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se云吧 关注:1贴子:146
  • 15回复贴,共1
关于读书,常见的有两种观点。传统的观点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4-02 19:01回复
    把读书视为一种高尚脱俗的生活方式,不仅推崇读书,还推崇所有和读书有关的事物:书籍本身、书架、书桌、书房……持此观点的人,会有意无意显示自己对书的热爱甚至痴迷,借以彰显自己的高雅格调和清新脱俗。
    另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则是故意对书不屑一顾。加“故意”二字是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是粗人或文盲。粗人或文盲对书不感兴趣,很正常。“故意”者则往往读书不少甚至很多,是书的内行。他们故意对书不屑一顾,是在用一种“看破红尘”的姿态直斥“书呆子”的可笑。当然,同时显示出他自己不是书呆子,而是饱经世故的成熟老练之人。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4-02 19:01
    回复
      实际上,每当看到人们对读书的讨论和表态,我感到颇为怪异:为什么他们不讨论书中的内容,而是讨论读书这件事本身?这有什么好说的?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4-02 19:02
      回复
        但书这种媒介和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相比,还是有自己的特点。这特点就是:书往往是创作者多年思考、长期写作的产物,然后又由专业编辑修改校对。读者读书时也比较专注,有机会翻来覆去反复思考——电视就很难做到这一点,画面一闪即过,所以电视节目很难进行深入的层层递进的分析——于是,被收集在书中的信息,往往条理性逻辑性很强,语言精练紧凑,是所谓“书面语”。也就是说,书的知识含量较多。认真地读一本书,应该比看一部电视剧、浏览若干网页、和人聊天几个小时,得到更多的知识——不过也不一定。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4-02 19:03
        回复
          建议说“多写一些书”,因为“在一本书中,你有时间坦诚地解释你的整个立场”。卡普兰针对的现实是,很多学者已经不写书了,他们只写论文或文章。有些功成名就者甚至连文章也不写了,只接受采访和发表演讲。卡普兰指出:由于篇幅所限,论文只能对一两个常规观点提出质疑,这很可能“让自己显得难以理解,或者更糟糕的话,甚至显得荒唐”。对卡普兰的这番告诫,从读者的角度理解,就是应该多读一些整本的书,而不是只读文章或只了解观点。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4-02 19:04
          回复
            他们不知道,虽然寥寥几页足以容纳观念,但那数百页的大厚书可不是没用的。在这数百页的篇幅里,作者要介绍自己观点以前的知识状况,凸显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然后对可能的反对意见一一加以辩驳。在学术大厦上添一块砖,要想说清楚这砖是干什么用的,就得先把学术大厦的相关部分介绍一番,说明为什么要在这里加块砖,怎么加,砖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加在别处。这些内容,能用几百页叙述清楚,其实已经堪称“寥寥”。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4-02 19:05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4-02 19:13
              回复
                一个对现实政治毫无体会的人,怎么可能读得通《通往奴役之路》呢?一个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那些伟大文学作品的精妙所在呢?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04-02 19:13
                回复
                  缺乏现实感的人,如果从事完全抽象的领域,比如数学、计算机、棋类等,还问题不大。这些高度抽象的领域从符号到符号,无涉具体,对社会经验、现实感的要求很低,甚至完全不需要。所以,这些领域往往会涌现少年天才。“雨人”那样的智能缺陷人士也可能在抽象领域远胜常人。但大多数领域都不是如此高度抽象,而是要求从业者具备相应的社会经验和现实感。有些领域,比如法律、政治、商业、服务业等,对从业者的社会经验和现实感还要求很高。在这些领域中,仅靠抽象逻辑根本无济于事。世界会有15岁的天才黑客或围棋冠军,但不会有15岁的法官或人事经理。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8-04-02 19:14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8-04-02 19:2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