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李商隐
点评:金锐
云山樵隐
东风岂无力?对白发三千,飞瀑三千,每以才情称小李;
蜡炬几成灰?留芳醪一盏,灵犀一点,常怀身世叹黄昏。
评:用李商隐诗中意象发端,上联写才情,下联写身世,文字流畅。问题在于,全联几个分句的衔接有些问题,整联读下来便有一些零碎了。
轻浮清风
志付以苍天一梦,惜晚色近黄,徒留笔墨成追忆;
花开于罅隙何辜,恨东风无力,只剩余香予后人。
评:上联结句化用“此情可待成追忆”,生出许多感慨,下联起句谓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之间,意象营造很唯美。起句略生硬一些。
花与青藤
发蒙失祜,入仕丁忧,纵四六体早擅声名,一生际遇风中絮;
何日从牛,几时归李,实二十年未加朱紫,无限悲欢局外人。
评:上联扣住“际遇”二字,虽有才名,可惜家境凄凉,令人惋惜。下联从牛李党争入手,“局外人”配合上联的“风中絮”,意在言外,更增一分慨叹。此联章法、文字、句式安排都很老道,但第三分句的领字似乎也可以考虑去掉(当然上联要调整)。
笛与淙淙
顾轮蹄以赋井泥,翻看青简萧然,说不清乌帽尘飞,鲛绡泪透;
举世路而成枷杻,弥望苍梧归处,算应是中天月冷,满鬓星堆。
评:起句由李商隐的“井泥篇”生出,但此诗未必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用在此处未免隔了一层。之后写出李商隐之失意,既有仕途方面,又可见其眉目间的深情。下联以景衬情,相得益彰。此联佳处在于虚实间的变化恰到好处,不粘不脱。
曾经一叶轻舟
命未逢时,倘早渡百年,应同太白歌明月,随子美悲寒舍;
才难有寄,更飘零尘海,遂借襟怀叹夕阳,遣痴情与众生。
评:上联用李白、杜甫衬托李商隐,小李自也当得起。一般拉人作衬少有以前衬后者,但有“早渡百年”按下,自也无妨,但“子美悲寒舍”未必是什么好事。下联推开一笔,使全联包容更广泛,但也有不够深沉的遗憾。
Sir_zy
宦海浮沉几度,转幕僚,陷党争,值半百生涯,锦瑟华年思有泪;
诗林蕴藉多时,据典涩,措辞婉,控三千情水,蓬山阆苑隐无题。
评:两结句清爽有余味,从李商隐“锦瑟“中化出,又不拘泥原句,寄托作者自己的情感。全联行文流畅,评点到位,只是前数语过于质实,便少一些灵动变化。
闲观江山风月
仕路终因朋党误
无题偏为爱情歌
评:一言仕途,一言诗作,但文字显得有些直白少韵。
古董小猫
樊南多绮梦,亦道亦禅,却以艳情遗后世;
河内一孤标,非牛非李,但凭骈句傲全唐。
评:拈出“樊南”对“河内”,是有巧思,但直接以“樊南”入联也可以商榷。亦道亦禅,不置一笔,自有风韵,下联牛李之用也很妥帖。结句意思没问题,但表述得太满,有不够雅驯蕴藉的问题。
囖暗斜阳
天意重斯文,最华年论圣论才,白傅其交,传书更继令狐笔;
人生当显世,说径途而牛而李,风波不信,落幕凄凉锦瑟篇.
评:下联无论从文辞还是气息来看,都更胜一筹,结句尤其让人感慨万千。上联大约以首句为圆心发散而出,但显得有些零散了。
前排前排前排前
无力借东风,愿胡蝶迷笺虚化,不为牵系久;
生寒知夜月,怕痴人施掌自如,肯赋门楣多。
评:这种5/7/5的句法比较难把握,但作者运用得不错,是虚字、领字周旋的缘故。此联格律和对仗可以再调整得精细一些。
却道天凉好个秋
情所寄已殇,志所酬未央,夜雨凄凄,当惜牛李废才,蜡炬成干都没了;
诗可推论古,骈可传据典,蓬山漫漫,每入桑菊恨晚,夕阳渐淡再无愁。
评:上联一“情”一“志”,包容广大,之后用“夜雨”承转,善用意象贯穿是也。但上联结句未免随手。下联“诗”、“骈”都据其文才而言,或有衬托不起的问题。
江湖酒汉
怀闵子之心,嘲卞和之苦,岂师杜甫随肥马?
存鹓雏之向,负鬼斧之才,徒羡王祥有佩刀!
评:两结句或许出自杜甫之“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李商隐自己的“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从文意看,是十分妥帖的,而且与前面两分句的铺垫也能咬合得不错。但此联文字不够浑然的问题也是有的。
伤痛了无期
憾吾不知公,虽仕路风云夹缝、壮志未酬,犹固之社稷心思,是曰春蚕丝到死;
藉联重寄语,感才情岳海宽襟、清名自励,欲正与辞文意旨,元非儿女恨从诗。
评:两起将自身介入联语之中似无必要,且缺少传引勾连之处。之后数句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陆乘风
命如飘絮,官若转蓬,二十年牛李之中,淄上浮沉一桃梗;
气袭少陵,骨承庚信,卅六体宋明以后,人间俯仰几诗人。
评:此联大方得体,没有太多花哨的铺陈,但是文辞端庄典雅,既能笔笔落在实处,又能巧借比兴,让联语温厚典雅,周旋有余地。读其上结,漂泊浮沉、身不由己之感,使人且读且叹,至于下结,落落大方,一笔荡出唐宋以后千百余年,颇具气象。
暖阳
锦瑟情怀,沁阳郁郁;
风流诗语,遗世惺惺。
评:“锦瑟”之诗,旖旎绮丽,而下以“郁郁”作结,是求其变化而寄意其外。下
点评:金锐
云山樵隐
东风岂无力?对白发三千,飞瀑三千,每以才情称小李;
蜡炬几成灰?留芳醪一盏,灵犀一点,常怀身世叹黄昏。
评:用李商隐诗中意象发端,上联写才情,下联写身世,文字流畅。问题在于,全联几个分句的衔接有些问题,整联读下来便有一些零碎了。
轻浮清风
志付以苍天一梦,惜晚色近黄,徒留笔墨成追忆;
花开于罅隙何辜,恨东风无力,只剩余香予后人。
评:上联结句化用“此情可待成追忆”,生出许多感慨,下联起句谓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之间,意象营造很唯美。起句略生硬一些。
花与青藤
发蒙失祜,入仕丁忧,纵四六体早擅声名,一生际遇风中絮;
何日从牛,几时归李,实二十年未加朱紫,无限悲欢局外人。
评:上联扣住“际遇”二字,虽有才名,可惜家境凄凉,令人惋惜。下联从牛李党争入手,“局外人”配合上联的“风中絮”,意在言外,更增一分慨叹。此联章法、文字、句式安排都很老道,但第三分句的领字似乎也可以考虑去掉(当然上联要调整)。
笛与淙淙
顾轮蹄以赋井泥,翻看青简萧然,说不清乌帽尘飞,鲛绡泪透;
举世路而成枷杻,弥望苍梧归处,算应是中天月冷,满鬓星堆。
评:起句由李商隐的“井泥篇”生出,但此诗未必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用在此处未免隔了一层。之后写出李商隐之失意,既有仕途方面,又可见其眉目间的深情。下联以景衬情,相得益彰。此联佳处在于虚实间的变化恰到好处,不粘不脱。
曾经一叶轻舟
命未逢时,倘早渡百年,应同太白歌明月,随子美悲寒舍;
才难有寄,更飘零尘海,遂借襟怀叹夕阳,遣痴情与众生。
评:上联用李白、杜甫衬托李商隐,小李自也当得起。一般拉人作衬少有以前衬后者,但有“早渡百年”按下,自也无妨,但“子美悲寒舍”未必是什么好事。下联推开一笔,使全联包容更广泛,但也有不够深沉的遗憾。
Sir_zy
宦海浮沉几度,转幕僚,陷党争,值半百生涯,锦瑟华年思有泪;
诗林蕴藉多时,据典涩,措辞婉,控三千情水,蓬山阆苑隐无题。
评:两结句清爽有余味,从李商隐“锦瑟“中化出,又不拘泥原句,寄托作者自己的情感。全联行文流畅,评点到位,只是前数语过于质实,便少一些灵动变化。
闲观江山风月
仕路终因朋党误
无题偏为爱情歌
评:一言仕途,一言诗作,但文字显得有些直白少韵。
古董小猫
樊南多绮梦,亦道亦禅,却以艳情遗后世;
河内一孤标,非牛非李,但凭骈句傲全唐。
评:拈出“樊南”对“河内”,是有巧思,但直接以“樊南”入联也可以商榷。亦道亦禅,不置一笔,自有风韵,下联牛李之用也很妥帖。结句意思没问题,但表述得太满,有不够雅驯蕴藉的问题。
囖暗斜阳
天意重斯文,最华年论圣论才,白傅其交,传书更继令狐笔;
人生当显世,说径途而牛而李,风波不信,落幕凄凉锦瑟篇.
评:下联无论从文辞还是气息来看,都更胜一筹,结句尤其让人感慨万千。上联大约以首句为圆心发散而出,但显得有些零散了。
前排前排前排前
无力借东风,愿胡蝶迷笺虚化,不为牵系久;
生寒知夜月,怕痴人施掌自如,肯赋门楣多。
评:这种5/7/5的句法比较难把握,但作者运用得不错,是虚字、领字周旋的缘故。此联格律和对仗可以再调整得精细一些。
却道天凉好个秋
情所寄已殇,志所酬未央,夜雨凄凄,当惜牛李废才,蜡炬成干都没了;
诗可推论古,骈可传据典,蓬山漫漫,每入桑菊恨晚,夕阳渐淡再无愁。
评:上联一“情”一“志”,包容广大,之后用“夜雨”承转,善用意象贯穿是也。但上联结句未免随手。下联“诗”、“骈”都据其文才而言,或有衬托不起的问题。
江湖酒汉
怀闵子之心,嘲卞和之苦,岂师杜甫随肥马?
存鹓雏之向,负鬼斧之才,徒羡王祥有佩刀!
评:两结句或许出自杜甫之“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李商隐自己的“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从文意看,是十分妥帖的,而且与前面两分句的铺垫也能咬合得不错。但此联文字不够浑然的问题也是有的。
伤痛了无期
憾吾不知公,虽仕路风云夹缝、壮志未酬,犹固之社稷心思,是曰春蚕丝到死;
藉联重寄语,感才情岳海宽襟、清名自励,欲正与辞文意旨,元非儿女恨从诗。
评:两起将自身介入联语之中似无必要,且缺少传引勾连之处。之后数句有抑扬顿挫的感觉。
陆乘风
命如飘絮,官若转蓬,二十年牛李之中,淄上浮沉一桃梗;
气袭少陵,骨承庚信,卅六体宋明以后,人间俯仰几诗人。
评:此联大方得体,没有太多花哨的铺陈,但是文辞端庄典雅,既能笔笔落在实处,又能巧借比兴,让联语温厚典雅,周旋有余地。读其上结,漂泊浮沉、身不由己之感,使人且读且叹,至于下结,落落大方,一笔荡出唐宋以后千百余年,颇具气象。
暖阳
锦瑟情怀,沁阳郁郁;
风流诗语,遗世惺惺。
评:“锦瑟”之诗,旖旎绮丽,而下以“郁郁”作结,是求其变化而寄意其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