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学吧 关注:1,509贴子:21,879
  • 16回复贴,共1

读《水浒》不可无视基本倾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4-02 11:16回复
    评《水浒》不可无视基本倾向
    山东 卢明
    近年来,有一种否定水浒、抹黑水浒的思潮涌动。尤其是刘再复的《双典批判》一书,说《水浒 传》搞坏了世道人心,污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将中国引向了地狱之门,是一部宣扬暴力的恶书(本 文姑且称为“坏心论”)。这种说法,无视《水浒传》的基本倾向,夸大了《水浒传》的负面影响,将小 说随笔带过的细枝末节放大成影响整书精神质地的大问题,从根本上否定《水浒传》的思想价值,一叶障 目不见泰山,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8-04-02 11:17
    回复
      一、惊人之语掩盖不住观点空虚
      坏心论坚意否定《水浒传》的思想价值,故作惊人之语。《双典批判》一书称《水浒传》是 “大灾难 书” ,是暴力崇拜,是造成心灵灾难的坏书,是五百年来危害中国世道人心最大最广泛的文学作品,是 中国人的地狱之门。这些话真是够惊人的,可是这惊人之语,在很大程度上与《水浒传》本身的文本规定 性相脱离,不符合《水浒传》的基本情况,因此,是非常空虚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经典,不是谁想否定就能否定的。《水浒传》也并未把中国人引入地狱。所谓《水浒传》反人类、反社 会,都是给优秀的文学作品乱扣帽子。不顾实际地盲目抹黑,抹杀不了经典的光辉。人说“李杜文章在, 光芒万丈长”,《水浒传》的光芒照耀中国文坛几个世纪,它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8-04-02 11:18
      回复
        二、舍本逐末暴露的是视觉颠倒
        作为一部优秀的、被文学史充分肯定了的、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的文学巨著,《水浒传》有大思路,大 结构,主旋律。稍微有些文学素养的人都会感受到,《水浒传》替天行道的大旗之下,张扬的是战恶除邪 的斗争精神,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秉忠承义的价值取向,建功立业的悲壮情怀。在梁山好汉身上,体现 着混乱年代底层群众的反抗精神和盼望得到保护的精神寄托,也体现着对北宋灭亡的历史反思,带有很强 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广大读者之所以对《水浒传》喜闻乐见,也是欣赏梁山好汉的行侠仗义、见义勇为、 勇武过人。正所谓自己做不到的,就向内心发展,造个英雄来做。这些,都是正面的,带有积极意义的, 是对人性的张扬。坏心论对《水浒传》这棵大树的主干视而不见,知而不言,而是吹毛求疵,专找毛病, 将个别的、舍去也不影响整体气脉的细节描写放大,加以扭曲拉伸,硬说《水浒传》坏人心术,这无异于 对太阳的光辉视而不见,只告诉世人太阳黑子的体积比地球还大,让人误认为太阳就是黑的。无异于把小 说一笔带过的只言片语当作文学主旨无限放大,无异于将足趾放得比腚还大并且放在脸的位置,其结果是 将正常人描绘成怪物,这实在令人费解。关键的,是不能把大的说小,把小的说大,把上面的说成下面 的,把下面的说成上面的。对经典不是不可以重新评论,但要谨慎,要先研究透了再说,要关注基本倾 向,要实事求是,要有起码的尊重,不可信口开河,更不可强加罪名。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8-04-02 11:18
        回复
          三、评论偏执反映出思维怪异
          尽管坏心论者想彻底把水浒批倒批臭,再踏上一只脚,但也不敢不承认梁山队伍的农民起义性质,所以才 写道:“《水浒传》主题,也是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主题,即政治性造反——大规模的斗争锋芒直指朝廷政 权的造反。这一造反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讲述林冲的故事时所采取的同情和 理解的基本点也是对的。” 但是,他笔锋一转,指责:“梁山造反者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造反”,“无 法、无天、视百姓生命为猪狗、无视山外人的任何尊严权利。”这不是大前题与小前题的关系,也不是大 肯定与小否定的关系,而是不得不大肯定,又故意地大否定。究其实,大肯定是假,大否定是真。大肯定 是虚晃一枪,大否定是猛力一剌。就这样,给《水浒传》扣上了“反人性内涵”的帽子。我们说,既然有 林冲被逼上梁山而造反的合理性,既然有鲁智深救弱者于水火的义举,有杨志国报无门、走投无路的悲 愤,有解珍解宝财产被夺、性命被践踏的事实,等等,怎么就全盘否定梁山好汉的性质呢?既然梁山好汉 斗争的锋芒直指黑暗腐败、惑群害民的蔡京、高俅集团,怎么又具有“反人性内涵”呢?!
          坏心论者指责《水浒传》宣扬暴力。毋庸讳言,暴力在《水浒传》中有涉及。但,写到并不等于崇尚与宣 扬。写造反,写战争,自然避不开暴力。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就是要给读提供一种历史生活的标本,增 强文学作品的生活真实感和认识价值。
          坏心论者说鲁达是好的善的,武松和李逵则是暴力的代表,人为地将梁山好汉对立起来,而有意忽略鲁 达、武松、李逵英雄气质总体是相近的。这不是从实际出发,从《水浒传》人物和故事固有的联系中得出 结果,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先确定一种观点,然后去小说字缝里找看点,无论多么牵强也在所不惜。
          我们说,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写作的重大任务。《水浒传》正是因为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不同 性格的人物形象,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持久的影响力,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梁山将是英雄,也是带有缺点的英雄。十分完美的英雄是不存在的。不能因为他们有小的缺点就进行大的 否定。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梁山的发展也是有阶段性的。王伦时期,梁山与二龙山、清风山、桃花山、 少华山等山寨,都具有土匪性质。但是,自从晁盖上了梁山,这就具有的农民革命的性质,其他山头归入 梁山,也就是加入革命队伍。梁山好汉个人,也都有个不断改造、进步的过程。王英花心,霸占妇女之事 只是在清风山上,到了梁山,那就只爱扈氏一人了。孙二娘劫财,做人肉包子,那是在十字坡,在宋大哥 治下,那就是一员猛将了。武松好斗,差点毁人性命,那是在清河老家,到了阳谷,就只是为兄复仇了。 山头作匪,打家劫舍,那只是江湖草莽,到了梁山,那就有了替天行道的政治旗帜,完全不是往日的性 质。大丈夫小时候不一定不尿床,大贤人不一定没有不明事理的时候。人家说他好,你偏找他的毛病,这 就不厚道了。人家说西施美,你偏要指指点点地找她手心背上有个痣,腋窝下有片胎记,然后宣布说:西 施是很丑的。这真叫人哭笑不得。起义队伍中人并非人人有圣贤之心,用他们先前的恶习否定其后来的转 化,用他们当中出现的个别事例否定梁山队伍的正义性质,那是再牵强不过的了。
          只允许作者写崇高本性、赤子之心,而不允许作者对社会上灰色地带做一定程度的客观揭示,似乎只有高 大全才是文学作品的正路,这种想法,不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我们不能苛求古人,不能苛求历史,不能 苛作品,也不能苛求作家。别用试验室里的无菌标准要求养鱼的水清之又清。用呆头呆脑的书生思维去表 现十分复杂的社会更象,只能说是遇阔。崇高的人文精神是永远都要坚持的。但是,只看到人文精神的光 芒,而看不到实现文人精神的艰巨性,这是很幼稚的。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8-04-02 11:19
          回复
            四、胡乱联系反映的是精神的错乱
            坏心论说五四运动不该批孔而应当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难道 他不懂得五四运动以破旧立新为目标,而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孔孟思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看来就是 旧的集中体现。儒家强调同一性,更适合天下一统的盛世,对革新、革命相对排斥些。五四批孔是当然 的。《水浒传》是写农民起义的,写造反的,写打破既定秩序的,这与五四精神是一致,五四怎么会批 《水浒传》呢?如果真的批了,那才是怪事呢!
            坏心论者说统治中国历史的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经史子集,而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更是以 偏概全,以偏充正。《水浒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确实很大,但它只是小说,文学的功能是有限的。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首诗打不倒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其实,中国文化的核心,还是由 经史子集确立的。
            坏心论看似重大的、系统的、深入的理论创新,实际上拿来的只是近年来坊间俗人说厌了的话题。比如水 浒“黑帮论”、“暴力论”、“反社会、反人类论”,“岐视妇女论”,所举事例也无外乎武松凶暴、李 逵滥杀、秦明受冤、卢俊义被赚、孙二娘做人肉包子等。人家零散说的,他集中说。人家没说过的,他也 没有新东西。所不同的,是他的故做高深,更容易把人引入岐途。


            IP属地:山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8-04-02 11:19
            回复
              客观地讲,这类从反面看问题的观点,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另一个角度,是一种求逆思维。无论怎么 说,李逵杀小衙内,都是违反人性的,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看到些都会心中一惊,大惑不解。关键的问 题,要看这样的细节对整部书的基本倾向有多大影响,结合作品的实际对作品做全面准确的判定。中国早 就有“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的”说法,这也反映了一些人怕读小说受不良影响看法。但,这样的观点 多出自对《水浒传》《三国演义》没有深层解读或者没能力深入解读的人,他们只看到了书中所写的个别 现象、个别方面,而不是全面分析作品。应当说,全面而深刻地反映生活的作品,一定要有丰富立体的表 达。小说是给人看的,所以有娱乐性,有审美价值。小说又是追求认识价值的,而认识价值的产生,是需 要文本对本来就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做真实描写的。文学不是道德说教,用道德说教的要求去苛求小说, 只能是缘木求鱼。


              IP属地:山东7楼2018-04-02 11:20
              回复
                《水浒传》是历史演义、具有武侠特色,这就决定了它的写法。如果把英雄史诗写成一天到晚扎在女人堆 里谈情说爱,写成一班喜欢吟诗作赋的小孩子写吟花咏月,那也不对。人家按图纸盖了一座楼,你看不顺 眼,指斥人家说这楼太不该有阳台了,太不该有楼梯了,太不该安太阳能了。如果这样,谁还敢盖楼,谁 还能盖得出楼来?!   


                IP属地:山东8楼2018-04-02 11:20
                回复
                  注释:
                  ①《双典批判》,刘再复著,2010年7月 三联书店出版。“双典”,指《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IP属地:山东9楼2018-04-02 11:20
                  回复
                    客观,丁老师可以把这篇文章也转发到水浒吧里


                    IP属地:江苏10楼2018-04-02 13:29
                    收起回复