摩、句式的变化、氛围的造境上再多下些功夫。举个例子,“往事也随香荡开”几近口语,自然乏了味道,同样意思,如果写成“昔年已共暗香沉”,是不是韵味好些……
        曾经一叶轻舟
        清溪远俗尘,长相伴隐士茅屋,烟波浣女;
        淡墨抒襟抱,复换来吴船万里,岭雪千秋。
        评:立意清健,简净利落。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表达句式,很好用,亦见韵致。整体看,表达上稳契主题,中正大方,当然如果求疵的话,就是略觉平,缺些深意和张力,也就是情趣和理趣的感染力。
        Sir_zy
        潋滟清流者,得源西岭雪千秋;一脉分岷江于灌口离堆,总润成都沃土;
        槎枒草舍前,时泊东吴船万里;双岸朝尹喜及武侯昭烈,多承天府美名。
        评:整体立意较为全面,显得中正堂皇,是一种风格。行文上,二三句还是稍显滞涩了,其实前面一二句完全可以简化为“潋滟清流,得源岭雪千秋;槎枒草舍,时泊吴船万里”,气脉更为畅达。三分句由于涉及元素过多,一句显得过于壅塞,可以尝试变为两句,可能会更好些。整联看下来,表达上还是显得质实了,终觉欠些辞采韵致。
        笛与淙淙
        相逢丽日,与说归年,惺惺然好著文章,四处筠篁随讽咏;
        既负情花,便参风月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4-04 15:06
        回复
          (接上)
          笛与淙淙
          相逢丽日,与说归年,惺惺然好著文章,四处筠篁随讽咏;
          既负情花,便参风月,洇洇此长流溪梦,一波笺泪化轻飞。
          评:立意旷达,行文遣词娴雅有味,不错。对比看,上联从内容到表达上胜于下联,归年、惺惺、筠篁、讽咏,既见辞采,又见寄寓;下联在内容重量上稍弱些了,当然表达上也不错,就是到结句处,对比上联结句,字面的感觉还是有些随意。其实,如果从重量衡量,可以讨个巧,上下联位置调换,再调下句子平仄,下联就能撑住上联了,哈。
          闲观江山风月
          农女浣袍,善心生朵朵莲花,必须名副;
          草堂接北,古迹蕴丝丝墨意,合共辉生。
          评:立意不错,但表达上还是显得拘谨无着、力有不逮了。就像刚才上面说过的,在词语的选择、韵味的揣摩、句式的变化、氛围的造境上再多下功夫。可以多看看古人联,看看他们怎么炼字、用词、行文,有的甚至可以拿来主义,先模仿,然后写出自己,努力。
          陆乘风
          一片飞花未减春,抬头看溪桥客、杨柳烟、草堂月;
          几弯流水仍依旧,何处复梁父吟、邻翁语、浣女歌。
          评:立意比较见巧思,选取素材虽多,但经过行文架构的剪裁安排,反而显出轻巧利落,很见手段。整体看,联将“我”代入,见景生思,情境生动。当然,如果按我个人习惯,还是觉得联意稍薄,我会将结句三字句换为四字句,三字句前两字后加一个单字动词,而这个动词一定要生动且有寄寓,炼好这个字,联的格局会更上一层。
          囖暗斜阳
          溪本四时闲,鱼水其情,是故招工部北来,逸逸难承风雨恶;
          客游千般慨,诗歌则志,便缘汇大江东去,滔滔以浣海波清。
          评:立意高拔,有独到包含之处,值得赞赏。上联选取核心人物,契住主题,下联生发叹慨,用“浣”字扣住予以收束,很见手段,行文遣词亦厚重古雅,情势兼具。有几个字句处,可以再斟酌,比如“工部北来”,据介绍,浣花溪主体景观在杜甫草堂之南,所以此处“南来”似乎更符合说法习惯;“逸逸”处,总觉得还有更稳当恰切的词可以替换;另外,“则志”、“便缘”处,还可以理得再顺溜些。
          前排前排前排前
          渐老沙溪,即使浣花一朵两朵,也累雄文赋此;
          长栖白鹭,无论沐月十年千年,都多青眼迎之。
          评:立意很见个人想法,但各分句间的关联度稍欠。上下联起句挺出彩,“浣花”与“沐月”的对应也见巧思,但结句尤其是下联结句,与前面联意的承接不够浑然,下联结句甚至有些突兀。作者本身应该有自己全联的想法,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铺垫及各分句的贯通,显得不够清晰允当了。
          不倒翁
          又是锦城春,唤子美何之,故国山河常误尔;
          憾无天下隐,问渊明在否,草庐花溪好分他。
          评:立意挺好玩,拉入渊明兄,倒也不觉隔。上联言杜甫之憾,下联戏说分美于君,挺有意思。整体看,结句的问题多一些,上联结句的“误”字,置于杜甫身上,似觉不够恰切;下联结句首先是律,“花溪”的“溪”处应该是仄声字,这里马虎了,再就是“他”字口语化,显得俗白,败了韵味,不如直接换成“君”,一下把味道调回来了。再则,立意方面下联拓开的想法是不错,但因为整联撷取的扣题元素本就不多,如果再宕得过开,恐怕就会有游离主题的嫌疑了……
          船精灵梅丽
          婆娑浣女,欸乃花舟,薛洪度寂寂来时,月夜无俦洮旧梦;
          偶寄蓬身,相安风雨,杜少陵飘飘去后,诗人是处老溪山。
          评:立意中正,行文表达亦娴雅有味。上联浣女、薛涛,下联杜甫,稳扣住题目。整联上下前两句较为亮眼,为整联做好了起势。承接的“寂寂、飘飘”亦见情绪。结句也不错,通过景致描摹和“无俦、老”的言情,寓情于景,耐人寻味。个人觉得,下联结句其实还可以再深笃些,“诗人是处”四字稍觉浪费,可以再象上联结句一样,挖掘一下契合于杜甫的独特情怀意旨,会更好。
          暖阳
          竹挽轻纱,溪润红笺,乌瓦青天,黄鹂翠柳;
          莲随素手,山藏紫气,草堂一句,西岭千秋。
          评:立意挺有想法,有驭重如轻之妙。选取典型元素,巧意安排,同时行文注重色彩、动静、韵致的铺排,不错。挑个毛病,下联的“山藏紫气”略觉不够尽意,上下联其他各句皆有着落,同时下联结句“西岭”已含了“山”意,此处便觉辞费,另外,在这一处局部的景观范围内,山显得并不是太重要,所以,此处应再选取更为妥帖的元素予以铺排更好。
          江湖酒汉
          溪水不惊,浣女无闻,偏遇穷途杜叟,陡与草堂声名动;
          鹭鸶客栈,莲花故里,最合卧壑陶公,好教来者去留难。
          评:立意有反弹琵琶之意,见想法。上联反言杜甫之窘,反而带来人与地的声名,挺有戏剧性,隐约也能感觉到正话反说的意思。下联和上面一位联友的联意不谋而合,拉来渊明说话,挺有灵犀。这样的表达是把双刃剑,需要好好把握,玩好是大开大合,玩不好恐会有游离主题之嫌。当然,作者此联由于上下联前两句很好地扣住了主题,后面的生发也就有所牵系和依归,还不错。
          看桐花
          幸此一弯溪水;
          重来我亦浣花。
          评:别的先不说,就是个干净利索,这样写需要勇气了。虽然简短,但作者很会玩,把“我”拉入画面,算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04-04 15:07
          回复
            (接上)
            看桐花
            幸此一弯溪水;
            重来我亦浣花。
            评:别的先不说,就是个干净利索,这样写需要勇气了。虽然简短,但作者很会玩,把“我”拉入画面,算是古今映照,使画面不至于单薄了。但毕竟对仗随意,像词不像联了,呵呵。
            予怀渺渺
            落清寒到桃花笺上,点缀芳菲,一种红颜薛后水;
            听悲苦在茅草屋前,沉吟风雨,几回白发杜时秋。
            评:立意和架势很好,选材和剪裁铺排也都不错,行文流利畅达。上下联前两句很好,内容、表达、承接都很恰当自然,纠结点落在上下联结句上,再具体点就是“薛后水、杜时秋”。作者的想法很好,似水红颜,有了薛涛便觉自此不同;世间白发,谁又如秋之杜甫……但 “薛后、杜时”的用法毕竟剑走偏锋,奇险?僻怪?实在是难下定论……当然,作者的匠心还是值得赞赏的。
            一炁
            采花荡桨,卜地结庐,寄校书旧日心声,有泪猩红笺纸上;
            百啭黄鹂,一行白鹭,同野老当年宾侣,看溪新绿草堂前。
            评:立意明晰老到,行文遣词亦觉成熟老练。选材、架构、铺排很见匠心,“校书、野老”点明地与人,上联由广景至特写,以情驭笔,很见韵致;下联由物及人,古今映照,结于近景,意在景中,饶有余味。
            依旧奇葩
            曲径引何年,落襟有几瓣飞花,欲诉茅堂经雨夜;
            小桥通彼岸,流水送千秋过棹,空余竹涧代诗心。
            评:立意超脱,表达亦觉飘逸。整联不过多将笔墨落于具体景物的描写,而是引入想象,将元素拟人化、戏剧化,生成别样审美感观,挺不错。对比看,上联结句顺承前面的铺垫,加之有诗词章句作为借助,较为自然,下联结句由于是自己造境,表达稍觉局促,“竹涧代诗心”似不够自然可感,可再琢磨修缮。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4-04 15:08
            回复
              存精细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4-04 17:26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4-10 11:50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4-24 21:43
                  回复
                    第四期联评以截图发出
                    点评:白衣孤鸿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4-24 21:43
                    回复
                      溪畔成联第三期---燕子
                      点评:怀抱昆仑
                      Sir_zy
                      屡遭剽窃又如何?专崖顶檐前,临下居高,沥血呕心存筑作;
                      果具温情诚不弃,俟时移季换,融冰褪雪,舒怀展翅报春风。
                      下联精神气象不错,上联嫌用力过大,起句不大好理解。
                      满腹相思何以言
                      羁旅漂泊,不得其所;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凝炼且具内蕴,独不喜“天恩”二字,略失格调。
                      他小渣
                      故国乃魂牵之地,但知冰雪消时,万里征程心北向;
                      良人乃绳系之缘,何惧风云起处,一生逆旅翼齐飞。
                      立意佳,文采亦可。风云起处力大了些,下联起句不甚明了。
                      巧字匠
                      乌衣惯雨作风劳,拂绿穿红,剪裁陌上三春锦;
                      淡世知寻邻择木,走南闯北,向往人间五福家。
                      立意尚可,遣词随意了些。
                      前排前排前排前
                      自惭陋质之蓬羽,未敢桑田趋渤懈;
                      何羡长风与白云,比如鹏鸟忘窠巢。
                      说实话,什么意思没怎么看明白。单纯从句式技法上讲,应尽量避免两句节奏一致的七言放一起。另外澥字也有误。
                      看桐花
                      殷殷故垒香巢,纵雕梁画栋,绮梦温时归翅老;
                      沥沥时逢夜雨,休溪畔崖端,西风剪断比天高。
                      上下联单独看都还可以,然而截然两种风格,跳跃大了一些些。另外个人觉得“西风剪断比天高”用来写燕子似乎也不大合适。
                      陆乘风
                      虽前路遥遥万里,总不惧风尘,一股横飞彼方去;
                      纵故乡落落无名,却未忘出处,每年必访旧堂来。
                      下联挺朴实,虽未有特出彩处,相比上联要胜些。
                      闲观江山风月
                      他地再荣,家园最暖,迢迢山水携春返;
                      清新田野,简陋泥屋,暧暧村庄伴尔飞。
                      看了几个下来,感觉这个于题最切。
                      伤痛了无期
                      事关春信共重回,絮语此还将,一襟花雨一襟梦;
                      情与南柯长不死,尘心今且是,半剪烟岚半剪愁。
                      上下结皆见文采,余平平。
                      江湖酒汉
                      绕柱不分王与谢;
                      啄巢直用血和泥。
                      切题稳准,上联出色,下联嫌生猛了点。
                      却道天凉好个秋
                      悔裁林外飞春色;
                      径向云中点墨痕。
                      下联挺巧且自然生动,相比而言上联逊色不少。
                      暖阳
                      新社舞春风,剪翠衔黄,来时莫忘归时路;
                      旧游寻老境,浮香弄影,去后谁同别后思。
                      “来时莫忘归时路”莫名击中了心底那根弦,滋味万千不可言表。
                      予怀渺渺
                      北国几时春,请慰天涯流寓苦;
                      东风多少爱,来催梁上美人吟。
                      措辞立意章法架构皆可,是目前看到最出色的一个,“请慰天涯流寓苦”句情怀别具。
                      船精灵梅丽
                      信嫁春风,蠲祓秋穑;
                      不知王谢,安羡鹄鸿?
                      恕学力有限,上联没大读懂,下联用两典,皆能切题且具深意,通篇看可见作者文字功底相当不凡。
                      囖暗斜阳
                      四海路何遥,春去秋来归有日;
                      故园情可待,风吹雨打只无言。
                      起句嫌宏大了,幸“春去秋来归有日”收了回来,手段不错。
                      笛与淙淙
                      一身轻与泪尘泥,说浪迹余生,织梦遍穿花叶过;
                      三变后无心桑海,看山川颜色,虚席宜待故人来。
                      自如挥洒,清放俊逸,佳构。
                      彪行会天下
                      坐爱几时邻我梦;
                      飞来到底忘春风。
                      亦有所思,到底表示欠缺了些。
                      花与青藤
                      才弄柳丝,又穿花影,算殷勤到处,王谢黔黎,平分春色;
                      香泥为室,落蕊为堂,待窈窕归时,呢喃尔汝,永结同心。
                      立意文辞皆有佳处,第三、四似仍可精减些。
                      清歌一片与黄昏
                      三千里劫路何遥,飞犹不辍兮,心期沧海;
                      九十日春光正好,憾未曾缘者,世有梅花。
                      两起大好,下联出其不意,个人感觉“憾未曾缘者,世有梅花。”句过险。
                      曾经一叶轻舟
                      虽寻常巷陌沉浮,不曾冷眼替青眼;
                      纵王谢堂前出入,未把灰衣换紫衣。
                      有想法,但冷眼青眼于题而言似乎有些失当。
                      古董小猫
                      矢志天涯,常使梦中衔故土;
                      钟情柳巷,未妨命里犯桃花。
                      下联挺有趣,轻桃如我者读来倍觉会心。
                      金刚怒目
                      客来如借问,何处优游,向杨柳春风,杏花微雨;
                      君去定相逢,他年重到,又寻常巷陌,烟火人家。
                      读其文悠闲淡定,别有意趣,五四五四这种句式不容易掌握,此联能把这种句式写的自如流畅相当不易。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4-28 22:51
                      收起回复
                        好好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4-29 08:00
                        回复
                          (接上)
                          却道天凉好个秋
                          推门领进逍遥境,酒涨亭高,莲溢堂深,有苏学士才情,滋儋一脉;
                          入院消磨造化身,达呼民乐,穷邀月饮,借海青天正气,辟隅九州。
                          评:此联章法娴熟,雅正畅通,唯“推门、入院”太过质实,有滞拙之感,下联拉明代海瑞作陪,亦未见稳恰。
                          Ftjm277
                          幸谪读书种子于兹,结茅掘井,引些些凭吊唏嘘,竟使榔庵成胜境;
                          别启椰冠儒派斯处,载酒兴文,扶代代人才日盛,今来春色遍天涯。
                          评:此联疏于对偶,多处是可忍孰不可忍。虽构思无偏,表意无阻,以对仗故,未能精彩。
                          囖暗斜阳
                          大道继千秋,问其谁授业传经,竹杖芒鞋一故老;
                          轻舟遥万里,却此地幽林古树,鸿泥雪爪俱来人。
                          评:上联一问一答,点明主旨,下联寄托感慨,言有尽而意无穷。总体而言,上起郑重,下结轻灵,似有头重脚轻之嫌。
                          他小渣
                          因苏谪落,薪火得传,惠及南海;
                          自宋以来,文风承继,不逊眉山。
                          评:此联看似平淡,实则笔力老到。斩钉截铁,干净利落。且句式出新,辞意精警,对仗尤见功力,真可谓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予怀渺渺
                          儋州古不文,庠序期兴,由谁大道开荒,为解读书生赤子;
                          明月今还有,坡仙何处?待我雄篇落笔,再当把酒问青天。
                          评:以己入联,高自位置,直欲抗肩古人。梁简文帝所云“立身且需谨慎,为文且须放荡”,正此之谓也。好之者喜其才气横溢,恶之者厌其托大佯狂,未可一概而论也。
                          花与青藤
                          棠花春酽飞觞地;
                          松墨气醇继晷天。
                          评:写联由短入长易,由长返短难。一寸短一寸险,寸铁杀人,更见手段。此联辞意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然入眼惊艳,悬于书院两楹,适可妆点人文。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4-29 20:57
                          收起回复
                            好评,好联,秒赞一个


                            16楼2018-05-02 13:30
                            回复
                              溪畔成联第六期
                              扬州古意
                              点评:鸠竹
                              畔成联第六期
                              题目:扬州古意
                              伤痛了无期
                              墨云拖雨过西楼,看千古江山,好个十年一觉;
                              华省不时开饮宴,惜四时风物,难能万里孤舟。
                              评:抓住一地一事向外延展,生发得恰到好处。用典也罢,虚拟也罢,都扣住了古意的主题。万里孤舟这么用着,未免有些萧瑟了,整体上维持昂扬的情绪就好。难能用难得语感会更自然。
                              满腹相思何以言
                              望千回辗转难嗟,楼船夜雪,京口钟山,世传问渡漂蓬客;
                              峙百代兴亡惯见,一缕萧声,三更月色,谁继过桥泛棹人。
                              评:主要以典故来带动行文,文字比较踏实,可惜未免平直,滋味上稍欠一些。
                              Sir_zy
                              忆繁华始自隋唐,凭栏月二分,未转头时皆是梦,
                              说兴废犹难物色,索骥人八怪,尝闻竹处总关情。
                              评:选材合乎主题,但又有失细屑,读完感觉抓不住什么。可以多练练写句子的功夫,以支撑准确有内涵的情感表达。
                              巧字匠
                              烟花十里,明月二分,廿四桥玉笛悠扬,万种风情西子瘦;
                              味道三珠,丹青八怪,数千史人文荟萃,一襟诗韵广陵春。
                              评:上景下人,线索很明晰。典故密集,熟且略有堆砌之感。
                              笛与淙淙
                              弦唱微醺,牵衣菱角;汎舟随敛,入幕烟光。螺杯潦倒曾看,蝶云戏逐于湖滨,鱼米相谈于巷尾;
                              蹄轮南下,三幸隋炀;斗柄西斜,数窥胡马。舃履流零难计,蒿草扑裾以秋泪,萍蓬吹梦以尘埃。
                              评:辞彩很好,有风韵。所谓才者,很大一部分表现在遣词造句上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这是该发扬的优点。全篇读着都很引人入胜,只结尾萍蓬一句稍微欠点透彻。作为长联,前面节奏也很好,提个小建议,最后两句可以各压缩几个字,形成自对,最后用七字结尾,会更加风度翩翩。只是建议,目前也不错。
                              曾经一叶轻舟
                              月洒深阶,琴扬小巷;
                              风尘萍梗,烟雨江南。
                              评:很简洁利落,意向选的不错。因为短所以文字上的要求会更苛刻一些,尽量避免熟语套语等等。
                              前排前排前排前
                              几人盘缠万贯,其时更骑鹤能来,尽风流大道朱楼,谁争识小家身世;
                              一梦翻作千年,纵然我架空回去,烟水可怜陈碧月,旧情唯吊杜紫薇。
                              评:文字比较流畅,思路还没彻底打开。“古”上面的文章做的多,“意”上的文章相对较少,这个题着重点还是在“意”上面。无论写意写实,都需要把扬州的韵味呈现出来,这里仅仅以怀念谁,怀念什么来期望引起读者的联想,是不牢靠的法子。架空之类词语破坏意境,不宜用。
                              Ftjm277
                              廿四桥边,青楼梦远,谁曾借明月二分,吟玉笛徒悲梅寂寂;
                              一弯堤外,红药缘深,我自循春风十里,赋琼花枉死柳青青。
                              评:扬州这个文化名城的意韵,写小了狭了。立意上有点畏手畏脚。用典其实可以预见,别人会写到二十四桥,明月,红药等等,不是说别人用我就不可以用,用要用得比别人更“该用”,才能出类拔萃,不然只是堆垒了一些好看的词语而已。
                              囖暗斜阳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两千年客旅熙熙,雅士佳人,大块文章激后往;
                              江山北望,烽火南图,数度劫残痕历历,倚天极目,二分夜月照常明。
                              评:通篇是怀古的格调。也是“意”不够。选材上比较单调,用于怀古或许可以,但用于写出扬州的气韵却嫌不足。北望,极目,这样的重复应当避免。
                              暖阳
                              三月烟花,十里黄金,跨鹤如仙似梦;
                              一川草木,千秋红泪,吹箫易老于天。
                              评:这联应该命名为扬州印象,当然也包含一些古意在里面。片断式的剪贴,滋味极其素淡。整体看还是偏薄了一些。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襟水盛来万古愁,唯天间皎月,桥边红药,堪与笙歌聊幻梦;
                              几度春摇去千般恨,是人自阑珊,某已昂然,岂容谶语化悲声。
                              评:以情绪来铺陈,未尝不可,但“愁”“恨”过于泛滥又不好了。特别是下联,好像写的是一段情事?让人难以捉摸。总体上表达的有些凌乱含浑。
                              花与青藤
                              二分月色幻芜城,华表归来,应犹觅红粉歌钟,神仙药裹;
                              数亩雷塘见桑海,锦帆到处,宁不知女墙西照,王气东流。
                              评:也是侧重在怀古,应该着意区分一下二者,本来是要写出情感里的扬州,结果是情感有了,扬州没了。语句方面都没有问题,对仗很精细。
                              陆乘风
                              乌篷画里、红药桥边,与杜紫薇一梦同酣,况复有二分明月浮玉盏;
                              商女依然,翠柳如故,教姜白石千言难尽,更那堪十里春风堕琼花。
                              评:句式安排的好,节奏轻快,情绪也很到位。对于这个题来说,感觉把人物的活动给读者推得太近了,好像读者要这些,但不仅仅是这些,是个怎样让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豹的问题。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8-05-08 1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